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注册
企业增值网 设为首页  
  管理    营销    品牌    案例  |  民营    团队    创业    趋势  |  女性    设备    安防    建材  |  房产    包装    项目    模具  |  教育    财经    资讯    新闻  |
  绩效    策略    人力    培训  |  专家    职场    企业    策略  |  文化    汽车    造纸    仪器  |  环保    印刷    物流    法律  |  云算    新华    军事    国际  |
首 页公司简介商品市场伯乐平台午间课堂视频集锦大型展览加盟代理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首页 分析决策
美国真的病了?

[作者:赵向阳    点击数:1174    更新时间:2020年07月06日]

    一本改变我关于美国认知的书

  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战、动员整个国家的力量打压华为等中国高科技公司、新冠疫情在美国大面积爆发、一个黑人之死引发的广泛抗议……美国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斯蒂格利茨的新书《美国真相》是一本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全景式、深刻清晰认知的书。我非常喜欢,隆重推荐给各位朋友。虽然此书的主题是关于美国,但是,我阅读此书的关注点更多的放在中国,或者管理学。我念兹在兹的是:

  1)这本书对中国有什么启发?

  2)经济学研究对于管理学研究又有什么启发?

  2017年特朗普上台之前,或者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对美国的认知和印象停留在一个青春年少、朝气蓬勃、阳光灿烂的时代。上帝之城、西部拓荒者、三权分立,民主自由平等,让人神往。

  可是,反观当下的美国,许多人和我一样开始怀疑,到底哪一个美国才是更加真实的?事实上,今日的美国生病了,甚至已经病得不轻了!

  当今美国问题的根源应该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消费主义泛滥开始算起,以金钱为中心的个人利己主义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斯蒂格利茨在《美国真相》中则把美国衰败的根源追溯到了里根时代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可以说,这本书对国内某些极端的“逢中必反”、“逢美必亲”的公知们,是一记棒喝,甚至是一个响亮的耳光。我估计他们很多人不喜欢。

  我很想知道,方方和她的同道们如果读完此书,做何感想?(他们是否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能否读懂此书,我都表示怀疑)。总之,如果要深刻理解美国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必须阅读《美国真相》。

  从字里行间解读斯蒂格利茨其人

  在解读此书的基本内容和深层逻辑之前,我想先谈谈我对斯蒂格利茨这个人的粗浅印象。我和他没有直接的个人接触,仅仅是看过他的几本书而已,比如《全球化逆潮》、《不平等的代价》和《自由市场的坠落》。

  我一直认为,人文社会科学里作者的人品和价值观在很多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学术立场和水准。不同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不可能是价值无涉。在某种程度上,作者的学术观点就是他的生活经历的某种反映和理论提升。

  虽然在此书中,斯蒂格利茨没有说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但是,通读下来,明眼人一看就是知道他是一个典型的民主党人、白人左派。

  请注意此书的英文名字People, Power and Profits:Progressive capitalism for an age of discontent。美国民主党内部有一个重要的党派,就叫“进步民主党”。

  斯蒂格利茨在本书中的基本观点和这个党派的政治主张非常相似。我们甚至可以把此书当做是美国民主党关于美国政治和经济改革的纲领和宣言。我很好奇,不知道此书在今年的美国大选之中是否发挥作用?所以,特别咨询一位在美国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的师长。

  他告诉我说,“这本书可能不会对美国的普通民众有任何影响。因为美国民众一般只看政治家推特上的话,很少进行深度阅读。”此书通俗易懂,面向一般读者,不是那种面向学术圈的“希腊文字”。但是,它的理论功夫非常扎实。甚至可以说,其中的每一个重要观点都是建立在严谨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完全没有国内学者那种追热点、煲鸡汤、神逻辑,造名词的现象。

  虽然作者对“美国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感到痛彻心扉,但是,仍然对美国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在最后一章《美国的复兴》里,其字里行间包含激情和感情。斯蒂格利茨试图帮助美国人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建立希望。但是,他对美国的未来,最多只是谨慎乐观,甚至可以说相当悲观。

  斯蒂格利茨具有极为宽广的、平衡的全球视野。不同于某些美国政要的“美国中心主义”和“美国优先”,他非常尊重和理解发展中国国家的难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尤其赞赏有加。

