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地方法院暂停了加利福尼亚的一项方案——即要求对含有除草剂草甘膦的产品增加致癌警告标签。这成为草甘膦生产商们的一次胜利。
据美国媒体《国会山》(The Hill)日前报道,美国众议院科学、空间和技术委员会主席质疑美国资助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评估草甘膦致癌研究的公正性,并提出美国是否还应该为位于法国里昂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提供资金。
对于这两件事背后的原因,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业内相关专家。
叫停实施“草甘膦致癌”警告标签方案
联邦法官威廉·夏伯说,这个警告会误导公众,因为草甘膦致癌的证据不足,相反,草甘膦不会致癌的证据很多,那么草甘膦致癌警告实际上是不准确和有争议的。
据了解,美国这位法官的决定对包括孟山都公司在内的多家草甘膦生产商来说非常重要。草甘膦在全球范围已被广泛应用,包括常规育种作物和转基因作物,同时,消费者也常将其用于草坪园艺管理。孟山都公司的农业生产力部门(包括草甘膦业务),在2017财年净销售额为37亿美元。
2017年7月,加利福尼亚将孟山都除草剂的主要成分草甘膦列入其致癌化学品清单,并计划在2018年7月之前要求含有该化学品的产品增加警告信息。
“草甘膦是一种值得信任的除草剂,是种植者为消费者提供实惠又安全食品的重要生产工具。”美国国家小麦种植者协会首席执行官钱德勒·古勒说。
2017年11月,包括美国国家小麦种植者协会在内的全美主要农业组织, 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环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OEHHA)等发起联合诉讼,该办公室之前坚持将草甘膦列入该州“已知可致癌物质”清单。
草甘膦“致癌说”令人难服
2015年3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了草甘膦可能对人类致癌的报告,旋即引发轩然大波。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说,第一时间作出正式反应的权威评估机构是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当月23日,该研究所发表声明说,对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有关草甘膦可能致癌的结论表示震惊和质疑,并表示将对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报告做全面审查。
此后,2015年11月12日,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指出,草甘膦不可能对人类有致癌的危害;2016年8月1日,联合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会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报告,结论是食品残留水平的草甘膦不可能对人类有致癌风险。
更引起公众注意的是,2017年10月23日,福布斯等媒体陆续发表调查报道,福布斯的文章标题就是《IARC的草甘膦门丑闻》。
基因组研究发现结肠癌发病机理
科技日报东京12月20日电 (记者陈超)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基因组序列分析项目负责人中川英刀和兵库县医科大学教授池内浩基的联合研究小组,对炎症性肠疾病转化结肠癌患者的全基因组进行解析,发现了结肠癌发病机理。该研究成果将于近日发表在美国《Oncotarget》科学杂志上。
在日本,溃疡性大肠炎和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疾病患者近年来数量激增,目前有20多万患者接受长期治疗。而长期患有肠道慢性炎症,导致大肠癌发病风险极高。一旦患上大肠癌,就需接受大肠全部切除手术。常见的大肠癌发生机理已被详细阐明,但结肠癌的发生机理尚未发现,需要对全基因组进行详细研究。
研究小组对90位炎症性肠疾病转化为结肠癌患者的全基因组进行了详细分析。通常在大肠癌中,APC基因变异最多,60%至90%出现APC基因变异。此次全基因组分析发现,结肠癌的APC基因变异仅为15%,TP53和RNF43基因变异分别为66%和11%,这意味着结肠癌有与大肠癌不同的发病机理。特别是RNF43基因,其与APC基因一样具有Wnt信号通路功能,在通常的大肠癌中变异较为少见,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该基因在炎症性肠疾病转为癌症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研究还发现,RNF43基因变异与炎症性肠疾病发病和严重程度正相关,而APC基因变异与炎症肠疾病发病和严重程度呈相反关系。结肠癌多呈现黏液癌等非典型病理症状,在RNF43基因变异的结肠癌中,多具有黏液癌和低分化型的病理症状倾向,而APC基因变异的结肠癌多具有典型大肠癌的高分化型病理倾向。
