要贯彻落实只能靠我们自己,要真正的贯彻落实必须进一步解放自我,深化体制的改革,至少深化五个方面的改革。
第一财政税收体系必须改革。现在具体根据什么来收这个税,我们原来讲减税金低税率,现在还没有实行成功,税收过度直接影响了民营企业,为什么各地要分新区,什么综合改革实验区,戴这个帽子就是想减税,这个西部从此也是改革新区,它这个所得税比较突出——15%,其它各个地方是根据这个来的,财政收支怎么收、怎么支?我们还是按照以前的路子来的。现在有哪一些部门公布我自己消费多少钱,这是说现在现场支付用的,不是不相信,产品只是这样。
第二个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深化。实际上国有企业改革并不明白,国有企业改革好像改革成本很大,一亿多个原购国有企业有几万块钱就回来了。有时候国有企业把钱宁可给外国人赚也不给中国人赚,国有企业是全民财产,它是赚我们自己的钱,各行各业提供技术的支撑,高速公路是成就最大,河南的高速公路是全国第一,我说你们的成本也是全国第一,这些个东西都是最好的消费,你看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收费收的是不得了啊。以前没有钱收费,现在有了钱还收,特别是首都机场,就这些人有一点好处,就是认为成绩很大,可是成绩很大你付出了多少成本?所以这个一定要改革不可,但要改革很难。所以民营企业别跟国有企业对着干,不然你不会有好果子吃。所以这时机很重要,在这个时候我们研究人员谈一谈,你们老是说民营企业怎么怎么样,你们还是不行,你是大哥我是小弟弟,大哥哥帮助小弟弟一起往前走,凡是跟国有企业对着干没有一个有好果子吃。所以在改革上难度更大。
国有企业应当干什么并没有真正解决,民营企业绝对市场化没有解决,你别看现在,因为现在我们是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叫我们民营企业挺舒服的。现在社会主义力量社会主义决策者,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资本。
第二句话消灭私有制,加速招商引资。招商资本不是坏东西吗?我们说两个概念,脑子里想的都分一块了,人想的和说的很不协调。再就是一视同仁,都是一视同仁了但现在来看还是不同仁吗?这个出台了几十年了,它的发展是什么?举例是什么?还是有政策支撑,那怎么发展?这个问题我的个人看法,我觉得要从一家民营企业定位。
第一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为主体,这个提法怎么样?我现在觉得为主体的地方,经济的发展就慢,效率就低,就因为你解决不了差距大。因此我到青海去的时候,青海的十佳会,国有企业80%、私有企业20%,我说你倒过来就行了,但是它倒不过来,广东也是60%、江苏是刚超过50%,所以这句话我觉得要,于是拘禁的要不敢于为公有制为主导。
这不是基本经济制度,再就是民营企业怎么个地位,是老百姓自己解决自己,自己创造财富是完全的民营经济,否则的话我们都是自己把自己束缚起来,自己不能资源稀缺,我说为什么呢?藜芦对不对他都是革命领班,推翻资产阶级都是政策,我们过去的想法是错了,政策也在修改,也过多过多的理论武器,我们现在革命已经成功了,执政党有执政党的理论,我们执政党还有革命理论来指导,所以现在为什么我们一些同志民企总是吏部之起步装的,再就是不能以革命理论来指导实践了。用革命理论来指导,实际上是部队用革命的理论来指导,是这样的。所以对民营企业具体是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两个方面,国有制是什么?民营企业到底应该干什么,我们不是反企社会主义,而是改变生活。这是第二个改革。
第三,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这是有势力进展突破,这个投资看的比较大,但是政策没有出来。我参加过很多的金融会议,金融是风险太大,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它就觉得以防止到民间一搞就会乱,为什么呢?也是因为体系,老是说这方面,它担心不是没有理由,但是以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在中国只要把信用体系健全起来,把信用记录体系完善起来。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就那么几家,如果是在区域性的银行到处都有,自己吃自己吗?越是集权越是垄断,你想想99年到2002年国有的改革,2300亿的钱谁来买单。我们征信系统的调整到现在都出不来。
然后在中期的时候提出来主导,银行保险工商税务资料都是共享,从这个当中可以看出我们这个体制改革,就是大部分解决很不成功,举个例子:西方科学院有一个人,他就想找一个工作,一看论文一看各方面很好,但是做了几天,对不起就退出来了。为什么?用人单位通过地铁的系统明白了,因为他有次坐地铁没给钱。你看人家的信用体系多么健全啊!这个人就因为以为地铁没人看,就从验票口跳进去跳进来,就两次没买票,导致以后找工作都找不到。连地铁票你都逃,以后负责大事你能行吗?不行。人家的信用体系是这样的。我们的信用体系为什么建不起来?从领导做起讲信用,信用体系从我做起,但他们还是觉得条件不成熟。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成熟。领导都不敢公开采取意见,我们怎么建立体系呢?
