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资金,即使已经成功获得贷款支持的中小企业,也常常被转贷困难所困扰。实践中,转贷资金模式在缓解中小企业还贷压力、提高融资效率等方面效果较好,可通过不断完善其运行模式,以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中小企业可能会遭遇这样的“尖峰时刻”:有一笔银行贷款需要马上偿还,可是企业暂时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筹不到足够的钱来还贷,这就意味着银行将要“釜底抽薪”,取消企业续贷资格并强制性收回贷款,很可能造成企业资金链紧绷,甚至断裂。因此,筹钱救急就成了企业此时的头等大事。
多数企业通常采取自有流动资金、企业间拆借、民间借贷等途径解决。伴随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企业中低速发展成为普遍现象,企业投资“短借长投”中遇到的资金转贷压力也日益突出,许多企业在相互间拆借未果的情况下,向民间高息借贷,不仅使用成本高,还存在还贷后无法续贷危及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
因此,续贷问题就成为这些企业不得不集体去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有诸多企业由于未能及时还贷,贷款被银行强行收回的案例屡见不鲜,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企业提出了由政银企三方合作,设立“转贷资金链”的想法,帮助企业解决续贷问题。
开展转贷资金项目具有数量众多,规模较为可观且发展迅速的特点。如今,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10条措施缓解企业续贷成本高问题,银监会亦重拳出击企业“倒贷”问题,缓解中小企业续贷矛盾,降低流动资金周转成本。转贷资金的规范监管,以及引导银行续贷正规化,或是监管层未来一段时期的持续课题。
众所周知,在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非常突出,前段时间有媒体曝光某些民间借贷的利率高达53%。因而在政府的关注下,商业银行也在采取多项措施开展相关行动,各个公司也成立许多扶持型的转贷资金项目,使得企业转贷成本有效降低,在政府、银行、企业的相互合作碰撞中,解决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同时创造出共赢的价值导向成果。
首先,客观的原因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公司对于资金的需求非常强大,所以转贷资金项目的实施可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同时帮助银行降低坏账风险,将风险将原来集中于政府身上,转化到市场之中。其次从银行方面来说,能够提供及时的资金,缓解企业公司的资金周转压力;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借鉴业内开展转贷业务的经验,针对不同的转贷类型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最后从政府方面来讲,透明化的借贷不仅对于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规范透明的转贷业务有利于压缩民间高利借贷的空间,维护地方经济和金融秩序,避免企业因贷款超期后银行追缴造成的损失。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前海裕伦积极拓展金融服务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金融行业增强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是加强服务中小企业,助力实体经济稳健增长的重要内容。前海裕伦全新业务模式——“银企通”转贷项目的发布,正是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新业态、新渠道,全面提高中小企业发展效率的一大金融服务创举。
前海裕伦“银企通”转贷项目,一方面完善了实体金融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公共平台建设,搭建了地区资源平台,为优质中小企业提供了找得着、有保障、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政银企通力合作,这种“取之于企业,再服务于企业”的资金内循环做法,积极构建了普惠性创新金融支持政策体系,特别是政府部门的牵头与参与,更为有效地引导和强化资本市场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守正普惠精神,“银企通”三大项目举措
以革命性金融服务助推普惠工程
一、政府保障,政银企三体一位促地方经济转型
深圳前海裕伦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所开展的“银企通”转贷资金项目是通过地方政府、银行及政府企业多方共同运作的方式,由各省市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发起设立,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双重信用保障,主管机构是各省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转贷资金由政府牵头,向全国各省市优质中小企业提供成本低、风险小的转贷资金周转和财务咨询等服务,由当地政府引导协调,各部门大力推进,前海裕伦及政府企业、银行机构通力合作共促地方经济转型,助推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大潮。
二、搭建创新金融服务平台,社会经济意义深远
前海裕伦“银企通”转贷项目的入市,从宏观讲,是前海裕伦响应政府号召,把服务实体经济与增强自身优势结合起来,以更优质稳健的金融服务模式来助力投资者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助推金融改革的快速推进,为实体经济平稳发展加砖添瓦。从微观讲,前海裕伦转贷项目首发当日即得到客户们的深度肯定和广泛签约,斐然的成绩也意味着前海成功开启了实体金融经济全新服务模式,为行业创新做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三、践行社会责任,以高效优质金融服务促普惠金融工程
坚持服务中小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已成为金融行业发展前进的共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更为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提出了行动纲领。身处良好制度环境中,前海裕伦将认真履行企业责任,明年将在全国更多城市、与地区政府及银行达成深度合作,为广大投资者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同时引入更多金融活水,浇灌中小企业茁壮成长,推进普惠金融进程,为早日实现“让更多人享受丰富金融服务”的宏伟目标而贡献一份力量。
作为金融行业的领先品牌,前海裕伦也在坚持自身安全稳健运营的前提下,关注中小企业金融需求,不断锐意创新,拓宽金融服务范围,践行实体经济精神,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此次随着前海裕伦“银企通”转贷项目正式推出,这是前海裕伦实体金融服务格局的一个重要升级,也是市场经济给予的一个发展机遇,面对经济增速换档的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使命,金融服务机构、监管部门及社会各方都将进一步增强共识,凝聚合力。在国家助力中小金融企业战略的整体框架下,前海裕伦将认真推进和落实适合地区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把转贷项目做大做优做强,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做深做实做长远。
