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领导力的定义
从以上多人对领导力的阐述和他们关于领导力的著作中,尽管对领导力的定义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思路,那就是社会影响。在组织管理学中,对领导力做出的定义是:“领导力就是一个社会影响过程,在此过程中,领导者寻求下属自愿参与到实现目标的努力之中。”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领导力显然不是借助权力,动用权威,来让部属对自己分担的目标负责,而是能让员工自愿对目标负责,这是衡量领导有效性的唯一标准,领导者能否做到这一点,要看他能否给到追随者“三感”。一是重要感,即让下属感到所从事的工作是重要的和有意义的;二是社团感,领导者能帮助他化解人际关系冲突,能给到鼓励,与其他成员能围绕团队目标展开分工和合作,从而使他对团队产生归属感,使他由衷的发出感叹:“啊,我终于找到组织了,不再是只飘零的孤雁”。三是兴奋感,即人们从参与工作中能享受到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三、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在现实中,企业从上到下各级主管都是即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又扮演管理者的角色,这两种角色分别要求不同的一套活动或职能。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如下:
1、从职能上看:
领导者的首要职能是描绘愿景和规划战略规划,这需要他即要有良好的商业感觉,还要有胆魄扮演好探路者的角色。
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聚焦在战略之下做好计划和预算,这时他扮演的角色是团队行动步调的设定者,需要他关注细节,还要具备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2、从和部属的互动关系来看:
领导者和下属的互动为①用愿景去鼓舞、激励他人自愿追随其身后②用授权使大家分工合作③用高超的沟通技巧化解团队冲突、为员工提供情绪支持④用无私来指导员工的成长。
管理者和下属的互动为①寻求员工对计划的行动承诺②注重行动计划执行过程的控制③定期稽核员工执行的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注。
3、从对组织产生的影响来看:
领导力能催生变革和对变革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约翰.科特经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企业变革的成功与否,领导行为起着70-90%的关键作用,而管理行为只起着10-30%的作用.
管理的有效性对组织目标达成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决定着组织内部工作环境的秩序.
四、企业培养高领导力管理团队的价值何在?
卓越的领导者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带给团队积极的影响:
1、卓越的领导人能应因外部环境的变化,成功把握和调整团队的发展方向。
也就是说,领导者应有极强的前瞻力,这点对高层领导人来说,尤为重要,领导者的前瞻力与他的预见能力密切相关。毛泽东曾指出“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没有领导就没有胜利。因此,可以说没有预见就没有一切”。
2、卓越的领导人能真正激活员工内心意愿和活力。
在组织环境中,领导力被定义为“一个社会影响过程,在此过程中,领导者寻求下属自愿参与到实现目标的努力之中”,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领导力显然不只是运用权力,动用权威,他体现在不同的层面上,例如在个人层面,卓越的领导者能对追随者施以指导、鼓舞、激励、和解决成员间的冲突,在组织层面,能建立文化,积极的推动变革。
汤姆.彼得斯在他的畅销书《追求卓越的激情》中,对卓越领导人的行为做了更宽泛的描述:“卓越的领导者意味者愿景、欢呼呐喊、爱、信任、活力、激情、投入、始终如一、运用符号、守时、投入的表演、创造各个层级的英雄、教练、有效的巡视、以及许多其他的事”。
通用电气公司前任CEO杰克.韦尔奇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当他还是一个集团的主管经理时,他为了表示出对解决采购成本过高的问题的关注,在办公室里装了一部专供集团内全体采购员拨打的专线电话。只要某个采购人员从供应商获得一项优惠,就可以直接给韦尔奇打电话。无论韦尔奇当时正在干什么,是谈一笔上百万美元的业务合同还是同秘书聊天,他一定会停下手头的事情去接电话,并且说道:“这真是太棒了,大好消息,你为每吨钢材的价格省下了两角五分!”然后,他马上就坐下来起草给这位采购人员的祝贺信。韦尔奇的这种象征性做法不仅使他自己成了英雄,也使每一位采购代理商成了不同于一般人的英雄。在这个意义上说,领导也是戏剧艺术家。
3、卓越的领导人能及时对麻烦的是非问题做出决断的勇气。
在组织中,领导不限于身处特定职位和角色的人,组织中从基层到高层,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领导者,许多非正式领导者为组织有效性做出了贡献。
在08年512那起国难中,温家宝总理作为国务院总理对军队并没有调兵遣将、发布命令的行政权力,但当他得知由于桥梁倒塌,彭州市十万群众被堵在山中,救灾人员和物资无法运入时,他心急如焚,积极发动部队要克服困难、要求他们能尽快赶到彭州,而在此地救援的一个军官说了一句“有困难”的话,在那种特定的背景、时间、地点下,总理发火了,他说:“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十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接着,总理眼睛里冒着火,又补充一句:“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活你们,你们看着办!”。这句话也极大的激励了救灾现场的官兵,也感动了全中国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