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注册
企业增值网 设为首页  
  管理    营销    品牌    案例  |  民营    团队    创业    趋势  |  女性    设备    安防    建材  |  房产    包装    项目    模具  |  教育    财经    资讯    新闻  |
  绩效    策略    人力    培训  |  专家    职场    企业    策略  |  文化    汽车    造纸    仪器  |  环保    印刷    物流    法律  |  云算    新华    军事    国际  |
首 页公司简介商品市场伯乐平台午间课堂视频集锦大型展览加盟代理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首页 首页新闻二
海南加快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转贴自:人民日报    点击数:4940    更新时间:2023年08月20日]

   “加注完毕,各部门按离港程序作业。”8月16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当月第十四艘保税油加注船缓缓驶离海南洋浦港。“得益于通关便利化政策进一步完善,今年前7个月保税油加注船次超240船次,同比增长100%以上。”公司生产经营部副经理宋鹏俊介绍。


出口成品油“即检即放”等检验监管模式创新,大幅提升了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相关企业出口能力。“今年上半年炼化产能提升57万吨、运营成本节省509余万元,减少滞期费近65万元,通关时间缩短50%以上。”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关属地查验处处长刘桂芳说。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以来,洋浦经济开发区推出一系列制度创新举措。按照统一部署,从今年4月13日起,洋浦保税港区11项政策措施(第一批)扩区试点正式实施,实施范围从保税港区的2.23平方公里扩大到洋浦经济开发区的114.7平方公里。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样板间”,洋浦保税港区政策扩大实施范围将为制度集成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惠及更多经营主体。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支持海南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特征和核心竞争力所在。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海南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加快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施行以来,截至今年6月,海南以“急需先立”“小切口”为原则,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24件自由贸易港法规,让投资者吃下“定心丸”。

7月13日,海口市江东新区落户企业中州航空引进一架货运飞机,货值约7.18亿元,减免税款约1.01亿元,创下海南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项下单票享惠数额新高。海南通过动态清单管理、跨部门协调监管和风控等集成创新做法,建立“零关税”进口商品全流程监管模式,助力释放“零关税”政策红利。截至今年上半年,海口海关累计监管“零关税”货值174.3亿元,减免税款31.7亿元。

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海南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正在加快建立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随着“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离岛免税商品全流程溯源管理等一批同国际接轨的制度集成创新成熟应用,今年上半年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151.6亿元,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千亿元。

2022年12月,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正式揭牌成立。海南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政务服务,助力自由贸易港建设。2022年,海南推出“机器管招投标”“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等多项制度改革创新成果,大大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的网办率超过90%,所保留审批事项的审批流程和时限压减约70%,工程建设审批时间比前两年又压缩50%。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以来,已累计推出15批134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8项向全国复制推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不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截至今年6月底,海南省经营主体突破300万户。今年上半年,海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19.9%,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7日 01 版)

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政府要放水养鱼

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政府要放水养鱼,让利企业,想方设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今天我们召开促进工业企业加快发展视频会议。这个会议是从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特别是工业生产形势这个实际情况,根据当前经济工作的任务、需要出发而召开的一个会议。以这样规模、规格来专题研究工业企业会议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做法。我们应该形成这样一种工作推进的机制。抓经济工作基本的抓手有两个,一是抓项目投资,二是抓企业产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抓项目投资是为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抓企业产出是为了形成现实生产力。目前我们工业企业并不多,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也就2700多家,这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所以这样的会议应该形成一种常态。

么开这样一个会,要达到三个目的:

    第一,要进一步强化全省上下的战略共识。我们提出工业强省战略已经有几年时间,应该说大家在不断地统一思想,不断地提高认识,不断地形成共识。工业强省,就是要通过工业化的路径来强我省经济。我们现在还不可能成为全国一个工业很强的省,但是贵州要强起来,必须有工业这个支撑力。所以对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要坚定不移,这个共识要不断地巩固、坚定,不要动摇。

    第二,要进一步形成抓工业的工作机制。现在我们上下抓招商引资,抓项目投资抓得很紧,很有成效,这一点都不能放弃,一点都不能放松。但是另一方面要强化抓企业生产,为企业服务。像抓项目投资一样抓企业服务,从省、市、县、乡(镇),到企业,都要形成这种工作机制、工作抓手。会不会抓工业,其中一个就是要看我们对企业服务得好不好,否则一边招商引资项目还没落地,另一边现有企业有很多困难却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或者没有服务好。存量不能做出来,增量又形不成,这样经济就有很大的缺口。所以要给各级政府一个信号,大家要重视为企业服务。

    第三,要进一步营造重视企业、尊重企业家的舆论氛围。我最近一直强调,我们政府的工作理念有四句话,就是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环境为重。做好政府工作,没有企业作为基础力量是不行的。全社会对企业也要尊重,也要支持,这在我们现在这个发展阶段尤为重要。即使在东部发达地区,政府也是满腔热情地为企业服务。所以要始终盯着企业的运营情况,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当然我说的这三个目的不只是靠这个会议就能解决,并且我们这几年一直是这样在努力,现在要强化这个抓手,强化这种意识。这是我想说的,这次会议所要达到什么目的。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 对工业形势怎么看

    首先,对工业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怎么看。我在前面讲过,工业化是我们后发赶超的必经阶段。我们后发赶超、同步小康,赶的路是哪条路呢?就是“四化”同步。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里面,工业化具有特殊的意义。没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城镇化实现不了,农业的现代化要靠把农产品做成工业品,信息化就更不用说。所以工业化在我们省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阶段,不可能说不经历工业化阶段就进入现代化,即便是有些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很发达,但也是经历了工业化。所以我们现在不是要考虑要不要工业,我们要想的、做的是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搞什么样的工业。我们的工业化,要注重特色化、集聚化、绿色化。

    第一,特色化。一定要走自己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什么是特色化,就是根据我们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有什么就做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四个一体化”就是因为我们有矿产资源,有很多的产业链条,这是我们的特色,东部地区没有。我们的“五张名片”,也是因为我们这里有特别好的农产品资源,茶叶、烟叶、高粱等等。要从实际出发来搞工业,做我们的强项,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二,集聚化。山区省份,不具备到处办工厂的条件,只能走集聚发展的道路。大项目可以独立选址,一般的工业都应该集聚起来发展。这一条我们这几年已经探索了一些路子,搭建了很多生成工业企业的平台。我们要的是集聚发展的工业化形态,跟20年前的东部地区比,我们可以做到一步到位,就是进园区、进标准厂房发展,这是生产力的优化配置。

    第三,绿色化。一定要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节约资源,深度利用资源,然后保护好环境,这是我们发展的底线,搞工业的底线,不能以破坏环境来换工业GDP。我们不能走这个老路,不能先污染再治理,否则成本很高,并且我们这样的地区一旦污染以后,很难治理,我们的生态比较脆弱。我们要搞工业,要坚定不移;搞什么样的工业,头脑要清醒。

    其次,对当前工业经济形势怎么看。应该说,这几年工业经济形势一路看好。以去年为例,全省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加值占GDP的35%,工业企业提供的税收占全部税收的42.1%,工业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占全部就业岗位的50%,税收、就业,政府要的就这两个东西,这要靠工业企业来提供、来创造。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对一季度的工业经济形势,我说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运行平稳,稳中有进。包括工业园区在工业经济增长当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明显,包括工业投资的增长。第二句话是开局良好,好中有忧。总的来说一季度实现了开门红,开局是好的,但是好中有忧。

现在最值得担忧的几个事情有:

    一是工业企业的产出不足,增长乏力。目前工业用电量的增幅不足以支撑现在工业这个增幅,企业产出不足,产能没有用足。

    二是工业新增加的投入后劲不足。我们整个固定资产投资量比较大,但是大量在基础设施里面,还有一部分在民生项目投资里面,真正的实体经济投资不多,工业企业的投资不足。没有今天的投入就没有明天的产出。这种情况会影响明年、后年,这是第二个忧心的事情。

