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天津10月28日电 (记者孙玉松)日前,南开大学饶子和院士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开展的一项研究,首次破解了结核分支杆菌能量代谢奥秘,该研究为切断致病菌能量补给“线路”,使其“饥饿致死”成为可能,也为抗击耐药结核新药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该成果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
作为全球头号传染性疾病,结核病的致病菌结核分枝杆菌近年来表现出日渐严重的耐药性,当前结核病已发展为全球头号感染性疾病,几十年来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组合的长期使用,衍生出日渐严重的菌株耐药问题,耐多药结核甚至极端耐药结核已经成为结核病治疗领域最大的挑战之一。饶子和院士团队的这项工作基于分枝杆菌能量代谢系统呼吸链超级复合物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生命体内一种新的醌氧化与氧还原相偶联的电子传递机制。同时,也是首次通过结构生物学研究,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直接参与呼吸链系统氧化还原酶超级复合物的组装,并协同工作的现象。
“人类通过呼吸,将能量物质转化为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分子。健康的细胞可以通过吸收能量不断生长,结核菌也可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贡红日介绍说。“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结核菌吸收能量的路径与健康细胞不同,从而设计出专门针对结核菌能量接收系统的药物分子,使其不能正常工作,达到‘饿死’结核菌的目的,最终治愈多耐药结核。”饶子和院士说,该项研究对于进一步优化抗结核药物及开发抗结核新药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攻克肝癌,中西医结合亟待规范路径
“不是我这个西医开一个中成药,就叫中西医结合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吴健雄说,“在临床上应该有规范的结合路径,在研究上要将重大的政策和课题拧在一起,成体系地促进中西医优势互补,才能称得上‘结合’。”
在近日召开的“中西医优势互补提升原发性肝癌疗效的科学认知与实践”香山科学会议上,与会专家呼吁,中西医结合期待制度完善和实践落地。
对战癌症:无关流派、只谈有效
“我们追踪了近20年肝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西医手术的风险大大降低,但患者术后生存率却没有显著提高,”中国科学院院士、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表示,“主要原因是术后复发。”
西医手术治疗很难解决术后复发问题,“以消灭肿瘤为目标,很难完全根除逃逸到全身各处的肿瘤细胞。”吴孟超说,西医针对的是病,但肿瘤发展至中晚期,已经从局部病灶变为全身性疾病了。
业界开始思考:只针对肿瘤本身治疗,方向可能是错的。据记载,1971年,美国政府就曾颁布法令,举全国之力对抗癌症,花费900亿美元,但仅将癌症发病率下降了2.6%。“可见单纯试图改变或杀灭癌细胞的方法,可能并不奏效。”中国中医药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
肿瘤的消除与否,可能并不是治愈的唯一指征。张伯礼说,“中医出现过带瘤生存的案例”,通过增强患者体质和免疫力的方法,可以控制肿瘤。与西医的抗癌以消灭肿瘤为目标,疗效判断以肿瘤大小、肿瘤标志物有无不同,中医以恢复体内平衡为目标,很多是通过纠正体内失衡来治疗肿瘤。
“不要把肿瘤当成都杀死的对象,当成改造的对象可能是很好的思路。”张伯礼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癌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到出院,只完成整个肿瘤治疗过程的一小部分。”在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郑伟达的眼中,与癌症的战争更大一部分在医院之外,出院后接受包括身体机能恢复、免疫功能重建、心理疏导等肿瘤康复管理,将决定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5年生存率。基于此,中医四位一体疗法成为一套成熟的中医肿瘤疗法。信息技术为这一疗法的普及提供了工具,郑伟达介绍,“信息技术将在云端形成肝癌患者的全程智慧管理。”
优势互补,中国办法解决世界医学难题
攻克癌症是人类共同的医学研究课题。2016年1月,美国再次开启全国性永久治愈癌症的“抗癌登月计划”,NIH和国会将共同投入近10亿美元。
今年10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明确要求,“要集中优势力量开展疑难高发癌症治疗专项重点攻关”。
吴孟超敦促,中西医结合作为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在关键理论方面需要进一步构建完善,并确定中西医在肿瘤病因、病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结合点。
