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白国龙)记者16日从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亚太6C卫星顺利完成卫星通信舱与推进舱和服务舱的对接。三舱对接成功,标志着卫星研制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卫星将进入整星测试阶段。 亚太6C卫星是采用东方红四号高功率卫星平台的通信卫星,配备C、Ku、Ka频段共45路转发器,设计寿命15年。卫星在轨运行后,可通过其高功率转发器资源向亚太地区客户提供VSAT、视频广播、电视直播到户、移动网络基站传输等服务。 截至目前,亚太6C卫星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运载火箭方面,亚太6C卫星项目已于近期顺利通过星箭任务评审,经确认,运载火箭各项设计结果满足亚太6C卫星项目要求,星箭接口兼容;地面系统方面,该项目已顺利完成地面系统应用软件出所验收评审。按计划,后续亚太6C卫星项目将进行整星电性能测试以及相关环境测试。 亚太6C卫星计划于2018年上半年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长城公司作为项目总承包商会同其他分包商,将以在轨交付的方式向亚太公司交付亚太6C卫星及相关地面测控设备。(参与作者:丁洁)
美国研究人员实验证明消除衰老细胞可以延长寿命
[导读] 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称,美国梅奥诊所研究人员实验证明,通过技术手段去除实验鼠的衰老细胞,可以在没有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延缓肿瘤形成、保留组织和器官功能以及延长寿命。 原标题:消除衰老细胞可延寿
科技日报北京2月5日电 (记者房琳琳)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称,美国梅奥诊所研究人员实验证明,通过技术手段去除实验鼠的衰老细胞,可以在没有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延缓肿瘤形成、保留组织和器官功能以及延长寿命。
论文作者、梅奥诊所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室主任简·万·德尔森博士介绍说,细胞衰老是一种生物机制,能够通过不再分裂受损细胞而形成“紧急刹车”,停止分裂这些细胞对预防癌症很重要,有预测称,一旦启动“紧急刹车”,这些受损细胞将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通常免疫系统会定期清除衰老的细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清除行动变得越来越迟缓和低效。衰老细胞会损害相邻细胞并导致慢性炎症,这种状况与年龄相关疾病的暴发有密切联系。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梅奥诊所研究人员使用一种转入的基因,在正常小鼠身上用药物诱导办法来清除衰老细胞。这一手段能够延缓肿瘤形成,并减少几种器官因年龄造成的功能衰退。经过治疗的小鼠寿命平均被延长了17%至35%。同时,这些小鼠外表看起来更加健康,其脂肪、肌肉和肾脏组织中的炎症也明显减少。
德尔森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而积累的衰老细胞大部分对器官和组织毫无益处,会缩短生命或降低生命质量。“消除细胞的基因模型可以像药物或其他化合物那样消除衰老细胞,这将有助于治疗与年龄相关的系列疾病。”
梅奥诊所分子生物学家、论文第一作者达伦·贝克博士表示,他对该研究对人类的潜在影响持乐观态度。他说,针对衰老细胞的药物治疗优势是:只要清除衰老细胞总量的60%至70%,即可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光学扫描仪或可直接筛查乳腺癌对肿瘤区域实时三维成像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房琳琳)美国研究人员在23日出版的国际期刊《生物医学物理与工程快报》上发表研究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手持光学扫描仪器,有潜力实现乳腺肿瘤实时成像。
这个最初由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开发研制的仪器,使用了一种近红外激光二级光源来生成乳腺组织图像。其先进之处在于能够更好地贴合乳房的形状,而且能够为传统技术很难成像的胸腔壁区域成像。研究论文作者莎拉·艾瑞克森-海特表示,女性用这种仪器扫描乳腺后通常给出“很舒适”的评价,且多数人表示没感到任何异常。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科技新闻网站EurekAlert!报道,这种仪器通过映射光线的吸收来对组织成像,因为光线可以随着血红蛋白的浓度有所改变,血红蛋白含量高的区域可能表明此处有因肿瘤引起的更高血流量。这种光学分析方法在无电离辐射剂量和成像组织密度较少的钼钯摄影方面有很多好处。
研究人员表示,希望这种实时乳腺组织成像仪能最终用于为患者定期检查,而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建立一种数学工具,用以处理并生成三维层析图像,达到确认肿瘤大小和深度的目的。但在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投入临床使用前,研究人员还要做广泛的临床试验工作,证明该仪器拥有预筛查乳腺异常的能力。
总编辑圈点
乳腺癌是当下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顽疾,虽然可以“一刀切”,但留下的心理和生理伤痛仍然像黑洞一样,默默吞噬着患者的生命之光。更方便的检查、更快捷的成像以及更准确的定位,对存在潜在风险的人来说,无异于双脚蹬上了“风火轮”与病魔展开赛跑,哪怕早一天时间知道结果,对未来的治疗方案都可能产生影响。实际上,这种仪器的实时成像能力和手持特征,对发展中国家的广大妇女应该是一大福音,全球各地的“赤脚医生”若能配备这样的装备,确定病患或许只需分分钟。
研究发现高温会令大脑脱水 常人最惬意温度是22℃
夏日的高温天气里,你是否会经常感觉心烦意乱,做事效率大为降低?有研究发现,对于常人来说,最惬意的温度是22℃左右,一旦温度过高,大脑的负担便会加重,我们的意识就容易出现“混乱”。
现象:高温会令大脑脱水
美国两所大学的联合研究显示,与在室温19℃的房间内做校对工作的人相比,在室温25℃房间内进行同样工作的人,需要更长的时间完成工作,并且还可能会漏掉了50%以上的拼写错误。
该研究团队同时进行的另一项研究发现,身处温暖环境下,人会变得“懒洋洋”,不愿意并不能够做出复杂决定。比如想要在手机购买计划中挑出最划算的一个方案,恐怕都会觉得难。
