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注册
企业增值网 设为首页  
  管理    营销    品牌    案例  |  民营    团队    创业    趋势  |  女性    设备    安防    建材  |  房产    包装    项目    模具  |  教育    财经    资讯    新闻  |
  绩效    策略    人力    培训  |  专家    职场    企业    策略  |  文化    汽车    造纸    仪器  |  环保    印刷    物流    法律  |  云算    新华    军事    国际  |
首 页公司简介商品市场伯乐平台午间课堂视频集锦大型展览加盟代理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首页 职业规划
比996更可怕的,是会上瘾的"职场好人癌"

[作者:伊斯拉·纳西尔    点击数:64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我们常常害怕错过机会,担心拒绝某项任务会影响职业发展。但当你感到不堪重负时,请提醒自己,放弃某个机会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理性权衡后的选择。这样做能帮助你更好管理时间和精力,把它们留给真正重要的事情——你的情绪健康和职业成长。事实是,不是所有的机会都适合你,有些错过的机会,反而能为真正合适的机会腾出空间。“你能接手这个项目吗?”——可以。“你能负责这项新计划吗?”——当然。“你能组织团队午餐吗?”——没问题。
可以。可以。可以。

    几年前,我从治疗师转行到一家数字健康初创公司,从事临床运营工作,这正是我当时的真实写照。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我觉得别无选择,只能对每一个请求都说“好”。
    至于如何把所有事情安排进日程表?我毫无头绪。团队里每个人在数字健康领域的经验都比我丰富,他们对初创行业更为熟悉,懂得的东西远超过我。因此,我觉得,主动承担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责任,能向他人证明我的能力、可靠性和投入度,最重要的是,展现我的不可替代性。然而,我当时没有意识到过度承诺的两个代价:工作质量和自身健康。
    直到有一天,在匆忙完成一份报告后(因为有太多事情要做),经理对我说:“如果你能多花点时间,这份报告本可以做得更好。”这个讽刺的事实让我无从辩驳。做得越多,反而效率更低。我不仅精疲力竭,而且压力山大,身心俱疲。

为什么你总是过度承诺?
    许多职场新人都会陷入这样的误区:认为过度承诺,即承担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或责任,能让自己显得更有能力、不可或缺。他们可能感到巨大的压力,迫切想证明自己被录用的价值,或是与更有经验的同事相比。此外,社会普遍认为“忙碌等于成功”,再加上职场文化往往奖励那些看似“拼命三郎”的员工,这使得许多新人陷入了无休止的恶性循环,总是对所有事情说“可以”,最终付出了健康、创造力和长期工作效率的代价。
    导致过度承诺的背后,往往是一些潜在情绪在左右我们的决策和行为。对职场新人(甚至任何职场人士)来说,识别并理解这些情绪,有助于打破“承担太多”的恶性循环。
    根据我在写作《有毒的生产力:在一个永远要求更多的世界里重获你的时间和情感能量》(Toxic Productivity: Reclaim Your Time and Emotional Energy in a World That Always Demands More)时的研究和心得,有三种情绪因素会让你在职场上习惯性地过度承诺,进而影响你的感受和行为。
    1、对认可的渴望(尤其是来自管理者的认可):你可能会承担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因为渴望被认可,希望自己的价值被看到,并依赖外界的肯定来衡量自己的表现。然而,这种依赖可能会阻碍你培养更重要的能力。例如,可能把反馈视为对自己能力的否定,而不是成长机会,从而产生焦虑,而不是从中学习。或者,可能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愿尝试新项目或挑战,而是固守在自己的舒适区里。
    2、对拒绝和失败的恐惧:你可能害怕让同事失望,或被认为能力不足。这种恐惧会驱使你接受超出自身能力或负荷的任务,担心拒绝会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或个人声誉。
    3、与他人的比较:看到其他人游刃有余地处理繁重工作,可能会让你不自觉地进行不公平的比较,给自己施加额外的压力。但实际上,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例如,一位能够轻松高效应对高负荷工作的同事,可能是因为他拥有不同的资源、经验、支持系统或个人情况,这些使他能够做到这一点。如果忽视这些因素,仅凭表面现象衡量自己,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关键是要认识到,每个人的工作方式和节奏都有其独特性,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你。学会关注自身的优势与局限,并结合实际情况评估可行性,有助于更清晰地界定自己的合理承受范围。
    研究表明,过度承诺会增加压力,不仅导致焦虑、情绪失衡等心理困扰,还可能影响身体健康,例如睡眠质量下降等。此外,过度承诺还可能引发“受困心态”(Siege Mentality),即让你时刻感到被压力包围,甚至与他人发生更多冲突,对工作也逐渐失去满足感。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需要调整思维方式:真正可持续的成功,不在于事事都做,而是把正确的事情做好。

