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上海财政局官方网站获悉,2011年上海市政府债券于今日招标,16日开始发行并计息,18日发行结束。此前,国务院批准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首批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这意味着上海将成为第一个正式启动试点发债的地方政府。
根据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发行2011年上海市政府债券有关事宜的通知》,此次债券发行分为两期,分别是36亿元3年期、35亿元5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券。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其“准国债”地位及近期的大环境,这两期地方债很可能受到投资者追捧。
长江证券宏观分析师表示,本期地方债发行利率预计将略低于当前新发国债发行利率,但由于规模不大,短期内不足以对于债市供给形成冲击。
沪上中小企业钱紧利薄甚难熬
近期,上海调查总队对200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调查显示,当前中小企业面临多重困境,盈利状况不容乐观。不少中小企业反映,目前资金总体偏紧,融资成本持续增长,借贷门槛高,难度大。很多中小企业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放宽贷款条件,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力度,同时简化贷款手续,使中小企业能及时融资,保持中小企业的正常运营和促进扩大生产。
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中小企业利润增长趋缓,部分企业利润持平或下滑,甚至面临亏损停产。以奉贤区为例,半数以上的受访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或亏损。浦东新区和崇明等区县受访的中小企业也表示利润不断下降,一些企业的利润率仅维持在3%-5%的范围内,部分甚至已处于亏损边缘。
今年以来,央行连续出台多项抗通胀的货币政策,中小企业融资压力骤增。受访企业普遍反映,今年央行三次加息、银行资金管制力度加大,进一步推高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和贷款难度。
调查同时显示,目前银行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大部分企业不倾向于其他融资方式,更不认同民间融资。几乎所有受访企业均反映今年以来用工成本提高。一方面,年初“用工荒”的出现,大幅推涨了员工的工资水平;另一方面,今年4月1日,上海全面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7月1日起实行《社会保险法》,上海外来劳动力综合保险将实行新标准。受此影响,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雇用外来劳动力较多的企业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
成本上升 重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
伴随着成本上涨,众多的中小企业正面临巨大考验。昨日,记者从市中小企业局公布的今年一季度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监测情况了解到,受生产成本增加影响,我市中小企业盈利能力继续受挤压,被监测的企业中超过70%的企业扩大了营业规模,营业成本同比增长达到了31.57%。
70%企业扩大营业规模
一季度,我市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出现了较大上升。根据市中小企业局的监测,超七成企业经营规模扩大。被监测的297户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4.49亿元,同比增长27.86%。其中,农副食品加工、纺织业服装、皮革制造、木材加工业、医药化工、塑料橡胶制品、建材业、通用设备制造等行业都保持了40%以上的速度增长。
成本涨幅超过30%
被监测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1.57%,营业税金及附加同比增长31.5%,均高于营业收入增速。297家被监测中小企业实现利润5.98亿元,同比增长17.59%,与营业收入增幅差距在10个百分点以上。市中小企业局官员分析,这意味着,中小企业实现利润增长主要是靠销售规模的扩大来实现,而每单位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则呈下降趋势。
50%销售收入未到账
同时,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明显加大,应收账款偏高。
截至3月末,297家被监测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达60.46亿元,同比增长23.74%,有应收账款的主要是工业企业。从绝对额上看,应收账款已经达到当期营业收入的近五成。
3月新增的应收账款是当期新增利润的1.5倍。应收账款增多,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加大,借贷产生的利息支出随之上扬。1~3月被监测企业利息支出共计1.72亿元,同比增长37.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