该研究成果从全基因组视角解读了结肠癌发病机理。结肠癌有与大肠癌不同的发病类型以及类似的发病类型,可根据变异基因进行分类
“巨型真菌”破坏森林基因机理获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近日发表论文,报告了蜜环菌四个物种的基因组。该研究成功揭示了这些真菌扩散并感染植物的基因机理,为制定策略以控制它们破坏森林提供了宝贵资源。
蜜环菌属囊括了地球上最大的陆生生物体以及最具破坏性的森林病原体。一个被称为“巨型真菌”的蜜环菌,个体覆盖面积达965公顷,重达544吨,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陆生生物体之一。蜜环菌属于真菌病原体,在全球各森林和公园中的500多种植物上都可见到它们。它们会先杀死宿主的根,然后分解根部组织,引起烂根病。蜜环菌会在受感染的植物周围成群产生大量子实体,还会生成菌索——1毫米至4毫米宽的绳索状组织,它们在地下生长,搜寻新根,最后长成难以匹敌的庞然大物。
此次,西匈牙利大学及匈牙利科学院研究团队对包括奥氏蜜环菌、粗柄蜜环菌等在内的四种蜜环菌进行了基因组测序。研究人员将这些蜜环菌基因组与22种亲缘真菌进行对比,发现蜜环菌的某些基因家族扩增了,这些扩增的基因家族与多个病原性相关基因和可以分解植物组织的酶存在联系。
研究人员还在菌索中鉴定出了大量与菌索扩散及新植物定殖相关的基因。对于复杂多细胞生物相关的基因,菌索和子实体表现出类似的基因表达,论文作者认为,这证明这两种结构具有共同的发育起源。研究人员指出,该成果为制定策略以控制蜜环菌蔓延、抗击烂根病奠定了重要基础。
“墨子号”完成最难实验
新华社北京8月10日电(记者 喻菲)中国科学家在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上完成了一项特殊实验:从地面到太空的量子隐形传态。这也是“墨子号”最难做的一项实验,它还常常被人联想到科幻电影《星际迷航》中的超时空传输。它们是一回事吗?
“墨子号”的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成果10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自然》杂志审稿人称赞实验结果“代表了远距离量子通信持续探索中的重大突破”, “目标非常新颖并极具挑战性,它代表了量子通信方案现实实现中的重大进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说,量子隐形传态是量子通信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利用量子纠缠可以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
这有点像孙悟空的“筋斗云”,也像《星际迷航》中,宇航员在特殊装置中说一句“发送我吧”,他就瞬间转移到另一个星球。
当然,这只是个比喻。科学家指出,量子隐形传态实验中,被传输的是信息而并非实物。把粒子A的未知量子态传输给远处的另一个粒子B,让B粒子的状态变成A粒子最初的状态。注意传的是状态而不是粒子,A、B的空间位置都没有变化,并不是把A粒子传到远处。当B获得这个状态时,A的状态也必然改变,任何时刻都只能有一个粒子处于目标状态,所以并不能复制状态,或者说这是一种破坏性的复制。
潘建伟说, “墨子号”量子隐形传态实验采用地面发射纠缠光子、天上接收的方式。卫星过境时与海拔5100米的西藏阿里地面站建立光链路,地面光源每秒产生8000个量子隐形传态事例,实验通信距离从500公里到1400公里,实验传送了6个量子态,置信度均大于99.7%。
“假设在同样长度的光纤中重复这一工作,需要3800亿年,也就是宇宙年龄的20倍,才能观测到1个事例。”潘建伟说。