  文如其人。从他的字里行间里,你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激情,对自己的理论观点有坚定信仰的人。同时也能看到一个性格宽厚、平易近人的人,一个在生活中你乐于结交的朋友。

  这可能与他的个人出身和成长经历有关系。他出生在印第安纳州加里(一个没落的工业城市,许多中学同学混得非常不好)。他父亲是一个勤勤恳恳的保险销售人员,一直工作到80多岁才退休。而他母亲则在有色人种占优势的地方当小学教师,后来经过不断努力在某个大学当老师。

  可以说,斯蒂格利茨本人就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的见证者。可惜,像他这样的人,现在在美国越来越少。因为在当下的美国,社会阶层日益固化,昔日的美国梦真的快要变成一个梦幻了。所以,在斯蒂格利茨的众多研究中,他始终关注贫富差距、分配公平和社会不满(英文原著名字中的for an age of discontent)。

  跳跃式解读《美国真相》中的

  经济逻辑和政治逻辑

  “吾道一以贯之”,这句话放在斯蒂格利茨身上非常合适。斯蒂格利茨的“道”就是信息经济学,这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本,他也因此获得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充分经常导致市场失灵,所以,他特别强调垄断企业的危害性和自由竞争的重要性。他所提出的垄断企业滥用市场势力(Market Power)的观点令我耳目一新。巴菲特津津乐道的企业必须有护城河,企业家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中所强调的“弱者才去竞争,而强者则垄断”的观念,在斯蒂格利茨看来都是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不同于那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他特别强调有为政府和集体行动的重要性,强调社会、政府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平衡。请注意本书的英文名字: People, Powerand Profits,事实上分别对应的就是这三者。

  在《美国真相》里,斯蒂格利茨从经济学出发,同时也跨界到了政治学领域。他认为美国今天的贫富差距太大,根源在于美国的政治制度出了问题,甚至进一步说是价值观出了问题。未来美国的发展,需要建立新的社会契约。需要建立在一种不同的观念革命的基础之上。

  让我们先看经济逻辑(感兴趣的读者,请仔细阅读此书,我在这里跳跃式地勾勒出主要逻辑链条)。

  从1980年左右开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芝加哥学派,密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这本书里竟然一次也没有提及哈耶克!)——里根和撒切尔夫人的市场化改革——崇尚市场至上,放松管制(看不见的手、涓滴经济学)——认为政府有问题(“政府不能解决问题,政府本身才是问题”)

  从1990年开始,美国变成了一个公司化的世界(大科技和大金融的结合。“金融本来应该是工具,现在变成了目的!”)从价格歧视、就业歧视到大托拉斯垄断和市场势力滥用。斯蒂格利茨甚至复活了马克思关于“剥削”的概念,而不是继续沿用一个软化了的“歧视”概念。

  资本逐利的本质和政府的弱小,导致管理不善的全球化(中国的崛起和美国产业空心化只是一体两面而已),新技术带来的挑战进一步加强了问题的严重性(互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的全球转移,中低端工作岗位的流失),贫富分化,民众不满。

  绝大多数的美国人在过去四十年里收入停滞甚至下降。1%的富人的财富增长十几倍。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中,“我们就是那些99%”这个口号就来自斯蒂格利茨在《华尔街日报》上的专栏文章。

  《美国真相》的政治逻辑:

  在斯蒂格利茨看来,美国的民主体制有问题(一人一票,变成了“一美元一票”。)尤其是开放企业对政治家的捐赠的限制,“累退税制”为富人和大企业减税,特朗普任期内甚至有可能暂时性地取消遗产税,为富人财富的代际转移提供机会。

  美国领导力的缺位和混乱(小布什、特朗普两个共和党人,两个MBA!斯蒂格利茨甚至对里根也有很多批评,对克林顿也不满意,这一点颠覆了许多中国读者的既有认知)。几场昂贵的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美国的花费超过2万亿美元等)。

  美国教育和研究投入不足(注意:这是相比美国的GDP和保持美国第一的需求而言。书中没有言明这一点,中国读者阅读时必须保持清醒)。基础设施陈旧(高速公路和在5G竞争中失败)。公共医疗非常昂贵、不能覆盖全民(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唯一不承认全民享有医疗保险是基本人权的国家!)。

