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冬天》一文是任正非的代表作,当年一经发布就在商界引起了热议,比如杨元庆就曾推荐该文给联想的干部们学习。在2000年前后,华为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无论营收规模还是行业地位,华为都可以说表现优异,非同凡响。当年开公司大会的时候,华为员工也是喜气洋洋,认为形势一片大好。但任正非并不这么认为,相反,他认为华为的情况很危险。
因此他对华为人发出了警告:冬天要来了!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它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任正非《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就是如此。对很多创业者来说,创业维艰,《华为的冬天》里蕴含的这三个道理,是越早明白越好。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任正非表示,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所以,大家要有危机感,要早做准备,这是居安思危,而不是危言耸听。
不管企业还是个人,如果太顺利了,就可能造成灾难。古人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这个道理。任正非曾说过,“最成功、最具有创造力的人,往往有着最不顺的成长经历。”只有遭受过逆境的磨炼,人才能驾驭成功。这也是创业者要深思的地方,我们追求成功,前提是要让自己配得上成功。所谓的危机意识,不是吓唬自己,而是想办法应对危机,有所作为。
2、自我批判是思想、品德、素质、技能创新的优良工具。
所谓谦受益,满招损。一个骄傲自满的人就等于放弃了继续进步的可能,而自我批判就是通过思想上的奋斗、反熵增来拓展自己更进一步的空间。吾日三省吾身,凡是能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的人,是不会原地踏步的,他们不会满足现状,他们会积极努力,不断改善,追求卓越。
“自我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也不是为全面否定而批判,而是为优化和建设而批判。总的目标是要提升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企业的自我批判行为,其实就是自我优化和建设的努力,是企业的熵减动作,以延长企业的生命。事实上,企业以熵减为生,企业的活力源于自我批判的努力。能够自我批判的人和企业,前途无量。
3、面对变革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有承受变革的心理素质。
华为必须进行持续的管理变革,任正非强调,变革是公司竞争力提升的需要。要知道,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固步自封,刻舟求剑,死守着老一套是不行的。要想跟得上环境的变化,要想不被时代淘汰,企业就必须主动变革,拥抱变化,与时俱进。当然,变革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对那些已经组织固化、僵化和思想陈旧的企业来说,变革更为困难。对此,任正非说得很透彻:
什么是变革?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利益重新分配是大事,不是小事。这时候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才能进行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才能运行。在改革的过程中,从利益分配的旧平衡逐步走向新的利益分配平衡。
从古至今,打破旧的坛坛罐罐的过程都是痛苦的,但不如此就不能获得新生。创业者越早懂得变革越好,因为变革越往后越困难,很可能导致企业的失败。另外,变革的内涵就是循环流动,任正非的这个思想值得大家深思。
除了以上三点,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里还谈到了均衡发展、模板化管理和创新等问题,但核心思想都包含在上述的三个道理中。其实,作为企业创始人和领导者,你的一个核心素质就是预见性,在事情还没有发生时就要提前想到、看到,未雨绸缪。
在任正非喊出“冬天来了”的时候,任正非就想到了以后华为要面临的困境,“网络股的暴跌,必将对二、三年后的建设预期产生影响,那时制造业就惯性进入了收缩。眼前的繁荣是前几年网络股大涨的惯性结果。”
虽然有所预见和准备,但华为仍然是差点没有走出来。由此可知经营企业的困难,我们看最近这些年那些不断陨落的企业,岂不就是败在了这方面?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希望大家都能在冬天来临前就准备好了棉衣和过冬的粮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