他说:“这一重要成果为未来开展空间尺度量子通信网络研究,以及空间量子物理学和量子引力实验检验等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潘建伟介绍,在“墨子号”开展的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纠缠分发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三大实验中,量子隐形传态实验是最难的。因为前两个实验都是从卫星向地面传送光子,在起初的490公里真空中不会受到大气影响,只有最后10公里进入大气层最稠密的部分时会受到影响。但是量子隐形传态实验是从地面向卫星发送光子,最初10公里就受到影响,到后来光斑被放大,抖动特别厉害,接收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量子隐形传态是1993年由六位物理学家联合提出的。1997年,潘建伟的老师、奥地利物理学家塞林格带领的团队首次实现了传送一个光子的自旋。他们在《自然》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实验量子隐形传态》的文章,潘建伟是第二作者。这篇文章后来入选《自然》“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跟它并列的论文包括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等。
日本研究用毛囊再生技术治疗脱发
据新华社东京7月13日电 (记者华义)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京瓷公司宣布,将合作研究利用干细胞技术再生毛囊来治疗脱发,这一技术此前已在实验鼠身上获得成功,计划到2020年可用于临床治疗。
脱发症以男性患者居多,对患者外貌和生活有影响。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京瓷公司日前发表公报称,日本有约1800万名脱发症患者,目前主要治疗手段包括使用育毛剂、自体毛囊移植等,但都不是根本解决办法。
毛囊是令毛发生长的皮肤细胞。一般来说,人不能生长出新的毛囊细胞,毛囊死亡后也无法再生,因此人们对用毛囊再生技术治疗脱发期望很大。
理化学研究所、京瓷公司以及一家名为“器官技术”的再生医疗技术公司合作研究毛囊再生。它们计划从患者自身毛囊中提取上皮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培养加工,大量获取毛囊原基后移植到脱发部位,从而让脱发部位长出毛发。
今后,医疗机构只需从患者身上采集少量毛囊,然后相关公司利用毛囊分离出干细胞制造再生毛囊原基,最后这些再生毛囊原基被送回医疗机构移植治疗。
美新型武器电磁钢轨炮是个“奇迹”? 俄专家质疑
中新网6月5日电 据俄新网3日报道,俄罗斯军事专家们最近注意到美国新型大型武器——无需火药和爆炸物质的“电磁钢轨炮”,专家们对这种武器的效率表示怀疑。
“电磁钢轨炮”中使用的是电磁钢轨,把炮弹推到令人惊讶的高速度。该项目支持者们认为,“电磁钢轨炮”能够在未来改变军事战略,帮助美国保持对正在研发中的俄中同类武器样本的优势。但俄罗斯专家们认为,美国的“奇迹武器”不是突破性发明。更何况,不能成功在战斗条件下使用“电磁钢轨炮”。
俄罗斯军事专家康斯坦丁∙西夫科夫认为,“电磁钢轨炮早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时期就已经制造出来,而且相当成功。他们的结构相当简单:炮弹不是由火药气体推动,而是靠电磁场的场强急剧降低来实现。比起火药炮,钢轨炮的主要优势在于它对投出的炮弹速度没有限制。”
西夫科夫指出,为使金属炮达到魔幻速度,需要大量电能。他说:“从结构上来说,钢轨炮是相当大的设施。在现今的条件下,无法在自行火炮、坦克上部署钢轨炮。类似炮弹只能装在排水量为1.4万吨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英语:Zumwalt-class destroyer)之类的大型设施上。目前,11公斤的美国电磁钢轨炮的初始速度为每秒钟1600米。比较以下数据:20公斤重的俄罗斯坦克炮弹的初始速度是每秒钟1750米,不管是T-64型坦克,还是T-90坦克。”
西夫科夫认为,美国新型“奇迹武器”只是把俄罗斯拉入会导致破产的军备竞赛的一个尝试:“随着钢轨炮的完善,它确实可能成为富有前景的武器。强劲的电磁场有助于把炮弹推至每秒钟5000到6000公里的速度,也就是说接近航天速度。那么届时他们将引起人们的兴趣。现在这只是试验装置。”
五角大楼首先感兴趣的是击落敌方空中导弹的能力,钢轨炮的花费比当前的反导系统低。但分析指出,在钢轨炮首次射击后,强烈的电磁辐射和热辐射将向敌方雷达站泄露隐身驱逐舰的位置。接下去,无疑,紧跟着的是另一方的导弹打击或者空中打击。在电磁钢轨炮冷却,为新发射做准备时,几十分钟就可能过去了。这样,对隐身驱逐舰来说,首次射击将是最后一次射击。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究竟哪个好
日本正在致力于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前创建“氢能社会”,普及氢能燃料电池,丰田、本田等大型日本汽车产业正陆续推出氢燃料电池车,并在日本及欧洲国家得到推广。日前,本田的全新燃料电池车Clarity Fuel Cell正式在日本上市,这款拥有750公里最大续航里程的车型售价约合44万元人民币。现在国际上动力电池的主流还是锂电池,氢燃料电池与锂电池相比孰优孰劣?未来动力电池的发展路线又将是怎样的?