“用中国式办法为解决世界医学难题作出贡献。”张伯礼介绍,部分实践已经由国家部委组织实施。“需要一个规范路径,推进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寻求与中医的结合,”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教授叶胜龙说,中西医结合的常规化需要在制度上进行引导和加强。
信息技术的引入也给中西医结合一个契合点。“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分析各种复杂的中医人体信息和中医人体指标,如中医的舌苔、脉象等,体现中医药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优势。”郑伟达说。
专家建议,以肝癌为试点的“国家重点肿瘤(肝癌)防治研究发展计划”已经开展,中西医优势互补防治原发性肝癌的理论构建和临床研究,迫切需要纳入计划,以期10年内大幅度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科技日报北京11月19日电)
建设超大对撞机是我国高能物理界的共识
清华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高原宁认为建设超大对撞机是我国高能物理界的共识.虽自称远离舆论漩涡,正在美国参加学术会议的清华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高原宁一直关注着这几日围绕超大对撞机的争论。
国内科学家想建的超大对撞机为“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CEPC怎么做、造价多少,关于这些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论证,完成了初步概念设计报告,但据我观察,很少有人去看,甚至一些参加讨论的业内人士也没看过。” 高原宁8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认为,在现阶段建设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深入研究希格斯粒子,是高能物理发展的必经阶段。“基础物理学因此面临一个重要的转折和发展机遇。”高原宁说,这就像拼图,你已经完成一幅拼图,要重新开始新一幅,那么从哪里开始?“新物理理论不是没有,而是太多,高能物理的发展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候,需要实验给出一个方向。”
科学家们开始讨论基础物理学将向何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好几个基于加速器的高能量前沿实验装置的设想。与此同时,中国高能物理界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现有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下一步怎样发展。高原宁说,中国物理学会下属的高能物理分会组织过多次战略研讨,但一直没有确定合适的方向。“当时有人说日本已经在做直线对撞机了,我们不能再做同样的,但也不能直接做质子对撞机,那样我们的技术和人才队伍都跟不上。”
直到希格斯粒子的发现。“其实早在2011年底,已经有一些迹象表明希格斯粒子可能会很轻,当时我们已意识到环形对撞机可能会有机会,因为它的优势就是大量产生希格斯粒子,精确研究这个能量区域的物理。”高原宁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闯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高能物理分会组织的战略研讨最后形成共识,将优先发展CEPC。
“CEPC可以说是中国高能物理界的共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所长想得更长远,提议在设计和建造CEPC的同时不要把发展超级质子对撞机(SPPC)的路堵死。”高原宁说。此后经过多次研讨,特别是在2013年6月香山会议上,建造CEPC+SPPC的设想得到了国内高能物理学界的支持。
“首先,我不知道直线对撞机比环形对撞机造价低的数据从哪来,国际公认的是,ILC应该比CEPC贵得多。而CEPC和ILC哪个先得到最好的希格斯粒子测量结果正是要看哪个项目先得到批准并率先完成,这一竞争恰好说明建造希格斯粒子工厂的重要意义。”
张闯则表示,ILC与CEPC在希格斯粒子上的研究内容类似,但ILC是直线对撞机,由于新发现的希格斯粒子质量比较低,采用CEPC这样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在造价和性能上更有优势,并且以后还能在同一个环形隧道里增建一台超高能量的强子对撞机。LHC是一台强子对撞机,对撞产生的次级粒子出来的图像比较复杂,远没有电子对撞机成图那么清晰,CEPC作为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可以对希格斯粒子的性质等进行更深入、更精确的研究。(科技日报北京9月8日电)
天天熬夜会早死?得癌症? 医学专家称只是诱因
“专家:有没有办法做到天天熬夜又不会太早死掉?没有。”这条简短而略带调侃的微信转发量迅速突破10万,从侧面反映出网友对熬夜的关注。
近日,34岁天涯副主编金波在北京地铁猝死,其好友称金波经常熬夜。这一消息让更多的人开始思考晚睡与健康的关系,有传言称熬夜会引发癌症、导致猝死,是否果真如此呢?中新网记者邀请国内权威医疗机构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经常熬夜年轻人易猝死?
