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阶段,企业家的财富越来越多,由于企业前景的看好,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职业化的团队越来越成熟。亲情不再是有效维系企业家和人才的依靠,利益的分配成了关键问题。企业家唯有建立命运相依,利益共存的分配机制,才能够使决定企业战略转型成败的人才为企业所用。
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当企业家凭借自己的胸怀为职业化团队打造一个稳固的平台从硬件(资金、资源),到软件(管理、机制),当这个发展平台真正的建立起来以后,企业将拥有自主新陈代谢的能力,并迎向企业管理的成熟。
所谓企业的职业化,一是企业的经营者不再是企业所有者,而是由所有者委托职业化团队来经营;二是,企业将按照市场价值规律来运作,由职业化的员工去进行专业化的操作。
职业化阶段,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内部机制的完善和管理体系的升级。管理体系的升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强有力的监督制衡机制,成熟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能够被企业员工共同接受的企业文化,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
D企业是珠三角一家生产化工用品的制造型企业。企业董事长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把企业做到了十个亿左右的规模、建立了以客户亲密度为导向、战略清晰、较为完善的制度管理时,却因一次车祸去世,企业的老板娘成了新的董事长。新董事长对企业不熟悉,只好完全委托职业经理人经营。
该企业的高层设置本来只有集团总裁、集团总经理两个职位,新董事长到位后,即从外部空降了一位副总裁,并把原有的高层设置改为总裁,经营副总裁、管理副总裁,实现了一个三角形的搭配。新的管理副总裁,为了建立起自己的作用,先后从外部招募了一大批理念先进、著名企业出来的管理人才,进行了大规模的空降。新的人才就位后,带来了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管理,然而却和企业原有的经营管理人才出现了理念上的冲突。
新人才重视思想创新,喜欢大投入,喜欢搞文化运动,讲究结果导向,手段较为强势;而原有人才作风很务实、保守,喜欢精耕细作,比较稳健,比较人性化。由于文化的差异,该企业陷入了新旧人才的冲突和斗争,新的高层铁三角因为制衡的设置也陷入了暗地里的斗争。后来,经过一年多的斗争,企业高层形成了一个总裁的局面,企业原有的人才大量流失,企业的经营陷入了倒退。
D企业的案例,在这个阶段的企业比较普遍。企业做大了,老板由于种种原因希望家族退出来,完全有职业经理人团队来操作。结果,就从外部聘请了知名的人才,进行大规模的空降,结果由于文化冲突,而造成了损失。企业在这个阶段,引入外部人才不可避免,但与原有企业文化能够融合的人才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职业经理人队伍的成熟与否也是关键。D企业职业经理人队伍间的大规模斗争,经理人队伍的不成熟就是很重要的因素。
在这个阶段,国内的优秀企业华为做的比较好。华为在职业化阶段时,不再像战略管理阶段为了统一思想而继续搞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而是以任职资格、科学的流程、对事负责制、模板化等推行起了职业化的管理。
阶段五:文化管理阶段
当企业迈过职业化管理阶段后,企业的经营管理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在行业的方方面面,企业都充满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