    三是部分行业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现在不能挑重担。一个是煤炭行业,一个是白酒行业。煤炭行业今年事故比较多,所以在整顿、停产、停工。当然煤炭企业也有市场客观原因,但主要的是自身的原因。白酒行业市场发生较大的变化,企业调整适应不足。刚才董酒公司介绍的情况不错,但是整个白酒行业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不够及时、不够有效。

    再一个比较忧心的事情就是我们“四个一体化”规划很好,项目也有一些,但是还不能成为近期的经济增长点。有些项目推进力度不够,进度不快,我们的强项没做出来。强项不强,弱项就更难强了。本来“三线”企业是东部地区没有的优势,但是我们这个优势慢慢的变得越来越弱。当然现在“三线”企业也在想新的办法。我们工业文明的种子就是“三线”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地理条件的原因,现在有的搬走了,有的做小了,有的做没了。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企业优势还用不起来,这个就很值得担忧。我说的都是我们工业生产、经营这个环节比较担忧的事。我还不去说整个宏观形势,不说外部的严峻性,讲的还只是我们内部企业层面的问题。各级要坚持用两点论看问题,既要充分肯定工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和完成目标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千方百计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第三,对工业企业怎么看。政府的一个理念就是企业为基。我们企业主要是工商类的企业,其中工业企业是大头。工业企业在全社会各个细胞当中,应该是最活跃的、最主要的因素。在我们政府所有的工作当中,我们的服务对象当中,企业是一个重要的服务对象。要为民生服务,就必须好好地为企业服务,对企业要厚爱,对企业家要尊重。克志书记讲,要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老总,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政府真的要好好的对待企业,服务企业。我们有那么多公务员,就那么几家企业,还服务不好就有问题了。

    我举了好几次的一个例子,就是我到下面征求《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的意见,一个企业家参加座谈会,讲着讲着就流眼泪。他说是看到我激动,其实他是想起创业的艰辛,办企业的艰难,这也难那也难,想着想着就哭了。我们的企业数量还比较少,规模比较小,经不起折腾,如果还不好好地服务,企业怎么发展怎么做大呢?我们政府要转变职能,主要抓社会,搞民生,这是对的,但是在现阶段,要好好地服务企业,诚心诚意地为企业办事。这几十年东部地区就是千方百计地为企业服务。企业千方百计闯市场,政府千方百计搞服务,我们一定要形成这样一种局面。企业走市场了,就不会天天找市长了。要让企业去走市场,但是政府要去走企业,为它搞服务,帮它办事。办事的目的是让企业办好,不是你帮企业办事,企业帮你个人办事,不是这个路子。

二 工业企业怎么办?

    在当前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工业企业要增强责任感,勇挑重担,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一方面立足于当前“过日子”,千方百计稳增长;另一方面着眼于全年和今后“垫底子”,千方百计促转型。尤其要注重这么几件事。

    第一,要注重产出。企业注册了、建起来了,就要抓产出。当然,这个产出有两个前提,就是市场有需求,自己有产能。现在我们要抓两个产出,一是现有企业的产出。现在一些企业,有产能也有市场,但是生产不正常、信心不足。要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困难,挖掘潜力,开足马力,扩大产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企业了解生产、销售、市场等情况,积极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全力以赴,创造条件,帮助企业达产增效。二是抓紧形成新上项目的产能。我们这次组织项目观摩活动,有一个比较好的情况,就是看到项目投产达产了,更多的企业产出了。要抓紧使项目能够投产、达产,让更多项目变成生产车间、企业。否则,存量用不足,新的增量又做不上,工业增加值从哪里来。希望我们的企业,根据目前的产能开足马力生产,然后渐渐地把产品卖出去。省经信委等部门要扎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和投产达产“百日攻坚”行动,加强分类指导,帮助企业搞好服务,促进工业项目多投产、多达产。

    第二,要注重市场。作为企业来讲,产品做出来是基础,卖出去是硬道理。产品卖不出去,就像马克思所讲的,没有实现惊险的一跃,还没有成为商品。我们现在既有生产环节的问题,又有市场环节的问题。很多的企业现在学会了搞生产,把产品做出来,但更重要的是把这个产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格。要积极地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去做市场,有些市场是做出来的。阿里巴巴的马云给我讲,我们有好东西,浙江人会卖东西。浙商的特点是会卖东西,先学会卖东西,然后去做产品。首先会卖东西,知道什么东西好卖,然后就去做什么,抓市场促生产。我们市场的开拓能力、营销能力还不足。我们茅台酒在白酒领域一枝独秀,市场做得很大。但是市场公款消费这一块一变化,就感觉不适应了。公款市场是比较会做的,但是要做老百姓的市场,不那么容易了。最近他们在积极地调整营销策略,适应市场的变化。我们做惯的是资源型的产品,对煤炭、电力这种大宗产品,社会是刚性需求的,不需要太多的营销。现在情况变化了,就要讲究营销策略,千方百计去找市场销路,有了销路就逐步地把市场做大,做出品牌。我们现在要特别适应做变化了的市场,并且要学会做新的市场,做新的渠道。

    第三,要注重投入。企业要想有产出,关键是要有源源不断的投入。企业家就要不断地做投资、做投入。

    一是技术改造投入。不断地更新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追求技术进步。要多搞一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这一类投资。企业只有舍得花本钱来改造生产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档次,赢得市场竞争。过去技术改造项目有政策、有贴息,审批起来就快。现在我们有些规则越来越多了,搞技改项目比以前难多了。以前企业家想搞什么项目,给政府的人一说,第二天就批出来了。现在这个签字、那个签字,文件越做越多,效率越来越低。其实企业办不好政府也没有负责,你管那么多干嘛。要尊重市场,放权给市场,不要什么都管在手里,前提是高污染的项目要管着。其它的真的要放一马给企业,让它们多上项目。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要搞新上项目,扩大生产规模。这个投资我们自己干不了,多引人家来干,让人家一起来帮我们搞项目、搞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技术改造是提升产业档次和产品技术含量的投入。现在我们两种投入都要,因为没有什么存量,也没东西进行技术改造,所以要搞新项目。我们要抓紧生成一些新的东西,包括新项目、新设备、新企业、新产品等。当然这个话不是绝对的。有些企业搞技术改造、提升档次,把存量做精、做优,但大多数企业要做大增量。

    第四,要注重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重点骨干企业要把创新能力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经营理念和办法创新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水平。

    一是科技创新。企业与科技相结合,才有新的生产力。加大产学研结合,强化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合作。要多找科研院所,多找科技人员,自己没有能力就实行“拿来主义”,拿人家的成果、人家的科研项目,转化成我们的生产能力。
    二是制度创新。我们的企业都应该向股份制方向努力,民营企业也好国有企业也好,都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希望28家省属国有企业都有股份制改造的方案,原则上都应该引进战略投资者,在短时间做大做强。

    我们有些企业是有条件做大的,但是小富即安,不愿意合作。我们必须尊重企业选择,可以倡议大家都走股份合作制道路,引进战略投资者,抓紧把企业做大,但是对国有企业,可以提明确的要求,因为你是省属国有企业,政府是出资人。国有企业要率先做起来,有条件的母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有的是下面的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你就做出资人,你有能力你就管,没有能力你就让人家管,就变成投资人,管收益、管董事会、管年终分红。抓紧做这样的改制,不做这样的改制,我们现有企业做不大。多元化投资,才能形成现代化的治理结构。我希望我们的企业加快制度改革,有条件的企业要尽快上市。

    第五,要注重管理。加强企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实际上管理的效益是真金白银,管一管就是效益。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产能力。加强现场管理,实现企业优质、高效、文明生产。工序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是代表企业的形象和文明水平。现在我们有些企业管理水平很高。我看到贵州最有现代化水平的生产企业还是烟厂,现场管理也很好。当然这个有特殊性,我们不可能都做到这个水平。还有资本管理,会管资本,就是企业家了。只会管车间,这是个厂长。会管资本运营,把现有的资产增值,跟谁去合作,怎样去搞战略投资,这样的企业家是高水平的企业家。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安全生产管理。特别是一些高危行业,容易发生事故的行业,一定要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我们要的是安全生产而不是安全停产,停产了也并不安全,所以要积极地抓安全。

    第六,要注重效益。企业就是要追求效益,企业没有效益,就没有竞争力,难以生存。要千方百计挖掘利润的增长点,提高盈利水平,亏损企业尤其要千方百计地扭亏增盈。我们的企业还要追求综合效益,包括解决劳动力就业、纳税、保护好生态环境,这都是效益,不能唯钱是图。首先要图钱,企业不赚钱也不叫企业,但是要有社会责任感,要追求综合效益。关于企业我就说这么六条,我是从政府的角度对企业提要求。当然你们企业家自己有一本账,要做什么你们都清楚。

三 各级政府怎么抓?

