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率先掌握第三代核电AP1000五大关键技术
2009年,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3台核电机组先后按计划或提前实现主体工程全面开工的关键里程碑目标。以此为标志,我国引进目前世界上安全性最好、技术最先进的AP1000核电技术建设的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目前,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工程建设总体上进展顺利,安全、质量、进度都处于全面受控状态。
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统一技术路线,高起点推进中国核电自主化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在国家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和国家能源局的直接领导下,统筹协调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工程建设中外各方,按计划扎实推进了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的工程建设。
2009年3月31日,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核岛开始浇注第一罐混凝土,实现主体工程全面开工,世界上首台第三代核电AP1000机组正式落户中国。此后,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建设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6月29日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最大的结构模块CA20模块成功吊装就位,9月24日海阳核电站1号机组核岛开始浇注第一罐混凝土,12月15日三门核电站2号机组核岛开始浇筑第一罐混凝土,12月21日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核岛钢制安全壳(CV)底封头整体吊装就位……
据统计,自2007年12月31日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发布开工令以来,包括核岛负挖、混凝土浇注、模块就位等关键里程碑节点目标共计22个,已经按计划实现或提前实现18个。其中,2009年安排的关键里程碑节点目标,实际完成15个,由于外方设计延误和材料替换等原因推迟的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CA01模块就位和CV一号环就位、海阳核电站1号机组CA20模块和CV底封头就位等4个关键里程碑节点目标,将在今年一季度全部完成。
更为难得的是,我国核电行业在消化引进的世界先进技术,推进关键设备国产化和依托项目工程建设的工程中,敢于攻坚克难,勇于自主创新,使我国在世界上率先掌握了第三代核电AP1000的核岛筏基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整体浇注技术、核岛钢制安全壳成套技术、模块设计和制造技术、主管道制造技术、核岛主设备大型锻件制造技术等五大核心关键技术,为推进中国先进核电产业的技术水平的整体跨越,为实现我国第三代核电AP1000的自主化、批量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我国在世界上率先成功掌握核电站核岛筏基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整体浇注的先进技术。
2009年3月31日14时06分,世界上首台AP1000核电机组三门核电站一号机组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注顺利完成,4月20日混凝土养护取得成功。这是世界核电站工程建设中首次成功采用核岛筏基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整体浇注的先进技术,标志着我国成为首个成功掌握核电站筏基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整体浇注先进技术的国家。
核电站核岛筏基是核反应堆厂房的基础部分,核岛筏基混凝土浇注质量对核电站建设的整体质量和建成后的长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核电站核岛筏基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整体浇注,可以实现核电站核岛基础的一次整体成形,具有无接口、防渗好等技术优点,特别适合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核电施工。
据了解,继三门核电站一号机组核岛筏基混凝土一次性整体浇注取得成功后,海阳核电站一号机组、三门核电站二号机组的核岛筏基混凝土一次性整体浇注均先后成功完成。该项技术的成功实施,对在阳江、方家山、福清等二代核电站的工程建设中实施核岛筏基混凝土整体浇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有效缩短工期40天左右。同时,掌握并高质量使用核岛筏基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整体浇注技术,将为未来第三代核电的批量化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