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张智军课题组在氧化石墨烯的生物毒性、可控联合载药和靶向输运等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氧化石墨烯可被细胞吸收但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对一些芳香类的小分子药物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抗癌药物阿霉素在石墨烯上的载药率高达400%,远高于一般纳米材料载体,非常适合作为靶向药物输运的载体。运用化学法制备的纳米氧化石墨烯化学偶联生物分子叶酸后,实现了抗癌药物阿霉素和喜树碱的可控联合载药和生物靶向输运,并且在体外试验中表现出比单一载药更高的抗肿瘤效应。
基于该工作撰写的一篇研究论文最近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Small上发表 (Zhang et al. Small, 2010, 6(4), 537-544)。这篇论文2009年12月在Small网络版发表后,即被该刊物评为2010年1月份访问量最高的论文之一,该研究目前已申请中国专利2项。
最新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转入初样研制
中国最新型的大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已顺利转入初样研制阶段,以确保2014年首飞目标实现。“长征五号”将满足2030年以前国内外卫星发射市场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3日介绍,“长征五号”的研制,必将加速提升中国空间技术水平,满足中国未来30年至50年发展空间技术、和平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需求。
目前,“长征五号”正在优化火箭总体初样技术方案及相关试验方案。“长征五号”的首个5米直径的产品——储箱箱底已完成焊接装配,正式下线。
据梁小虹委员介绍,“长征五号”是中国火箭发展史上第一个“边型号设计、边设备研制、边土建施工”的项目。其研制与位于天津的总装厂房“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建设同步进行。
“长征五号”全箭总长60.5米,起飞重量675吨,起飞推力835吨,整流罩直径5.2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10吨,具备“高可靠、低成本、无毒无污染、适应性强、安全性好、数字化设计”众多优势,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主流运载火箭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