在改革步伐坚实迈进、政策利好不断释放的当下,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长久以来,前海裕伦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一直在循序渐进的提升中,此次在地区政府及相关金融部门牵头协调与持续引导和激励下,前海裕伦认真规划布局,将服务中小企业与自身优势相结合,主动求新求变,探索出一条多方合作共赢的可持续之路。
前海裕伦获得地方政府的认可,实现了企业、银行、政府三位一体,助力地区中小企业加速发展,“T”字型业务模式也将发挥出“1+1+1>3”的聚合效应。前海裕伦未来还将继续与多个地区深化合作,积极拓展不同领域的金融服务,打造专业高效的实体经济金融服务体系,向“第一金融服务平台”的愿景奋进!(景阳)
冯飞:中小企业创新压力如何变动力财经国家
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既是重点,更是难点。7月中旬在深圳举行的第九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表示,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既是重点,更是难点,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数量在企业总量中占据绝对优势,在确保经济稳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财政收入、优化经济结构、推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在融资、管理、人才等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对此,党中央、国务院聚焦企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定向施策,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
在当下经济新常态转换过程中,如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近日,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冯飞表示,打通“最后一公里”是中小企业政策宣贯的核心着力点。“十三五”期间,工信部将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双创整体部署,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的趋势,在新时期更好地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着力营造适宜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精准施策。
个性化经济将崛起
《财经国家周刊》:企业发展与经济环境密不可分。如何看待2016年国内国际的经济环境?
冯飞: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处在新常态转换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这三方面。
国际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家以科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如德国提出了工业4.0计划;美国也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互联网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一主多域”。所谓“一主”就是互联网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而“多域”就是多个领域的技术革命和风暴,如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当然也包括3D打印技术等。
《财经国家周刊》:产业变革会对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变化?这对中小企业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冯飞: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本轮科技革命中,智能制造的兴起和发展,促使制造业出现了分散化和个性化的特征。
分散化,是相对于过去的规模经济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原材料加工、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在技术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流水线为代表的生产组织方式,正如电影《摩登时代》所表现的,当时在流水线的工人,每天都重复着单一的动作,单一的工序,这带来了社会行为的诸多变化。
有观点认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规模经济将不复存在。但我认为,未来规模经济仍将存在,只是生产的分散化和个性化将成为新趋势。这一特征可能会对全球的产业格局,乃至竞争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第二,本轮科技革命中,产业的组织方式将发生方向性变化。
一方面,平台经济迅速崛起,形成新一轮的“赢者通吃”。典型的例子就是腾讯和阿里。截至2015年底,腾讯微信活跃账户数已达到6.97亿,具有强大的动员力。而在阿里的平台上,用户能以低成本方式开网店,提供了上千万人的就业机会。
实际上,平台经济最核心的是两大方面,一个是“基石”,即平台最核心的能力。腾讯的核心能力在于免费的社交,阿里的核心能力则是其第三方支付和对商家或产品的评级,解决了电子商务非面对面交流中最核心的互信和支付问题。另一个是借助核心能力,形成了强大的资源集结。
另一方面,组织结构趋于分散化和扁平化,小企业的地位可能将从之前的被动从属、配套的地位,被提升到创新主导的地位。例如,3D打印可能将催生一个人的企业生产一个产品的现象,这个产品具有充分的个性化特征,国外称其为“one product”。企业不追求标准化的产品和规模经济,而是追求个性化生产,其背后带来的是盈利模式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小企业将异军突起,该类企业创造的利润也将非常之大。
总之,规模经济未来还会存在,在某些方面可能仍将处于主导地位,但个性化生产的比例将会快速提高。在未来若干年,个性化经济和规模经济可能是三七开,即个性化经济占30%,规模经济占70%。不过,在创造利润方面,30%的个性化经济可能创造50%的利润,甚至会形成倒三七开的利润格局。因此,未来小企业的地位将愈发重要。
第三,全球竞争格局和贸易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分散化、个性化生产将重塑国际贸易格局,国别经济地位比例将提高,大市场在新一轮竞争中有其独到优势。中国是一个超级大市场,机遇也将越来越多。
综观国内、国际环境,国内迈向经济新常态,全球则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中国将如何发展、中小企业如何找准自身定位,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问题。
多措并举鼓励创新