  种族、民族和性别歧视。

  美国在应对新冠疫情中的令人震惊的拙劣表现,黑人乔治·弗洛伊德之死所引发的大规模抗议活动,种族歧视的本质是贫富差距过大带来的阶级矛盾,也就是巴菲特所说的“阶级战争”。

  《美国真相》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揭示美国面临的问题。

  第二部分开药方,提出解决方案。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读起第一部分(迷途)感觉很过瘾,有一种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理。读到第二部分(重建美国的政治和经济:未来之路)的时候,可能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阅读第一部分时的沉浸感。

  此书对中国的启示

  阅读任何人的书,哪怕它是诺贝奖获得者的书,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批判性接受。我在阅读的时候反复提醒自己几个个问题:

  斯蒂格利茨会不会把美国问题说的太严重了?美国谚语“别人家的草坪更绿”,会不会“爱之深,责之切”?甚至有朋友说,斯蒂格利茨根本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抱有一种幻觉。

  是吗?国内有哪个学者能把中国问题和中国故事讲得像斯蒂格利茨那样清楚吗?到底因为是“云深不知处,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因为中国缺乏发达的思想市场?

  我们读《美国真相》时,不要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更重要是从中吸取美国相对衰败的经验教训,思考中国的未来发展。事实上,中国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和美国问题在方向上是相反的。

  比如,中国政府权力过大,金融市场过于保守,社会组织非常弱小——在某些经济领域,又过于放任和无序(比如,P2P和共享单车)——中国创业活动中很多都是寻租的。

  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转移价值。甚至是以提高交易成本为策略,毁灭社会价值。——比如各种各样的针对K12的辅导班,以摧毁孩子和中国教育为代价,实现个人财富自由和公司利益最大化。

  我们一定要始终记住华尔街的危害性,不能让中国经济走上脱实向虚的道路;始终牢记金融是手段,不是目的。建立健全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改革最近的一个重点。

  去年科创板开板、最近创业板注册制落地、上证指数编制方法进行改革等等,非常好。

  中国的股市必须配得上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成绩。但是,我们宁愿步子稍微慢一点,保守一些,也不能太快,不能太“创新”。

  例如,上个月全国人大开会,TCL的李东生提出关于延长股票市场交易时间,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问题,这种政策建议纯属荒谬。

  熟悉股市的人都知道,任何突发事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最多在一天内,甚至半天内,就会在市场力量的反复博弈中被充分消化而达到某种合理的价格均衡。

  所以,长期来看,每天交易四个小时与每天交易六个小时,对股市没有任何影响。

  斯蒂格利茨在书中建议对目前流行的高频交易提高交易手续费,减少股市投机,我认为就是非常合理的建议。

  我甚至顽固地认为,股市每天交易两个小时就够了。我们应该减少交易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生产性活动,例如,公司调研、理论学习,甚至休息娱乐。

  我在2019年9月撰写的《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从以英美为师,转向与德日同行》一文中提到,德国和日本的发达都不是依赖一个过度繁荣的金融市场。

  德日企业的发展更多的是靠银行、公司自己滚动式发展、公司内部的现金储备。

  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国家要发展高科技的、突破性创新,更多的是要靠风险投资和股票市场,但是,如果是要发展实业、渐进性创新,要依靠偏保守的银行和债务市场。

  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是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试金石。

  如果说,以前我们很多人对于“四个自信”还停留在口头,读完此书,结合美国当下的各种乱象,以及抗疫中的中国的出色表现,相信许多读者会对“四个自信”有更多发自内心的认同,会更加深刻理解过去四十年里中国的成功之道。

  ——一个有为政府、集体行动的重要性。

  ——市场和制度是人为建构出来,市场经常失灵。

  ——哈耶克所说的“自发的秩序”可能没有那么金科玉律。

  ——“中国政府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成长”(约翰·奈斯比特)。

  ——扶贫攻坚战、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不能让资本绑架政府和社会,也不能任由高科技无条件地裹挟社会。

