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市场上,最聪明的公司不是那些比对手生产力更强的公司, 而是那些在思想上超越对手的公司。虽然有很多现成的工具能帮我们快速了解团队成员在做些什么,但要知道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就很难了。研究表明,最终决定团队表现的是团队成员共同思考的能力。我们都渴望更好地合作。虽然技术在这方面给予了一定帮助,但是数字工具并未解决全部问题。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
问题在于,协作技术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人们学习使用它们的能力。如何缩小这一差距呢?我们借鉴了几十个协作社区和学习组织的集体经验。下面是我们的发现。在大多数组织中,我们使用一套标准的工具来组建、领导和管理团队,包括个性测试、技能简介和团队角色。性格上,内向还是外向?敢于冒险还是规避风险?善于分析还是凭直觉?技能上,在特定领域的天赋、经验或专长是什么?还有在团队中的潜在角色:对团队的目标有什么贡献?
我们通常认为角色关乎人们做什么,比如团队领导、项目经理或者研究员。需要决策时,去找团队领导。想要更新进度时,去找项目经理。需要调查某件事情时,就去找研究人员。但是在今天的市场上,最聪明的公司不是那些比对手生产力更强的公司, 而是那些在思想上超越对手的公司。虽然有很多现成的工具能帮我们快速了解团队成员在做些什么,但要知道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就很难了。研究表明,最终决定团队表现的是团队成员共同思考的能力。
因此我们建议,正如分配工作角色一般,如今的团队成员还应该分配思考角色。了解团队中其他成员的思考方式,也让他们了解你的思考方式。这样一来,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变得更有活力,更有参与感,更有创造力,更高效。
合作一方面是协调人们所做的事情,另一方面则是让人们在思考方式上保持一致。那么你该如何评估自己和团队成员的思考方式呢?
虽然有一些方法可以评估你个人思维方式和对他人产生影响的方式,但我们发现,没有一种简单评估方式能帮人们在从自己的思维方式出发,与他人联系、交流及合作。因此,在经历了大量的共同创造和不断试错后,我们开发了一种三步法,它能够带来实用而有价值的结果。
1.焦点
第一步是辨别出你在特定情境下思考、关注的焦点。你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在想法、过程、行动还是关系上?例如,早晨你考虑一天的事情时,你会倾向于思考今天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的计划、采取的行动还是见的人?选择并非排他,主要在于你的注意力焦点会自然而然落在什么地方。就像当你想看一场电影或读一本书时,你倾向于选择动作、浪漫、戏剧的还是神秘题材?
2.方向
下一步是注意你在特定环境下的思考方向。关注微观还是宏观?看全局还是看细节?确认这个问题的一个好方法是:想想开会时最让你感到烦恼的是什么。你更可能抱怨自己深陷琐事,还是会抱怨事情太笼统、不够具体?这些维度都是对性格、技能和传统角色的补充。有些项目经理更倾向于关注过程,而另一些则更关注人。有些外向的人更看重全局,而另一些人更注意细节。
3.综合
第三步是将这两方面结合,评估自己在任意工作场景或环境下的总体思考方式。比如,偏向宏观或大局的:
探索者思维强调产生有创意的点子 计划者思维强调设计出高效的系统 动员者思维强调激励人们行动 连接者思维强调建立并强化关系
偏微观或细节的:
专家思维强调客观性和洞察力 优化者思维强调提高生产力和效率 生产者思维强调完成目标和提升动力 教练思维强调培养人才和发掘潜能
当你知道了自己的思考方式,就能弄清:自己的天然驱动力来源;为什么某些问题富于挑战而有些则非常枯燥;以及为了最终达成目标需要做的改进等。
了解自己的思考风格后,也要鼓励别人把他们的风格告诉你。这样一来,你的思维方式就变成了为团队所用的工具,类似社交货币。想象自己在为新目标组建团队时,你难道不想弄清:谁会为讨论全局策略而兴奋,谁又会产生挫败感?谁喜欢执行具体的工作,谁又有利于管理团队变化?
这里有个真实的商业案例。一家公司对其整个管理层的思考方式进行了分析识别。通过结果热点图,他们发现团队中许多人是全局探索者思维以及行动者思维(动员者思维和生产者思维),但是鲜有关注流程的思考者(计划者思维和优化者思维)。这个团队善于提出宏观想法并动员每个人参与行动,但在处理细节和提升效率方面明显薄弱。
掌握了这些新信息之后,他们开始给那些微观思考者更多发言权。虽然这些人常常会破坏全局探索者和动员者营造的激昂气氛,但是他们依然调整了文化和招聘策略,以便创造出一个更加平衡和拥有多元思维方式的团队。
在个人层面,某位领导者总是选择聚焦于咨询、营销等富有创意的工作。但通过识别自己的思考方式,她认识到自己更容易被关系激励而非想法;思考方向更倾向于连接者而不是探索者;用想法来滋养关系,而非用关系来培育想法。明白了这一点后,她将工作的焦点转向客户管理和业务开发,从而提高了动力和积极性。
商业环境正在迅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找到更好的新方式去连接、沟通。我们都渴望与他人更好地合作,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实现。相比于了解别人做了什么,理解别人如何思考,将会助你与他人实现更优质高效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