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通讯产品转为IT公司(1935年-1970年)
1935年,从富士电机的通讯器材部门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司,生产通讯产品。后来通过转型,转移到计算机方面。1951年,开始生产计算机,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IT公司。1954年开发日本第一部大型商用计算机。1961年,开发“FACOM222”大型电子计算机,从此电子计算机部门自立。1967年,正式改名为“富士通”,该公司是通讯器材生产的大户,1970年居于日本电气生产的首位。通讯产业与IT产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富士通很容易从单纯的通讯厂商转变成一个综合性的IT厂商,其产品包括通讯、计算机、信息处理,软件集成服务等等。转型使富士通公司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在富士通400多万美元的产值中,通讯的产值只有20%,而计算机(包括大型机和微机)占到了30%左右,软件服务有40%,剩下的10%是半导体。
富士通:发家三部曲(二)
2、由一般企业转为世界级企业(1971年-2000年)
20世纪70年代,由于计算机只有英文系统,而没有日文处理,因此消费者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富士通在有着“FACOM ”之父美誉的池田敏雄的率领下,首先研发了日文处理系统,深受消费者欢迎。此后,富士通一方面为了巩固国内市场,而采取子公司战略,另一方面软件开发部门又不断以压倒优势向IBM展开攻势,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基础软件与各种应用软件开发公司、系统软件开发公司。1979年,富士通超过了原来在日本排在第一名的日本IBM公司,成为日本领先企业。接着富士通开始在欧洲和美国开发自己的市场,通过兼并、收购等各种方式,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向全世界提供富士通的产品,80年代已经进入全世界,而且一直在为全世界提供统一的客户服务标准。作为日本一流大企业,在日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富士通进军国际舞台时遇到了阻碍。
例如,1985的“IBM间谍事件”与有关美国东海岸通讯线路中标的失败。为此,富士通支付了巨额赔偿金,以致对海外市场的开拓进展不大。富士通开始向综合情报器材制造商发展,展开全球战略进军,不仅要在海外生产、销售产品,而且经营、管理、研究开发的地点也要转向海外。1990年收买英国ICL公司就是实现上述战略规划的标志。自此,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日美欧三极体制。富士通确立了其世界第五大企业,世界第二位计算机制造企业的地位。但是,由于创造公司利润总额的半数的大型电子计算机部门的萧条,加上半导体部门的不景气,1992年母公司单独决算形成87亿日元的亏损,合并决算亏损更达326亿日元,这是公司上市以来第一次陷于这样的大型赤字决算。富士通进行一系列改革,进一步实行合理化经营,推进企业重组。
富士通:发家三部曲(三)
3、由IT厂商转为IT服务公司(2001年-)
进入21世纪,日本整体经济衰退的同时又恰逢整个IT投资衰退的浪潮中,这使得身处日本的IT厂商大受影响。2001年度财年结算,富士通出现巨额亏损,赤字高达3825亿日元。2002财年结算,联合营业额比上年减少7.8%,富士通仍然亏损1220亿日元。千亿赤字导致富士通危机四伏。美国标准普尔S&P将富士通的信用指数降至垃圾级别,富士通到达了其长达数月的信用危机的最低谷。面对IT严冬,日本的IT厂商纷纷寻找自己出路,各大电子厂商已加大了裁员和重组力度,希望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生产能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渡过难关。富士通开始由IT厂商向服务公司转型。在富士通的定位上,不是一个单纯的产品厂商,而是定位于一个综合性的厂商。与专业的厂商只是提供数据库相比,富士通提供的不仅仅是数据库软件,而且还可以提供硬件来利用这个数据库,以及其他的各种各样应用程序。富士通2003年度联合结算,营业额达到4.7668万亿日元,比上年度增加了3.2%。这是自从2000年度以来营业额首次超过上年水平。营业利润达到1503亿日元,比上年大幅增加了4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