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我去深圳参加了华为冬季新品发布会。那场发布会上,压轴的并不是华为最新的折叠手机,而是一辆新能源车 AITO问界M5。华为不造车,但车确确实实出现在了华为的发布会上,并且短短5天,就已经被预定了6500多台......
如今,造车界是真的热。华为、小米、百度等等,该来的不该来的都来了。但就在 M5面世一周前,一位华为的“老朋友”也官宣入局造车。他就是 出狱后又又又创业了的李一男。当然,他更为熟知的身份可能还是“华为前太子”?
他说他们旗下的产品定位是高端车,今年九月交付。 余承东也说问界M5可媲美百万豪车,也是今年交付 .......得,老冤家再聚首,新的纷争又开始了......
记得我之前看过一个段子,说李一男当年要离开华为时还和任正非吵了一架。任正非直指李一男:“华为总裁你都不愿当,非要造反么?”可李一男对着吼:“你说对了,我就是要造反!”段子真假咱不知道,但“造反”确实也算是真的。毕竟他的出走,曾被誉为是华为30多年,最大的“内讧”。
李一男年轻的时候,真是妥妥大男主剧本—— 15岁考入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23岁加入华为,两天升任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升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25岁就升任华为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就坐上了华为常务副总裁的高位......可以说华为起始壮大阶段,很多关键性胜利,李一男都是核心决策人员。
这升迁速度,不难看出他确实能力出众,且一向冷酷的任正非都把他叫做“干儿子”,也难免外界传言,李一男是被当做太子培养的。但一家大企业的掌舵者,需要的可不仅仅是研究能力。所以任正非后来把他送去了市场部,一心想把他培养的既懂研发又懂市场的全能人才。但这一切在年轻气盛的李一男眼中变成了变相削权,于是他提了离职。
这属实是任正非也没想到的。劝也劝了,但人真的想走是留不住的。那时恰逢华为学西方管理模式改革,鼓励内部创业,所以最后这次离职体面的以内部创业结束,李一男带着1000万的设备走了,任正非也带着几乎所有高管,为他开了场盛大的欢送会。
后来,李一男北上创建了港湾公司,钱赚得飞快,但其实也没真正意义上脱离华为。员工基本都是从华为挖的,客户也是从华为抢的,主打业务是代理华为的路由器和数据通信产品,甚至内部结构和企业文化都和华为差不多。
任正非对此有极大包容——当初他们签了协议,只要不涉产品研发上的竞争,他都支持和理解。但很显然,年少得志、最擅长研发的李一男,怎会心甘情愿被压一辈子?
尤其是头顶华为前太子的名号,成为资本的香饽饽后,有能力有钱,就很难收的住手了。就这样,在资本的支持下很快他的爪子就伸向了华为的主业务,开始动华为的蛋糕,而这也带来了一个连锁效应——
抢业务就算了,李一男为了能快速上市,在与资本谈判的条件里答应了外资共享从华为带走的研究成果。而后来华为很多当初内部创业的人都开始效仿他,窃取华为的技术和商业机密,和华为对着干。这对于华为就是一大危机,所以被惹恼的任正非亲自带队成立了“打港办”,即使赔本也要他的生意凉。
就这样,港湾上市凉了、想卖给西门子也凉了,兜兜转转,港湾又被华为收购了,而李一男又回了华为上班......绕了一圈,又回了原点。但此一时彼一时,一个曾被叫做“叛徒”的人,又还能像以前一样被重用吗?
其实我觉得任正非是恨铁不成钢的,所以在回归仪式上他没有冷嘲热讽,而是把罪定在了西方资本上—— 他说这场华为内战,就是西方资本为了窃取他们20多年累积的通信技术而使得手段。
商战总是拐那十七八个弯,你都不知道哪一环就被人利用,输的片甲不留。我觉得这就是任正非能这么多年把华为做大做强屹立不倒的真正原因——他具备一个企业家该有的眼界和格局。但我想那时的李一男是看不到这个层面的。毕竟那时他太年轻,也太想赢了!
