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5月12日电(记者叶健)2010年,山西省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到589家,10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到62家,纳税在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到54家。而2005年,这3个数字分别为359家、18家和14家。这两组数字的前后对比,是近年来山西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作为我国煤炭大省,长期以来山西形成了煤焦铁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山西在跨越式转型发展中,明确提出要打破对煤炭资源的严重依赖,而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有望成为山西破解“资源诅咒”的突破口。
近年来,山西先后出台了《关于山西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全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山西省银行业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指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同时,积极营造“亲商、敬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作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点措施,山西把“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省、市、县三级建立了一大批服务机构,从政策、资金等层面开展了多形式、多方位、广覆盖的综合服务,有力地助推了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
2005年山西中小企业为64万户,2010年底达到了73.2万户。目前,山西社会就业的40%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6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8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的一半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此外,山西农村经济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山西国内生产总值、出口总额、工业增加值净增量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二分之一,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都来自于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撑起了山西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和县域经济的支柱,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山西省中小企业局局长王克建说。
经过几年的结构调整,山西中小企业经济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煤焦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企业数量减少,但产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开始从资源粗加工向资源深加工转变,形成了一批煤-焦-化、煤-焦-气-电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八大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群、五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山西“傻、大、黑、粗”的传统产业正在经历着“润物细无声”的悄然改变。
晋城小微企业备受银行青睐
年初,在山西晋城市2010年经济数据出炉时,财政总收入1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53元,比上年增长14.5%等一连串喜人的数字令全市上下欢欣鼓舞。知情者说,中小企业的贡献功不可没。市委、市政府领导则在多种场合表示,人行晋城市中心支行牵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晋城转型发展中倾情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
咬定目标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是拉动晋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解决城乡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全市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数字显示,全市财政收入的40%,国民生产总值的60%,企业就业人数的70%,农民人均收入的80%都来自中小企业。但曾几何时,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加速发展的瓶颈。尤其是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更是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虽然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如何有效解决,不仅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实际上也是在考验着基层人民银行贯彻货币信贷政策、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和智慧。基于这一认识,人行晋城市中心支行新班子组成伊始,就深知心中使命光荣,肩头责任重大。党委书记、行长张炯玮亲自带队,带领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长和信贷部门负责人,前后历时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跑遍了辖内6个县(市、区),深入69家中小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和实际困难。
正是有了这次时间长、规模大、项目细、数字清的调研,才使得政、银、企达成了力促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共识,才使得基层央行把货币政策的着力点聚焦在了中小企业,才使得各类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发起了支持中小企业的“总攻令”,全部开启了向中小企业注水的“总闸门”。
“四力”助推
晋城金融在助推中小企业、助推小微企业的实践中,可以用“四个力”来概括:一是政策引导有力。人民银行晋城中心支行紧紧围绕小微企业发展和信贷结构优化,几年来通过指导意见、座谈会等形式,加强“窗口指导”,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完善授信制度,为中小企业、小微企业量身定做信贷产品,大力支持其加速发展。二是措施采取得力。该中心支行协调市政府制定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调控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同时,建立和完善了金融机构信贷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制度,率先在全省采用了综合评估与单项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法,特别是将对中小企业、“三农”和民生金融的信贷支持作为评估的重要内容,有效地对中小企业等在政策上实施了倾斜。三是新型机构给力。为了使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在不断变化的货币政策背景下有充足的资金做保证,该中心支行积极牵线搭桥,先后引入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落户晋城,支持村镇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高平、泽州布局设点,竭力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目前总数达到19家。
百舸争流
认识统一了,宣传到位了,政策出台了,措施跟上了,晋城上上下下形成了一路绿灯为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放行的良好氛围。金融业更是纷纷“亮剑”,或发挥自己的机制优势,或发挥自身“小、快、灵”的优势,都一往情深的向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抛出了“橄榄枝”。
为确保支持效果,人民银行晋城市中心支行根据各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特点,对支持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提出了要求,同时确定晋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金融支持小微企业重点联系单位,并建立了联系制度,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重点联系单位的积极作用和带动效应,有力的推动了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和产品的创新。
山西煤炭资源整合 醋业成产业升级突破口
每次产业升级背后,均孕育着巨大投资机会。在传统资源大省山西,正经历着煤炭资源整合、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潮。
醋业无疑是山西产业升级的一个突破口。老陈醋是山西的一张名片,今年又被列入该省八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中,是受政策限制最少的产业,同时政府鼓励多种方式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醋企的支持力度。
目前国内食用醋消费量有200多万吨,但最大的一家企业年产量也仅在10万吨左右,因此还缺少真正的行业龙头。此外,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将老陈醋作为功能主导原料的功能保健、生物日化等高附加值老陈醋衍生产品。倘若高品质老陈醋系列产品推向市场,必然引起一场行业大洗牌。处在低层次竞争阶段的醋业市场,蕴藏着绝佳的投资机会。
山西金醋生物科技公司正在这轮角逐中抢占先机。该公司已开发出调味品功能醋、固态醋、老陈醋饮料和生物制药等多个形态的系列产品。除了产品优势,金醋科技还有一支执行力很强的研发、管理和营销队伍,对醋业“抱有极大热情和信心”。
作为金醋的重要销售渠道,山西醋超市现已在北京、天津、太原、长春等地开设十几家店,现有经验和模式可在其他城市迅速复制。此外,金醋科技率先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山西醋业网并运行几年,业已成为业界门户。
近日,金醋科技董事长王建忠作为20位优秀创业者之一应邀参加2009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来自国内外的多家投资机构对“金醋”这一全新的生物科技产业机遇表现出浓厚兴趣。
近几个月,先后已有多家投资机构赴太原实地考察。王建忠表示:“我们对投资合作伙伴的要求是,不仅要有资金实力,而且能看懂我们在做什么,不仅能带来资金,而且能真正给金醋事业帮上忙。
金醋项目前期已经投入了4000多万元,引爆金醋项目还需要融资至少5000万元。王建忠自信地表示:“按照金醋产业规划,一到两年后我们会成为醋业领跑者,投资回报率将在10倍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