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会带来一系列的转变与挑战:孩子离家、更年期、父母离世、意外的健康问题,以及职业和人际关系的变化。但这一时期同样为个人成长提供了深远契机。你有机会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先事项,从过往经历中汲取养分,开辟一条与未来目标相契合的道路。
步入中年,往往也正值职业生涯的中期,此时,你的成就、抱负与现实可能会发生碰撞。内心纠结于未达成的期望,这十分常见;意识到许多早年的梦想与志向或许永远无法实现,着实令人警醒。但专家表示,这一时期同样为个人成长提供了深远契机。你有机会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先事项,从过往经历中汲取养分,开辟一条与未来目标相契合的道路。 “人生的前半程在于‘积累’,” 现代长者学院(Modern Elder Academy)创始人、《学会爱上中年:人生为何越老越好的12个理由》一书的作者奇普·康利说道,“做这个!尝试那个!积累朋友、孩子、履历上的亮点,以及家中的物件。” 他还表示,“人生的后半程则是‘精简’。此时你要分辨出对你真正重要的东西。” 在中年的忙碌生活中,开启这一“精简”过程,可能会让人觉得难以招架,甚至无从下手。工作、家庭以及其他事务的压力,几乎不会给自我反思留出空间。然而,为中高层专业人士提供职业辅导的 “进阶职业服务公司” 的创始人埃博妮·乔伊斯认为,抽出时间和精力回顾职业生涯并重新评估是值得的。“这能让你以更宏观的视角规划未来的走向与方向,” 她说。 以下是康利和乔伊斯建议在职业生涯中期回顾时提出的六个问题:
1. 十年后,我会因没做什么或没学到什么而后悔?康利说,后悔或许带有负面含义,但它可以成为一位强有力的老师。“随着年龄增长,你会拥有‘周边视野’,能够预见未来,” 他说,“你能明白自己行为的后果。” 康利建议利用预期后悔的力量,也就是想象一下,如果现在不采取某些行动,未来可能会感到的失望。他表示,这种前瞻性能够帮助你做出未来的自己会感激的决定。 研究表明,保持好奇心、学习新技能以及拥抱新体验,与更长寿、更幸福的生活相关联。例如,康利在自己的中年时期学会了冲浪和西班牙语。所以,趁为时未晚,想想你想要学习的学科、想要养成的日常习惯、想要投身的经历,以及想要前往的地方。他说,目标在于 “做出能带来长期满足感的决定,而非仅仅追求即时满足。”
2. 我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许多人在职业生涯早期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来自父母的压力、社会规范,还是想要符合特定成功观念的渴望。这可能导致职业选择更多地优先考虑他人的期望,而非自己的欲望与兴趣。后来,为配偶和孩子做出的牺牲,可能会进一步掩盖个人的抱负。 乔伊斯说,当你步入人生中期,是时候从受外部力量和他人规划驱动的职业生涯,转向由自己的意愿和认为有意义的事情驱动的职业道路。“这是一个摆脱‘本可以、本应该、本会’的束缚,专注于自己梦想的机会,” 她说。 康利表示,要确定对你个人而言有意义的职业生涯是什么样的,需要进行自我反思。“什么能让你兴奋?什么会让你激动?你对什么感到好奇?在人生早期,你曾经喜欢但后来忽略的活动有哪些?” 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帮助你识别职业生涯中可能的转折点,无论是转向相邻行业,还是彻底转型到截然不同的领域。“这能让你意识到自己有更多的选择。”
3. 我培养出了哪些能奉献给世界的专长或天赋?到了中年,你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见解,或许还经历过一些艰难困苦。康利说,你可以回顾自己所获得的技能和专业知识,思考如何利用它们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他从精神病学家兼作家大卫·维斯科特那里获得灵感,维斯科特曾说:“人生的目的是发现自己的天赋。人生的任务是发展它。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出自己的天赋。” 康利推荐一项与彼得·德鲁克相关的经典练习。具体做法是,让别人连续五次问你 “你从事什么事业?”,每一个后续问题都能帮助你完善并聚焦自己的回答。“最终的答案往往会带来顿悟,” 康利说,“我就是这样意识到,我是一个能把人们聚集在一起的社交达人。” 这样做的目的是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优势,以及如何以有意义且与个人目标相符的方式运用这些优势。
4. 我希望自己的日常是怎样的?乔伊斯说,我们常常被鼓励从宏观角度思考职业生涯。老板和职业顾问会让你设想自己五年或十年后的未来,或者定义你对成功的理解。虽然这些启发很有价值,但乔伊斯建议从更微观的角度思考未来。“深入到微观层面,想想你希望日常生活的细节是什么样的,” 她说。 乔伊斯建议,与其专注于宏大的长期目标,不如设想理想未来中的一个普通日子。思考你想如何分配时间,想与谁互动,以及工作之余想做些什么。这种思维实验能让你更清晰地了解自己想要创造的生活,并使你的目标与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相契合。
5. 我愿意做出哪些权衡——或者不再愿意做出哪些权衡?人们很自然地会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反复思考各种 “如果…… 会怎样” 的可能性。也许当初做法不同,现在就能赚更多钱。也许做了其他决定,就能拥有更亲密的人际关系或更稳固的婚姻。 但乔伊斯说,你必须记住 “在当时,你做出的选择是符合自己的需求和优先事项的。”现在你年龄增长了,视角也更开阔了,这些需求和优先事项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也许你的孩子已经离家,或者变得更加独立,这让你可以在不受家庭责任干扰的情况下,更多地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或者,你可能不再愿意做出曾经做出的牺牲;相反,你希望个人生活优先。 她说,关键在于仔细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优先事项,有意识地决定自己愿意做出哪些妥协。“没有绝对的对错,但你必须有明确的意图。”
6. 我的生活在哪些方面变得更好了?记忆力衰退、关节作响、潮热、精力下降—— 与衰老相关的这些挑战和困扰,我们再熟悉不过。但康利建议,不要纠结于这些,而是转变心态,去欣赏衰老带来的积极方面:你所获得的智慧、经历过的事情,以及实现的个人成长。这种视角的转变并非不切实际的盲目乐观;它能对你的幸福感和寿命产生切实的好处。一项研究表明,对衰老持积极自我认知的人,平均比持消极看法的人多活7.5年。 年龄歧视在职场和社会中依然存在,但康利说,你也需要正视自己内心深处的年龄偏见。“如果你带着好奇心和热情投入其中,人们会注意到你的活力,而非你的皱纹。”中年会带来一系列的转变与挑战:孩子离家、更年期、父母离世、意外的健康问题,以及职业和人际关系的变化。没有现成的路线图。康利说,目标是利用一路走来所积累的智慧与经验,“有意识地规划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