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多数领导力建议都强调以数据为导向,但全球表现最出色的首席执行官们往往完全依赖另一种东西:直觉。对于那些学会磨砺并运用直觉的首席执行官来说,直觉是他们的优势。在一个痴迷于预测和绩效的世界里,它提醒我们,并非所有智慧都喧嚣张扬,并非所有信号都一目了然,并非所有好决策都始于电子表格。有时候,它们始于一声低语。
2008年,优步的构想似乎糟糕透顶。监管阻力、未经证实的商业模式,以及通过智能手机应用召唤陌生人车辆这一令人不安的提议,让大多数经验丰富的投资者望而却步。从理论层面分析,这毫无意义。但少数早期支持者却有不同的感觉。并非笃定,而是一种清晰感。内心有个声音被触动了。 他们当时无法完全解释清楚这种感觉,但就是 “心里明白”。那一刻——那种灵光一闪的认知——许多人称之为直觉。在高管决策领域,它常被误解为冲动或情绪化的表现。但实际上,它更为微妙且强大:是一种名为直觉的思维过程的产物。 通过多年对行为科学的研究,以及对高级领导者的独立指导,我逐渐发现,尽管大多数领导力建议都强调以数据为导向,但全球表现最出色的首席执行官们往往完全依赖另一种东西:直觉。而其中最卓越的领导者,并不将直觉视为与生俱来的超能力,而是当作一项需要努力磨砺的技能。
直觉究竟是什么
在我的研究中,直觉被定义为整合经验与数据的内在,有时甚至是潜意识的过程。当大脑凭借海量的模式识别、情感记忆和情境理解能力来产生方向感时,直觉便开始发挥作用。这一内在过程最终会凝结为一种直觉感受:即在某个瞬间,你清楚地知道该怎么做。 这两个概念常被混淆。但它们的区别至关重要:● 直觉是过程● 直觉感受是结果 当经验丰富的首席执行官们说“我相信自己的直觉” 时,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他们其实是在相信数千个微小决策、失败经历、模式、反馈循环以及他们长期积累的思维模式所产生的结果。就如同一个基于高度个性化数据训练的算法,他们的直觉在不断自我完善,尤其是在他们进行反思、重新校准并清楚认识到其局限性的时候。
直觉感受并非仅是情感而是经验加数据
在撰写博士论文期间,我研究了早期投资者,以及他们如何在传统分析方法失效的情况下做出高风险决策。我发现,当投资者表示 “有直觉” 时,这并非冲动的猜测。这是一个悄然进行、层层深入的直觉过程的最后一步,该过程将分析性信息与带有情感编码的经验整合在一起。 有趣的是,当他们产生直觉感受时,数据已与他们的记忆和情感深度融合,以至于不再感觉像是外部信息,而是变成了个人内在的东西。就像喝加糖的冰茶,你知道曾经加过糖,但现在糖已完全溶解。你品尝到的不是分离的成分,而是一个整体。这就是为什么试图完全解释直觉感受往往适得其反。那些仅试图用逻辑和事实来为自己的决策辩护的投资者,最终常常推翻自己原本正确的判断。因为直觉不仅仅是你所想,它还包括你所知道的,有时甚至是潜意识层面的认知。
数据过多时怎么办
在这个充斥着无数数据仪表盘、算法推荐和认知过载的世界里,领导力面临的真正挑战并非获取数据,而是理解数据的意义,知道如何运用它。这正是直觉发挥战略优势之处。最优秀的首席执行官能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成功运作,比如全球危机、新兴市场、不断演变的科技格局以及人才的不稳定。在这些情况下,数据可能不完整或相互矛盾。然而,决策仍需做出,而且往往要迅速且在压力下进行。 这就是为什么直觉并非一项软性技能,而是一种区分卓越领导者的关键能力。良好的直觉并不意味着忽视事实。它意味着知道何时数据已无法提供更多指引,是时候倾听内心的声音了。正如一位财富100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告诉我的:“有些决策,数据能帮你做出85% 的判断。最后的15% 总是要靠直觉。”
学会倾听细微的声音
