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管理实际上就是民族精神的管理
我个人认为有两种劳动模范,一种劳动模范是更聪明的工作,是通过效率、通过科学的研究和知识,创造出新的方法、新的工具,更聪明的工作。这就是我们五十年代的劳模倪志福,后来是全国总工会主席。他怎么样更聪明的工作呢?原来麻花钻头是很难解决薄铜板、薄铝板的钻孔问题,撕裂程度非常大。他就研究了一种我们现在叫做倪志福的钻头磨削工艺,1953年创造三尖七刃麻花钻头,使废品率大幅度降低,认真操作百分之百成品。这是在抗美援朝时期他的一项贡献,也是所谓的科学管理的目的,通过效率、科学研究和知识,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生产工具,这才叫科学管理。所以让人拼命的干活,增加劳动时间、劳动强度的方法,以健康的代价来提高生产产量的方法,这种劳模短时间干一下可以,应急可以,如果变成一个企业管理的常态,这就是血汗工厂,绝对是没有出路的。你这个企业的工人,都是一些愚昧的工人,那首先就有愚昧的老板,如果都是这样,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了。
企业管理实际上就是民族精神的管理,我对私营企业的研究,不是从感情上来讲,为什么私营企业可以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呢?就是因为它有追求财富的动机,人要有动机才会有行动的。美国领事馆经常在花园酒店举办活动,给我发来邀请参加他们的沙龙,老讲的就是他们的司法独立,我都不感兴趣了,我说你们要搞一些我感兴趣的东西,要不然老给我发请帖,我老喝你的黑咖啡,又不好喝,苦的要命。我对美国人说的意思就是你不要老搞你们的三权分立了,可以搞一些美国企业管理的东西。大家注意了,企业如果真正进步了,国家、民族就会真正的进步。国家、民族进步的基础,就在于企业进步,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谁去尊重知识产权、谁去尊重人的知识,光有国家层面的号召是没有用的,必须有企业去实践,成为社会的共识。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排在第一位的是通用汽车公司,第二位是福特公司,第三是克莱斯勒公司。现在全世界最先进的一条生产线不在美国,而在中国上海。跨国公司。福特公司是怎么干起来的?就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农村仔,到了底特律,他的脑袋好用,找到一些美国有钱人说我们来办企业吧,你们出钱,我出思想,我的思想要占这个公司的80%股份,你们的钱只能占20%股份,美国有钱的人很多,但是像我这样有思想的脑袋绝无仅有了。连续两次都失败了,第三次福特办汽车城就成了,这个故事很简单,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民族差异,如果我们今天有一个人去找有钱人说这句话,可能别人会认为你是傻的。民族差异反映出来的是物质的东西,汽车不如人家、飞机不如人家,但是在精神里反映是对问题的认识差距很大。企业如果真正落实到更聪明的工作,尊重创造、尊重知识产权,这个民族就上去了。
美国独立一百周年的时候,搞了一个万国博物馆展览,我看过一个资料,德国展出了一个精密加工机床,日本人是搞了一个电动机,英国人展现了他们蒸汽机,而大清在美国独立一百周年的万国博物馆展览时展现了什么呢?十二对挖耳朵的银勺子,还有金丝绣的绣花鞋。展览实物的差距,本质是精神的差距,本质是对问题认识的差距。七十年代反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教育片,我那时只是在读高一。山本五十六作为海军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作为东条英机的陆军不知道世界是怎样的,对话说的很清楚,山本五十六说你们把美国人,男男女女、搂搂抱抱看成是他们的腐化堕落,人家那个不作为腐化堕落,人家是作为对妇女的尊重,跟日本人的理解不一样。日本人的陆军以为日本的工厂就叫工厂了,山本五十六怎么跟他们讲?你们都没有见过什么是工厂,到美国去看一看,那是到了天边,一望无际过去的,所以美国人一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你看他的军火生产量,哇。我们有一支远征军跟着美国兵一起走,发现美国兵不耐热,先是扔武器,然后是扔衣服,一到目的地,军需官发信号,美国几部运输机过来,一个师又装备起来了,于是就想给蒋介石发电报,我们派中国军队过来,就这么赤裸裸的来就可以了,反正跟着美国兵走,我们拣起来就是一个整编师了。
