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企业的老板得知自己公司问题的严重时,留下了眼泪。十多年的创业,该老板和其家族成员付出了外人想象不到的艰辛和勤奋,承担了巨大的风险和养育员工的责任。诚信对待客户,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是能够获得生存的保障;创业不易,守业更难,难就难在建立起规范化的管理;对于国内诸多没有读过大学,没有大企业工作经验的小企业老板来说,规范化的基础管理是他们必须要迈过去的一道坎。当企业瞄准了基础管理这个问题,也就有机会进入到下一阶段。
阶段二:基础管理阶段
正如A企业的案例所讲,当企业初步解决了研发、销售等问题,业务规模日渐扩大,人员日渐增多,企业原有的管理团队的经营管理水平将面临挑战。企业会被日渐增多的漏洞和细小的问题所困扰,管理团队频于救火。经营上虽有钱赚,但是内部管理粗放,越来越满足不了客户要求的提升。
这一阶段,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等是企业经营者的焦点。企业经营者如果不能够建立起完备的基础管理体系,企业不仅会忙于救火,还会产生员工的不稳定,并可能使企业的成长停顿。当企业的成长陷入停顿时,如果企业经营者畏惧变革,缩手缩脚,企业将真正的陷入危难;而只有当企业经营者认识到,唯有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建立起系统的基础管理体系后,企业方能突破基础管理瓶颈,进入新一轮的增长。
B企业是一家典型的此阶段企业。该企业有十多年的历史,从事连锁药店,目前在南方某市有五十几家药店。老板夫妇有丰富的行业人脉,老板任董事长,负责外部关系处理;老板娘任总经理,负责内部的经营;企业核心管理团队基本上都是职业化的精英员工,均在知名企业有过多年的经验;该企业近年来聘请过多家咨询公司作辅导,建立了清晰的组织架构、岗位规范,有系统的计划管理、会议管理、办公规范、操作流程、操作标准、行政奖惩,有先进的ERP系统来实施网络化管理,有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有专业的财务管理,有一整套的管理制度。
笔者被该企业邀请做咨询时,老板夫妇困惑的说:请了几家咨询公司,都不满意,做了辅导后企业整体上仍是微利,几家店更是长期亏损,真的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B企业代表了不少国内中型企业。老板有魄力,善于学习,心态开放,通过大胆引入外脑和聘请职业化的员工,开服了种种困难,使得企业建立起了规范化的基础管理体系。可是,经营结果仍不理想。老板想不通,最终把问题归结为咨询公司不好。
做了诊断后,得到的结论是:该行业发展环境恶劣,整体处于微利经营;行业巨头近年来在加大兼并和扩张,中型企业生存越来越难;该企业现有的商业模式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必须建立起创新性的商业模式,并进行战略上的规划。
事实上,对于国内众多的中型企业来说,要想和行业领先企业在方方面面进行竞争是不现实的。要想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必须进行专业化的经营,集中力量,走出一套具创新意义的特色经营之路:需要从产业上谋势,找准着力点,进行资源的优化和重组;需要在优质的市场和客户资源上谋求商品和服务的系统解决创新;需要对管理体系进行变革和重构,以服务好商业模式的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