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第十三届中国管理·全球论坛暨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颁奖盛典在深圳召开。花老师以《组织生长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能力》为主题进行演讲,探讨今天的挑战下,组织如何内化出生生不息的生长力。
组织生命力:寻求定力,克服焦虑的过程
我们用各个维度描述今天所面对的现实,有两个维度是需要我们特别对待的。一方面源于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带来的深远影响;一方面源于人类社会开始转向未知世界的探索,无论是宏观的宇宙,还是微观的微生物群。
这样的事实,带来的最根本性的影响,是组织依靠核心竞争力为自己打造可靠的壁垒已经一去不复返,代之而起的是对企业生生不息的生长力依靠。所以,今天最应该讨论的是企业如何内化出这生生不息的生长力?
通过持续30年对企业的观察,我发现企业可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技术和未知世界的影响,但是企业始终要找到一个内在的、持续的、向上的成长势头,不断地寻求内在的生长动力。最近还有人问:陈老师,当下管理者或者管理研究学者,到底焦虑什么?
我说,我一直和成长型的企业在一起,所以我不太讨论焦虑的概念。如果我们从组织生命力和企业内在的力量上来讲,这是一个不断地寻求定力,克服焦虑的过程。如果没有定力,企业一定是长不起来。这个定力来源于企业内在的动力源泉。
组织成长的3个阶段
企业也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如果企业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一定是把自己放在大的环境下,让自己长起来。这是我一个比较早的研究,分享给大家。
(1)组织初期发展阶段:个人领导力是关键
在研究中,我发现在创业初期的企业,企业的生命力来源于个人领导力,来源于企业家内在的动力,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企业家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外部怎样波动,无论组织多么的弱小,因为有企业家精神,创业的精神,组织会有一个圆圆的拉动力量,让组织朝着正向的方向上升。
(2)组织成长阶段: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到了组织成长阶段,企业开始有一定的规模,组织重力越来越大,外界跨领域反向摩擦力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企业开始形成它的核心竞争力,用核心竞争力拉动组织的正向成长能力。
(3)组织持续生长阶段:组织自驱力是关键
今天,我们来到了环境和组织双重复杂的条件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特别强调高质量发展并可持续。很多企业家和学者都很好诠释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组织持续生长,组织自驱力是关键。
随着组织的成长,外部环境的复杂,面对技术和未知世界的探索,我们没有办法用过往的经验,寻求外部更多的支持,组织更大的力量其实是来源于内在的自驱力。
今天的挑战:如何高质量发展并可持续?
沿着这个概念,接下来我想告诉大家,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并可持续,是要按照组织的自驱力和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做四个方面的努力。
第一,组织生长力之跨领域的价值网——削弱外界摩擦力
首先,我们怎么削弱外界的摩擦力。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外界的摩擦力是挑战、压力,是阻碍的力量,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摩擦力,用一个跨领域的价值网络整合起来,我相信摩擦力会变成我们的机会。
这就要求我们认知范式的改变,从客户(而不是企业)出发,用共生(而不是求赢)的逻辑重新认知企业所在的环境。也就是,我们不再以企业为中心,产品为中心,转向客户的中心,转向共生关系。
这不是一个新的观点,我们其实讨论了很长的时间,但是我们真正做到的时候,其实是需要我们能否用数字技术去构建企业新的价值活动。新的企业价值活动,因为数字技术的帮助,其实是打破了行业和组织的边界,出现了三个新的价值空间。
场景互联性:为了帮助顾客拥有主权,我们需要改变产业上下游,重构产业本身的价值空间。
数据贯通性:当我们能够把数据贯通的时候,就可以形成新的联动,超越产业本身而达成新体验和新空间。
价值互动性:当我们能够价值互动的时候,就可以借助于不同的价值平台,以更低的成本,帮助顾客有更好的体验和更多的效益。所以,当我们把外部的摩擦力通过跨领域的价值网络做组合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摩擦力反而是新的机会。