  ——要充分估计人工智能对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保持充分就业。

  ——警惕类似百度、腾讯和阿里这种大平台对企业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可能危害。

  此书对管理学研究的启示

  管理学的“下游地位”,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科学哲学等都是管理学的上游和基础。

  管理学综合运用它们解决组织和管理问题,提高组织生产的效率。以前我们总是把《美国真相》中所谈到的很多经济和政治制度当做情境背景,当做限制条件。

  事实上,经济学逻辑和政治学逻辑是嵌入在管理逻辑之中的。小逻辑必须服从大逻辑。如果看不懂大逻辑,小逻辑必然是盲人摸象。如果大逻辑是扭曲的,小逻辑也好不到哪里去。

  德鲁克用“器官”来比喻社会、组织和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企业是社会的器官,管理是企业的器官”。在一个病态社会里,器官是不可能正常的。

  这么多年,我非常不认同管理学学科中很多理论观点,或者不认同当下中国很多热点创业活动(基本上热闹几年之后,都变成都被人诟病的对象),就是因为它背后所渗透的很多价值观。读完《美国真相》之后,有了更多的理论自信和批判的勇气。

  例如:

  ——过度营销(虽然我曾经身在营销系,但是,从不做任何与营销有关的。那些把梳子卖给秃子的营销,不是真正的营销,而是赤裸裸的欺骗。)

  ——消费主义(买买买,618,双11!真的有必要吗?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浪费了社会资源,危害了环境?如何在消费主义和可持续发展保持平衡呢?)

  ——股东价值最大化(你们把其他利益相关者放在哪里呢?!对比一下日本公司的价值观:员工——顾客——企业三相好。优先顺序真的很重要!)

  ——效率至上、轻资产运营、精益生产(嗯,那么,冗余度呢?稳健性呢?可靠性呢?想想疫情突然爆发之后世界各国截胡其他国家医疗物资的丑态吧!)

  ——很多管理学的研究都是从强者和既得利益者(公司和老板)的视角研究的,而不是沉默的大多数员工。(那些人到中年,没有职业安全感的员工呢?那些被各种营销话术诱惑,过度消费的消费者呢?那些在股票市场上被恶意收割的韭菜呢?那些被各种高利贷坑骗的年轻人呢?)

  ——全球治理的重要性。美国的日子不好过,它也不会让中国的日子好过。

  ——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即使强大如美国,也无法阻止大科技和大金融的共谋,以及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无节制地流窜,流向那些市场最大最肥、劳动力最有竞争力的,或者税收最低的,环保要求最不严格的国家。

  ——未来的全球化必然是有限度的全球化。要考虑到政治主权的全球化。可能会以美国、中日韩和欧盟为中心,形成三个大的经济体循环。跨国公司的利益和母国和东道国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冲突的。

  ——此次疫情过后,希望美国企业回流美国,很难。资本的贪婪的本性、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程度和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决定了这种回归的可能性很小。美国华尔街和大科技公司,可不是中国国企,政府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关于减税问题。从斯蒂格利茨的观点来看,特朗普的减税主要是有利于大公司和富人,根本无法带动美国经济的发展。他历数了过去四十年的几次重要减税,包括里根、小布什任期内两次减税。2019年,任正非在接受媒体访谈的时候,多次表达对特朗普减税的赞赏。

  这是任总的真心话,还是给特朗普贴眼药呢?从企业家的立场来看,或者从短期内来看,减税当然很好,但是减税对企业的效果可能完全不同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或者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的效果。经济管理的复杂性就在于此。

  本书的不足之处

  美国的经济制度出了问题,政治制度出了问题,归根到底是美国的价值观出了问题。但是,斯蒂格利茨毕竟不是研究思想文化和观念的专家,所以,此书对美国价值观和道德在过去四十年的演化情况语焉不详,比较单薄。

  拉塞尔·柯克在《美国秩序的根基》中把美国当做是西方三千年文明的集大成者。那么,自从1970年之后,美国的价值观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谁能推荐一本书,全面介绍过去半个世纪里,美国的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注释:在本文已经完稿即将发表的时候,作者在自己的书架上找到了一本美国记者保罗·罗伯茨所写的《冲动的社会》。在读完此书的前言之后,相信此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回答自己所关心的问题。)

  此书对美国那些伟大的创业者,例如,马斯克,鲜有提及,让人会对美国社会的创新能力低估,产生错觉。

  我们一边看着马斯克发射可回收式的火箭,构建环绕地球的星链,发布科幻般的纯电动卡车,一边读着《美国真相》,真让人搞不清楚,到底哪一个美国更加真实?