过度承诺的迹象
    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处于过度承诺的状态,就很难做出有效改变。因此关键是提升自我觉察,首先要了解过度承诺在日常习惯中的表现。以下是一些典型迹象:
    不考虑自身承受能力就答应请求:经理在会议上征求志愿者,负责接待一个重要客户。你明知本周要做三个项目,但还是第一时间举手报名。直到事后才意识到,自己根本没时间安排此事,甚至可能要连续三个周末加班才能完成所有工作。
    缺乏优先级意识,总是被最紧急的任务牵着走:早上打开邮箱,发现上周的邮件还没处理。你逐一回复,一整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直到下午才想起还有一份客户提案要提交,而离截止时间只剩几个小时。你匆忙完成,却因质量问题不得不返工修改。
    频繁熬夜加班或利用周末“赶进度”:周日早晨,你原本只打算简单准备一下,为新的一周做个铺垫,结果一坐下就停不下来,一整天都耗在了工作上。到了晚上,你不仅没能真正放松,还对接下来的繁忙一周感到焦虑和疲惫。
    在被要求提供帮助或反馈时感到焦虑或不满:在团队会议上,同事请求你协助一个新项目。你面带微笑地答应了,但内心却充满抗拒,甚至在想:“我为什么又答应了?”
    空闲时感到不安或愧疚:你提前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决定好好喝杯咖啡放松一下。然而,刚坐下没多久,内心就开始不安,觉得自己是不是该利用这段时间多做点什么?于是,你又打开电脑,开始查看下周的任务安排。
    不断质疑自己的决定:你主动提出担任一名新人的导师。几天后,发现自己的工作进度开始落后,于是开始自我怀疑:“我是不是不该接下这个任务?”与此同时,你又担心如果申请退出,会不会让领导觉得你不可靠,影响未来晋升?这种矛盾心理让你陷入焦虑,却迟迟下不了决心调整。

