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注册
企业增值网 设为首页  
  管理    营销    品牌    案例  |  民营    团队    创业    趋势  |  女性    设备    安防    建材  |  房产    包装    项目    模具  |  教育    财经    资讯    新闻  |
  绩效    策略    人力    培训  |  专家    职场    企业    策略  |  文化    汽车    造纸    仪器  |  环保    印刷    物流    法律  |  云算    新华    军事    国际  |
首 页公司简介商品市场伯乐平台午间课堂视频集锦大型展览加盟代理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首页 管理趋势
企业需要具有增长型思维

[作者:陈春花    点击数:336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7日]

   改革难、转型难,很大原因是组织的思维惯性卡了壳。满足于完成KPI,满足于自己的经验和竞争力,不愿意尝试和冒险,这种组织是非增长型的组织。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企业只有具备增长型思维,才能危中寻机。

    在企业研究过程中,我最深的感受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遇到最大的挑战是组织的瓶颈和惯性。改革难、转型难,很大原因是组织的思维惯性卡了壳。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可怕的是组织疲劳,固步自封,活在自我的成就上、活在过去的功劳上。此时,组织被自己淘汰,而不是因为环境或技术,更不是因为竞争者。

组织思维的惯性有两种:非增长型的思维是把KPI完成,不要冒险;增长型的思维是不断努力去做,在任何情况下看到的都是机会,不只是看到挑战和压力。如果你对环境变化存有焦虑,那么可能是你的思维方式错了。如果你的思维方式没错,你看到的是机会。

增长型思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从外向内看的思维原则

    思维原则有四个最核心的内容:第一,必须从外审视你的企业;第二,不断扩大对市场、对行业的理解;第三,利用一切技术和机会明确顾客需求;第四,不断重构企业核心能力。

    今天企业面对的最重要问题是,怎么确定自己的增长之路?企业和管理者要严格按照这个思维准则展开思考与工作:基于外部而非内部;基于顾客而非自我;基于市场而非产品;基于行业而非资源;基于变化而非历史来分析问题。

    我曾与中国饲料行业的许多同行交流该行业最大的变化。以前是农民来评价饲料企业,最重要的是企业服务方便、成本低、质量好;现在是消费者来评价,重要的是企业产品的安全性、持续保障的可靠性。评价体系改变,行业定义就要变。所有行业都会遇到这个难题。行业定义会变,不能再用经验、历史来规划行业,否则必然被淘汰。如果能重新定位,其实机会更多,一定要从外而内来看企业。

鼓励探索与宽容失败的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有三个最核心的内容:第一,在企业价值共识约束下的自由发挥;第二,奖励探索;第三,包容失败。强调企业价值共识约束是前提条件,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形成价值共性,才能保证行动有效。

    今天,人的创造力决定企业成败。人才具有创造力,也可能带来破坏力。“能人”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如果“能人”不作为,绩效立即波动,也因此“能人”常要求企业为他打破规则,做出组织约束上的让步。此时获得的企业绩效极为危险。

    无约束力的人才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的创造力,并不提倡。我们提倡的是企业价值观共识前提下的创造力。企业需要“对的人”而不是“能人”。真正的人才,不是创造了多少业绩,而是在共同价值观下创造价值。一些基于新技术的新兴公司之所以充满活力,在于对成员探索的鼓励,打破层级、岗位以及分工,给员工提供各种资源,以促成探索的可能。

    一个例子是3M公司准许员工跨部门成立工作小组,允许员工拿出工作时间的15%自己支配,去做与本职工作不相关的事情,为员工设立创新工作的氛围与平台。包容失败是做到获取创新的一个根本性基础。我们需要在遇到低谷时给予帮助和支持,最后才会取得成功。

打破边界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有以下三个最核心的内容:第一,用平台取代层级;第二,协同提升分工;第三,整合优化资源。传统的组织管理是一个围绕着层级结构而展开的权力与责任体系。无论多么强调合作,一旦回归到岗位角色,必然会本位主义,“屁股指挥脑袋”。

    今天,企业组织与企业管理者要能突破固有边界、管理方式以及体系,为市场与顾客服务,而非为组织内部的制度和系统服务。

    优秀企业会在企业内部设立众多的发展平台,打破层级结构。海尔的“人人是创客”以及“人单合一”的组织管理模式,华为的“轮值CEO”组织模式,新希望六和的“划小单元”、“四大创新平台”,都是平台型组织的有效尝试,并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环境带来的挑战,要求企业必须拥有组织柔性。因此,企业需要解决分工如何发挥协同效率的问题。但现在管理者的挑战是:分工似乎阻碍了效率实现。

 解决这个难题的途径是:用协同提升分工,要求每个成员用系统思维和整体意识来对待分工,将配合他人、达成整体绩效作为工作准则,在组织内部有奉献,才会有价值创造。 整合优化资源是一个需要管理者真正理解并力行的思维方式。
   
    分享两个企业案例:战略层面上:谷歌免费提供搜索服务,吸引全球20亿人上网搜索,把这20亿顾客资源卖给第三方,即通过谷歌把他们的资讯传播给这20亿顾客。

    组织层面上:任正非提出“炸开人才金字塔,与世界交换能量”,在这个共识下,华为无限扩大外延。隆巴迪先生是著名的微波研究专家,华为为他把华为微波研究中心设在米兰。克里纳先生是全球知名商业架构师,华为为他在爱尔兰科克市设立研究所。人才在哪里,资源在哪里,华为就在哪里,这是华为的组织管理逻辑。


 
  • 上一篇: 有“灵魂”的企业,才配有更长远的未来

  • 下一篇: 组织能力七大洞察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加盟企业 更多
    欧泰克门窗有限公司
    龙卷风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群胜科技
    博达自动焊接设备
    技缘智能--有限公司
    鑫民生遮阳帘
    奥邦表面技术....
    深圳秋田科技汉办
    维安宁科技有限公司
    一舟电子科技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思浪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中基恒润(LED)
    高特装饰
    恋晴集成吊顶
    康王橱柜集成家居
    丽邦地板
    益骏建材有限公司
    欧雅美橱柜
    响美商贸有限公司
    东方超宇装饰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华斯瓦德有限公司
    唐城商贸有限公司
    科海消防安全工程
    欧亿橱柜
    名鼎集成组合吊顶
    贵州省九阡九公司
    上海百益橱柜
    武汉国冠九鼎装饰
    瑾良喜慕乐整体家居
    世纪明珠酒店
    联系我们网站留言友情链接与我在线管理 ┊ TOP
    鄂ICP备11009518号
    联系我们:qyzzw888@163.com
    Copyright(c)2005 企业增值网.All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