《财经国家周刊》:在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中小微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创新压力。在鼓励中小企业创新方面,我国都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取得了哪些成绩?
冯飞: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全球产业变革趋势,党中央、国务院聚焦企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以求打破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桎梏。
一是,着力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从政府阶段性改革来讲,就三句话: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截至2015年底,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有586个,彻底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非行政性许可审批”一词已成为历史。同时,我国全面实施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这些改革都极大激发了中小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2015年,我国新登记注册的企业,平均每天高达1.2万户。这还不包括个体经营者,否则这一数字将更大。
二是,加大财税支持的力度。以创业创新激励为载体,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2015年,工信部会同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等部门,开展了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第一批示范已经在去年实施,中央财政给予了24亿元的奖励资金支持。
同时,深化惠企税费政策,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门槛”,由原来年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放宽至30万元;将小微企业的个体工商户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的2万元,提高到3万元;降低了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率,着力减轻企业的负担。
201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工信部还设立了一支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总规模为600亿元,其中,财政出资150亿元,剩下的450亿元是社会募集。该基金将通过社会出资人优先分红、国家出资收益适当让利等措施,更多吸引社会资本,激发中小企业“双创”活力。目前,该基金的第一支直投基金,已经在去年年底成立。此外,工信部还正在与国家税务总局研究《企业所得税法》修改的相关问题,拟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留出政策空间。
第三,着力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2015年,银监会提出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要努力实现“三个不低于”,即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末,全国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是23.4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3.9%,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了0.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户数是1300多万户,比上年同期多178万户,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为92.8%,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实现了“三个不低于”的目标。
实质上,近年来金融机构一直在加大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支持,不过,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未来,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
第四,着力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目前,全国各地经认定的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有2400多家,入住的企业达26万户,提供的就业岗位有500多万个。人社部门还通过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贷款、创业培训和服务等,努力拓宽小微企业创业投融资渠道。
另外,为促进产业升级,鼓励技术创新,国务院完善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将允许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行业范围扩大至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六大行业中的小型微利企业;完善了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放宽享受优惠政策的研发活动范围。
第五,着力提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水平。2015年,工信部实施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程,支持30个省和5个计划单列市搭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截至去年第三季度,共有895个平台网络建设完成,带动社会各类服务机构7.51万个,组织开展了针对小微企业需求的各类服务活动18.8万次,服务企业183.58万家(次)。
第六,着力开拓国际市场。继续深化双边与多边合作机制,举办中日、中欧、中韩等中小企业政策对话会议,积极推动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的建设。目前,我国已在江苏太仓、广东揭阳、安徽合肥等地,建立了多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此外,我国已成功举办了第12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为中小企业搭建展览、展示、合作、交易的平台,促进人才、技术、资本、服务、信息等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共享。
《财经国家周刊》:释放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活力,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还有哪些工作需要推进?
