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神经酰胺纳米胶囊可杀癌细胞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22日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种可选择性杀灭癌细胞的药物,或能为肝癌的治疗打开一个新窗口。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消化道》杂志上。 据研究人员介绍,在试管和小鼠实验中,他们将一种化学药物包裹在分子大小的小泡中作为一种抗癌剂,成功实现了抑制癌细胞增长并最终促其死亡的目的。 这种被包裹在薄膜当中的药物名为C6-神经酰胺,是鞘脂类的中间代谢产物,天然存在于人体细胞质膜中,具有控制细胞新陈代谢、促使细胞衰老的能力。但是,自然情况下人体内的神经酰胺在癌细胞中的含量过低,并不能起到杀灭的作用。脂质的特殊性质也决定了神经酰胺并不能像普通药物那样能直接被输送到病灶区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才想出上述“药物胶囊”的主意。借助纳米技术,研究人员让神经酰胺套上了这种分子大小的蛋白质薄膜“外套”,这才使其相容性质得到了改变。 负责该项目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博士马克·凯斯特说,神经酰胺疗法本身就是作为一种化疗的替代疗法而设计的,其优点在于可针对某一具体区域的癌细胞发起攻击,杀灭区域明确且不会使健康细胞受损。 动物实验显示,这种药物能有效杀死癌细胞而不伤及正常细胞,在小鼠实验中已被证明能有效治疗乳腺癌和黑色素瘤。当其与常用抗癌剂结合使用时也并未发现毒副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在针对肝癌细胞的实验中,该药物也能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在对患有肝癌小鼠的实验中,该药封闭了为肿瘤生长提供营养的血管。而营养的缺乏会使细胞组织中产生更多的神经酰胺,并最终导致癌细胞死亡。 肝癌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癌症,晚期患者存活率不到百分之五,极具危害性,目前临床上一般多采取手术、放化疗以及肝移植疗法,但治愈率较低。
我科学家提出肝癌预防判断与治疗新的潜在靶标
科技日报上海2月19日电,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癌细胞》杂志新一期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在肝癌研究方面的创新性发现论文。该成果由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院士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完成。 研究表明,microRNA-199能够靶向抑制一种肝癌激酶分子进而抑制下游的一个信号通路从而抑制了肝癌细胞的生长,肝靶向性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microRNA-199基因治疗能够显著延长肝癌裸鼠生存期。由此提出microRNA-199是肝癌预防判断与治疗新的潜在靶标,为肝癌生物治疗找到了新方法。
美找到阻止脑细胞凋亡的新分子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北卡罗莱纳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能使脑细胞抵抗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新分子,该发现预示着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能使神经退行性病变和中风患者脑细胞存活率大大提高。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日的《基因和发展》杂志网站上。
程序性死亡是有机体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性死亡。新分子称为微型核糖核酸-29(miR-29),是一种微小的核苷酸链,在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症、亨廷顿舞蹈病等进行短期给药实验中已显示出效果。主要研究者、北卡罗莱纳大学细胞与发展生物学副教授莫哈尼斯·戴斯穆克说:“这种分子能阻止细胞凋亡的开启,而细胞调亡程序一旦开启,脑细胞会被破坏并最终死亡。” 大量的神经细胞会随着身体的正常衰老最终死亡。神经细胞必须跨越很大距离,连接受神经支配的四肢、肌肉和重要器官,但并非所有神经细胞都能达到它们的目标组织。第一批神经细胞到达目标后,一些小分子混合物因子会产生,并在这批神经细胞凋亡后留存下来,一旦发育阶段结束,剩下来的神经细胞就不再受凋亡机制的影响而活得更久,但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细胞能突然免于死亡还是个谜。
戴斯穆克认为,关键可能就在于微型核糖核酸(microRNAs)。这种分子微小却强大,能让人体所有基因中的三分之二失去活性。尽管microRNAs在近几年成为研究热点,但对它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得还很少。戴斯穆克和同事决定研究所有已知的microRNAs,以观察它们在年幼小鼠和成年小鼠的神经元中有什么不同。
一般情况下,年幼小鼠的神经细胞接到死亡指示就会凋亡。研究人员把一种名为miR-29的微型核糖核酸分子注射到年幼小鼠的神经元中后却发现,即使接到多重死亡信号,细胞也能抵抗凋亡。他们还分析了凋亡过程的多个步骤,发现在调亡程序的开启过程中,miR-29和一群称为BH3-only基因家族中的5个成员发生了相互反应,而回避了其他的基因成员。
戴斯穆克解释说,“击倒”这些成员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产生显著效果,因为有其他成员继续工作,而miR-29能瞄准该家族中的多个成员,从根本上一击中标,让调亡程序不能打开。实验显示出,这种单分子只瞄准了对神经细胞调亡起关键作用的成员,因此它作为一种保护脑细胞的特殊手段,不会让脑细胞生长失控而导致癌变。
戴斯穆克正在计划用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症和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病症模型继续实验研究,进一步测试新分子在阻止神经退行性病变方面的效果。此外,他还在积极筛选小分子混合物,以加强miR-29在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方面的作用。
抑制基因可控制癌细胞转移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个促使癌细胞扩散的“帮凶”基因,如果用药物抑制这个基因的作用,癌细胞将不易扩散。研究人员称,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提高癌症治疗水平。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致癌基因》杂志上报告说,通常在某部位组织出现癌变后,人体内会有一种天然物质来控制癌细胞不让其扩散,但名为WWP2的基因会减弱这种天然物质的功效,帮助癌细胞扩散。研究人员在试管试验中发现,如果用药物抑制这一基因的作用,癌细胞可被有效控制在原发部位。
肾癌相关重要缺陷基因被发现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月19日报道,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与三分之一以上肾癌相关的缺陷基因,该项发现被誉为肾癌研究20年来最重要的突破之一,将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肾癌的发展机理,并开发出新的治疗手段和早期诊断方法。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以前的研究发现,这个被称为PBRM1的基因与生俱来,但对某些人来说,该基因会在生命某个阶段受到损害,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新研究表明,在大约四成的肾癌患者身上都可发现变异的PBRM1基因,这是自VHL变异基因被发现以来肾癌研究领域最重大的发现。科学家认为,绝大多数的肾癌都与这两个基因的变异相关。该基因是通过基因图谱法发现的,研究人员在257个肾细胞癌病例中发现了88例PBRM1变异基因。 英国威尔克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的安迪·福特里尔博士表示,PBMR1基因是肾癌研究“拼图游戏”中的一块重要拼图,起到了改变游戏进程的作用,从而为研发肾癌治疗手段提供了新的靶标和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