    政府现在要聚精会神地抓经济,千方百计为企业搞好服务。我强调这么几点。

    第一,抓重点企业。我们要抓紧以市、县为单位,了解当前企业存在的问题,上门服务,现场办公。我们企业本来就不多,县(市)级党委政府应该明确分工负责,开现场会,上门服务,一企一策,是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尤其是对那些有市场,有生产规模能力,有产能的企业,要帮助解决问题,让它马上能够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我们应该常年有这种面向企业服务的制度安排,我们要驻村蹲点,也要驻企蹲点,到企业去蹲点。但不能去大吃大喝,要去搞服务。企业也不用客气,你是纳税人,你就好好地生产,好好地纳税,一切都在其中。这个一定要抓紧行动,像抓项目一样抓企业。

    第二,抓重点行业。特别是当前的白酒行业、煤炭行业,要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研究对策。大家从媒体上看到前几天克志书记和我花了一天半时间到茅台、习酒搞调研,就是要做个示范,省委书记都在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我们市委书记,县委书记照此去做,把重点行业当前的难题化解掉。对两大困难行业,“四个一体化”,“五张名片”,还有几个势头比较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省经信委等有关部门要抓一遍,逐个抓过去,梳理一遍,不能笼而统之泛泛的抓、一般性的号召,这不管用。

    第三,抓重点平台。我们正在打造“5个100工程”,其中100个重点产业园,主要是指工业产业园。抓紧把这些园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好,抓紧让项目投产达产,抓紧配强工业园区的管委会班子。这个我们也多次强调,克志书记也特别强调。一时招不到管委会主任,县委书记、县长直接去兼。首先把园区的基本环境创造好,然后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现在我们建了那么多的标准厂房,里边不装东西,就是浪费。筑巢已经筑好了,要好好引凤凰。建了多少标准厂房就要用足用好,所以千方百计要去招引企业,在这个问题上,要有一定的力度。因为进标准厂房的企业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污染,也不可能是资源非常浪费的项目,所以这是个倒逼机制。这个要倒逼我们政府去招引企业,这样可以解决就业,创造工业增加值。并且在我们这里很重要的就是练兵,经历一下工业化的过程。劳动力练兵了,增加收入了;企业家练兵了,初步的投资也回收了。有些项目可能若干年以后会淘汰,但只要不给我们造成太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标准厂房里面办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企业,没有什么大问题。因为你一开始什么都想搞高科技,哪来那么多一下子就可以搞的高科技,所以我们有个阶段性的特征。这个阶段需要我们做些从实际出发的事情,但是千万不能搞难以收拾的污染项目,要招的是在东部生产成本太高的项目。我们不是说一着急,因为生产上不去就要大家搞污染企业,没有这回事,这个一定要头脑清醒。

    第四,抓重点保障。企业要办的事情很多,重点的要素保障,用地、融资、招劳动力员工,这几件事是企业比较普遍的问题。

    一是融资。现在企业融资还是有困难,尽管我们金融部门做了很大努力了,但是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吃不到、吃不起、吃不好、吃不饱这四个问题都存在的。贷款放得少,它吃不到,吃得到了但它吃不起,利息太高,还有变相的很多费用,更有甚者,不顾企业的死活,什么咨询费、顾问费、评估费,七费八费,搞得企业财务成本很高。我们的银行要赚钱那是肯定的,但是在这个阶段,要扶一把企业,你把企业压垮了,没人贷你的款了,也没有人来存款了。所以还是要薄利多销,银行要好好地服务这些中小企业。现在银行做大项目没有问题,大家趋之若鹜,肯定是满腔热情送上门的,让它贷款。但是现有的中小企业,你给一点雨露它就发芽,你给一点阳光它就灿烂,好好地帮帮我们的中小企业。你放出去的钱并不多,但是换来一批企业同步向上发展。

    二是用地。我们的存量土地要把它用好,新增项目,能够马上形成生产能力的项目,要优先保障。

    三是劳动力用工。政府要帮企业招员工,帮它搞技能培训,帮它到东部地区去招熟练工,县长也要做这些事。

    四是政策兑现。我们已经出了很多好的政策,但是兑现有差距。在政策方面,我们没有太落后,我看东部有的,我们也都有,甚至有些政策比东部还要优惠,但是没有落实到位。有很多招商时候作出的承诺,也没有兑现。不说关门打狗,这个可能严重了,但是招引进来以后就生死不管,只管招商不管安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一个办事员就把它们的事给堵住了,有些还吃拿卡要,要陪着打麻将,要送钱给你,你才办事。有的人给我讲,更可恶的是吃了、拿了还不办事。放权假放,说是放权了,其实设了很多暗卡,变相的暗卡。

    一句话,政府要放水养鱼,让利企业,想方设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工业化的阶段,后发赶超的阶段,一定要把企业的地位提上去。我们的企业家一定要有作为,才更有地位。归结到一点,政府要给企业以地位,主动地上门服务;企业要以自己更多的、更大的作为来换取地位。这样市场上有地位,社会上有地位。我说的这些话,不只是针对当前工业经济的形势,我更多是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来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好好地把企业做强做大,为贵州的后发赶超增加一个主动力,也不断地添加新的动力。我就说这么多,因为到政府工作以后,也没有太多时间去走太多的企业,也是在这个会上,代表省政府表个态,也给你们一个信心,政府如此重视企业,将会更好地服务企业,以后有机会,我会更多地到企业去看大家、支持大家。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各位!

公安部副部长孙力军被查,公安部党委表态

   赵克志主持召开公安部党委会议

    坚决拥护对孙力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4月19日晚主持召开公安部党委会议,通报孙力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情况。公安部党委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对孙力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会议指出,孙力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接受审查调查,是其长期以来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守纪律、不讲规矩、不知敬畏、肆意妄为的必然结果。党中央决定对孙力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审查调查,非常及时、完全正确、十分英明,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和将反腐败进行到底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充分表明了党纪国法面前没有特权、没有例外,任何人只要违反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公安部党委坚决拥护中央决定,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吸取教训、切实引以为戒,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接受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抓好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纯洁公安队伍。

    会议强调,要对党绝对忠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对公安机关的第一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绝对领导是公安机关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绝对领导,最关键的是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忠诚核心、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折不扣地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对党忠诚老实,决不允许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做“两面人”、搞“两面派”,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公安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会议要求,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也是公安队伍的政治灵魂。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必修课,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遵守党章、践行誓言,坚守正道、保持定力,不断打牢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思想根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力走、往心里走,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深化消化转化上下功夫,努力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自觉把个人追求同党的事业、公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对党襟怀坦白,坚决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会议强调,要强化纪律作风。公安队伍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一支纪律部队,要切实增强组织观念,坚持组织原则,落实组织制度,做到“四个服从”,任何人都不得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决不允许妄自尊大、我行我素,决不允许搞一个人说了算,决不允许把分管领域搞成个人“自留地”。要严格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按照组织程序选人用人,决不允许任人唯亲、任人唯利、拉帮结派、搞小团伙小圈子。要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工作中的重大情况、重大问题、重大信息,个人和家庭重要事项,必须按规定及时、如实向组织报告,决不允许隐瞒不报。要严格遵守制度,用党纪国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参加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三会一课”,自觉在党内政治生活大熔炉中接受洗礼,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纪律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守纪律、讲规矩、重名节,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自觉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