只是猝死的诱因 无直接关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文玲对记者表示,睡眠时间少“只是猝死的诱因,并不是病因”。
刘文玲说,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与心脏病相关,会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但睡眠时间短与猝死没有直接关系。
她同时强调,任何人都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需要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经常熬夜会得癌症?
熬夜与癌症没有直接联系
上海复旦大学教师于娟2011年因乳腺癌去世,她在病中日记中写道,“回想十年来,我基本上没有在晚上12时之前睡过……后来我得了癌症,开始自学中医,才知道熬夜直接危害肝脏。而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和解毒器官,肝脏受损足以损害全身。”
熬夜会致癌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内科主任朱军表示,人们要重视熬夜或者疲劳,但是熬夜与癌症并没有直接联系。
他说,熬夜不是生活的正常规律,但是在有些工作性质中可能需要熬夜。“我认为可以熬夜,但是不能够无眠无休的熬夜,如果熬夜以后能够用一个足够的睡眠时间补偿回来,那也影响不大。”
朱军表示,我们要重视熬夜或者疲劳,但是也不能直接把某一疾病或者某种肿瘤、癌症跟它直接联系起来。
打呼噜影响睡眠质量?
或致睡眠过程被反复打断 记忆力减退
不少网友问,很多人睡觉时打呼噜打得非常厉害,不仅同屋而眠的人睡眠受到干扰,对打呼人自己的健康是不是影响也特别大?
中国医师协会指出,严重的打呼噜在医学上称为睡眠呼吸障碍低通气综合征。
医学研究表明,严重的打呼噜可以造成睡眠过程中反复的间断性缺氧,在引起机体代谢性障碍的基础上可增大高血压病发病风险2.89倍、脑血管疾病2.13-8倍、心血管疾病1.2-6.9倍,糖尿病2.5倍,且与老年痴呆,心律失常和呼吸疾病慢性病直接相关,患者的6年和8年死亡率明显增高。
同时,间断性缺氧可造成睡眠过程被反复打断,睡眠片段化,引起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国人为啥难以入睡?
外部环境中“噪音”影响最大
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指出,惯于晚睡早起的现代生活方式是造成人们难以入睡的重要因素。
除了与个人生理心理原因有关外,与睡眠相关的不良环境因素(室内外环境、床上微环境)也会成为影响睡眠品质的祸端。
调查发现,外部环境中对人影响最大的是噪音(55.7%),其次是光线(32.9%)和枕头(28.1%)。
哪个职业最缺觉?
纸媒从业者最缺觉、睡得最晚
《2016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纸媒从业者的睡眠时长最短,仅为7.5个小时。而从工作日入睡时间来看,纸媒从业者睡得最晚,平均每晚23点36分入睡。
另外,新媒体人员、自由职业者、销售人员、创业者、大学生、建筑工人平均工作日睡眠时长相同,都是8.3个小时。
从睡眠质量来看,睡得最好的是金融从业者、销售人员和教师,睡得最不安稳的是律师。
睡多久合适?
