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对称经济学”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8月11日,由厦门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厦门市经济管理协会联合主办的“企业成长培训”之《对称经济学与企业发展》公益讲座在厦门福佑戴斯大饭店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管理研究院终身研究员陈世清教授主讲,同时出席讲座的还有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胡敏副巡视员(经济学博士、副主任),厦门市经济管理协会刘卫东秘书长。
对称经济学使经济学第一次以人类整体的经济现象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企业为什么成功?对称!经济为什么发展?对称!不是细节决定成败,不是战略决定成败,而是对称决定成败——战略与细节的对称决定成败。对称的程度——定位的深度---决定发展的速度。战略与细节的对称关系是对称管理的落脚点。经济活动中的对称规律是必然存在的,但经济活动的规律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对称意味着成功。听“对称管理”课程,可以使企业家们认清必然、整合偶然,使对称成为习惯、成为经济主体的行为模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据悉,本次讲座是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提高我市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职业经理人素质的背景下组织举行的;旨在通过运用对称法,分析海内外典型企业的发展之路,让中小企业明白能否实现对称管理,是企业成败的根本原因,从而使中小企业认识到对称经济的重要性。
“股权激励”成福建石狮企业关注的焦点
股权激励是以员工获得公司股权的形式,给予其一定的经济权利,使其能够与企业利益最大程度地保持一致,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而服务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新颖的制度安排,有可能成为企业将来留住人才最好用也最普遍的招数。在3月27日举行的2011年闽南企业精英高峰论坛上,主讲嘉宾的有关“股权激励”的演讲,立即吸引了与会50多家企业的注意力,这个话题随之成为全场的焦点。
本次论坛由石狮日报和石狮市私营企业协会主办,由闽南职业经理联盟和亮剑人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承办,主题为“企业留人之道”。7位主讲嘉宾李俊概、范道远、陈培茂、胡锋等分别来自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咨询公司、猎头公司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他们围绕闽南鞋服企业人力资源特征,从政府、企业、管理层三个层面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闽南人力资源目前存在的难题,以寻解决之道。主讲嘉宾带来不少人力资源案例与企业分享,对“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进行生动地诠释,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思路。而其中有关“股权激励”话题,更是引起了全场的共鸣。
“为了使企业员工关心股东利益,需要使企业员工和股东的利益追求尽可能趋于一致,而股权激励就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主讲嘉宾说,通过使企业员工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股权,享受股权的增值收益,让员工分享企业成长的成果,促进企业治理的改善和生产经营业绩的成长,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风险,可以使企业员工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地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这种制度安排,对防止企业员工的短期行为和频繁跳槽、引导其长期行为具有较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今年以来,为了解决招工难、用工难,石狮周边的非上市企业开始试水“股权激励”,让人侧目。由此,石狮企业也纷纷进行先期准备工作,寻求最佳的股权设计。“股权激励,就是企业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在企业平台上每个人都感觉到为自己工作而不是为老板打工,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位人力资源主管告诉记者,“参加今天的这个高峰论坛,可以说我获益匪浅,因为我更坚定了在企业推行‘股权激励’的信心!”
福建中小企业纷纷借助电子商务化解通胀压力
CPI持续走高、通胀压力继续增大,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福建中小企业纷纷借助电子商务化解通胀压力。
11月24日,“全球十大网商巡回论坛”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在论坛上,2600多位外贸企业主就“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抵御通胀压力”展开讨论。
一般来说,制造类企业的材料成本占到总成本的50%-80%,如果CPI上涨5%,意味着企业总体成本将上涨2.5%-4%。今年国内CPI的持续增长给绝大多数制造企业带来严峻挑战,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面对通胀压力,企业通常有以下两种做法:一是提高售价,将上涨成本转移到客户手中,由客户承担最终压力,由于通胀的持续性,这一做法显得过于简单粗暴,容易引起经销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的极大反感,也给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带来极大冲击。
在此环境下,福建的中小企业纷纷借助电子商务来化解通胀带来的压力。
“电子商务不仅仅帮助企业做加法,增加企业的订单,还帮助企业做减法,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利润。” 厦门伊尔信进出口有限公司外贸经理林思明说,电子商务帮助企业降低了50%的经营成本。
林思明算了一笔账:在展会费用方面,原来每年前往香港参加两次电子展,每次的成本是20万,有了电子商务之后,每年去一次就够了;在差旅费用方面,以前每个业务员能够维护10个左右的客户,经常要出差去维护客户关系,而现在一个客户可以维护上百个客户,而且不用去出差维护,直接通过电子商务来维护,这样差旅成本就降低了50%。
“现在很多客户部不需要来考察工厂,这样业务招待费用就少了很多,一年大概可以节省一百万左右的招待费。”林思明说。
2010年度全球十大网商中的三位外贸网商林阿里、沈兴钟、何荣生以自己的实践经验现身说法,为福建的中小企业如何借助电子商务来化解通胀带来的压力提供借鉴。
艾利康建材有限公司的林阿里是福建本地的外贸企业主。这位巴基斯坦籍的“中国商人”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将自己的“瓷砖”卖到了五大洲,更在2008年成功地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实现销量进一步增长,全年的销售额超过了1000多万。
谈到应对通胀带来的成本压力,林阿里表示,相对于传统外贸方式,利用电子商务做外贸,能为小企业节约很多成本。一方面,企业不用去参展找客户,客户通过网络平台就可以看到产品。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平台可从海外市场中筛选出高质量的买家合作,这样也能确保获取足够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