大家注意,美国人是更聪明的工作,而不是我们这种更勤奋的工作,是通过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生产核心部件、掌握不了核心技术,没有能力生产出这些东西的关键制造设备,芯片加工最关键是什么呢?就是光刻机,中国的光刻机生产出来能用吗?到一些IT企业去调查,我问他们光刻机是我们中国哪一个工厂生产的,没有人敢吭声,肯定又是美国进口的。我们讲产业,一定要记住,必须是我们自己掌握最核心的技术,我们能设计和制造,这才叫产业,否则就是一个装配业。
七十年代美国加州一批物理学家就研究物体是如何传递电子的,就那么一个纯科学的问题,在研究中发现了晶体管效应,发现了集成、大规模集成。上两个月欧洲宣布发明比现在互联网上网速度高出几万倍的技术,在欧洲已经突破了。美国人发明了传真机,不再进行传真机的深加工了,转到互联网。现在美国人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拼命的做,到时候这个方面突破了,中国人赚多少钱都是给美国人赚的,有钱人得了病就会去治。
企业科学管理的实质,就是要在企业里创造一种合作的精神,使大家更聪明的工作,把我们的精力、力量放在外面,不要搞内耗。每一个企业,特别是我们私营企业,完全可以做到招聘一个员工,就要为这个员工的终身职业发展提供条件,这是你的社会责任。不要拼命的增加劳动强度,这是没有出路的。
提高效率才能解决我们劳资矛盾,福特就找到了这样的办法。
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张瑞敏把一个冰箱砸烂,给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这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吗?也是。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学日本人的。
大家知道,日本人的切腹是有规则的,绝对不是这样捅进去的,这样捅进去绝对不是武士道精神。大概1972年江田岛这个文人,他不是军人,就切腹,当时日本人是叫江田岛精神,我们说是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精神,是很标准的完成了一个切腹过程,捅进去,憋住气,往上慢慢推,把肋骨全部切断,再横推切断,腹部是一个门型倒下去的。这个切腹的工艺流程,当然我是不敢试的。一个文人感觉到当时的日本国民太弱了,我们接到了信息,是这个文人想唤起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重现918,所以我们狠批,紧张的要命。为什么日本人就是要用这种残酷的东西刺激生存者、激励生存者呢?实际上精神都是一样的,你罚人家五千块钱是什么意思啊,不知道你们对这个是怎么看的,罚五百有道理吗,惩五十有道理吗?
你们会不会忘记东西呢?我不知道你们是怎样的,下雨的时候雨伞拿在自己的手里,结果外面没有雨了,转身就忘记了,你们有没有试过呢?我到一个部门去看,他那个部门很多雨伞,为什么呢?很多人到了那里办事情,下雨了带雨伞去的,走的时候阳光灿烂,雨伞就忘记了。如果我们不用更聪明的工作方法,或者说更聪明的管理方法,就采取罚款、纪律处分,忘记一次惩五十或者二十,那么你是根据什么惩呢?不用讲根据的,我是老板啊,大家注意,这就反映了现代管理理念,讲科学,因为人的智慧,人本身就是有缺点的,很多东西是很难克服的,用恐惧来进行管理,这是落后的管理。
今天我们讲现代企业管理,很简单,就是让他知道会漏装弹簧,你就给他配好,这就意味着什么呢?效率降低了一点。这里就有一个怎么认识人的问题,每一个人都可能出现遗忘的情况,事后检查和事后处罚,除非是要处罚他故意,如果因为智力、生理造成的问题,处罚是没有意义的。教研部的老师如果出现误课,我不会说怎么不敬业或者怎样,我不讲这些的,我说你学会用手机的日程安排,把它设置好,到时间就叫了。如果写在挂历上,忘记看了也会漏的,手机的日程安排是最好的。其实有哪一个老师故意漏课呢?还有人跟我建议,如果有老师上课迟到,就扣多少钱,哎呀,这就把教授不当教授了,还是管理学教研部,我说亏你想的出来。
三、现代管理理念,就是要把人当做人去对待