有的时候太想赢,也是一种自我绑架。它会让你变得不择手段,变得急躁冲动,变得失去道义......能及时清醒人很少,除非付出极其惨痛的代价。
对于李一男来说,最惨痛的代价不是失败,而是入狱。 当初回华为后,合同期一过,李一男就走了。先去了百度做CTO,又去了12580做CEO,后来又去了金沙江当投资合伙人,最后又创业做了小牛电动车。折腾来折腾去,虽然没超越当初的成就,但也超越了大多数人。
大家其实对他的小牛很有期待的,毕竟很多人都觉得这位技术大神能颠覆电动两轮车的概念。可谁能想到在小牛第一款电动车发布后的两天, 他就因涉股票内幕交易,被抓了......
原来当年他在金沙江做VC的时候,参与了华中数控的内幕交易, 获利700多万,因为这,他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罚了750万。你说何必呢,对于他这个层级的人来说,700多万就是个小数字罢了。
可说到底我觉得还是因为他想赢,所以敢于铤而走险。其实吧,企业家的圈子里,坐牢也不是啥稀奇事。明星出轨都要全面封杀,但企业家坐牢了,外面会有一堆人喊着“快出狱,重整雄风”!举个例子:黄光裕。所以出狱后的李一男又创业造车时,资本也没对他关门。
今天在办公室,大家都在讨论他能造出车吗?很统一,没一个看好。毕竟新能源车可谓是现在最卷的行业。搞互联网的搞地产的,谁谁都想插一脚,但又有多少人做成了呢?
看看恒大,烧了多少亿了?车连个影子都没有,那他就算卖了手上小牛的股权,拿了5亿融资,可在这动不动烧百亿的造车界,又能擦出火花吗?
别说特斯拉这类专门造车的车企了,老东家华为,我觉得他都赢不了。其实我不懂,从通信行业到IT,到投资到电动车......他一直在变变变。我都产生怀疑了——当初华为调他去市场部,他不是要专心做研究吗?
可从后来这一路来看, 我看到的不是一个想专心做研究的人,而是一个急需用名利上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人。你看他的职业转换,就是跟着时势而来,什么最热他就去哪,就是想要借势而行。这其实没错,懂得借势是一个聪明的捷径。但是这也足以证明他对自己不够“忠诚”了。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没有人能遍地开花,一辈子能在某一个领域开一朵花就已经是万幸了。倘若他当初一直留在华为,就算不做接班人,那经过这几十年磨练,我想在他最擅长的通信领域,他现在一定是行业最顶尖的大拿。
但现在呢?他身上的标签确实是多了,但最牛的不还是20多年的那个吗?
这背后其实就是迷茫。对自己迷茫,对名利却有熊熊燃烧的欲望。这也是我为啥觉得华为任正非牛逼的原因。如今来看,华为能走到今天,恰恰就是对自己足够清醒。
别人炒房、搞互联网、对外疯狂投资,可华为依旧在做他的老本行,就算延申也是基于本行技术的延申。 结果呢?就是做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遭受了如此强度的打压,都还能艰难活着。
可其他很多企业呢?那还需要打压?玩得多错的多,自己就把自己玩死了。 佛教里的三毒,名为:贪、嗔、痴。 贪在第一,足以证明人活在世,谁也逃不出人性劣根性的支配。 适量的贪欲要有,但一定要分得清主次,看得清自己。
一个人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已经很难了。甭管个人规划还是企业规划,不忠诚,无大成!永远别想着赚自己认知以外的钱。有时间到处乱窜,在自己一知半解的行业做发财梦,不如好好把自己真正擅长的做专做深。隔行如隔山,转行就等于从零开始。都说要去做斜杠青年,可真正牛的人,一个标签就能流芳百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