锂电、氢燃料各有优劣
燃料电池在更高的能量密度以及快速充电上有优势,可随充随用。“但是氢燃料电池也有劣势,比如在汽车突然加速变功的过程中,不能快速加速,同时能量不能回收。”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邱新平告诉记者。
氢燃料电池的寿命,国际上最好的在5000小时。理想状况下,以一辆车百公里时速计,可行使5000小时,里程即为50万公里。“在使用过程中燃料电池的性能会衰减,不洁空气污染催化剂将影响寿命。” 邱新平称。
在安全性上,氢燃料电池也并非完美无瑕,可能会发生泄漏爆炸,且爆炸的威力很大。“尤其要做好全面系统的防护,要考虑到任何恶劣条件状况,防患于未然。” 邱新平进一步表示,“就成本而言,氢燃料电池并不便宜,贵就贵在关键部件,如全氟膜、铂催化剂等。”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在接受《中国能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是在基础研究还是产业化中,日本燃料电池都是发展比较快的,尽管相比10年前已经下降了80%之多,但是目前的价格还是偏高。此外,建设加氢站建设成本也不低,还要考虑运输成本、建设成本以及气体安全性等各方面因素。”
相比之下,虽然目前的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快速充电上,与氢燃料电池相比存在差距,但在快速变功上拥有优势。同时,随着“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千克”被政府和业界作为下一段发展目标提出,各方也在致力于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不可否认,现在锂电池存在安全性隐患。“但是,随着人们对锂电安全认识的深入,在电池单体技术、电池系统等多层面对电池进行防护管理,在3-5年内解决锂电池安全问题,我们有信心。” 邱新平说。
据记者了解,锂电池除了在上述硬件性能上有待突破,在软件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也落后于国际同行。以特斯拉电动车为例,其电池管理系统最多可串联起8000多节锂离子电池,保持电池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充放电的安全性,所以特斯拉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350公里。而目前国内的电池系统最多也就串联起2000多节。在系统集成技术上的差距也需努力追赶。
未来可能的技术路线
为推动中国动力电池取得革命性突破,2月下旬工信部表示,将投资5亿元、联合9家企业组建动力电池研究院。那么未来中国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是什么?
此前不少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考虑到电池行业周期长,技术累积和突破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动力电池要取得革命性突破,难度不小。预计5-10年内还将以锂电池为主,向第三代锂离子电池发展。”
“今后10年内,不管是锂电池还是燃料电池都有机会,5-10年内还将以锂电池为主,如锂硫、锂空电池是未来研究的方向,需在负极材料、正极材料以及电解质上下功夫。20年之后,我个人认为燃料电池将成为大趋势。”邱新平表示。
“尽管氢燃料电池在日本成本降低很多,性能提高了不少,但从研发层面而言,国内的技术积累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中科院电工所储能技术研究组组长陈永翀对记者坦言,“现在讨论未来动力电池的技术发展路线,更多的还是局限在电池材料的选择上,如磷酸铁锂、三元锂等,但这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应立足于电池的大结构研究,立足于安全性大幅提升、成本大幅下降、系统循环寿命大幅延长上,开发新型动力电池。”
“未来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还是要根据市场来定,只要是安全快充、成本低、寿命长的电池都应该鼓励发展。” 同时,陈永翀进一步表示,“我们要立足基础科学,看准方向后持续研发,不要忽冷忽热,也不能随风倒,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实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国内动力锂电池发展迅速
近两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呈井喷式发展,带动了动力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以2015 年为例,全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万辆,同比增长4 倍。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以及各公司公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 年国内动力电池产量约16吉瓦时,预计今明两年新投产能20吉瓦时,2016 年年末将达到32吉瓦时。