    会议要求,要纯洁公安队伍。要深刻认清孙力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对党和公安事业造成的严重危害,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切实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肃清周永康、孟宏伟、孙力军等人流毒影响。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大问责力度,对党员干部妄议中央大政方针、阳奉阴违、当“两面人”以及执法犯法、贪污腐败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坚决清除害群之马,纯洁公安队伍。要有针对性地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使制度规定更加严密、周全,制度执行更加严格、有力,紧紧盯住易滋生腐败的重要领域、关键环节、重点岗位,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要切实履行好管党治警“两个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抓工作、抓业务同管思想、强作风、严纪律、促廉洁统一起来,不断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发展。

    会议强调,要紧盯关键少数。孙力军案件再次警示我们,领导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一旦发生违纪违法问题,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治。要把领导干部作为重中之重,突出从严管理,级别越高、要求越严,使各级领导干部行动上先于一般干部、标准上高于一般干部、要求上严于一般干部,带头形成尊崇纪律、捍卫纪律的良好风尚。要自觉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坚强的党性和高尚的品格为广大公安民警带好头、作表率,努力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要带头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坚持依法用权、审慎用权、秉公用权,始终牢记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公安机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工作任务艰巨繁重。要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将孙力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作为检视问题、整改提高、接受考验、经受锻炼的契机,继续团结带领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忠实履职、尽责担当,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和维护安全稳定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确保民生工程得民心

蒋超良强调: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 确保民生工程得民心

   蒋超良主持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

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确保民生工程得民心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晓峰)3月26日,省委书记蒋超良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讨论并通过《开展民生工作领域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扎实开展民生工作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确保民生工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拥护的民心工程。

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民生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务实作风、从严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坚定决心,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开展民生工作领域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治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实际行动,是坚持正风肃纪、转变作风、求真务实的重要抓手,是消除民生工作隐患、造福于民、取信于民的有力举措。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举一反三,刀刃向内,把民生工作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会议强调,要以开展民生工作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民生工作水平。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多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多办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力戒好高骛远、寅吃卯粮,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防止民生工程成为隐患工程、民怨工程,让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会议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扎扎实实推进整改落实。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对正在实施的民生项目,该优化的优化、该整改的立即整改、该叫停的坚决叫停,限期整改销号。要注意工作方法,严格政策导向,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源头治理,严把民生工程决策关、标准关和监督关,从制度上防止和纠正民生工作偏向。要加强监督检查,对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损害群众利益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民营企业怎样为打好三大攻坚战扛大梁

原标题:2018怎么干?省工商联发出倡议——

助力三大攻坚战,民企要勇挑重担

湖北日报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周志兵通讯员邱从军胡青

“我们出席省工商联第十二届二次执委会的全体代表,向全省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倡议,积极行动起来,为打好三大攻坚战贡献民企智慧和力量……”3月23日,省工商联第十二届二次执委会上,奥山集团董事长邬剑刚宣读“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三大攻坚战倡议书”。

民营经济,占据湖北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民营经济兴则湖北兴,民营经济强则湖北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17年底,全省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达427.68万户,占市场主体总数的95.1%。预计2017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20060亿元,增速8.6%,占GDP比重约55%。民间投资完成19645.15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61.6%。全省19家民企入围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为历年最多,稳居中部第一。“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出台了《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提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理念,极大优化了营商环境。”出席会议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们表示。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企业怎样为打好三大攻坚战扛大梁、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挑重担?“不加杠杆,量力而为,稳健经营。”智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军表示。“执委大讲堂”上,猫人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游林分享了企业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他信心十足:“力争2020年实现新零售百亿元目标。”

据悉,截至今年1月底,全省3281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360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累计投入资金44.5亿元,辐射带动36.9万贫困人口。住鄂全国政协委员、新冠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琼说,助力脱贫攻坚战,民企责无旁贷。

会议透露,今年省工商联将围绕高质量发展健全服务体系,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小微经济中期承压长期乐观

      从2018年1月份的小微指数看,小微经济明显进入复苏周期的发展阶段。分地区看,除了西南和西北地区,其他地区的小微经济都在向好发展;分项指数中的市场、绩效、扩张、采购、融资、风险指数环比数据都呈向好态势;与去年同期同比,分项指数中市场、绩效、扩张、采购、信心、风险指数也都在向好。小微指数的变动趋势与当前宏观经济步调一致,也与其他可比指数趋势类似。

  从历史经验、宏观经济形势和小微指数本身规律看,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但2018年由于宏观经济整体发展趋缓,预计小微经济在2018年也会面临一定发展压力,并在2月份受春节效应影响环比略微有所下降。

  从小微指数2014年5月份编制发布至今的总指数变动趋势看,小微经济总体发展情况已经从2016年的底部开始回升,虽然相比2014年的指数值高点偏低,但目前已进入了复苏周期的发展阶段。

  从具体月度数据看,2015年、2016年两年的1月份相比上年12月指数都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减小,2017年、2018年的1月份都比上月上升。从单月环比数据看,近两年1月份的小微经济运行情况要好于过去两年。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这些分项指数的1月份指数值与上月相比全面好于2015年和2016年。

  从分项指数看,除了成本指数,其他分项指数各年1月份之间差值都呈现向好变动趋势。各个统计值都印证了上面所说的小微经济向好发展的趋势。

  小微经济走势与我国宏观经济走势高度一致。2017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和小微指数各分项指标也基本对应。除了投资增速相对下降和小微指数的扩张指数方向稍有差异外,小微指数与宏观经济指标做到了很好的互相印证。

  小微指数也与宏观消费支出变化率密切相关。我国消费率长期较低,但近年最终消费占GDP比值回升,对经济增长贡献加大。从2017年需求结构来看,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值超过54%,比2010年的48.5%高出近六个百分点。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长期保持高增速,这也是近期小微经济发展向好的重要原因。

  同时,小微指数也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密切相关,消费价格指数直接带来小微企业的收入和绩效上涨。2017年以来物价指数已经出现了缓慢上涨态势,这也是小微指数上涨的一个原因。

  此外,其他反映中小企业运行情况的指数走势也与小微指数走势基本一致。比如,中小企业协会主办的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显示,近期的指数变动与小微指数比较一致,有向好态势。

  从长期看,伴随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我国小微企业还有巨大发展空间,但中期可能面临一定压力。我们对未来中国小微企业持续发展持乐观态度,预计下一步小微经济将会呈现如下走势。

  首先,中国目前仍然只是中等收入国家,中小微企业数量还相对较少。按照工商总局统计,目前中国经过快速发展后的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7000万家,相比于美国3亿多人口拥有近3000万家中小微企业,我国作为近14亿人口大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只有美国两倍多,按照人口企业比,还远低于美国。

  其次,中国经济增长率绝对值仍较高。小微企业发展往往与经济整体活跃度相关,当经济繁荣时创业机会更多,从而有更多小微企业产生。当前我国的创业热潮可以看成是对以往基数过低的补偿,这也意味着我国中小微企业在数量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再次,中国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基本不存在世界其他地区发展过程中小微企业遇到的基础设施瓶颈。中国的直接融资、普惠金融正在发展,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已经意识到直接融资和小微普惠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各种形式的金融中介得到快速发展,这对减少金融约束有很大帮助。

  另外,我国政治稳定,近年逐步减少行政干预,并对企业创办给予税收优惠,这些都对创业环境有利。这些条件都是我国小微企业未来长期具有乐观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从中期看,自从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我国经济维持在6.7%至6.9%的中高速水平。同时,虽然消费稳健增长,但在居民部门杠杆率攀升情况下,消费再提高难度较大,预计2018年消费将保持10%左右的平稳增长。2017年以来,去产能、环保限产等措施支撑PPI高位运行,工业企业利润出现改善。但2018年随着去产能力度边际减弱,将给工业增加值带来回落压力。另外,由于宏观经济去杠杆防金融风险的指引,社会融资增速将小幅放缓,实体经济融资面临量收价升压力。以上这些特点,给2018年小微经济运行增加了不少压力,在中期并不像长期那样乐观。

  从小微指数走势看,每年的2月份指数相对于1月份指数都有所下降,这主要是春节效应所致。但下降趋势越发减小,这也印证了小微经济向好的态势。大部分分项指数有相似特点。预计今年2月份小微指数将会环比小降,各个地区指数也会呈现环比小降态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孙文凯)

小企业,聚力有巍峨

      作为国内最早涉足环保领域的企业,安徽意义环保研发生产的除尘器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水泥、化工等行业。凭借多年只专注一件事的韧劲,让安徽意义环保始终走在国内节能环保领域第一方阵。

  高铁站、汽车站、飞机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安检如何达到高效便捷?在合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就有这样一家企业,致力于快速安检系统研制和方案提供,他们研发的“快速安检系统”已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系统为世界首创。

  “小企业”的能量超乎你想像!

