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国产化核心技术瓶颈终获突破
制约我国碳纤维材料原丝质量不过关等若干关键“瓶颈”技术难题终被突破。哈尔滨天顺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经过三年自主研发,取得了高性能碳纤维国产化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中试产品达到国际高性能碳纤维的指标要求。
近日,由哈尔滨天顺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完成的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高性能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聚合工艺研究”通过了由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业内人士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将结束我国不能生产高性能碳纤维材料的历史,对满足国防和民用需要,带动与碳纤维相关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据悉,高性能聚丙烯腈碳纤维是先进复合新材料的核心材料,在国防以及风电等诸多国民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需求。哈尔滨天顺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凡钧针对国内尚未掌握高性能碳纤维原丝核心技术的情况而开始致力于其国产化技术的创新研发。
该项目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创新突破,他们采用自主研发的三元低温共聚技术,得到的聚合物具有良好可纺性能和满足高性能碳纤维碳化的工艺要求。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元凝固成型技术,对原丝实施改性,改性后的原丝具有预氧化温度低,碳化过程缓慢稳定,可大大减少碳化过程中纤维缺陷问题的产生。尤其该技术中实现了较低聚合温度,为目前国内该行业的最低温度,创新的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和环保的要求;该项目还独立开发了原丝油剂,经北京化工大学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试验证明该油剂基本满足预氧化要求,在实验选定的工艺范围内,无粘黏、结焦现象,原丝灰分小于0.45%;同时该项目所开发的立式梯度逆流洗涤设备也是国内独家,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该项目独特自主设计并建成了年产20吨高性能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中试生产线并完成了中试生产调试工作,可稳定生产合格的高性能碳纤维原丝。该生产线具有完全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
我国研制成功新型三维图像悬浮显示装置
一种新型三维图像悬浮显示装置,近日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制成功,通过该装置,观众可以360度环绕欣赏立体图像,获得意想不到的感官效果。 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新技术研究室,记者见到了该装置的原理样机。在一个用玻璃做的倒金字塔中,悬浮的立体图像不断变幻。无论从周围哪个角度观看都十分清晰逼真。 科研人员介绍,这项新成果全称是“基于单源光路的三维图像多方位悬浮显示装置”,它的可观看视角达到360度。该装置采用高亮度投影光源,即便经过视差障栅亮度损失,显示的立体图像也能保持较高的亮度,甚至在普通的光照环境下也清晰可见。依靠这种装置,观众不需要借助任何助视仪器,就能够多人同时围绕显示区域,多角度观看三维图像,视点完全不受限制。 据了解,目前国内市场上大多数三维显示产品,虽然能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但其影像效果仅能在显示屏正前方的一定范围内得以保证,而且视场角有限,图像亮度不够。丹麦兰博公司研制的一套类似系统,放映的图像悬浮在显示装置中央,做到了多方位观看,但观看者看到的图像没有视差,因此这种三维图像只有心理景深而没有视觉景深。 中科院光机所的该项研究成果,有效解决了真实三维物体全方位悬浮显示的技术问题。随着其工艺日益成熟,有望在广告、展厅、游戏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观看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观看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