与电动汽车的火爆相呼应的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动力电池产地。动力锂电池产业链成为2015年募投最为密集的领域,比亚迪、杉杉股份、德尔家居、大东南、赢合科技等上市公司纷纷定增投入锂电池产业链,动力锂电池产能极大扩充。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锂电分拆,准备单独上市。”记者从天能集团获悉,“‘十三五’期间,天能也在努力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至300-400瓦时每千克。同时在充电时间、安全性上进一步提升。”
同时,国际动力锂电池巨头也纷纷进军中国。仅在2015年,就有三星SDI在西安建厂、 LG化学在南京建厂以及松下在大连建厂等。
此外,1月12日,汽标委电动车辆分标会审定通过,中国第一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国家标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和《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这标志着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循环再利用规范化、标准化提上日程,这给新能源汽车和动力锂电池市场带来利好。
猪胰岛成功移植Ⅰ型糖尿病患体 可减少免疫抑制剂使用
猪胰岛成功移植Ⅰ型糖尿病患体内
科技日报长沙4月15日电 (记者俞慧友 通讯员梁国清 余希 蒋凯)15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细胞移植与基因治疗研究中心王维、莫朝辉教授领军的科研团队宣布,他们在异种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上获重大突破,将国际最领先的诱导免疫耐受新技术,先创性地成功应用于3例Ⅰ型糖尿病患者身上。
王维介绍,2013年团队获湖南省卫计委批准,开展“异种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小样本临床研究”,计划进行10例人体移植研究。2013年7月,团队完成了首位Ⅰ型糖尿病患者的猪胰岛异种移植。在观察一年,获有效安全评估后,于去年4月、10月,分别再进行了两例移植,均取得了良好效果:1位移植病人胰岛素减量80.5%,血红蛋白已经完全恢复正常,另2位移植病人情况胰岛素减量分别达57%和56%,糖化血红蛋白也有下降。
王维称,其团队联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易受南团队,经近10年合作研究,首创性地将国际最先进的诱导免疫耐受新技术应用到了猪胰岛异种治疗糖尿病领域。该技术核心是可“调教”人体的“哨兵”T细胞,成功减少人体内细胞对移植细胞的排斥。据悉,T细胞一发现外来细胞,便会发出警报,动员体内排斥系统对外来细胞进行攻击。而经团队“调教”后,这种T细胞能“认知”移植到患者体内的猪胰岛是“友”非“敌”,从而不排斥移植物。同时,应用该技术,不会影响病人免疫系统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大大减少了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并降低了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改善了移植后效果。
“用国际通用的胰岛移植物估算功能函数评估胰岛细胞移植后的疗效,以高于0.1分为有效。我们的3例胰岛移植病人的这一数据平均评分为0.777。其中,第3例病人的评分达到0.99。这是国际上疗效最好的异种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结果,已非常接近人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临床疗效。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半年中,完成另外7例临床移植。”王维说。
利用纳米技术和光对抗超级细菌
中国科技网3月22日报道(张微 编译)一个新的工具正在剑斩锋芒,它能够对抗耐抗生素细菌引发的疾病,除了全球范围内努力限制过度使用和滥用抗生素药物之外,纳米医学也正在寻找新的方式来击败这些超级细菌。纳米粒子,比一毫米小一百万倍,状态稳定,治疗相对容易,而且易于植入细胞内。
在最近的工作中,科罗拉多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利用纳米量子点(具有特定的光吸收特性的微半导体颗粒),杀死具有抗药性的超级病菌,而且不伤害周围的健康组织。
一旦将它们植入人体,量子点会按兵不动,直到有光线照耀到身上,它们才会被激活。任何可见光源(落地灯、室内灯,甚至日光)都可以利用。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皮肤感染上;体内疾病,可能需要更亮的光线或更多的纳米粒子。
被光激活后,量子点开始产生电子(这些电子附着在细胞中的溶解氧内),以及生产自由基离子。这些离子会打断细胞所依赖的通信和基本生命功能的生化反应。这样,我们可以定位并杀灭引起疾病的特定细菌细胞。
超级细菌的威胁
抗生素不仅用于治疗活性细菌性感染,而且还经常用于治疗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以及患有免疫系统缺陷疾病的人,如艾滋病和癌症。一般人们把对超过一种抗生素有抗药性的细菌统称为超级细菌,在美国,它们每年导致的感染人数超过200万,其中有2万3千人死于超级细菌。在全球范围内,它们每年会杀死70万人。