成年人每天需睡7至9小时
2015年,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发布研究成果,针对不同年龄层给出了不同的睡眠指导建议。
研究指出,建议新生儿每天睡14至17小时,3至5岁儿童睡10至13小时,6至13岁学龄儿童睡9至11小时,14至17岁青少年睡8至10小时,成年人睡7至9小时,65岁以上老人睡7至8小时。
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全球有27%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邱宇)
无氧潜水或有助于促进血管健康
据新华社东京电 (记者华义)一项新研究发现,日本那些无氧潜水捕捞海产品的“海女”血管年龄要比同龄人年轻得多。这表明,无氧潜水可能有助于血管健康。
“海女”是指不携带氧气设备潜入近海海底捕捞海产品的女性渔民,一次下潜捕捞通常需要憋气两三分钟。日本“海女”历史悠久,然而随着现代化捕捞和人工海产养殖技术的发展,“海女”数量逐年减少,日本一些地方开始保护这种传统文化。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日前发布一份研究报告称,由该机构牵头的一个研究小组调查了日本约200名平均年龄65岁的女性,其中包括121名“海女”。研究人员通过检测她们的心脑血管老化损伤程度评估她们的血管年龄,结果发现,“海女”的血管年龄比其他同龄女性平均要年轻11岁。
报告说,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一般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此前研究发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抑制和改善动脉硬化,而新研究发现“海女”的无氧潜水也可能让血管更健康。研究人员希望在此基础上探明“海女”血管更年轻的具体机制,探索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新方法。
黄庆桥:基因修改,改变的不只是基因
[导读] 近期,基因修改技术(又称基因修饰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成为热点话题。2月1日,英国人类生育与胚胎学管理局宣布,正式批准该国一研究人员对人类胚胎进行编辑的请求。
近期,基因修改技术(又称基因修饰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成为热点话题。2月1日,英国人类生育与胚胎学管理局宣布,正式批准该国一研究人员对人类胚胎进行编辑的请求。年初,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发表的一篇关于基因修改技术发现史的综述文章,就引发了国际科学界的一场口水战。而此前,中国科研人员黄军因人类胚胎基因修改研究而入选英国《自然》杂志2015年度对全球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人物,更是引发了国人对这一技术的关注。
生命科学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无疑是振奋人心的。但在另一方面,争议也随之而生。比如,包括科学家、伦理学家在内的很多有识之士就认为,人类胚胎基因修改技术的实验对象是“人类的胚胎”,而胚胎是人类生命的早期形态,理应受到尊重和保护,将人类的胚胎当作实验的研究对象是不合适的。据称,黄军领导的研究团队最初是将研究成果投给了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但这两家杂志都拒绝刊登。
修改人类胚胎基因有着特殊的危险性。其一,这种改变可能会被该胚胎的所有后代继承。也就是说,修改人类胚胎基因,改变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所有后代的基因。比如,目前科学家对人类异常胚胎中与地中海贫血症有关的基因细胞进行修改,获得成功,目的就在于根治这种疾病。问题在于,这种疾病基因真的应当灭绝吗?研究显示,地中海贫血基因可以抵抗疟疾带来的伤害,在非洲等疟疾高发的地区,带有地中海贫血基因反而是一种保护。当我们改造或去除某种“有害”基因时,目的自然是希望人类变得更健康、更完美,可实际后果却很难预料。事实上,人类根本无法判定一种基因的去留,因为人类并非全知全能。
其二,有人担心,以人类的贪婪本性,加之科技与商业的结盟,人类绝不会满足于基因编辑的治疗性目的,而一旦全面开启基因改造之门,社会将陷入难以想象的危险之中。道理很简单,如果“阿尔兹海默症”、“地中海贫血症”等“必然致病”基因有改造的必要,那么一些“潜在致病”或不太严重的基因,比如遗传性近视、50岁以后的心脏病风险、60岁以上的癌症风险等,该不该被改造呢?更进一步的问题是,人的身高、相貌、声音、智商等基因是不是也都可以被改造呢?
如果我们设想上述基因改造是被允许的但却价格昂贵,那获利的便只能是富裕阶层。富人不仅会用这种技术让自己变得更健康、更有竞争力,而且他们还将率先利用这种技术让自己的后代变得更健康、更聪明、更漂亮。后果就是,由于富人的后代拥有更优质的基因,他们因此将更容易占领社会的上层。结果,我们的社会将出现这样一种图景:富者愈富愈优秀,贫者愈贫愈平庸,一个新的不平等的世袭社会由此形成。也就是说,人类用鲜血和生命的抗争换来的自由、平等社会就有可能被新的不平等的世袭社会所取代。这并非危言耸听。
如果基因改造技术被商业化利用,那么人类社会还将面临着所谓的“基因歧视”。因为人与生俱来的基因能够被检测,社会上的人将被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生殖的有基因缺陷的人,另一种是被编辑过的更健康更完美的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情形将是多么可怕呀!这不就是科幻电影、科幻小说中描绘的场景吗?