通过微调习惯,找到平衡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如果这种方式不再奏效,那就需要做出一些小调整,帮助我们摆脱过度承诺的思维模式。
1、定期评估工作量
    养成提前规划的习惯。每周花点时间审视自己当前的责任和时间安排,不仅关注接下来一周的工作,还可以展望未来几个月的计划。然后,理性评估哪些机会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和职责范围。请记住,日程表不需要排得满满当当才能证明自己已达到极限,适当留出空白时间,以应对突发任务或投入深度思考。这可以更准确掌握自己已承诺的项目,并清晰了解实际可支配的时间。
2、定期进行情绪自检
    定期进行情绪自检,有助于保持对自身状态的觉察,并进一步思考职业发展的方向。在每周工作回顾时,不妨问问自己:
    • 我对当前的工作安排感觉如何?这可以帮助你判断自己的状态是匹配当前工作量,还是已经超负荷(如果是后者,可能是过度承诺的警示信号)。
    • 我对同事和整体工作感觉如何?这能揭示你与工作的情感连接度。如果感到疏离、缺乏支持或对工作漠然,可能是界限不清的警示信号。
    • 哪些工作让我充满期待?哪些让我抗拒?这能帮助你发现真正让自己有动力的工作内容,并通过这些积极因素增强工作中的快乐和满足感,提高抗压能力和自信心(从而减少过度承诺的冲动)。了解哪些任务会耗尽精力,可以帮助你重新评估工作量,或者在必须完成这些任务之前,提前做好准备,以便更高效地完成。
3、主动沟通,预设边界
    主动与上级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例如每周发一封邮件或安排一次例会,在这个过程中,主动汇报当前的任务进度和工作量,并讨论优先事项和可能的机会。
    例如,你可以说:“本周我重点在推进A和B,如果有其他项目需要我,我可以从下周开始协助。”或者,“未来两周我会专注于A、B和C,如果希望我承担新任务,我们可以一起梳理优先级,看看如何调整?”
4、设定“决策缓冲期”
    训练自己不要立即对任何请求做出承诺,而是先争取一些思考时间,比如说,“我需要先确认当前的安排,稍后回复你。”或者“我很感兴趣,但可以明天给你答复吗?”在这段时间内,理性评估这项任务是否符合当前的优先事项,以及它对未来几周的影响。你可能这周有时间,但两周后呢?这样做能帮助你更准确衡量自己的工作量,尊重自身边界的同时,以更得体的方式拒绝不合适的任务。
5、专注于“微精通”(Micro-Mastery)
    你可能会认为,尽可能多地积累经验对职业发展有利,因此习惯性对所有机会都说“是”。但真正的成长并不在于广撒网,而是有针对性地深耕。“微精通”聚焦于一两个关键领域,精进技能,而非无差别接受所有任务。
    在答应任何机会或任务之前,先问自己以下问题:
    • 评估其相关性和对长期目标的影响:这是否直接有助于我培养关键技能?
    • 考虑成本:接受这项任务是否会影响我在其他方面的表现?
    • 是否能带来价值(曝光度、技能提升、成长):该机会是否能向管理层展示我的能力,或帮助我完善、发展某项技能?
如果任务不符合核心目标,可以用“决策缓冲期”技巧礼貌拒绝。如果符合你的发展方向,则可通过“主动沟通”技巧,向管理者表达兴趣,并争取合理的工作调整。
    我们常常害怕错过机会,担心拒绝某项任务会影响职业发展。但当你感到不堪重负时,请提醒自己,放弃某个机会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理性权衡后的选择。这样做能帮助你更好管理时间和精力,把它们留给真正重要的事情——你的情绪健康和职业成长。
    事实是,不是所有的机会都适合你,有些错过的机会,反而能为真正合适的机会腾出空间。


 
  • 上一篇: 为什么越优秀的员工,越会和老板“吵架”?

  • 下一篇: 为什么说"经验资本"是职场女性最该投资的资产?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加盟企业 更多
    欧泰克门窗有限公司
    龙卷风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群胜科技
    博达自动焊接设备
    技缘智能--有限公司
    鑫民生遮阳帘
    奥邦表面技术....
    深圳秋田科技汉办
    维安宁科技有限公司
    一舟电子科技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思浪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中基恒润(LED)
    高特装饰
    恋晴集成吊顶
    康王橱柜集成家居
    丽邦地板
    益骏建材有限公司
    欧雅美橱柜
    响美商贸有限公司
    东方超宇装饰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华斯瓦德有限公司
    唐城商贸有限公司
    科海消防安全工程
    欧亿橱柜
    名鼎集成组合吊顶
    贵州省九阡九公司
    上海百益橱柜
    武汉国冠九鼎装饰
    瑾良喜慕乐整体家居
    世纪明珠酒店
    联系我们网站留言友情链接与我在线管理 ┊ TOP
    鄂ICP备11009518号
    联系我们:qyzzw888@163.com
    Copyright(c)2005 企业增值网.All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