英国政府研究小组的预测表明,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50年,超级细菌每年将杀死超过1000万人。这将远远超过其它主要疾病的死亡率——包括糖尿病、癌症,腹泻和公路交通事故。到2050年,经济成本估计为100兆美元。
针对特定目标
在对抗感染细菌方面还有其它的纳米药物。当暴露在光源下,它们会升温,杀死周围所有细胞,而不仅仅是导致疾病的细胞。因此,它们需要特定的工具,如蛋白质或抗体,有选择性地靶向所需细胞类型,将纳米粒子送到指定位置。而这一切,需要准确识别靶向细胞的能力。
我们的方法是一项改进,因为它能够精准处理靶向细胞。具有不同大小和电学性质的量子点可以帮助产生不同的破坏性离子。这可以让医生选择用干扰物杀死入侵细菌而不损害周围的健康组织。
被激活的量子点扰乱了致病细菌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过程的平衡,以便杀死它们。使用这种方法,外加一个普通的灯泡,我们能够消除不同类型的耐抗生素细菌。这些细菌是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以实际临床样本的形式提供给我们的。他们包括一些最危险的耐药感染菌: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生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我们也能够制作对光线产生不同反应的纳米粒子,包括对光线没有反应或提高细胞繁殖能力的反应。促进超级细菌的生长时不可取的,但是这一发现能够让我们促进有益细菌的生长繁殖,如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细胞,这有助于生物燃料和抗生素药物的生产。
下一步的措施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工作一直在实验室的试管中进行;我们下一步的任务是将这项技术进行动物研究。如果能够成功,这项技术就可以在短期内加入对抗多重耐药菌的战斗中,并且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例如,它还有可能激励光激活类药物——这样一种新类别药物的产生,催生具有LED光线疗法的特殊面料的发展,甚至形成抗菌表面和医疗设备的基础。虽然细菌仍将继续进化以寻求生存,但是我们控制被激活量子点的特定反应的能力,能够让我们在这场战斗中能够反应迅速,胜利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抗感染抗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被发现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张佳星)如果感染、肿瘤“起势”了,身体之盾如何接招?T细胞是身体免疫系统有杀伤功能的“接招”机制之一。“杀伤之矛”和“接招之盾”,T细胞靠什么掌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团队发现,E3泛素连接酶分子Nrdp1是掌控关键点,它调控T细胞介导的抗感染、抗肿瘤免疫应答,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21日的《自然免疫学》杂志上。
据介绍,Nrdp1(又名DRP)是该研究团队1998年从树突状细胞中自主发现的免疫分子,它被证明具有泛素连接酶功能。蛋白质一旦被“泛素”连接上,就是打上了“需要分解的标签”。曹雪涛解释,Nrdp1就是通过调整和泛素的“连接”,控制蛋白质信号分子的活性。
研究论文显示,曹雪涛院士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杨明金及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涛涌教授等,通过淋巴细胞亚群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在T细胞活化早期,Nrdp1能够与淋巴细胞活化信号分子Zap70结合,导致Zap70发生新型多聚泛素化修饰,降低Zap70磷酸化水平,从而抑制T细胞的活化与功能。
“也就是说,Nrdp1‘扼住’了Zap70的修饰程度这个‘咽喉’,就控制住了T细胞的活化。”曹雪涛进一步分析,由于细胞调控路径是可逆的,在实际应用方面,疾病治疗可以通过抑制T细胞的Nrdp1表达水平,从而激发T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感染细胞与肿瘤细胞的效力。该研究不仅丰富了淋巴细胞功能调节机制,也为感染、肿瘤的免疫治疗提出了新的潜在靶点与方法。
新型纳米尺度表面不沾细菌
在食品加工、医疗和运输行业有很大应用前景
纳米多孔氧化铝排斥大肠杆菌细胞。
科技日报讯 (记者华凌)正如不粘锅的发明对厨师来说是个福音一样,美国康奈尔大学和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不沾细菌的新型纳米尺度表面,未来在食品加工、医疗和运输行业将有很大应用前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生物沉积》杂志上。
这项研究由美国农业部资助。在技术上采用阳极处理创建纳米孔的电化学过程,改变金属表面的电荷和表面能量,从而对细菌细胞产生排斥力并防止附着生物膜的形成。这些孔隙可以小至15纳米,而一张纸约为10万纳米厚。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13日(北京时间)报道,当阳极处理过程应用于铝,它创建了一个称为氧化铝的多孔表面,并被证明可有效防止两个有代表性的病原体:大肠杆菌O157∶H7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附着。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食品科学副教授卡门·莫拉鲁说:“这可能是在金属表面制造纳米结构最低成本的可能性之一。”