  数据足以佐证:在2017年6月首届安徽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论坛上,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称,从主要经济指标看,中小企业在安徽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具体可以概括为“56789”,即中小企业对GDP、税收、就业、创新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50%、60%、70%和80%以上,并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8%以上。

  显而易见的是,通过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开展制造强省建设,直至如今新兴工业大省地位的基本确立,这与全省80余万家中小微企业的贡献密不可分。可以说,中小微企业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创业富民的主渠道、驱动创新的主战场。小企业作出了大贡献、发展有大希望,未来会成就大事业。

  为实现奋力在全国发展方阵中走在前列的目标,政府显然有着更大的雄心壮志。这在《安徽省“十三五”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中得到体现:以创新驱动为第一动力,以提质增效为第一要务,以创业创新、专精特新、集约集聚、开放合作为发展途径,着力在培育主体、提升素质、保障要素、优化环境聚焦发力,努力实现全省中小企业量质双升、贡献增加、后劲增强,使中小企业成为富民之道、强省之本、兴业之要的重要引擎和强力支撑。

  尤其在“专精特新”方面,着力引导企业秉持“做专才能做精、做精才能做强、做强才能做久”的理念,努力打造一批全国行业“单打冠军”、“科技小巨人”和“配套专家”,成为中小企业追求的金字招牌,为制造强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力。

  制定印发中小企业五年发展规划,这在我省并不多见。足以显示政府重视的程度和奋进的决心。

  当然,利好的政策并不限于此,在国家层面,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相信随着新促进法的深入贯彻落实,法律修订的“红利”不断释放,将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保障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不断培育新增量、新动能,中小企业也必将引来新一轮的大繁荣、大发展。

张茅: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23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共同主办的2017-2018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成为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关键要发挥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张茅表示,只有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竞争和创新,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只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形成"僵尸企业"退出机制,才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只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侵害企业权益行为,才能为企业健康发展腾出市场空间。只有改革扭曲市场竞争的政策和制度安排,消除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才能保护我国统一大市场的优势和潜力。

  张茅表示,良好的市场环境并非自发,关键是要深化改革和改变传统的政府职能。按照市场化改革方向,从过去的直接干预经济和配制资源,转到加强市场监管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上。

以公平竞争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只有构建公平高效的市场竞争环境,有效克服市场价格和行为扭曲,才能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同时企业也要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发文,明确要求政策制定机关在制定市场准入、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时,应当实行公平竞争审查,评估对市场竞争的影响,防止排除、限制市场竞争。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速构建全国统一市场,逐步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不过,在一些地区和行业,仍然存在一些政策措施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应当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进行不当干预。比如,设定歧视性标准、限制商品要素流动、实施地方保护和区域封锁;指定交易和不当干预经营者生产经营,导致行业壁垒、企业垄断;违法给予优惠政策或不当减损市场主体利益等。

  这些有损市场公平的做法,看似维护了部分市场主体的利益,为其发展壮大营造了宽松的市场环境。事实上,缺乏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往往会导致企业缺乏动力,效率低下,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减少社会财富的创造。一些企业更是仰仗行政权力的庇护,借着行政权力筑起的垄断藩篱,挤压其他市场主体的发展空间,最终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将使自己加速丧失竞争力和活力。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培育新动能,还是改造提升传统动能,都需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同时,培育市场主体的活力与竞争力,靠的就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只有构建公平高效的市场竞争环境,有效克服市场价格和行为扭曲,才能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总的来看,要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尽快放权给市场,该由政府发挥作用的则要加强到位,避免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要以制度保障经济自由、自主产权和生产要素充分流动,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促进和保护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保障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要履行好监管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到位,特别是要加强执法监督,着力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清除市场壁垒,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

  对企业而言,则要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懂法、守法,积极参与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要增强危机意识,不能对长期躺在市场垄断的温床上抱有幻想,“千方百计”地排斥竞争对手。要多一些包容与合作的精神,在竞争与合作中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作者:林火灿)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细则出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6日透露,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日前联合印发《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实施细则规定,在制定市场准入、产业发展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时,应当进行公平竞争审查,评估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将不得出台。在维护市场竞争方面,形成反垄断执法与公平竞争审查双拳治理的合力。

  国家发改委表示,目前,针对公平竞争审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观念转变滞后、自身能力有限等原因,一些政府部门对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仍不到位,影响了工作进展。同时,虽然大多数部门和地区已经建立了审查机制,但实际运行中存在不认真审查和审查能力不足等问题。实施细则通过进一步明确审查机制和程序、细化审查标准、加强政策指导、强化监督问责等,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民法总则推动市场经济法治化

   法治大事,必作于精,贵在于准。民法总则推动市场经济法治化,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致力于解决中国的问题,也是与改革同频共振的。关于数据、网络财产保护的“开窗式”立法,更是对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积极回应

  民法总则颁布已有月余。这部总共206条的民法总则,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民事立法的科学化和系统化,也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从这一基点出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立法建议和意见。其中,编纂民法典位居首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民法典在市场法制中的重要地位;民法总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向编纂民法典迈出关键一步。

  法治大事,必作于精,贵在于准。放眼世界,贴近具体生活情境、精准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已然成为世界法治发展的基本潮流。从立法目的上看,民法总则是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内容上看,民法总则确立了民法典的基本制度、框架,有效协调了民法和商法之间的关系,消除了原先存在的民法通则和有关单行法律之间的冲突、矛盾,规范了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民法总则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规定民法基本规则,可谓是纲举目张。

  民法总则推动市场经济法治化,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致力于解决中国的问题。比如,法人制度是民事法律的一项基本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涌现出各种新的组织形式,法人形态出现诸多变化。按照法人设立目的和功能等方面的不同,民法总则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三类。同时,对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民法总则将其作为“非法人组织”加以规定,同时明确非法人组织虽然不具有法人资格,但也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

  在推动我国民法进一步社会化的同时,民法总则与改革同频共振。值得一提的是,民法总则明确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强调对财产权利、债权、知识产权、股权和其他投资性权利的保护。这对于当前改革中强化产权保护来说,是最为有力的。此外,关于数据、网络财产保护的“开窗式”立法,也是对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积极回应。

姚尧:谁不怀忧?变革中的民营经济体

     《乐府诗集》中《古歌》云:“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二千年前的《古歌》中,“座中何人,谁不怀忧”?却正是今天中国实体经济的切身感受。中国的实体经济正面临升级转型,大规模淘汰过剩产能和低端制造业,楼市暴涨带来的各种成本急剧上升的紧要时刻。
 
    上市公司出售两套学区房即扭亏为盈的新闻深深的刺痛了实体经济企业的神经。辛辛苦苦数十年不如当初买两套房子吗?当然不能如此解读实体经济企业对于社会的巨大意义和贡献,但是在生存与毁灭的残酷现实面前却难免让实体经济企业家们作此感想!
 
    实体经济如此,其它经济形态可能忧虑更大!只是暴风雨来临之前多数人昏昏然而不觉而已。倘若实体经济一蹶不振,金融、虚拟经济又何以为继?泡沫如何消退?
 