笔者丝毫没有诋毁科学家从事人类胚胎基因修改研究的意思,正如有科学家所说,不管你情不情愿,这样的研究结果,甚至令你更惊讶的研究成果,迟早会出现。人类胚胎基因修改技术的步伐会越走越快,这是不需要怀疑的。问题在于,科学技术不只是会给人类带来光明和幸福,也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因此,科学技术需要规范。这已是共识。《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就公开宣称,违背人类尊严的任何做法,是不能允许的。或许,未雨绸缪地对修改人类胚胎基因的研究与应用进行规范,现在就该提上日程。(黄庆桥)
这些科技将改变你的2016年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进入2016年,未来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在2016年,科幻小说将成为科幻现实。比如说,你可以过一个虚拟现实假期,你的洗碗机会重新换上属于自己的香皂,一架无人机可能会在你头顶飞来飞去。你准备好迎接这些新科技了吗?
当我们通过设备凝视前方时,突破和想法很有可能会突然冒了出来,两个主题逐渐浮现。一个是解放:我们受到的束缚越来越少,只需要一个手机充电器或一次在线订阅就能满足我们的某些需求。另外一个是智力:当处理能力和带宽增长,我们的机器、服务,甚至是消息应用软件都变得越来越智能。
以下是将会改变你2016年生活的最好科技,而你应该为迎接它们做好哪些准备呢?
虚拟现实变成现实
2016年,虚拟现实最终变成现实。万众期待的Oculus Rift虚拟现实头盔将在2016年春天正式上市。紧随其后的将是HTC旗下的同类设备HTC Vive,以及索尼的PlayStation VR。与三星Gear VR不同的是,先进的传感器和精密头部装置产生的影像,为佩戴者提供的是虚拟现实体验。戴上后几乎没有“屏幕”这个概念,用户看到的是整个世界。之前的Oculus Rift项目需要将虚拟现实设备通过长长的线缆连接到电脑硬件上,而Gear VR则只要将Galaxy Note 4放到里面,就可以实现虚拟现实的效果,非常方便。不过,与Oculus Rift相比,Gear VR仍然只是一个初级产品。游戏和其他梦幻飞行,是用户想要从Oculus Rift获得的主要体验。受利于360度全景视频和应用软件的投资,你会发现不再遥不可及的现实:坐在最前排听一场票已经卖完的音乐会……
作何准备:如果你拿的是三星新款Galaxy手机,就花100美元买一部Gear VR。如果你拿的是iPhone或其他安卓手机,就花20美元安装Google Cardboard。一个旋转座椅,让你在欣赏360度全景视频时免于受伤。你可能还需要备上点防晕车晕船晕机药片。
更聪明的消息应用程序
2016年,消息应用程序不再仅仅是给朋友发短信和表情符号的途径,还是连接无所不知的电脑助手的途径。旧金山地区,使用Facebook旗下Messenger应用程序的测试者们,已经能够通过该程序来预定餐馆、为朋友买礼物,或提醒你妈妈的生日到了。不足半个月前,Facebook宣布,Uber将是“Transportation on Messenger”服务的首家合作伙伴。在Uber美国开展业务的市场,这一服务将向所有用户开放。Facebook正在大力发展Messenger。去年,Facebook要求用户必须安装Messenger,才能进行消息收发。随后,Facebook又向这一应用加入了更多功能,例如帮助用户通过Messenger转账。
一周前,有媒体披露,谷歌母公司Alphabet正在研发一款移动消息应用程序,旨在与Facebook提供的相似服务抗衡,它的亮点在于将使用人工智能。这项最新服务将利用谷歌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bot。这款消息应用程序内置软件程序可以搜索网络回答用户问题。最新的应用程序使得用户可以发送文字给聊天机器人。
作何准备:消息应用程序和用它的人一样好。让你的朋友和家人都安装同样的应用程序。
更安全且更智能的无人机
每个人都喜欢无人机航拍的照片。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现实,那就是并非每个人生来就是无人机飞行员。很快,随着技术的更新,我们将会认为比起直升机,无人机更像是照相机。