寻找低成本解决方案的关键是限制细菌附着物,特别是在生物医学和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莫拉鲁说,阳极氧化的金属可用于防止生物医学洁净室和那些很难清净的设备配件上形成生物膜,即光滑细菌群落附着于表面且很难去除。
莫拉鲁说,使用化学品和杀菌剂也可限制细菌附着于表面,但这些方法应用范围很有限,特别是食品加工领域。在食品加工方面,表面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指南。
阳极化处理的金属在海洋方面也有应用,如保持船体免于藻类的附着。未来的工作将研究这样的表面对其他细菌的排斥效果,以及使用其他阳极材料是否也可达到这一目的。
总编辑圈点
有人天生洁癖,饭前洗手得打三遍香皂,有了绝对干净的新材料,这人肯定得拿“不沾菌”把厨房贴个遍。其实细菌有用也有害,人类研究了几千年:怎么召之即来,呼之即去,玩弄细菌于股掌。好比罐头瓶里装臭豆腐,一面利用,一面打压。如今更开辟出一片细菌站不住脚的溜冰场。人类啊,你做得太绝了。
中科院研制双飞秒全保偏光纤光频梳系统
近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的“飞秒光纤光频梳光源”项目,完成实验原理样机的研制,并交付用户使用,标志着该项目从原理样机研发转入工程化阶段。
据了解,“飞秒光纤光频梳光源”系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子项目,于2012年1月立项。研发团队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历经方案设计论证、实验原理验证到原理样机研发等过程,攻克了诸多关键技术,最终开发出用于精密测距的双飞秒全保偏光纤光频梳系统。相关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
该系统具有飞秒光频梳单台系统重频和双台系统重频差均可调、首次实现双飞秒全保偏光纤光频梳频率和相位联动功能等创新技术特征。
涉及人体医学研究应当特别保护儿童
“黄金大米”事件一度引发思考,一旦生物医学研究和相关技术的应用涉及到人,如何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类受试者的合法权益?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就修订版《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智力低下者、精神病人等受试者,应当予以特别保护。
征求意见稿提出,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需要知情同意。尊重和保障受试者自愿参加研究的自主决定权,严格履行知情同意程序,防止使用欺骗、利诱、胁迫等不当手段使受试者同意参加研究,允许受试者在任何阶段退出受试。同时,规定了经济补偿原则,对受试者的受益和负担的分配,应该公平、合理;对于受试者在受试过程中的花费应当给予适当补偿。确保受试者因参加研究受到与试验直接相关的损伤时得到及时免费治疗,如果伤害严重,应当得到国家法律规定的相应赔偿;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智力低下者、精神病人等受试者,应当予以特别保护。京华时报讯(记者张然)
我国科学家发现细胞自噬密码
本报厦门4月27日电 (记者张建琛通讯员李静)细胞自噬是机体一种重要的防御和保护机制。但是这种自噬“信号”如何传递给细胞从而使其“执行”自噬过程,则一直是科学界的难题。近期,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圣彩教授课题组成功找到高等动物细胞在生长因子缺失条件下,启动自噬的部分“密码”,从而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今天,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杂志以研究文章的形式刊发了这项研究成果,并配发专门评述。
所谓自噬,是指细胞消化自身蛋白质或细胞内的结构(细胞器)的一种自食现象。通过这种现象,细胞可以降解、消除和消化受损、变性、衰老和失去功能的细胞器和变性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为细胞的生存和修复提供必须的能量。有关实验表明,包括肥胖症、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免疫失调及癌症在内的人类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生都与自噬过程异常有关。为此,自噬也是当前生命科学中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据介绍,对自噬进行分子机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以单细胞生物酿酒酵母为模型的研究,目前,一系列构成单细胞生物自噬核心机器的基因已被发现并命名。然而,对自噬在多细胞生物特别是哺乳动物中的调控机制的研究,科学界至今仍在不断探索中。摆在科学家面前的一个根源性的问题是:在多细胞生物中,诱导自噬的各种信号是如何被传递到细胞内自噬“核心机器”从而启动自噬过程的?
