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注册
企业增值网 设为首页  
  管理    营销    品牌    案例  |  民营    团队    创业    趋势  |  女性    设备    安防    建材  |  房产    包装    项目    模具  |  教育    财经    资讯    新闻  |
  绩效    策略    人力    培训  |  专家    职场    企业    策略  |  文化    汽车    造纸    仪器  |  环保    印刷    物流    法律  |  云算    新华    军事    国际  |
首 页公司简介商品市场伯乐平台午间课堂视频集锦大型展览加盟代理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首页 创业案例
破解“富不过三代”魔咒,中国家族企业该怎么办?

[转贴自:安踏集团COO    作者:陈科    点击数:54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3日]

    2025年7月,娃哈哈集团因一场跨境诉讼成为舆论焦点——创始人宗庆后之女、现任董事长宗馥莉,被三名自称“同父异母”的宗氏后人起诉。原告不仅要求继承宗庆后生前设立的21亿美元离岸信托资产,还主张对宗馥莉持有的娃哈哈29.4%股权拥有继承权。这场诉讼既暴露了娃哈哈内部的家族矛盾与股权争议,也将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共性问题推至台前。而全球百年家族企业的传承经验,或许能为破解“富不过三代”魔咒提供启示。

娃哈哈风波背后家族传承有哪些“坑”?

    娃哈哈的传承风波,是中国家族企业“强人治理”模式下,传承规划缺失、家企边界模糊等问题的集中爆发。
    权力交接:从“强人掌控”到“制度真空”
    宗庆后时代的娃哈哈,虽呈现“国资(46%)、宗氏(29.4%)、职工持股会(24.6%)”的股权结构,但宗庆后凭借威望与职工持股会的合作掌握实际控制权。这种“人治”色彩浓厚的模式在创始人在世时高效,却难以为传承提供制度保障。
    2024年宗庆后去世后,矛盾迅速爆发:三名自称“同父异母”的子女起诉主张继承权,直指2003年设立的离岸信托与29.4%集团股权。尽管宗馥莉提交了遗嘱,但原告质疑其见证人缺乏家族成员参与,真实性存疑。这场纠纷的核心,正是传承规划的制度性缺陷——68%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未订立正式遗嘱,“口头承诺”在法律面前难以立足。更关键的是,宗庆后生前构建的“体外帝国”(如宏胜饮料)缺乏清晰的股权代持法律架构,导致资产权属在继承中陷入争议。
    管理代际:从“大家长集权”到“改革者突围”
    传承的挑战不止于资产分配,更在于管理理念的延续与革新。宗庆后奉行“大家长式”治理,依赖个人威望凝聚团队;宗馥莉则倾向现代企业制度,引入职业经理人、推行绩效考核,两者的碰撞早有显现。
    最典型的冲突体现在渠道改革:宗馥莉将12省经销商合同主体变更为宏胜系公司,并强制提高50%销售指标,直接触动了元老经销商利益。2025年上半年,14个省级市场经销商集体抗议,部分区域销量下滑超30%。这种矛盾本质是代际管理哲学的碰撞——老一代依赖“人情纽带+经验判断”,新一代侧重“制度规则+数据驱动”。而娃哈哈的问题在于,改革未与传统优势衔接,导致“创新”与“传承”对立。
    战略延续:从“渠道为王”到“数字化转型”
    除了权力与管理,战略方向的代际衔接同样关键。宗馥莉推动的“超链智造”园区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自动化生产线,实现90%生产自动化),本是为娃哈哈注入数字化基因,却与传统渠道网络产生断层。
    传统模式下,娃哈哈的核心竞争力是“经销商网络+低成本规模化生产”;而数字化转型需要重构供应链,必然要求经销商配合。但宗馥莉的改革缺乏对传统渠道的兼容设计——既未保留经销商合理利益空间,也未建立过渡期协同机制,最终导致“新技术”与“老渠道”对抗。这种战略断层,是许多家族企业的共同困境:如何在守住“传统护城河”的同时,拥抱“新兴技术颠覆”?

从沃尔玛到爱马仕全球家族企业如何传承?