    从历史与当下研究发现,任何经济体的兴盛必然离不开两个方面:一、市场环境;二、科技创新;市场环境即制度,科技即创造市场的方式,这也正是“经济”一词的本意。
 
    经济者,《晋书·殷浩传》即指经世济民之义!四世纪初的东晋已正式使用“经济”一词。是“经邦”、“经国”和“济世”、“济民”,以及“经世济民”等综合意义,亦含有“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意。
 
    经济一词乃经纬之道,经世为经,济民为纬。二者互成,缺一不可为国体之用,如此方可长治而久安。
 
   何以经世?为民生鼓励业态、立法度保驾护航、为长远确定规则即经世。

   何以济民?创造就业即济民,企业纳税即济民,企业发展壮大是最大的济民!
 
    因为企业占有了组织、生产、销售等资源配置权力,所以有言曰:“企业家不盈利就是犯罪”!
 
一:传统产业民营经济体的危机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当前中国民营经济体面对的危机是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首先是房地产经济一家独大,各种资源资金都往房地产输入,而房地产的巨大泡沫推高了一切经营成本。其次是互联网经济快速重构了传统市场,既往的某些优势瞬间变成包袱。另外还有那些长期存在让人不齿的问题,国有经济体垄断,金融市场不健康,地方管制等等,大多数没有及时转型的民营经济体已经处于垂死挣扎的境地!
 
    虽然中国的民营经济体在一个恶劣的环境里挣扎着,面对很多人为的糟糕问题,但是这些只是主要问题的一部分,真正无解的问题不会出现。因为毕竟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民营经济体里面的成功者已经说明了机会仍然存在。同时也诠释了危机永远的两面性——即危难之时同时包含着机会。
 
    管理大师德鲁克有一个经典的认识,即一个企业只有并且只能有两种职能:营销、创新。也正是中国大多数在苦难中挣扎的民营企业所最缺乏的职能。过去的近十年时间里,一些营销研究者认为中国民营企业利用营销打败了跨国公司。并且有很多行业案例来诠释。但是今天看来只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标榜罢了。因为大多数行业的幕后持有人外资的身影占据大多数。包括中国最优秀公司之中的互联网三大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而中国式营销不过是低级的过度重复而已。那些过度营销甚至导致整个行业全军覆没的案例如:牛奶行业。正在被所有消费者怀疑并且覆没的行业如:食品行业。
 
    营销的终点是品牌,而中国市场现在的品牌不是纯外资的,就是被外资掌控的!中国的民营经济体除了怨天尤人之外,是否应该反观自身呢?
 
    是的,中国房地产泡沫太大,推高了一切成本。是的,中国金融市场不健康。是的,中国存在垄断行业。是的,中国税率较高。但是,在产业升级的时候,怨天尤人的企业又做了些什么呢?是否也在抱怨做企业不如炒房呢?必须承认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推高了制造业的一切成本,非常不健康。但是美国的“苹果”为什么让中国人疯狂?本土的“小米”为什么也能够成功?因为他们的视觉一直紧盯在能够领导市场的前沿理念上。
 
    虽然目前的形式对于错过了传统产业升级的制造业来说是很严峻。但是“穷则变,变则通”,市场仍然存在解决的办法。在我今年对于中国市场调研的过程之中我发现,消费升级是制造业最大的机会,传统的商业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的优势有可能成为今天的包袱,新的优势构建方式现在可以跨行业跨区域的开展,其中不乏有探索成功的企业。
 
    在社会结构重构的时代企业首先要做的是正视自我。究竟你创造了什么样不同的价值?如果没有不同,现在应该以什么样的方法整合资源重组或者退出。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
 
    市场不相信眼泪,历史一直是胜利者书写的!
 
    我们在谈论一个时代的经济之时,往往注意到的是成功的企业如何为世界贡献了什么。而失败者大多数是昙花一现过往云烟。当你开始进入市场经营企业的时候就意味着必须要面对各种严酷的市场环境。在市场竞争中,除了非法侵占之外的淘汰都是应该的,坐守不变的企业此时退出市场或许是更好的结果。
 
    虽然这个过程很痛,但是仍然要放下抱怨努力前行,因为抱怨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反思:究竟谁应该拥有未来的市场?
 
二:新时代的企业应该怎么做?
 
    今天的中国全面热衷于谈论的经济话题除了房地产之外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工业4·0;二、互联网+;三、物联网;四、新能源;五、前沿科技;六、科技金融……
 
    世界范围内成功的企业和经济体已经充分注解了以上几点。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制造业战略复兴,互联网领域风光无限的“苹果”、“谷歌”、“微软”、“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滴滴”……互联网+的制造业公司“华为”、“小米”,和从传统制造业成功转型为互联网+的海尔,新能源领域里风靡全球的“特斯拉”……未来企业的成功除了企业本质的职能:创新和营销之外,将来源于科技+金融。
 
    互联网出现的二十年来,世界在以翻天地覆的速度发生着变化,互联网正在重构社会的一切方面。
 
    任何时代的成功者必然是紧握时代脉搏的人。韩非子有一句经典名言:“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就是说按照古代的方法和工具在今天取得成功的人是没有的。思想可以传承,方法和工具却需要不断更新。秦始皇使用这种思想在武器和军队激励方面进行了创新,为最终统一六国提供了强大的实用工具。两河流域的赫梯人最早发明了铁器的冶炼方法,称雄两河的美索不达米亚。
 
    从2015的财报之中,研究者发现中国的优秀企业“华为”2015年的研发费用投入在将近600亿人民币。华为的行为让人非常清晰的看出来,华为意欲成为未来科技的领先者。这也是未来企业必须具备的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而后起之秀的“小米”因为核心科技的缺乏,已经让人感觉到了迟暮的感觉。虽然“小米”仍然很优秀,在埋头进行自己的产业布局,但是什么样的结果仍待观望。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华为的忧虑在任正非的30之后的华为讲话里已经非常清晰的体现出来。是对于大企业僵化失去创新力的忧虑。这也是前文所说的,企业的两种职能:创新和营销的最好诠释。华为的成功就是创新和营销的成功。而另外一家优秀企业“腾讯”的领导者马化腾也多次表示对于未来科技中有可能不知道什么地方出来的颠覆者感到了危机感。例如,替代手机的下一种应用产品是什么?
 
    华为、阿里、腾讯正因为他们的危机感而产生对于前沿科技的关注和应用是他们成为可以比肩国际顶尖的中国企业。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都会或多或少的关乎于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企业。“座中何人,谁不怀忧”?是问题也是答案,民营经济体里的每一个企业一定要具备时常“怀忧”的危机意识。紧盯着市场的每一个变化和积极发现可能出现的变化。
 
    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无可逆的越来越近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时代“座中何人,谁不怀忧”?应该成为中国民营经济体的危机警示语,指引未来的战略发展思考。

   冯兴元:中国民营企业到底怎么了?

