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浙江小微企业的生存温度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国有大行不愿给小微企业贷款,按月付息推高贷款利率,浙江的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存在虚高的现象。
不久前的4月17日,李克强总理到国开行、工行考察,先后4次敦促各商业银行“减少服务收费”“能不收的尽量免收”。针对李克强总理提出的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问题,怎么表达?
融资难、融资贵,如果要去做分析解析型报道,此前已是连篇累牍。我们选择一种接地气的方式,进行专项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国有大行不愿给小微企业贷款,按月付息推高贷款利率,浙江的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存在虚高的现象,贷款5亿需交费1000万,且这“虚高”主要集中在配套存款支出、票据贴现支出等,评估费、保险费等相对占比不多。
这次的调查共选取了浙江的4个城市作为样本,分别是杭州、温州、台州、金华。
通过实地的采访调查,了解到杭州、温州、台州、金华这4个城市,在经济上有着共同点--小微企业众多,但又有着细微的差别。再从这个4个城市中分别选取塑料磨具、服装制造、生物化工等相对具有代表性的行业,用真实、详实的企业个案,说明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
杭州,浙江省省会,经济省内排名第一,阿里巴巴等众多具有创新力的企业都位于此。作为电子商务之都,互联网金融也是风生水起,银行业纷纷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出各种信贷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饥渴”。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2011年的跑路潮,在这里爆发。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事实上,由于它的先导性,近几年类似的民间金融危机正在向内陆省份蔓延,如河南省。每年,全国各地的金融办都会纷纷来温州取经,探讨如何疏导民间金融危机。可以说,温州的经济发展走势,对于全国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此前,炒煤团、炒房团让温州人在全国名声燥起。此后,温州的一举一动,都被全国各大媒体密切关注着,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而在2011年下半年之后,温州甚至有被媒体“妖魔化”的趋势,一有风吹草动,就被无限放大,并“肆虐”传播至五湖四海。
台州,在浙江省的经济排名居中。与毗邻的温州一样,是一个民营经济、小微企业聚集的城市。但就在温州爆发民间借贷危机之际,作为邻居的台州,却是安然无恙。这与台州小微金融的发达是不无关系的。台州有台州银行、泰隆银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3家城商行,这在全国地级市里面,几乎是没有的。由于与台湾一衣带水,台州在小微金融发展方面,也借鉴了不少台湾经验,如信保基金的推出。
2013年,浙江省政府印发了《浙江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通过在台州市建设浙江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金融业有这么一句话:小微金融全国看浙江,浙江看台州。
金华,在全国人民印象当中,义乌小商品更为印象深刻。事实上,金华的经济,也不在金华市区,而是在下面的县市区,如义乌、东阳等。义乌小商品之发达,令中东、俄罗斯等N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贸公司都有分公司或者代表处驻扎在那里经营进出口业务。同时,几个大的企业,如浪莎袜业、新光饰品等。
2013年8月,《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金融专项方案》获批。在此之前,温州、珠三角和丽水等地都出台了金融改革方案,而义乌金改的突破点有别于其他地方,在于贸易金融领域实现创新。特别是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个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试点。
通过本次专项调查,我们不仅收获了“好故事”,更是以最近的距离体会了浙江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生存温度。
与其他省份不同,浙江的国企少之又少。数据显示,在浙江有超过99%的企业都是小微企业。小微企业是浙江经济的生力军,在稳增长、扩就业、促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某种程度上,浙江小微企业的状况往往可以看做是中国小微企业发展趋势的先行指标。
为何中小企业成为去杠杆的牺牲品
“钱荒”风波过后,金融部门和国有企业部门在央行“教训”之下被迫加速去杠杆化进程,但出人意料的是,种种迹象表明,本身杠杆率很低的中小企业却很有可能成为这场风波中“躺着中枪”的意外受害者。
据媒体报道,近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上书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反映中小企业在度过了金融危机的劫难后,当前再一次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老问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这一现象在笔者近日参加的一个商会活动上也得到了验证,与会的中小企业主总结了当下中小企业生存的“三难”:一是新增订单锐减,生意难做;二是劳动力成本和房租成本上升厉害,利润难保;三是流动资金缺乏,信贷难批。