    从沃尔玛的股权信托到爱马仕的家族宪章,这些案例指向核心:传承不是“权力交接”,而是“制度、文化、能力”的系统性延续。
    沃尔玛:股权信托锁定控制权,职业经理人激活效率
    沃尔顿家族让沃尔玛延续60余年辉煌,关键在于“家族信托+有限合伙”的制度设计:家族以信托持有股权,成员作为普通合伙人(GP)掌握决策权,公众股东作为有限合伙人(LP)仅获收益权。这种架构让家族以48%资本金控制64%投票权,同时通过职业经理人保持经营活力。
    爱马仕:家族宪章固化文化,集体防御抵御冲击
    作为奢侈品行业的传承标杆,爱马仕的《家族宪章》明确“任何成员不得出售具有投票权的B类股份”,并设立“家族议事会”。2010年LVMH恶意收购时,74位家族成员48小时内达成一致,通过增持挫败收购。其核心是“文化资本优先”——通过工艺培训、跨代设计项目,让“手工匠艺”价值观渗透每一代。
    丰田:家族参与+专业管理,能力互补驱动创新
    丰田章男作为社长参与战略决策(如雷克萨斯国际化),日常运营由职业经理人负责。这种“代际能力互补”(章男创新视野+父亲供应链经验)推动丰田电动化转型。研究显示,这种“家族成员参与战略+职业经理人负责执行”的模式,能使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12%-15%。其关键在于,家族不干预具体经营,只通过战略方向、价值观传递发挥作用,既避免“外行指挥内行”,又确保企业不偏离核心基因。
    三星:反面教材——权力集中缺乏制衡的代价
    李氏通过“交叉持股+控制权金字塔”维持绝对控制,但缺乏制衡导致2016年“闺蜜门”:李在镕为继承控制权行贿,集团市值蒸发200亿美元。这印证了“当家族控股股东与企业利益、中小股东利益冲突时,缺乏约束的权力会成为风险源头”。

家族传承的核心:传什么?怎么传?

    无论是娃哈哈的困境,还是全球企业的经验,都指向一个结论:成功的家族传承,需要先明确“传什么”,再规划“怎么传”。传什么?从“资产”到“精神”的四层递进:

    实物与金融资产:需以“法律契约”为前提——没有清晰遗嘱、信托,资产易成诉讼标的;
    股权等经营性资产:是“活资产”,需持续经营(如娃哈哈29.4%股权的价值,依赖宗馥莉平衡各方关系的能力),股权传承的本质是“能力传承”,而非单纯的“权属转移”;
    血脉与基因:合格传承人是基础,如爱马仕74位成员形成的传承梯队,正是因为“家族人口基数+代际能力筛选”形成了传承梯队;
    精神与家风:最高级别的传承,爱马仕《家族宪章》强调的“手工匠艺”,传递的是“品牌初心”。怎么传?从“人”到“社会”的四大路径:
    以“人”为核心:提前历练传承人(如方太茅忠群“基层轮岗+核心岗位历练”),建立信任基础;
    以“业”为纽带:股权传承本质是“能力传承”(如沃尔玛“信托锁股权+职业经理人管经营”);
    以“创”为动力:在守成中创新(如丰田章男结合父亲经验推动电动化转型);
    以“社会”为依托:平衡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利益(如沃尔玛低价惠及消费者)。
    如何破局?从“人治”到“制度”的跃迁。结合娃哈哈案例与全球经验,中国家族企业需构建“制度-文化-能力”三位一体体系。
 (一)法律与股权: 全球经验需本土化调整,工具前置化,适配中国语境:
    家族成员身份认定:可在遗嘱中引入“亲属关系公证+DNA备案”(参考《民法典》第1139条“公证遗嘱效力优先”),避免娃哈哈式“同父异母”争议。例如,在离岸信托设立时,同步在国内公证处备案受益人亲属关系证明,明确“非婚生子女继承权”的法律边界(《民法典》第1071条虽认可非婚生子女继承权,但需以“亲子关系证明”为前提);
    家族信托本土化:国内信托需兼顾税务与监管——可采用“境内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组合:前者持有境内股权(如娃哈哈29.4%股权),约定“继承人需通过经营考核才能获得收益权”;后者对接境外资产(如21亿美元离岸资产),通过保险理赔规避跨境税务风险。同时需符合《信托法》第11条“信托目的不得违反法律”,避免“股权代持无法律架构”的问题;
    职业经理人信任壁垒破解:可借鉴“阶梯式授权”模式——先让职业经理人负责单一产品线(如娃哈哈某款饮料的区域销售),通过业绩建立信任后,逐步放权至事业部。同时配套“股权绑定”(如3年任期达标可获股权激励),兼顾“控制”与“激励”。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时考核经理人的“价值观匹配度”。
  (二)治理与管理:除了规则设计,还需平衡“显性制度”与“隐性障碍”,破解“人的因素”阻碍:
    代际权威惯性:老一代不愿放权、新一代不敢挑战的问题,可通过“过渡性共治”解决。例如设立“双负责人制”:宗馥莉任董事长负责战略,邀请元老任联席总裁负责渠道稳定,为期2年(过渡期),明确“元老对渠道决策有一票否决权,但需配合数字化转型试点”。这种设计既尊重老一代权威,又为新一代铺路。
    家族成员能力筛选:避免“论资排辈”,需建立“量化考核体系”。例如规定“家族成员进入核心岗位前,需在集团外企业任职3年且业绩达标”(参考爱马仕“继承人需在外部历练”规则);同时设立“家族能力评估委员会”(由外部顾问+非家族高管组成),独立判断成员是否具备继承权。
    外部信任成本降低:针对宗馥莉与经销商的信任断层,可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如经销商参与数字化转型后,可获得“数据分成”(从线上订单中提取3%作为奖励),将“对抗关系”转为“合作关系”。
 (三)战略与节奏:不同规模企业的传承优先级需差异化:
    大型企业(如娃哈哈):核心是“跨境资产确权+治理平衡”。需先通过法律明确离岸信托、股权权属(如补充遗嘱见证人资质公证),以及针对境内外资产传承的税务合规;再建立“家族-国资-职工持股会”三方议事机制,避免“一言堂”;最后推动“传统渠道+数字化”融合(如共建经销商数字管理平台)。
    中小型企业(年营收千万至数亿): 痛点集中在“继承人意愿+人脉传承”。可先通过“共同创业”培养兴趣——如让继承人主导新产品小批量试销(用5%营收作为试错资金);再通过“人脉交接仪式”,将“人脉备份清单”同步给继承人,让新人知道 “维系关系的核心是什么”;将“老关系”转化为“新信任”。无需过早设计复杂股权架构,优先解决“有人接、愿意接”的问题。
 (四)文化与价值观:让价值观成为代际传承的纽带(中国文化基础下):
    家族宪章结合“家文化”:在“传承原则”中加入“孝悌条款”:如“家族成员需定期参与家族会议,成员无特殊原因不得缺席(如缺席超过 2 次,次年家族信托分红比例降低 5%),让价值观从“倡导”变为“约束”;年轻成员需向长辈汇报年度成长(至少提出1个基于数据的创新建议),长辈需听取新一代对企业的建议;“能力优先条款”:“家族岗位选拔以‘外部历练经历+第三方评估’为核心,辈分不作为晋升依据”,避免“为和睦牺牲效率”。
    代际沟通机制:设立“家族开放日”,让年轻一代展示数字化方案(如宗馥莉可演示“超链智造”如何提升经销商利润),老一代分享渠道经验,用“数据+人情”双重语言建立共识。