     民间投资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最重要支撑力量。民营企业创造了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80%左右的社会就业,民间投资已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以上。长期以来,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部门就是民营经济部门。民营企业立足私人产权,依托开放市场,践行契约自由,奉行责任原则。它们是产权主体,市场主体,契约主体,责任主体。能否保持民营企业的活力,其实决定了中国经济是否能够长远稳定发展。

    有了开放市场,民营企业就如虎添翼。没有开放市场,民营企业就难以一展身手。行政垄断企业的存在就说明封闭市场的存在。如果封闭性市场不能得到系统性开放,而只是开个小口,或者更放开一点,那么民营企业会遭遇“旋转门”或者“玻璃门”。所谓“旋转门”,是指民营企业进入市场,遭遇里面的种种障碍而不得不重新退出。所谓“玻璃门”,是指民营企业仍然进入不了市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玻璃门背后风光无限。

    许多行政垄断企业貌似有活力,但是其问题总体上也多,所有权主体缺位,花费的是国家的钱,缺乏竞争压力,缺乏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动力,即“X无效率”问题。行政垄断企业的绩效可以通过转嫁成本的方式来取得。这是因为行政垄断企业往往处在产业链的上游,其它企业必须接受其行政垄断定价。

    同样,行政垄断企业的所谓税收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民营企业和消费者的税收贡献。这是因为行政垄断企业的税收很大一部分也是可以通过民营企业和消费者的被迫购买而转移给后两者。由于行政垄断企业拥有行政垄断地位,民营企业如果要进入其地盘,就不得不接受行政垄断企业的条件,结果是很多民营企业必须依附于行政垄断企业,其利润也需要被行政垄断企业分享。

    除了行政垄断企业之外,还有一类国有企业是非行政垄断企业。这两类国有企业均不能与民争利,均应该从竞争性和营利性领域退出。正如经济学家哈耶克所述,经济中应该以私人产权为主体,在竞争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的地方,应该让竞争发挥这种作用。这些是市场经济所要求遵循的起码的原则。符合这些原则,就有了市场经济的样子;不符合这些要求,就不是市场经济。我们不是从教条出发硬性要求一个经济必须符合上述市场经济原则,而是因为市场经济原则其实是效率原则,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规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其结果是,市场的作用没有得到强化,民企参股国企的少之又少,而国企往往大张旗鼓购并民企受到当前政策的庇护。有位著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经济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观念的问题。此话诚然如此。

    今年5月,有“权威人士”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在较长时段内是“L”型发展,也就是认为经济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会按一个比以前低得多的增速增长。但是,当前的经济走势更为令人堪忧。2016年初以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月持续显著回落,甚至有人惊呼“断崖式”下跌。一方面,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显著低于全部投资增速,另一方面国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月持续显著提升。

    具体而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11694亿元,同比增长8.1%,创下1999年12月以来最低,当时为6.3%。而同期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9149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1%,增速比1-6月,1-5月,1-4月,1-3月,1-2月分别回落0.7,1.1,1.3,0.5,1.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下降3.6个百分点。6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只有-0.1%,7月份显然更低,为-1.2%。当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之所以仍然维持在一定的高位,其主要贡献来自于政府项目与国企,尤其是行政垄断企业。

    其实,从一季度银行新增贷款投向便可看出民间投资下滑端倪。该季度全国新增贷款余额4.61万亿元中,主要是投向了地方融资平台和国企,而非民企。此外,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1.4%。这也可以看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滑会严重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疲软,而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剧增,表面上只是经济内部不同所有制企业力量的此消彼长,实质上凸显了一种不妙的兆头:这不仅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的恶化,而且意味着整个经济生产结构的恶化。

    这里需要提出一个问题;民营企业怎么了?事实上,为确保投资平稳,去年以来国家出台不少调控举措,比如连续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实施定向降准,又比如扩大专项建设基金规模,推出重大工程包等等。但是,民间投资增速仍在回落。这些政策可能对于民营企业都是失灵或者无缘的。比如降准之后,基准贷款利率越低,国有企业本来就容易获得贷款,现在利息成本也更低了,而大多数民营企业本来难以获得贷款,仍然会难以获得贷款。扩大专项建设投资基金规模和推出重大工程包,实际上为国企和政府项目更多提供了融资。

    今年5月下旬,国务院已经派出督查组赴18个省(区、市),首次对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开展专项督查。督察组合计走访和座谈了700多家民营企业。督查结果发现,民营企业面临以下四大生存和发展问题:一是屡遭“白眼”频“碰壁”,公平待遇未落地;二是抽贷、断贷现象突出,融资难仍普遍存在;三是“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审批繁琐依然突出;四是成本高、负担重,影响企业投资意愿。

    这四大问题不仅仅发生在今年,其实已经发生了多年,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则问题趋于严重,2011年出现中央四万亿一揽子救市计划效应削减后则更甚,2016年则由于累积了多种不利因素而达到新的高峰,甚至貌似出现了民营企业生存发展问题的总爆发。

   这里我们按照自己的逻辑重新梳理民营企业所遭遇的问题:

    一是从宪法及其背后的基本考虑上看,私有财产的地位低于国有和集体财产,民营企业的地位低于国有和集体企业。宪法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这实际上说明国家对非公经济不放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工作中还有一些理论问题只是被搁置,没有得到彻底澄清。但是这些现有理论被摆上桌面的话,会影响到整个舆论环境,不利于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使得民营企业不放心。最近几年存在着把这些现有理论摆上桌面的动向,自然会加重民营企业不放心。

    二是民营企业的投资意愿受到种种市场要素的影响。这些市场要素包括: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需求低迷,过剩产能,过剩库存,三角债问题,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滞后,相当一批民企的市场订单减少。

    三是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压力大,税收负担重。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税费负担重。民营企业一旦不再是“小规模纳税人”,而成为一般纳税人,他们就往往要承受比以前沉重得多的税收负担。他们必须支付33%的增值税和25%的企业所得税。企业家一般不敢大规模分配税后净利润,因为中国个人所得税累进度高,最高边际个人所得税税率达45%。这一最高边际税率几乎属于“禁入性税率’”,也就是说,其税率之高,足以使得企业家望而生畏,不敢以个人所得的形式分配利润,而是尽量采取其它合理避税的方式,甚至偷逃税的方式。而资金成本的上升,也将使民营企业的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减弱、甚至消失。

    四是对民营企业合法权利保护不够,产权风险在加大,让企业家产生观望情绪甚至做出资金外逃和向外移民的选择。去年股灾发生后,一些合法买卖股票者受到打击。根据陈有西律师的介绍,宁波一位大企业家根据股市规则买卖股票,赚了20多个亿,但被抓了进去,到现在还没有被放出来。一些地方的民营企业被“黑打”,一些外地民营企业到了中西部一些地区被“关门打狗”。由于法制还不健全,尤其在中西部地区,一位企业家如果被视为某位官员的眼中钉,很容易被“黑打”或者“关门打狗”。此外,在反腐运动中,每揪出来一名贪官,就会带出一批企业家。被“正打”和“黑打”的担忧,动摇部分企业主的投资信心,促使其选择移民。

    五是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严重。目前很多民营企业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银行部门以国有银行为主,主要面向国有企业和国有项目房贷,而对民企的“惜贷”问题严重。根据一位湖南企业家的调查,湖南某地级市,工商银行去年到今年没有给民营企业放贷款,而是只收不放;农业银行放了1000多万,交通银行只放了60万。该市城建投账上有80亿元融入资金用不出去。从去年10月份以后,银行的资金通过信托途径和影子银行转给城建投账上,现在用不完这些资金。该市主要领导认为,反正这个钱白用白不用,哪有借国家的钱还要还的?很多银行对民营企业不放心,在收回企业到期贷款之后不再对其发放,甚至通过承诺向企业续贷的方式诱骗企业归还贷款,等到企业归还贷款之后就推托各种原因(比如上级上收贷款审批权)而停止续贷。

    六是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在政策待遇上遭受歧视,而且歧视程度在扩大。在一些地方,民营企业获得关键生产要素方面的政策待遇差,直接造成民企的生存发展机会减少,造成部分民企债务成本高企,甚至导致其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不平等竞争的始终存在,国有企业占领包括矿山、煤炭等重要资源,不交税,或者交很少的税,且贷款政策十分宽松,而民营企业相较之下就艰难得多。

    很多行业不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如电信、电力等行业。此外,国家利用各种借口强制收购民企的现象也不时存在。比如,多年前山西省政府在整合煤炭业时曾经驱逐温州煤老板,强制收购其煤矿;2011年陕西汉中市政府据说帮助其国有天然气公司强行收购其它民营天然气公司;很多民营加油站依赖“两油”的油源供给,“两油”可以威胁不提供油品,或者高价提供,结果民营加油站被排迫转手给“两油”。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时出台一些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包括“三十六条”,“新三十六条”,以及最近才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希望最新的《通知》能够做到切实改善民间投资的环境,为民营企业的重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是,过去的“三十六条”和“新三十六条”只是发挥了有限的作用,被一些官员和学人视为对民营企业的“定心丸”。为什么对民营企业不时要喂“定心丸”而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呢?