在新的形势下,共生战略是我们的选择。传统的战略概念中,我们是在产业领域内讨论相对优势,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取舍关系。当价值活动改变的时候,我们转变成新的价值空间,我们不确定谁是我们的对手,因此,输赢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变成一个更大的生态空间,让我们不断致力于做生长,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兼得或者促进。所以竞争战略是寻求竞争,讨论输赢,而共生战略是寻求更大的成长空间,不断共同发展。
比如我到了拈花湾,发现这里有一个非常美的实体场景,但是当拈花湾拥有数字技术贯通的时候,又有了一个线上和线下融合的全新场景。这就是一个我既熟悉又不熟悉的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兼得和促进。因此,当你这样去构建价值网络,外部的摩擦力反而是一种可能。
第二,组织生长力之无边界的组织细胞——分解组织重力
我在做组织研究的时候,一个很深的感受,当企业拥有一定的组织重力的时候,组织重力就像是压舱石,可以让组织很稳定,但是当组织重力过大的时候,这就是阻碍力量,让你固步自封,让组织懈怠,没有办法前进。所以,我们讨论自己不断持续生长的时候,如何分解过度的组织重力,需要我们的组织细胞可以做无边界,做一个更好的协同。
我们在讨论数字化转型怎么转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技术和业务层面去做,在组织层面,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在企业内部形成“协同——平台化”的组织结构形式。这个组织结构形式,有两个重要的体系,一个是共享服务体系,一个是网络协同体系。
因此,工作者取得成效的方式以及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时代,个体胜任岗位,有意愿努力工作,我们就可以取得成效,因为在岗位上,组织分配了成效。数字技术来了之后,对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是适应变化和动态调整,而在意愿上,不是依靠工作者本人的意愿,而是协同更多人的意愿一起来工作,然后直接参与顾客的价值创造活动。
因此,我们的工作方式也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工作者依赖固定的角色,固定的路径,被称为“工具人”;到了数字工作方式,工作者是“价值共创者”。因此,为什么今天提无边界的组织细胞,让更多人能够一起去工作?因为智能协同,让人更有价值,更有成效。
第三,组织生长力之组织信仰——不受大环境或跨领域的多重干扰
如果我们要超越环境,包括跨领域的多重干扰,形成一种新的能力的时候,组织要有一种真正的信仰,这种信仰就是企业家精神、长期主义以及高质量发展。这种信仰需要价值观中真正的定力,超越环境。因此,在长期主义中,我用了三个关键词——生存、承诺和勇气。也就是说,
(1)长期主义者清楚现实残酷,并从现实中找到生存的解决方案
(2)长期主义者永远坚持做对的事,并清晰地认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
(3)长期主义者需要有正视自己不足,超越自我的勇气。
第四,组织生长力之组织自驱力——自组织、自进化
我很喜欢张瑞敏的这段话。企业就有希望找到新空间,那样就不卷了。所以我经常说,要靠“三自”创“三新”。“三新”就是自主人、自组织、自循环,“三新”就是新模式、新生态、新范式。“三自”“三新”也不是静止的,而是无限循环的。——张瑞敏
这段话非常好的描述了,为什么今天我们可以有定力,有空间,有未来,有清晰的发展,还在一个不卷的状态里,无限循环。
我还记得“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颁到第十年的时候,有一个内部的讨论和报告,只要组织有能力,不断地改变,不断地成长,未来十年将充满根本性的突破和改变世界的惊喜。所以,有人问我,为什么今天的管理这么复杂,很辛苦却没有取得成效?
这是从创业型的企业到领袖型的企业的成长过程,对管理的要求,从内部到外部,要求其实是越来越高的。企业不可能停留在目标顾客、产品规模和计划管理上。组织越发展,所需要的东西越来越多,能力要求越来越强。
当组织这样去成长的时候,才有机会一步一步成长起来。也就是说,当组织不断这样成长的时候,在创造崭新自我的同时,也创造了组织的生长并迎来了新的世界。
有人问我,数字化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我回答说,数字化给我们带来了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新世界,人工智能来了之后,我们在三个世界做融合——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和虚拟世界。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新世界的空间一定会变得更大。我也预祝中国企业来到新世界之后,创造更新的价值,期待下一个十年更多中国企业的成长。(本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