从“遗产继承”到“制度传承”

    娃哈哈的传承风波,是中国家族企业从“第一代创业”向“第二代守业”转型的缩影。老一代依赖“个人能力+时代机遇”崛起,新一代则需要在“市场竞争加剧+规则更规范”的环境中,用制度替代“强人政治”,用文化凝聚家族力量,用协同平衡创新与传承。
    对企二代们而言,如何推动企业从“父辈的企业”变成“有传承制度的企业”——通过法律明确资产权属,通过治理平衡各方利益,通过文化衔接代际理念。唯有将“父辈的资产”(资产、渠道、精神)转化为“制度资产”(规则、文化、能力体系),企业才能真正跨越“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家族传承的本质,从来不是“谁来接班”,而是“如何让企业在代际更替中保持活力”。这需要勇气打破路径依赖,更需要智慧构建可持续的传承体系——这既是所有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是所有中国家族企业的必答题。


 
  • 上一篇: 暂无

  • 下一篇: 一家明星创业公司的失败之谜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加盟企业 更多
    欧泰克门窗有限公司
    龙卷风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群胜科技
    博达自动焊接设备
    技缘智能--有限公司
    鑫民生遮阳帘
    奥邦表面技术....
    深圳秋田科技汉办
    维安宁科技有限公司
    一舟电子科技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思浪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中基恒润(LED)
    高特装饰
    恋晴集成吊顶
    康王橱柜集成家居
    丽邦地板
    益骏建材有限公司
    欧雅美橱柜
    响美商贸有限公司
    东方超宇装饰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华斯瓦德有限公司
    唐城商贸有限公司
    科海消防安全工程
    欧亿橱柜
    名鼎集成组合吊顶
    贵州省九阡九公司
    上海百益橱柜
    武汉国冠九鼎装饰
    瑾良喜慕乐整体家居
    世纪明珠酒店
    联系我们网站留言友情链接与我在线管理 ┊ TOP
    鄂ICP备11009518号
    联系我们:qyzzw888@163.com
    Copyright(c)2005 企业增值网.All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