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生物氨糖技术国内领先
近日,青岛利中甲壳质公司的海洋生物氨糖清洁生产技术中试研究项目通过了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是青岛市关键技术重大攻关计划项目。
海洋生物氨糖是目前全球需求量最大的生物医药原料,主要通过甲壳质酸解获得。由于现行的生产工艺无法解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酸气、酸渣、酸液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新成果采用真空浓缩+石墨改性热交换器冷凝法及可再生大孔吸附树脂脱色纯化工艺,实现了酸气、酸液的再回收利用及酸渣的无害化处理,解决了氨糖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清洁生产,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秸秆固体成型燃料技术研究在宁波获得成功
经过近一年的攻关,秸秆固体成型燃料技术研究在我市获得成功。投产一个月以来,生产出由各种秸秆制成的燃料煤70吨。
这项技术被列入2009年宁波市循环农业项目。由宁海绿丰生态有机肥有限公司承担实施。
昨天上午,记者在绿丰公司秸秆车间看到,轧成碎屑的秸秆随输送带进入机器,经加热塑变、挤压成型等工序,不一会儿,就变成了圆筒状的煤饼。绿丰公司鲍总经理告诉记者,原料都是从当地农户手中收购来的,有稻草、玉料秆、黄豆秆、棉花秆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作物秸秆变成了‘农业废弃物’,被就地焚烧或丢弃,加剧了环境污染。”市农技推广总站副站长周志锋说,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技术,就是利用不同作物秸秆内在成分的差异,采用各种工艺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固化成型性试验。
据介绍,秸秆燃料发火快,热值高,完全燃烧,几乎无杂质、无污染,目前市场价每吨700元,受到了我市一些中小企业的欢迎。同时,这种新开发的生态能源也开辟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据统计,绿丰公司去年以来以240元/吨的价格收购废弃秸秆3000余吨,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市农技推广总站有关人士表示,该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利用秸秆1万吨,折合标准煤5000吨,按每吨煤900元计算,年收益在450万元左右。今后秸秆燃料作为一种替代能源,完全可以在农村的生活用能和许多中小企业用能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