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沁源县审计局对本县2010年度中小企业扶持发展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县本级安排中小企业发展资金126万元,经过企业申请、乡镇推荐、入库管理、考察、筛选等程序,对全县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型、成长型、孵化型、农业产业化加工、节能环保型五大类的32个项目企业予以扶持。就效益情况看,资金的投入,为企业注入了活力,加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计划项目的实施,在当地起到模范引领带动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李庆新 程 杰)
2010年太原市工业经济摆脱危机 稳定增长
自2008年下半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太原市工业生产遭受了严峻的考验,给工业经济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应对危机,太原市全力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给工业生产带来的重重困难,在"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全市工业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工业总产值再创历史新高,工业增速稳步增长,非公有制企业迅速发展,九成以上行业实现增长,机械、炼焦等支柱行业增长强劲。
2010年,太原市工业生产保持向好趋势,工业总量跃上新的台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94.65亿元,超过2008年1990.52亿元的历史最好水平,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工业增加值577.65亿元,增长15.4%,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回升25.3个百分点,与2008年相比回升12.7个百分点,表明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逐步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向危机前的水平恢复。
一、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增加值总量逐季抬高,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从分季度情况看,太原市工业增加值总量逐季提高,1季度完成工业增加值126.21亿元,二季度完成143.00亿元,三季度完成147.69亿元,四季度完成163.93亿元,逐季提高量近10亿元。尤其四季度提高明显,比1季度提高37.72亿元,比2季度提高20.93亿元,比3季度提高16.24亿元。
从各季度累计情况看,太原市工业增速稳步增长,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1季度增长15.2%,2季度增长较快,达到18.4%,3季度、4季度在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基础上,仍增长15.4%。
(二)非公有制企业增长迅速,市属及以下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太原市非公有企业增长迅速,对全市工业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2010年,太原市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47.25亿元,同比增长36.2%,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8%,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1个百分点。
2010年,太原市市属及以下企业连续8个月累计增速保持在30%以上,对全市工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年市属及以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9.02亿元,增长32.5%,增幅高于全市17.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0%,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6个百分点。
(三)九成以上行业实现增长,机械、炼焦等支柱行业增长强劲
在全市的35个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比去年增长,仅有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三个行业负增长。增速保持在20%以上的行业有21个,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3.5倍,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增长1.9倍,金属制品业增长82.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75.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 55.1%,家具制造业增长52.6%,橡胶制品业增长51.6%。
在太原市工业增加值居前的10大支柱行业中,除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1%以外,其余均实现正增长,尤其是机械、炼焦行业增长最为强劲。2010年,机械行业实现增加值96.54亿元,增长28.4%,高于全市增幅13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9%,拉动全市工业增长4.8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8.3%,高于全市12.9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8.2%,高于全市12.8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55.1%,高于全市39.7个百分点。炼焦行业实现增加值63.09亿元,增长25.0%,高于全市9.6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6.4%,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
二、分县区情况
全市13个县市区及开发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娄烦县、清徐县、阳曲县、小店区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30%;与去年同期增速相比,除尖草坪区略有回落外,其他各县(市、区)均有大幅回升,娄烦县回升179.0个百分点,古交市回升90个百分点,清徐县回升75.2个百分点,阳曲县回升59.4个百分点,小店区回升51.9个百分点,杏花岭回升38.1个百分点,万柏林区回升31.0个百分点,晋源区回升26.9个百分点,经济区回升24.5个百分点。
三、20户重点企业情况
在全市20户重点工业企业中,全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增长的有19户。其中,智奇铁路设备有限公司增长533.5%;山西美锦煤炭气化股份有限公司增长110.7%;中车双喜轮胎有限公司和山西美锦焦化有限公司分别增长88.2%和71.4%,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西煤机装备有限公司、山西亚鑫煤焦化有限公司、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山西华顿实业有限公司和山西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增幅均在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