这也成为长期致力于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的林圣彩教授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目标之一。经过多年研究,课题组终于成功“破解”这一自噬启动“密码”——通过一种名为GSK3的激酶活性增高后磷酸化并随之激活乙酰转移酶TIP60,进而导致自噬核心机器中的蛋白激酶ULK1的乙酰化水平增强而启动细胞自噬。这将有益于科学界从“源头”上认识相关疾病,并为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我研究发现越橘提取物能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
本报讯(通讯员衣晓峰记者李丽云)记者4月10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获悉,由该院肿瘤外科主任刘明教授领衔完成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越橘提取物预防及抑制大肠癌机制的研究”,在国内首次发现经模拟人体消化道理化环境制备而成的越橘提取物中,黄酮醇、原花青素、萜类、酚类等有效成分能显著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降低其侵袭和转移能力。该成果近日获得2011年度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
越橘为一种多年生灌木,果实近圆形,蓝黑或深红色,原产于北欧和北美加拿大等地,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越橘进行引种驯化栽培。世界范围内曾将其用于糖尿病和眼部疾病的治疗药物。在我国很多古老文献中记载,越橘作为一种贵重草药,对多种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眼部疾病均有很好疗效。近年来,越橘广泛的抗肿瘤作用逐渐引起关注。一般认为,这与越橘中含有的原花青素及其它酚类、非酚类成分有关。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刘明课题组在体外模仿人体消化道环境,将越橘提取物制备成大肠可利用的植物化学物质,真实地反映了越橘在胃肠道消化后的化学预防效果。实验结果显示,越橘提取物能显著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有力抵御大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并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肠癌细胞的DNA损伤具有明显保护功效。实验还发现,越橘提取物能将大肠癌细胞的增殖周期阻滞于G0—G1期,且能显著降低肿瘤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刘明在国内首先提出天然植物提取物抗氧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三重抗肿瘤机制”学说,揭示了苹果、树莓、葡萄等多种果蔬抗癌的药用“奥秘”。刘明承担的“天然水果提取物抗肿瘤机理的研究”项目为肿瘤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日研究者以干细胞移植修复大肠溃疡
新华社东京3月14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期刊《自然·医学》上发表论文说,他们通过在体外培养能发育成各种大肠组织的干细胞并进行移植,成功修复了小鼠的大肠溃疡。
来自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的研究人员介绍说,他们采集了小鼠大肠内侧表面的上皮组织,然后利用特殊方法进行培养,成功地大量增殖了其中的干细胞。随后,他们在患有大肠溃疡的小鼠消化道末端注入干细胞。结果,这些干细胞只吸附在出现溃疡的大肠部位。一个月后,溃疡处组织获得再生,溃疡仿佛被盖住似地消失了。
研究小组还利用相同方法,对取自人体大肠组织的干细胞进行培养,也获得了成功。专家认为,如能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将有望开发出治疗人体胃肠道疾病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