冯飞:进入“十三五”时期,我们将着力营造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以创新发展理念开创中小企业双创的新局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以优化政策环境为主,着力激发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工信部已确定第一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共有95家基地入围。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激励的力度,推动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开展。
第二,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推动中小企业生产方式和主体经营全面升级。工信部将鼓励中小企业针对细分市场开发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推进技术、产品的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发展新型服务业,最后形成聚合效应、推动效应和倍增效应,提高发展和供给的层次。通过加快新旧生产体系转换,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第三,以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为主线,全面引领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目前研究通过让中小企业介入大企业的平台,为其“双创”提供更便利的条件,降低其市场风险。工信部正在搭建一个以大企业平台为引领的“双创”体系,为小企业提供需求。同时,还在搭建一个“聚众智”的平台,旨在聚合全球智力资源。
第四,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支撑,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工信部近期正在研究如何在融资服务领域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探讨支持小微企业信贷的新途径。例如,目前有部分中小企业通过应收账款质押的方式进行融资,部里正在研究和评估这一途径是否具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条件。
程君:让创新驱动成为中小企业发展助推器
笔者获悉,随着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目前清城区科技型工业企业达到34家,去年完成产值158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25.3%,占比较前年有所提高。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区众多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贡献。目前,这些中小企业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等诸多领域,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扶持力度,不断增加政府对科技创新三项经费等投入,支持企业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意识逐渐增强,不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在企业管理、产品设计方面采用了电脑等现代化设备,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如今,全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正初步建立。
但是,从整体来看,全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仍然有待提升。一是缺乏技术创新的互动合作。创新合作主要是人才合作、资源合作、信息合作。当前中小企业创新要素零散、资源分割、活动封闭、扩散薄弱,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更加缺乏与外地科技创新企业的合作,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技术创新资金短缺。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资产总量少、营利能力有限、资信等级低等原因而难以进入证券市场融资,更无法通过银行这条流量最大的“资金渠”获取“资金源”。三是缺乏技术创新专业人才。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来自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新增劳动力,加上难以吸引和挽留专业人才,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最重要因素—人才凸显匮乏。
为进一步调动各方力量,汇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笔者认为应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从而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
首先,加强已有政策落实力度,推动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如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研发活动。与此同时,进一步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引导,争取逐年稳定增加财政预算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专项资金规模,特别是对于研发投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达到5%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探索多种形式的鼓励、补贴机制。
二是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联合开发项目、共同培养人才。如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力吸纳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大力开展送“科技下乡”行动,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鼓励拥有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自主创业,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和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实现技术升级。鼓励中小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生产节能减排和绿色产品。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提供信息咨询、专业培训等服务。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建立定向、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聘用人才给予适当补助支持。
三是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通过政策引导和试点带动,整合资源,推进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与此同时,开展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题服务行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设计、信息、研发、试验、检测、新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服务。
四是通过创新投入方式和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加强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在这方面,有关方面可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纳入各类科技计划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信贷原则,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提供信贷支持。
人社部:中小企业带动就业量远大于大型企业
新华网北京5月21日电(记者 姜春媛)就业不仅是重要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2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带动的就业总量是远远高于大型企业对就业总量的贡献的,因为它为数众多。只要没有限制的,都允许发展。我不太赞成看到大学生卖猪肉、卖米粉就大量宣传报道,这有什么不可以呢?劳动没有高下之分,创业也没有高下之分。
[记者]想跟进一下刚刚大学生创业的问题,有没有现在就有一些特别的行业,想针对那些行业培养大学生进行创业。第二个问题,创业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发展起来,在转型期间,增长会不会比较慢呢?