所谓现代管理理念,就是要把人当做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把人当做人去对待,敬畏生命,就是这个意思。泰罗很简单,就是找合格的工人、头等的工人、记忆力非常好的工人,把他训练成非常好的工人,这就可以了。所以我们要在工序中使人轻松工作,不要非常紧张的工作。这实际上就是知识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现代管理理念。
原来的资本家就是采取处罚、打的办法,后来不能打人了,就采取扣工资的办法。其实这就是两个时代不同的管理逻辑,泰罗也讲合作精神,但是他的意识形态的意识流实际上达不到后来这种,就是我们对员工要理解以及参与管理,而不是强化控制。还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很多处罚是不讲道理的,是以严厉的处罚让人害怕,没有对人权利的尊重。五千块的处罚合乎法律吗?谁在为工人利益说话呢?所以这不是严格管理,这是野蛮管理。
怎么样培训我们的工人、干部更聪明工作呢?甚至让他们自己更聪明的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管理理念。请问各位,企业最高目的是什么?企业的目标应该是什么?有没有赞成企业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的?请举手。哎呀,怎么这么少人赞成,你们本能的反应,我做企业不是想赚钱越多越好呢?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的创始人,他就是这种主张,利润最大化,股东利益是企业唯一目标。当然这个翻译不一定很准,他是说,“在企业自由和财产私有的制度下,一个公司经理是该企业老板的雇员,他对自己的雇主直接负责,那就是按照雇主的愿望经营企业,一般说来,在遵守社会基本规则的同时尽量多赚钱。”因此有人给他戴了一个帽子,叫利润最大化。
结果反应怎么样?在西方很受冷落。几乎没有什么人赞成弗里德曼的观点。七十年代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行长克劳森的观点是,“企业如果想在明天生存,今天就要关心非企业问题。”那就是社会问题、职工问题、环保问题、濒临灭绝动物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意思。对弗里德曼的观点,就直接批评他了,在短期内可行的,但是长期而论,假如整个社会结构四分五裂的话,任何人不能指望谋求利润,或者是有意义的使用利益。就是我们所说的,有命赚钱,也得有命花钱才可以。
美国当时最大的制造业公司,就是埃克森股份有限公司,这位经理认为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在直接利益有关的各种力量,股东、雇员、顾客和广大公众,这个广大公众主要讲社会团体,在他们的要求之间保持一种公平而有效的平衡,他也是反对弗里德曼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观点,我们动一下脑筋想,要做到股东利益最大化,极限值是什么?员工只干活不拿钱、工资为零支出。销售价格的极限值就是人家口袋里有多少钱就定多少价格,你才有可能做到最大化,但是这样可能吗?
一个企业、一个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只顾自己不顾职工、只顾自己不顾社会,千夫所指无疾而终,这不是我的结论,这是他们的观点。大家要注意,弗里德曼的主张在西方是没有人提倡的。恰恰在中国大行其道,包括我们国有企业改革都把它这个定位在股东利益最大化。怎么会想出一个减员增效,大规模减员的主张呢?我有一个同学,有一次在清远遇到他,我正好在清远讲课,他跟我讲我们单位去年增加利润八百万,我问有多少人下岗了。他说,哎呀,老杨,只有你会这样问。我说,你国有企业都这样干,不寒而栗啊。这样有价值吗?
一个社会四分五裂,有钱人出门都要几个保镖,过瘾吗?什么是企业的目的呢?我在96年出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学上,实际上就使用了德鲁克的观点,居然给我批了三等奖,理论之一就是忽略企业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还把我给批了一顿,反正投票的,也不知道是谁投的。我现在发现搞投票制最好,我当主任选优秀,有时候我也耍赖,我也懒得去做公道人了,投票投出来了,那也没有办法了,投出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