当消费级无人机在航拍的应用场景中操作越来越“傻瓜”时,Lily无人机又向这个方向迈出了一大步。Lily无人机简单到什么程度呢?你只需要把它抛向空中。对,没有操控台,没有按钮,没有APP控制。此外,这款无人机的额定防水等级达到了IP67,等同于三星Galaxy S4智能手机的防水性能。
从2014年开始,就不断有消息显示GoPro将会推出自己的无人机产品,而在今年的Code Conference大会上,GoPro正式确认旗下首款无人机将会在2016年发布,并且被命名为“Karma”。
作何准备:除非你准备报名学习飞行课程,否则不要买当前市面上的无人机机型。此外,要了解作为无人机拥有者有什么权利和责任,比如说你可以在哪里飞,以及在政府的哪个部门完成注册。
新USB接口好
你每天都能看到或者用到甚至有可能是很讨厌的USB接口,正在发生改变。近年来伴随着新标准的推出,USB Type-C端口逐渐成为了安卓旗舰设备的主流配置,除不分正反可随意插入和更高的传输速度之外其实该端口还具备很多新鲜的玩法,其中最为有趣的莫过于通过USB Type-C端口来连接两台Android设备。由于USB Type-C接口在数据传输、充电速度还有在可扩展性上非常具有优势,目前已经有非常多的Android旗舰设备采用这一标准接口,预计在明年将会有更多的设备采用USB Type-C接口。越来越多的厂商选择了USB Type-C接口,甚至连苹果和谷歌这样不走寻常路的科技巨头也开始采纳这种接口。
不过,USB Type-C的逐渐普及将导致目前大量的现有USB数据线缆失去作用,因为它们并不兼容USB Type-C。我们无法将microUSB插入到USB Type-C接口中,不过相比于USB Type-C带来的更多优势,淘汰旧有的一批连接标准也是大势所趋。
作何准备:戴尔和惠普刚刚开始采纳USB Type-C接口。你可能得买一些USB Type-C适配器,在亚马逊最低售价为8美元。
声控一切
不,你不是妄想症患者:一些小器具真的正在听你的指令。2016年,在准确性和智能方面声控电子器件将迎来巨大突破。在即将结束的2015年,微软的虚拟助手Cortana在Windows 10的桌面上亮相,而Siri和Google Now被用于汽车和TV。今年,预计更多电脑,甚至是更多器件,其中包括时髦的恐龙智能玩具CogniToys和聊天家庭机器人Jibo,将搭载声控功能。
作何准备:找到一个平台,然后使用它。你还需学习部分系统晦涩难懂的术语,或者你得准备好在发号施令时大喊大叫。
中国手机冲击美国
中国产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不过,孤陋寡闻的美国消费者对苹果和三星很着迷。2016年,中国手机品牌不仅仅会在价格上打一场漂亮的仗,也带来了中国茁壮成长的移动文化。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华为,正在为将其手机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打入美国市场进行新一轮的努力,计划在2016年初在美国销售其高端旗舰手机Mate 8。到目前为止,华为在美国主要销售低端手机,其销售渠道是亚马逊、百思买和美国电信运行商Sprint及其网店。按照华为的意思,Mate 8要在美国市场跟iPhone 6S展开正面竞争,并从苹果手中抢夺高端市场的份额。乐视开始发威了,想从美国人民手里捞钱。
作何准备:如果你现在还在犹豫要不要买安卓手机,那就等一等。至少,不要买合约机。
看得更多的照相机
智能手机和傻瓜相机不断升级,给用户提供更高清的拍照体验,捕捉深度影响,并拍出拥有3D感的照片。一些便携式电脑和平板电脑已经搭载了多传感器摄像头。比如说,英特尔推出的实感技术。英特尔在四年前开始研究实感技术,当时的名字叫Perceptual Computing,即英特尔感知计算, 采用的是外置Creative Camera,主要针对超极本、一体机和二合一设备。后来随着英特尔不断的改进和增强感知计算SDK的功能和性能,并自主研发了集成式3D摄像头。2014年初,英特尔正式将其更名为RealSense,推向市场。目前,RealSense传感器共分为两个版本:近距离版本和远距离版本。