[信长星]你说的现象是对的,绝大部分的创业,是小微企业多,平均下来,一个企业能带动三五个人就业,一般的在三人以上,多一点五人、十几人的也有,平均下来也就是五人左右。其实小微企业大部分也就是几十个人。创业嘛,一开始起步肯定是小微企业。就一个企业来讲,带动的就业当然小企业比大企业小,但是因为数量众多,所以带动的整个就业总量是大的,我们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带动的就业总量是远远高于大型企业对就业总量的贡献的,因为它为数众多。只要没有限制的,都允许发展。我不太赞成看到大学生卖猪肉、卖米粉就大量宣传报道,这有什么不可以呢?劳动没有高下之分,创业也没有高下之分。我老开玩笑说,麦当劳不就是一个汉堡包就能卖到全世界,如果能把我们的拉面、我们的米粉、包子也做成连锁,不也是成功吗?不仅仅是微软是一种成功,麦当劳不也是成功嘛,肯德基也是成功嘛。
我前两天看到一个报道,北大一个大学生开个“常德牛肉米粉”,我就想去尝尝,他说过一句话,他说北京不缺我一个金融律师,但是缺一碗正宗的常德牛肉米粉。不管他这个话怎么理解,至少他创业就是找市场空缺,这才是发展空间。他也许今天卖牛肉米粉没有做大,也许他失败了,那也没有关系,他今天的经历,对他未来的发展都是有所补益的。乔布斯说过一句话,人的经历就是一串项链,你过去学过的东西,经历过的东西,看起来毫无相关,但最后人生会把它串在一起。
小微企业:生存困局现向好迹象
“平时,我们一些做企业的朋友交流,觉得压力太大、太累,做不下去了。工业园中有30%的老板都把厂子卖掉了。”10月10日,安徽省马鞍山市恒意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克英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袒露心声。
“今年,我们的业务有所增长,农村信用社知道我们有贷款需求,主动找上门,帮助我们发展。现在上门要求贷款的中小银行很多。总的来说,今年融资出现了较大进步,这在以往是不太可能的。”江西绿万佳种养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刘小晖于9月1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小微企业生存状况出现了一定好转。
陈克英和刘小晖的心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我国不同小微企业主的大致现状:9月至10月,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兵分七路,赶赴全国7省17市调查我国143家小微企业生存现状。和去年的严峻形势相比,今年小微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是招工难、成本高、融资难、税费高、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内外市场不景气等,经营困局虽未得到根本性改善,但除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依然身陷囹圄之外,环保、科技等一些新兴行业的小微企业出现了积极变化。
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小微企业主更加适应艰难环境的心态上,还体现在主动转型、政策扶持和融资贷款等各个方面。
生存环境艰难但获改善
2012年,小微企业生存遭遇了堪比2008年的严峻挑战,加上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尤其是上半年,宏观经济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各类企业特别是作为经济体系“毛细血管”的小微企业,生存压力加大。
针对小微企业生存艰难的现状,今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利好政策,包括对部分小微企业暂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组合拳、免收商检费等各项政策,支持小微企业生存发展。
这系列政策在短期内惠及到了部分小微企业,但还是有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传统、外贸型企业在今年生产经营过程中痛苦挣扎、如履薄冰。“感觉今年的小微扶持政策相比去年确实优惠很多,但因为各种因素,今年的利润特别低,基本上不赚什么钱,但还得苦苦支撑,只要有单子即使不赚钱,也说明我们还活着,否则一旦散了就再也没机会了。”江苏省常熟市华浔品味装饰公司总经理段锐10月21日面对本报记者的采访时大吐苦水。
除了求稳保生存,也有部分企业开始寻求主动调整,他们及时嗅到并抓住了市场先机;也有环保型、科技型企业重视创新、加强研发,在困境中逆流而上;还有政府相关部门、银行机构今年以来加强了小微企业的帮扶政策和贷款力度,部分小微企业生存融资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
吉林省长春嵘汇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受中央八项规定政策的影响,原计划举办的好几场展会今年都取消了。总经理寥储毓10月18日告诉本报记者:“不能因为政策约束就陷入死胡同,有些会不能办,就逼着我们寻找和抓住市场新的需求,所以相关政策对会展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些,坚持住。最近通过长春房交会的举办,我们发现海外置业市场很大,市场需求程度远超过预期,所以这些都是我们新的商机。”