如今的领导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喧闹。媒体报道、市场压力、社会期望,甚至人工智能模型都在争夺我们的注意力。但直觉决策是安静且深思熟虑的。它既基于我们处理的数据,也基于我们积累的经验。问题在于,我们天生不太容易听到细微的声音。社会噪音持续且具有表演性。但直觉不会表现自己,它只是发出信号,轻轻推动,悄然浮现。挑战在于学会聆听那些细微的声音,因为这些声音往往蕴含着真正的洞察力。
为何有些领导者直觉更敏锐
并非所有直觉都是相同的。有些高管拥有可靠的内在指南针,而另一些人则将焦虑、偏见或自我认知错当成洞察力。其中的差异通常在于他们的直觉训练程度。 在我的研究中,我发现有四个关键因素将善于运用直觉的领导者与其他人区分开来: 1.经验的广度和深度:见识过各种不同情况的领导者,能培养出更敏锐的模式识别能力。一位经历过多次经济衰退、组织重组或市场扩张的首席执行官,会在内心建立一个档案库,为未来的直觉判断提供支持。 2.结构化反思:磨砺直觉的并非仅有经验,而是经过分析的经验。优秀的领导者会花时间回顾决策、成功和失败的经历。他们会问自己:我当时有什么感受?我察觉到了什么?我哪里判断失误了?这种元认知意识能提升未来决策的准确性。 3.情境校准:直觉敏锐的领导者不会在所有情境中都运用相同的直觉。他们清楚自己的直觉在哪些地方适用,哪些地方存在局限性。例如,一位高管告诉我,她在审核法律合同时从不依赖直觉,但在评估人才匹配度时会运用直觉。直觉在你有深厚专业知识的领域很强大,但在你不熟悉的领域则可能带来危险。 4.安静倾听:直觉不会大喊大叫,它只是轻声低语。它在会议间隙的内心平静时刻、散步、写作或反思时浮现。在一个推崇喧嚣和速度的世界里,直觉敏锐的领导者学会寻找宁静,倾听喧嚣之下的信号。
提升直觉的实用方法
如果你想磨砺自己的直觉,首先要把它当作一块肌肉,通过刻意训练使其变得更强。以下是我与各行业高管分享的五种方法: 1.“冷静测试”:在凭强烈冲动行事之前,问问自己:如果我处于完全冷静的状态,是否还会做出同样的决策?这个简单的问题能区分清晰的直觉与情绪化的冲动。情绪并非坏事,但它与直觉不同。 2.决策反思:每次做出高风险决策后,记录下你的感受、看到的模式以及遵循的线索。几周或几个月后回顾,评估决策的准确性。久而久之,你将建立自己的内部信号库。 3.明确过程:标记你所处的阶段:“我正在收集信息”“我正在解读信号”“我正处于不确定状态” 或 “我已经明确方向”。明确自己在直觉过程中的位置,能提高自我认知,减少冲动行为。 4.与善思明辨者为伍:建立一个值得信赖的同事或顾问圈子,他们会挑战你的假设,并非为你提供答案,而是帮助你更清晰地听到自己内心的直觉。通常,最好的 “直觉检验” 来自那些能提出更好问题的人。 5.挖掘微决策:最优秀的领导者也会在日常小事中锻炼直觉决策能力,比如提拔谁、在会议中如何回应、何时保持沉默。每一个微决策都是构建更准确、更自信的内在指南针的数据点。
行动让直觉感受发挥作用
直觉决策还有最后一个常被忽视的要素:果断。直觉感受的力量不仅在于洞察力,还在于愿意果断且迅速地付诸行动。优步的早期投资者不仅有清晰的直觉感受,他们还付诸行动。他们将这种微妙的信号转化为大胆的行动,然后通过指导、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努力使其成为正确的决策。他们的果断强化了内心的信号,并提升了未来直觉判断的质量。简而言之,直觉感受不仅影响决策,还能塑造结果。 直觉并非通往卓越的捷径。它是你所见、所学、所经历的总和,凝聚成一个比恐惧、自我或压力更微弱的内在声音。但它始终存在。对于那些学会磨砺并运用直觉的首席执行官来说,直觉是他们的优势。在一个痴迷于预测和绩效的世界里,它提醒我们,并非所有智慧都喧嚣张扬,并非所有信号都一目了然,并非所有好决策都始于电子表格。有时候,它们始于一声低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