此外,今年夏天,Light公司推出了一款超级不一样的全新相机——L16。这款相机配备了16个摄像头(另外还有一个红外传感器)。2016年,爱好者们将会看到能够看得更多的照相机。
作何准备:不要花钱买昂贵的新款数码单镜反光相机。
更多流媒体
电视的变形才刚刚开始。2016年,你会在机顶盒中搜索到更多流媒体频道,其中包括一些大型网络和本地电视台。各种应用程序的推陈出新,让用户可以更为轻松地搜索到更多可观看的内容,提供新的互动体验。
作何准备:买一个流媒体机顶盒或能够下载最新应用程序的智能TV。对于iPhone用户来说,苹果公司的Apple TV是个不错的选择。
无线充电器随处可见
无线充电其实是传统的电磁感应技术的新应用,是科技企业竞相争夺的巨大市场。但是,被讨论的时候多,但从未被真正交付。今年,我们可能真的不用再一次又一次把充电插头插到墙上的插座上,充完电再拔下来。其实,无线充电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是触手可及,现在已经有许多智能手机已经开始支持无线充电功能。虽然Qi无线充电暂时还没有成为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但是那些不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也可以通过更换后壳或使用第三方附件支持无线充电功能。
今年2月,当三星发布Galaxy S6和Galaxy S6 Edge的时候,许多人都对新旗舰不支持更换电池的设计感到失望。不过对无线充电的支持可以说环节了不少用户的不满。IKEA(宜家)推出了支持无线充电技术的家具。通用汽车、丰田和奥迪的部分车型已经开始或即将开始搭载无线充电技术。
作何准备:留意机场、咖啡店的无线充电站。对于“新生事物”,最好的方法就是静观其变。
独立使用的可穿戴设备
如果身边没有手机,2015年亮相的智能手机除了记录步数和显示时间之外没有太多别的功能。相比之下,2016年的智能手表就牛掰多了,将开始展现可穿戴设备的独立性。比如说,用户在把手机留在家的情况下也能记录自己的行走路线。
谷歌在最近的Android Wear OS更新中,加入了支持蜂窝网络功能,也就是说安卓智能手表可以在手机不在身边的情况下连接SIM卡,通知与程序都可以正常接收运行。当你想出去跑步,并把手机放在家里的时候,这个功能可以让你不会错过电话,非常讨巧。LG和三星最近发布了支持蜂窝连接功能的手表。
作何准备:近几个月内现不要购买智能手表。不过,一旦有新型号智能手表亮相时,留意它的电池寿命。
无线耳塞
蓝牙耳机已经不再是新生事物。不过,今年你还是应该买一副蓝牙尔以及。无线技术的改进,意味着用户不用再担心佩戴蓝牙耳机后会有杂音,或者突然断线。2016年,我们或将看到无线耳塞,其中包括Bragi的Dash和Alpha的Skybuds。有了无线耳塞,用户将抛弃碍事的线状耳机。
作何准备:你可以为自己买一款戴起来非常舒服的蓝牙耳麦,比如说Bose的SoundLink,或Jaybird X2。
令人满意的物联网
用户不需要接触PC或是智能手机,只需一键点击,便可以即刻购买洗衣粉、婴儿食品等日用品。物联网的不断完善,让用户和商家受益匪浅。4月份,亚马逊对外宣布,为了把用户和产品更快的连接起来,亚马逊正测试一款名为“Dash Button”的硬件产品。除去Dash Button之外,亚马逊还宣布将推出更全能的“Dash补充服务”,该服务能够不经人为干涉的订购产品。2016年,从车库门和换气孔,每一件日用品都能够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帮助你管理自己的房子,减少你的忧虑。
作何准备:选择支持亚马逊Dash等功能的产品。
美国发明生化电子人 具有真人六七成功能
据美国媒体13日报道,一批美国工程师利用人造器官、肢体和其它身体组织,成功组装出会呼吸、说话和走路的逼真生化电子人(bionic man),11日在纽约国际动漫展公开亮相。
美国媒体本月20日晚上将播出纪录片《不可思议的生化电子人》(The Incredible Bionic Man),描述这些工程师如何利用人造肾脏、血液循环系统,一直到植入式电子耳和视网膜等组件,组装能够实际运作的机器人。
主持这项计划的影子机器人公司主管沃尔克(Richard Walker)说,他们利用全球各地17家厂商提供的组件组装生化电子人,以期显示医学已有多大的进展。