着力发展中小企业的意义已无需赘述。有一个简单的数据,据统计,我国大约有中小企业4200多万户,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广大中小企业创造的GDP占全国GDP的60%,提供的税收占50%,外贸出口占68%,发明专利占66%,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可见,中小企业在推动市场经济活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就业、改善民生以及推进国家自主创新、促进结构转型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存在信用机制不健全、盈利前景不确定性大、可抵押财产少等特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个老问题。据统计,目前阶段我国占企业总量0.5%的大型企业拥有50%以上的贷款份额,而占比88%的小型企业的贷款份额不足20%。
时至今日,这一老问题又增添了新困境。“钱荒”风波虽说在央行的出手救援之下已日渐平静,但监管层和各大金融机构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吃一堑长一智”,去杠杆、收贷压贷、提高信贷门槛在短期内将不可避免。由于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较高,加之谈判博弈能力较弱,银行出于收缩流动性和规避风险的考虑,一定会把抽贷压贷的首要目标瞄准中小企业。温州企业家在一次“银企座谈会”上反映,有些银行为了回笼资金,骗取一些企业说可以先还贷了再放贷,但企业一旦还贷,银行就以各种理由不再贷款,这种近似欺骗的抽贷压贷做法把银企之间的“鱼水关系”倒逼成“水煮鱼”的关系,被中小企业主斥为“银行把中小企业逼上了绝路”。
不过,站在银行的角度看,上述做法无可厚非,可以说是现有不合理制度下的理性选择。逐利是资本的天然属性,银行机构作为“经济人”,只要符合制度,银行放贷给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在资金紧张或预知风险的情况下,抽贷压贷不仅是银行的自由,更是强化风险管控的理性表现。关键的问题是,信贷宽松环境下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经不住利益诱惑,盲目扩张导致债务过度累积才是今天被迫去杠杆的主因,可为什么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自己酿成的苦果却要中小企业来承担?也就是说,为什么金融部门和国有企业生病却要中小企业来吃药?
这就是我国金融制度的问题。在昔日放松银根与宽松的财政政策下,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可以低息获得更多的资金,由此而导致的“国进民退”一方面直接形成对中小企业生存空间的挤压,另一方面不断推高的通胀更提升了中小企业的成本压力;而今天要去杠杆紧缩银根时,国有大型企业又依赖与银行和政府的“亲兄弟关系”回避承担太多的风险。总之,不管是货币扩张还是银根紧缩,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几乎都是不折不扣的利空。不难看出,此轮中小企业所遭遇的新困境,与其说是市场竞争的正向淘汰,抑或是产业升级所必须经历的阵痛,毋宁说是当前的金融信贷制度缺陷掐住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咽喉。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与国有银行是亲兄弟,而中小企业就俨然是外来的小媳妇。你说,这是什么金融逻辑呢?
解决这一顽疾的根本举措是打破金融垄断和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
首先,要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活力。政府要积极培育和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以多样化的产品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多元化的资金需求。让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发展更多的中小银行就是好的开始。中小银行由于规模小,通常与中小企业的需求和信息都比较对称,容易匹配起来共同成长。虽然金融业过度竞争也未必是好事,但如果金融行业的竞争能更激烈一些的话,一些银行才会放下身段真心服务于中小企业。
其次,利率市场化要加快步伐。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金融资源相对于劳动力等其它生产要素变得更加重要和稀缺,反映金融资产贵贱的价格指标就是利率,然而中国银行业的官方利率却不能反映真实利率的高低。长期以来,中国体制内银行的垄断经营使得缺少话语权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不得不求助影子银行寻找体制外的高成本资金,这人为抬高了最有活力的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为什么理财产品的利率(顾客的收益)比存款利率高出一倍多,银行还要全力去争夺?因为理财产品的利率仍可能低于实际市场利率,银行有利可图。为什么不干脆放开存款利率,让存款利率接近市场实际利率?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以百姓存款的低收益来换取金融业的高收益和地方经济建设、国有企业扩张的低成本。如果没有决心打破这种模式,银行自然没有动力去追随中小企业这些“差”客户了。只是,“利率市场化”的口号我们已经喊了27年了,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见到实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