    看来,若要真正解决民营企业所面临的上述问题,最重要的是真正解决观念问题。经济学家麦考斯基认为是观念的改变带来现代世界的繁荣。而另外一位经济学家阿西莫格鲁则认为是制度的改变造就繁荣。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因为观念的改变可带来制度的改变,制度的改变可带来繁荣。如果我们仇视和歧视私人产权,恐惧和拒绝开放市场,那么我们的观念就会成为实现繁荣的羁绊,它们会把我们带入一种低水平制度陷阱而不能自拔。

小微企业生存艰难 国有银行态度分化

     近年来,银监会一直引导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国有大行尽管响应国家政策,但由于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对于它们支持的力度还是发生了变化

  《投资者报》实习记者 邹子婧

  《投资者报》记者近期在和银行沟通时发现,各家银行对于小微金融的感觉真是五味杂陈。一家国有大行的从业人员告诉记者,现如今经济条件那么差,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很多不良贷款就来自小微。“但是由于国家对于小微的支持,作为国有大行也只能拿出一部分精力来做这块市场,所以别问我们对小微的态度。”上述从业人员告诉记者。

  小微企业原是作为股份制银行弯道超车的重点开拓领域,为银行贡献了众多的利润点。国有大行曾面对广阔的市场,纷纷向小微金融倾斜力度。时至今日,随着宏观经济不景气,小微企业面临困境,国有银行内部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在国有大行方面,小微金融真的只是“任务”吗?目前,国有大行在小微金融方面又有何努力?

  国有银行态度分化

  这些年来,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金融管理当局加大了信贷政策导向力度,要求银行努力做到“三个不低于”。具体规定为,在有效提高贷款增量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此外,监管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比重高的银行定向降准;推动银行建设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融资的信贷专营机构,扩大机构覆盖面;鼓励开发符合小微企业经营特点的信贷产品 ……各项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今年7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就如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进行了具体部署。

  但是国有银行面对这样的规定,态度各异。一位国有银行的从业人士告诉记者,小微企业的贷款收益率低、坏账率高,是业内众所周知的事情,但问题是:一边要求国有商业银行改善管理,增加利润、降低坏账率,层层压下来的业绩指标让各级领导喘不过气;另一边逼着国有商业银行提高给小微企业贷款的占比,让它们做一些明显不利于业绩的事情,“这个矛盾该怎么解决?”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大银行相比于中小银行,有更加雄厚的资金,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更稳定的风控能力。服务小微企业,大银行可以也必须要有大作为。在他们看来,大银行不仅为大企业锦上添花,更可以为小微企业雪中送炭。服务小微企业不应该是“要我做”的问题,而是“我要做”的问题。

  建行农行小微增速相对较高

  由于种种政策规定,记者注意到,国有银行的小微金融贷款增速方面都出现了增长,不过与银行小微整体小微业务增速相比还是有些差距。

  银监会的数据显示,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23.5万亿元,同比增长13.3%。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31万亿元,同比增长15.5%。而五大国有银行的小微不良增速多数在10%左右。以工商银行为例,2015年12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约为1.88万亿元,占整体境内分行贷款17.3%,较上年多投放约160亿元,同比增长9.4%,然而金额比重上则较2013年的20.4%略微低。

  中国银行2015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约1.1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约1100 亿元,同比增加10.4%。

  交通银行并未在2015年年报中披露小微企业的贷款金额。但在2014年报告期末,交行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约1.26万亿元,较2014年初增长0.32%余额宝比较年初下降2.27个百分点至 40.58%。值得注意的是,在五大国有银行中,农行和建设银行在小微金融的投入力度明显高于其他行。

  截至2015年末, 农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约为1.0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约1100亿元, 同比增长11.6%, 高于全行贷款增速 1.6 个百分点。并从该行对于《投资者报》的回应中得知最新情况,今年上半年,农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32亿元,贷款增速6.72%,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

  农业银行对外表示,今年将持续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倾斜信贷资源,为小微企业单列了1100亿元贷款投放计划。

  增速最高的是建设银行,去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约1.28万亿元,较上年新增约 1300亿元,增幅 11.81%。

  “有利可图”才能有效扶植?

  眼下伴随着市场需求萎缩,小微企业贷款质量出现了恶化迹象,也伤害到金融机构服务于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可见,推动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发展,根本在于提高金融机构的积极主动性,必须依靠机制创新,让金融机构真正“有利可图”。

  有市场人士认为,从机制创新入手,需要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可考虑将贴息转化为小微企业的风险补偿基金,扩大政策性担保覆盖面,大力推动贸易信用保险对小微企业外部增级作用,试点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信用保险,以减少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的风险顾虑和中间审贷环节,使得小微企业融资真正成为金融机构稳定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改革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模式,大力简化贷款程序,丰富抵押品和贷款担保方式,在可控风险限额内赋予客户经理灵活经营权,既要严格执行客户经理尽职免责,也要适当提高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容忍度,改善激励机制。

  农业银行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了应对策略在融资方面,农业银行依托政策性担保公司、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保险公司和财政直补资金等政府增信机制,不断创新融资模式,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不断加强与政府部门、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担保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园区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为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工信部发布相关文件 中小企业将获财政融资等支持

     经济日报北京7月5日电(记者 李佳霖)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信部近期发布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以提升创业创新能力为主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对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据了解,规划从推进创业兴业、提升创新能力、转型升级、拓展内外市场、职能转变等5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发展的主要任务,并围绕提升中小企业创业创新能力提出了“互联网+”小微企业专项行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产业集群发展能力提升工程、中小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工程、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专项行动6大关键工程与专项行动。

  规划明确提出,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税支持、加强融资保障、加强运行监测等5方面的保障措施,突出从财税、融资、服务等方面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抓紧筹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在北京召开了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工作会议。会议就抓紧筹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促进政府引导基金健康发展作出了动员部署。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指出,加快发展政府引导基金是实施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他就做好政府引导基金工作明确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明晰政府引导基金定位,合理控制基金规模与投向。将工作重点放在已设立的基金尽快形成投资、发挥效益上来,不盲目新铺摊子,不搞全覆盖。科学界定基金投资领域,投向“具有一定竞争性、存在市场失灵、外溢性明显”的领域。突出基金投资重点,产业上突出实体经济,加大对提高消费质量档次供给侧的支持力度,阶段上聚焦初创期、早中期企业,在区域上实事求是,统筹兼顾。

  二是构建规范的政府引导基金治理结构,通过专业化市场运作来实现政府引导目标。基金机制设计强化利益绑定,建立多元股权结构,严格履行公司章程和合伙人协议,真正按市场规律运行。

  三是提高政府监管和服务水平,营造政府引导基金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完善扶持政策,加强行业自律监管。(包兴安)


 
  • 上一篇: 为营商环境优化提供坚强保障

  • 下一篇: 政策举措密集出台 民营经济发展迎多重利好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加盟企业 更多
    欧泰克门窗有限公司
    龙卷风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群胜科技
    博达自动焊接设备
    技缘智能--有限公司
    鑫民生遮阳帘
    奥邦表面技术....
    深圳秋田科技汉办
    维安宁科技有限公司
    一舟电子科技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思浪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中基恒润(LED)
    高特装饰
    恋晴集成吊顶
    康王橱柜集成家居
    丽邦地板
    益骏建材有限公司
    欧雅美橱柜
    响美商贸有限公司
    东方超宇装饰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华斯瓦德有限公司
    唐城商贸有限公司
    科海消防安全工程
    欧亿橱柜
    名鼎集成组合吊顶
    贵州省九阡九公司
    上海百益橱柜
    武汉国冠九鼎装饰
    瑾良喜慕乐整体家居
    世纪明珠酒店
    联系我们网站留言友情链接与我在线管理 ┊ TOP
    鄂ICP备11009518号
    联系我们:qyzzw888@163.com
    Copyright(c)2005 企业增值网.All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