他说,这具机器人身高6.5英尺(约1.98米),拥有大约六、七成真人的功能,能在Rex助步机协助下,走动、坐下和站立。
它配置的人工心脏,能够利用电子工具跳动和促成人造血液循环,像人类一样输送氧气。它也用植入式人工肾脏,取代现代洗肾机。
虽然机器人使用的许多组件都可以发挥必要功能,可是距供人体使用还很遥远。例如,它的人工肾脏只是原型产品。它也还欠缺许多重要组件,没有消化系统、肝脏或皮肤。当然,它也没有脑子。
这个生化电子人是以苏黎世大学36岁的社会心理学家梅尔(Bertolt Meyer)为蓝本。梅尔天生就没有左下臂,装配了生化电子义肢。
他说:“我们希望显示科技能为因意外事故或生病,失去鼻子或其它肢体的人,提供漂亮的义肢。”
这项实验所使用的组件是由各方捐赠,总值约为100万美元。
中国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大最完整的贼兽化石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毕顺东研究员的研究小组与山东临沂大学郑晓廷教授等合作在8月8号的《自然》(Nature)杂志上报道了目前已知最大的贼兽(Haramiyida): 金氏树贼兽(Arboroharamiya jenkinsi)。树贼兽体重约350克,其较长的指(趾)骨和可以缠卷的尾巴,显示其树栖习性。
贼兽最早见于晚三叠纪,19世纪就有它们的报道。但在过去的170年中,人们对它的了解基本上只限于零散的牙齿。新发现的树贼兽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标本,从牙齿、下颌、肢骨等方面,为贼兽的形态学提供了很多新的内容,使我们对这一类古老类群有了更多的人认识。
树贼兽拥有毛发和单块齿骨构成的下颌等哺乳动物特征。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贼兽在系统发育树上位于哺乳动物冠类群(真正的哺乳动物)之内,哺乳动物的主要类群在侏罗纪都已出现,高度分化。由于贼兽最早发现于英国的晚三叠纪,距今大约两亿两千八百万年前,因此,真正的哺乳动物可能起源于两亿两千八百万年前,这项研究将哺乳动物起源的时间向史前推了大约5千万年。
图1:金氏树贼兽正型标本(Arboroharamiya jenkinsi)(毕顺东供图)
图2:金氏树贼兽牙齿、下颌和牙齿咬合关系图(毕顺东供图)
图3:金氏树贼兽复原图(毕顺东供图)
河北发现世界首例致多次胚胎停育染色体异常核型
记者从河北邯郸市中心医院获悉:该院出生缺陷研究项目课题组日前发现了一种新的复杂异常染色体核型,该核型可导致多次胚胎停育。经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鉴定,该发现为世界首报,被《中国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数据库》收录。
该核型是从一位30岁男性患者身上检测发现的,患者因妻子婚后自然流产3次,来到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女方染色体核型正常,男方染色体核型异常,为罕见的2号和4号染色体平衡易位,且男方母亲是同一类型平衡易位,系母亲遗传。
该医院出生缺陷研究项目课题组负责人、院长要跟东表示,近年来,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其中,染色体异常因素占3%~8%。
据介绍,染色体平衡易位是一种常见的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异常染色体核型,但2号和4号染色体的平衡易位还是首次发现。异常染色体的来源有两种,一是来源于亲代,另一种是来源于自身的基因变异,与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物理化学条件异常等因素有关。变异的染色体又可进一步经第一种方式遗传给子代,导致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出现。此类患者往往由于反复的胚胎停止发育而导致不育。(记者高长安 通讯员查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