中国经济时报在对143家小微企业发放问卷调查得出的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显示,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今年小微企业整体需求平淡,营收增长困难。
第一,从订单情况看,与去年同期相比,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订单持平,20%的企业出现了订单下滑,只有不到10%的企业订单量较去年有超过20%的增长。
第二,小微企业销售情况总体平淡,超过三成的企业基本与去年销售额持平,三成企业有所减少,只有大约25%的企业销售量比去年有所增长,销售状况相比去年不甚乐观。
第三,除少部分企业处于亏损和不盈利的状态,大多数企业还是保持了盈利的状态,但其中半数企业的利润率在5%至9%之间,利润率保持在10%以上的只有不到两成。
订单:成为影响经营的最主要因素
陕西省西安书院门步行街青铜馆从过年开始就没有大订单了,来自一些机构和单位的礼品订单减少特别多,这是今年特有的现象。10月16日,公司老板常女士告诉本报记者:“今年的利润下降了一半多。”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通宇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致祯感觉,公司其中的一项原料材料包装、瓶盖业务,今年的市场行情甚至不抵去年。10月24日,在和本报记者的交流中,他坦言,去年订单比今年强一点,今年最不行。
不过也有“船小好调头”的案例。因为欧盟经济走低,广东永安丝印器材有限公司却在南美洲收获了“丰收”。10月15日,公司经理冯兆雄告诉本报记者,今年来自南美洲的订单还不错,他认为如果产品品质能达到要求,在国际上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陕西省西安韵达快递长安分公司负责人王枫10月18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的市场需求加大,公司正在扩大仓库,提高配送效率,发展新市场。
从订单情况看,与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调查118家小微企业得出的分析报告比较,今年约三分之一的企业持有订单与上年基本持平,约40%的企业有增长,将近30%的企业有所减少。
另外,今年的调查还显示,主要受美日欧为主的海外市场需求不振影响,传统的出口型小微企业在此次调查中订单下滑较为明显。
这种情况以中国第一外贸大省广东最为典型。在挤出套利贸易之后,广东单月进出口额已连续两月为负,不过降幅在逐渐收窄。另一外贸大省江苏的进出口止跌转增。今年1至10月份,江苏省对日本出口累计下降0.1%,连续4个月单月增长。10月份,对欧盟出口下降10.9%,比上月收窄1.4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自二季度转正后持续小幅增长,累计增长2.6%。
春江水暖鸭先知,小微企业最先嗅到了市场讯息。“最近这两个月订单情况开始好转,年初的时候最不好,相比去年来说都显得很差,但在这两个月有点色了。”10月15日,广东省佛山市泓尔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锦华告诉本报记者。
报告分析显示,相比往年小微企业对于原材料、员工工资等经营成本的关注,此次订单减少首次成为影响小微企业经营的最主要因素。相比成本高企对小微企业的冲击,订单下滑所引发的危机更为致命。没有订单,小微企业根本无从开展生产经营。在小微企业自身看来,老客户订单减少以及行业竞争加剧是企业订单减少的两大成因。一方面,从2008年开始,欧美经济环境恶化,这也导致国内不少外贸行业境遇每况愈下,以往不少依赖外贸订单生存的小微企业也开始转向内销,客观上也使得不少小微企业感觉整体行业竞争加剧。另一方面,小微企业本身经营渠道窄,开拓市场能力不足,因此,能否维系老客户对企业至关重要,而当市场环境不好、老客户订单减少时,小微企业经营则会受到极大影响。另外,金融危机爆发后,经过多年的消耗,小微企业已经没有多余的资金储备。而原材料、用工成本在这一周期仍维持较高的增幅,更进一步加剧了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最为明显的表现,在小微企业选择的销售额下滑的原因,很多小微企业因为企业自身资金不足而无力接单。
销售:撑的撑死,饿的饿死
“公司去年营业规模大约是三个亿。”但受国际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和我国经济下行的影响,10月22日,江苏南大苏富特计算机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秦钧钧告诉本报记者,今年大约只能完成两个多亿。
从问卷调查中得出的分析报告显示,小微企业年销售额的发展逐渐趋于两极分化,形成了“撑的撑死,饿的饿死”的局面。另外,超过三成的企业基本与去年销售额持平,三成企业有所减少,只有大约25%的企业销售量比去年有所增长,销售状况相比去年不甚乐观。
去年的销售调查情况是,整体在基本持平的基础上略有下降,销售减少者多于增长者,高增长所占比例最小。从销售情况看,2012年1至5月,销售基本持平的比例最高,占32.7%,销售减少10%—30%的比例为26.7%,仅次于基本持平的比例32.7%,减少30%以上的所占比例高于增长30%以上的比例,销售状况明显向减少方向倾斜。
在今年的调查中,吉林省吉林市红鼎草制品有限公司属于“撑”的代表。10月16日,公司总经理于敏告诉本报记者,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订单、开工率、利润率、销售额都不错,产品供不应求,远销20多个城市,现有厂房不能满足。“所以,我准备明年开春,有了厂房,继续招人。”为什么世人皆亏他独赢?于敏认为,关键还在于产品创新。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海新材料有限公司在今年市场需求有明显下降的前提下实现了销售增长,公司总裁佘祥海10月10日告诉本报记者,要诀主要是靠不断开拓市场。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了40%,全年平均预计30%多,利润增加得更多一些,大概会超过50%。“在逆境中取得增长实属不易,但是非常辛苦,完全靠开发新的市场。”他说。