研究人员将此归咎于:处于更温暖环境下的人,会出现大脑“资源枯竭”。即我们的身体此时会消耗更多能量令大脑“冷却”,而不是让大脑“发热”来思考决策。研究人员解释,温暖导致发汗比寒冷导致发抖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研究人员指出,人体耐寒能力超过耐热。目前已知情况是,人体内部温度下降20℃仍能继续存活。如果高温环境导致人体多汗,则易引起脱水。通常我们大脑中的水分占到55%至60%,一旦大脑出现脱水,就会影响脑功能的正常发挥,出现“发烧”状况。也就是说,人体环境温度如果上升10℃,或者说体温从37℃上升到42℃,大脑就会开始“混乱”。
英国人机工程研究学会会刊《Ergonomics》刊登的一项研究也显示,随着温度上升,大脑要记忆新信息就更困难。这应该也是大脑超负荷的表现之一。
对策:及时补水可“冷静”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显示,在炎炎夏日里,待在室外时间越长,情绪会变得越差,还会变得嗜睡。这都是大脑“超热”发出的警讯,提醒人体需要补水。
此外,还有很多研究发现,高温会引发暴力或攻击行为。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John Simister博士等人发现,炎热天气会引发更高的暴力犯罪率,甚至会引起工人罢工、员工翘班。Simister解释,这很可能是由于高温危及生命健康,所以人体会分泌更多的肾上腺激素来应对。而肾上腺激素能提高人的注意力和反应力,帮人做好战斗和逃跑的两手准备。这都是人体在进化进程中发展出的本能反应。不过,大量分泌肾上腺素会令心跳加速,增加心脏泵血,令更多血液流至皮肤,帮助出汗散热,又有助大脑的冷却,使人恢复冷静。
Simister忠告,大热天如果为一点小事生气发火,说明你的大脑需要“降温”。在此之前,最好不要做出重要决定,否则容易犯错。他还表示,夏季让头脑冷却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多喝凉水。 (轲之心 编译)
助推“嫦娥三号”顺利升空探月“重庆造”产品再立新功
12月2日我国“嫦娥三号”顺利升空探月,“重庆造”产品再立新功。记者12月3日分别从重钢集团、西南铝业集团、中石化川维厂获悉,在“嫦娥三号”探月工程中,由重钢集团研发制造的黑色特殊金属材料,西南铝提供的多品种铝合金关键材料和构件,以及中石化川维厂生产的优质甲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钢集团下辖的重庆钢铁研究所有限公司,作为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的战略合作伙伴,此次承担提供用于运载“嫦娥三号”发射升空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金属材料的研发、制造任务。
在“嫦娥三号”工程中,西南铝直接承担了提供用于制造运载火箭及探测器的结构件、连接件和受力件等铝合金材料的任务,并在生产过程中相继攻克了产品品种规格多、构件尺寸大、形状复杂等技术难题。
液氢是火箭发射的主要动力燃料,质量要求极高,此次“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的主要动力燃料液氢正是由“重庆造”优质甲醇生产的。中石化川维厂生产的甲醇产品质量国内一流,同时川维厂是甲醇产品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今年8月,经过反复比选,承担“嫦娥三号”发射升空任务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决定选择川维厂作为液氢的甲醇供应商。
油水分离新技术问世 灵感来自仙人
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反应微观机理阐明
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单分子科学研究团队,在最新研究中揭示了锐钛矿结构的二氧化钛表面催化活性和微观反应机理,为进一步设计和提高二氧化钛的催化活性及研究光化学反应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油水分离新技术问世 灵感来自仙人掌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江雷及其团队研发出一种智能的新型油水分离模式,而设计灵感源于仙人掌的针刺。研究小组用疏水亲油性质材料制备锥形的针尖,模拟仙人掌刺的表面来构筑微米—纳米复合粗糙结构,最终实现连续的油水分离。
此项技术有望帮助处理溢油事故所造成的油污。8月6日,该成果刊登于《自然—通讯》杂志。
宫颈癌细胞增殖机理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姚红杰和潘光锦领衔的课题组合作,发现CCCTC结合因子能够在宫颈癌细胞中正向调控核糖体RNA前体的转录,使宫颈癌细胞变大,并促进其增殖。而且,这种调控作用是RNA聚合酶I依赖型的。
该研究将为延缓和治疗宫颈癌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成果已经以在线的形式发表于美国《生物化学杂志》。
科学家发现机体衰老调控新机制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晓涛课题组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揭示了蛋白酶体激活因子REGγ缺失后通过信号通路促进机体早衰的形成,首次证实了REGγ-蛋白酶体系统在生物体衰老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相关论文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
成骨细胞功能调节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邹卫国团队发现了微管结合蛋白DCAMKL1通过抑制转录因子RUNX2活性进而调控成骨细胞的功能。
该项研究建立了在成骨细胞中运用正向遗传学方法筛选新的调节因子的方法,有望给骨质疏松症患者带来福音。8月5日,该成果以在线形式发表于《实验医学杂志》。
植物源萜类合成生物学研究获突破
日前,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赵宗保带领的团队,在植物源萜类化合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方向获进展,为丹参酮相关基因发掘、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和微生物生产奠定了基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光纤阵列太阳光学望远镜原理样机问世
近日,中科院云南天文台负责设计的光纤阵列太阳光学望远镜(FASOT)原理样机通过验收。该仪器致力于获得太阳大气中物质和能量从光球底层到色球高层的精确传输过程信息。该望远镜的创新性得到了国内外权威人士的充分肯定。
中科院磁共振成像仪“点亮肺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