再就是条理出不来,哪些是私人的运营、哪些是体系的运营。美国三大平台培训机构把中国的挤掉三家,我们中国为什么搞不起来,因为没有信用培训机构,指望现在商业银行改革,我觉得指望不起。你不信息不对称,只能采取什么,金融体制改革有难度有困难更大,影响现在金融微机是这个制度,我们现在中国银行稳如泰山,金融衍生品泛滥,美国的金融体系泛滥,来掩盖我们的产品少这个局面,作为金融体制改革我们早就讲了,加快推进金融体系改革步伐,要新增多种收入制,多层次的机构合理的运行安全的金融体系。有人说信用体系建立不起,那永远这一辈子都建立不起来了,所以我这里在座的企业家要利用新36条的一些政策来组建团队,你指望大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那些政策是给领导看的,没门的。现在成立了一些什么中小企业贷款都是这样子的。07年宏观调控制度很难办,你不要太高兴,小的贷款公司是工商注册,没有做过金融机构,现在之所以还坚守在那是有个梦想,有朝一日能变成中央银行。这是第三个改革,金融体制的改革。
土地责任制优越性已经承包改革,现在三十年了,结果怎么样?农民真正赋予自己的产权、使用权怎么流动起来?因为土地换取社会资源的条件,现在老实说,中国搞的需求财富啊是谁传播的,是农民传播的。农民领导的体系,农民贡献最大,真正的无产阶级是农民。现在国家要严厉处置小产权,岂有此理,你们在城市就叫产权,农民就叫小产权,没有这个道理。这个难度是更大了,农民吃掉土地之后怎么办?找政府,而政府却从农村中得到好处,房地产是两个垄断:政府垄断土地市场,开发商垄断开发市场,这房价就解决不了。在上海郊区、四川有这种几个市场,希望这方面能够规划。这是第四个。
第五就是照顾自己的改革,政府不能有自身的利益,这是最起码的一些常识。现在常识方面出了大问题,政府部门出现那些省区的东西,为什么告诉省市中国西部产能世界第一,因为西部资源比较好开发,美国日报给了个机会,用几十年,现在只开发了10%还有90%不清楚,要统筹解决这些。有的人说这应该我管,有的人说应该他管。我跑了很多地方但没办法解决,这是涉及到中央和地方利益,是在我们这里你统统拿走没门,怎么调节中央跟地方的关系呢,第二上面调节来讲说这个出口怎么回事,海外是怎么回事,这是归我这国家的资源怎么归你呢,这么一个事情该管的事情他管不住!怎么搞的,就是政府部门。
所以盖一个图章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它为什么不爱该说话呢,因为他知道盖一个图章他该收多少费他很明白,所以中国民间资本顺利进入各个领域,不舍入某个方面的改革只能是积压,但是这几个方面的改革靠谁呢?我们说这个项目推动,在这个情况之下民营企业同志们看到这个难度,所以新36条,许多是现在要进行落实,要贯彻落实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年两年,所以不要以为新36条一出来什么都解决了,为什么呢?你要明白政府投资是难以解决问题的,最终还是要民营企业去解决。你要知道民营企业是自己长出来的,所以民营企业不靠谁,靠自己是被逼出来的。
接下来我们讲第三个问题,民营企业如何发展。这些行业统统向我们开放,但还是有很多企业进不去,因为你进去之后就被掩没了,公共航运等等,有很多都进不去。所以实力不够管理也不够,现在真正回过头来看,我觉得民营企业在几个方面存在问题。什么事情都是两面的,但是它另外就是反比。还有民营体制上愿意不愿意这样,这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人家瞧不起我们,到和平那一项几百个亿、到几个亿,所以民营企业在这个金融危机这个通途之下是洗牌主动的洗牌,通过重组我们做了,现在我们是站在机遇这方面。
这是一个创新,打开产业封闭,对企业进行整合,对产权进行重组来做好自己,民营企业你想在中国混,要学习世界五百强,包括大型的知名的企业。再就是管理企业的创新,怎么管理?现在民营企业内部雇佣观点非常强,没有很共同的价值观,还有就是谁的工资高我就跑到谁家去了。富士康这个事件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要让员工对你的企业对你的老板认同不光是工资上,现在企业关于创新的核心就是把所有员工凝聚起来;第三个创新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现在讲的好多好多,你不要管什么技术;第四个是经营团队,要有自主品牌、自主核心企业、自主产权包括自由营销渠道。我们现在长三角珠三角也好,都还没有自主营销渠道。现在时间到了不够讲了,总而言之这个具备七个共性,但是要贯彻很难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