利润:成本不断上升挤压利润空间
“其实,税就是我们的利润,如果把税免了,我们每年还有赢利,不免的话就几乎没有利润了。”10月18日,吉林省长春嵘汇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寥储毓给本报记者算了这样一比账。
广东省佛山市泓尔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锦华也算了算账,按照去年的情况,去年销售额1000万元左右,固定营运费用占了21%即200万元,厂房租金将近19万元,社保也有十几万元,营业税交了三十来万元,另外,工资、原材料还是大头,这样算下来,利润所剩无几。“要是市场环境景气一点,可能利润高一点,否则就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
调查发现,除少部分小微企业处于亏损和不盈利的状态,大多数企业都保持盈利的状态,其中半数企业的利润率在5%至9%之间,而利润率保持在10%以上的只有不到两成。对比去年118家抽样调查分析,约一半企业处于5%—9%范围内,10%以上的利润率仅有不到20%的企业。不盈利、亏损和利润率很低所占比例加起来已经超过30%。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小微企业经营中既要面对来自市场、资金和环境方面的风险,还要承担着名目繁多的各种税费负担。若考虑加上不可预见的费用支出,企业经营成本会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利润势必会更低。如果小微企业再有贷款,成本还会增加。
据调查,在取得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中,有70%以上的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上浮50%左右的利率标准,融资“贵”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融资成本上升成为挤压小微企业利润空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造成小微企业利润下滑的原因还有工资、物流成本和税收负担增长快,生产购销差价较小等因素。
与此对应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9月份,我国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的主营活动利润同比增长较低,集体企业的主营活动利润同比下降7.7%。
前景:经营困局改善并不明显
国家统计局还公布数据显示,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2.1%、49.7%、48.8%,小型企业PMI继续下降。
另外,虽然三季度中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21.5,比二季度高0.9点,继续运行在景气区间,但是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35.6、123.7、110.4,小型企业的景气指数明显落后于大、中型企业。
这些数据以及上文的今年与去年的调查分析报告对比都折射出了我国小微企业的经营困局改善并不明显。即使部分企业出现订单回暖迹象,但“增产不增收”进一步加重了它们的生存压力。
调查数据也印证了以上判断,半数以上企业预计今年宏观形势不容乐观,其主要因素源自于小微企业目前普遍面临的困境。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融资难。尽管近些年来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权重持续加大,但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仍然非常少。二是用工难。高素质人才引进困难、留住更难的局面依然未能解决。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等问题还需要政策配套和调整。三是税费高,企业负担重。特别是一概而论的税务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不公。四是政出多门,监管太多。条款弹性强,几乎能掌控小微企业的生死存亡。归纳就是“两高两难”:高成本、高税费;融资难、用工难。
“虽然今年以来出台了很多扶持小微政策,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但从整体而言,小微企业的处境仍然很难。”对于未来小微发展预期,10月17日,陕西省小微企业商会会长、陕西聚隆盛妇幼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建顺面对本报记者的采访这样表示。
当然,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经营状况不尽相同,整体上呈现行业化、两极化的特性。郑建顺说,行业化是受宏观大环境影响,但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不同;两极化是同行业的企业因为各自行业地位和技术实力等因素,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同时,很多企业正在面临两难的抉择:一方面,按照原有模式继续发展已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由于整体的生产经营环境恶化,转型的过程比预想的更为艰难。在一些资金退出制造业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机遇,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粗放发展为集约发展。
张国祥:小微企业生存、发展与创新散议
中国的小微企业着实很多,这一个个微小的个体却铸造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前不久,中国研磨杂志记者参加了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五金展,在展会上,记者接触了很多做磨料磨具的小企业,并与他们讨论了企业创新的问题。由此,得到了这样一番论调:小企业对于创新的问题与其说是没有能力,不如说是根本不看重。在他们看来,企业小,做的产品技术含量也不高,根本提不到什么“创新”,他们维持企业发展的方式主要是看产品质量是否达标以及对客户群的维护。那么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他们真正应该重视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小微企业重视什么取决它的定位,也就是通常讲的企业战略。
如果定位是一家品牌企业配套产品供应商,看重的就应该是产品质量。只要配套件质量达标,就能够和品牌企业一起走下去。当然也需要关注配套企业在行业上的地位以及整体产品的市场走势,避免在整体产品被市场淘汰时,而手足无措。要做的是未雨绸缪,根据生产能力开发其他配套件厂家或者配件。这么一讲,就发现做配套件的小微企业也应该有创新准备。
诚然,磨料磨具的小微企业从目前市场趋势看,不会有淘汰之虞,做好自己的配套件,维护好客户关系,就能活得比较滋润。但是,我们也不能不警惕这样一个现实: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成本上涨,加之行业准入门槛低,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我们如何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如何保持客户的稳定,就成了小微企业长期面临的生存问题。因此,即使你不进行产品创新,至少你也需要管理创新。
事有凑巧,昨天晚上就有一位老板,和我探讨员工稳定问题。虽然他不是做磨料磨具的,但是提出的问题却有普遍性:老板教会了员工,他们就会自己创业,然后同自己竞争。搞得他再也不敢培养下属了,重要环节都是自己亲自操劳。员工是稳定了,可是业务发展不了,自己还做得很累。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国的中小企业大都是以落后的方式在管理,没有分权授权意识,没有合作共赢意识,更不会有让员工和企业同步发展的理念。在准入门槛低的行业,几乎天天在上演员工辞职创业的把戏。大家司空见惯,甚至习以为常。殊不知,中国中小企业长不大,也与中国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分不开——这就是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谁都知道,在海洋中,只有航空母舰才能抵御大风大浪,一叶扁舟是无法远行的。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企业家和中小企业的老板们到了应该思考长远发展战略的时候了。如果大家还是抱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心态,或“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只图今天发财、小富即安,不思做大做强,不思打造长久品牌,那么,中国企业普遍短命的宿命或者魔咒就无法打破。我们就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企业在不同的老板间转换,员工在不同的工厂干活。企业没有终极梦想,员工没有成就感、归属感,“世界工厂”的帽子就会重重地扣在中国人在头上。
任何一家大企业都是小企业长大的。我并不主张所有的企业都要做大,但我倡导所有的企业都应该做久。即使你没有打造百年基业的梦想,至少应该有把企业做精致的想法。
小微企业一旦决定把企业做精致,那么你就会发现:你的产品质量还存在若干问题,因为你还有返工返修,还有不合格品;你还有大量的浪费,既有物料的浪费,也有人员的浪费,还有设备的浪费。你还会发现你企业存在诸多不能令客户满意的地方,也有许多令员工消极或低效的做法存在。难道说这些不需要改变吗?改变不就是创新吗?
我们也不要以为创新就是科技发明,创新就是专利技术。开阔你的视野,改变传统思维,创新无所不在!改变产品的生产方式是创新,改变落后的工作方式是创新,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是创新,企业管理方方面面的改善都是创新。
创新也不是大企业的专利,更不是专家的专利,企业创新,员工人人可为。作为企业老板也不一定要事事亲力亲为。你只要为员工提供创新的氛围、大胆鼓励就够了。创新也不一定要花多少钱。小微企业的创新更多地体现在思想上的突破,体现在方法上的转变。而事实上,小微企业存在着诸多需要改变的地方!
小微企业需要创新,小微企业能够创新。重视创新,创新就无所不在!创新是企业发展永远的主题!发展和创新永远在一起!
重视产品质量、重视客户利益,和创新一点不矛盾。小微企业老板改变自己依赖个人能力办企业的做法就是最大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