  对类似比尔·盖茨这种从无到有,白手起家的富豪,然后转型做慈善公益的美国精英,此书也几乎视而不见。我很想知道,美国那些为富不仁的1%到底是谁?他们是如何左右和绑架美国社会和政府的?等等。

  结语:读完此书,掩卷长思。当今美国的相对衰落,在于有一大群以特朗普为代表的反智主义者,他们对真相和理性形成了强大的免疫能力。而美国的强大之处,也在于有一大批类似斯蒂格利茨这样的思想家和学者,他们博学独立,能深入地进行思考,自由地进行表达。

  美国的未来,取决于到底是哪一种力量最终能胜出?美国的未来,要求美国人在灵魂深处掀起一场关于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观念革命,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契约。而这一切谈何容易?!

  美国的未来,相对衰败是必然的。能否转型成功?很难。

  斯蒂格利茨所构想的“未来美好世界”有没有乌托邦的色彩?不能说一点都没有。

  ——新浪新闻主持人、记者。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

  ——创办个人品牌栏目“文晶Talk”对话国际政要及国内外顶尖学者,第一时间解读国际热点事件。

  1. 关于美国梦

  文晶女士:在这本书中,斯蒂格利茨教授指出:“贫穷而勤劳的美国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向富裕,这是美国立国的初衷。而今天许多人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努力工作,而是通过不正当的商业行为,或者出生在了正确的家庭”。而在书中,教授也大篇幅论述了美国梦已经只是一个神话,美式的个人主义是违背组织管理的常识的。该怎么从经济与组织的角度来理解今天的美国梦和美式个人主义呢?

  赵向阳博士:所谓的美国梦就是一个贫穷但是勤奋的男孩女孩,靠自我奋斗,白手起家,清清白白,能过上自由、富足的生活,生活在上帝的荣光之下。在美国,作为一个拓荒者,一个FOUNDER,曾经是无上的光荣。但是,现在的现实是商业欺诈横行、歧视和剥削大量存在,阶层越来越固化。说美国梦已经破灭,为时尚早。但是,这个梦的合法性、道德感和吸引力大大降低,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一定要重视美国梦或者中国梦的价值。社会不像物理世界,是被客观规律所统治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被集体意义建构和意义赋予出来的。是一个自我幻觉,自我催眠和自我证验预言实现的过程。不管是美国梦或者中国梦,它们都提供了一种动员社会民众的强大心理机制和能量。

  从跨文化研究的视角看,美国是全世界Individualism这个文化维度得分最高的。Individualism可以翻译成个体主义,也可以翻译成个人主义,但是,两者之间存在语义差异。前者更加政治正确,后者有贬义和否定的色彩。一个社会的高度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的平衡(例如,德国、日本、以色列、北欧等)。

  事实上,美国内部也有集体主义的精神资源,比如,宗教信仰(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宗教信仰最坚实的)——社区,各种公益和社会组织让美国成为一个大集体。以及美国梦、爱国心、美国第一的荣誉感也让美国曾经成为一个文化熔炉。

  特别是,1980年代日本对美国形成巨大冲击,来自北欧和日本的自我管理团队的概念对美国的管理影响也很大。美国人虽然非常个体主义或者个人主义,但是,同时强调作为team player的重要性。

  不过,相比美国二战之后的黄金时代,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过去的40年里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解的七七八八了。这应该从1970年代消费主义的兴起算起。金融的力量在美国泛滥,华尔街成为英雄。贪婪被认为是好的(Greedy is good!)。上市公司短期导向,以季度和年报为关注点。普通民众举债消费,信用卡透支,发薪日借款,储蓄率过低。

  这其中一个重要推手就是商学院的异化,明兹伯格认为,MBA教育是用错误的价值观和方式,培养和选拔错误的人,产生严重的社会负面效果。小布什和特朗普都是MBA毕业,都被历史证明是最无能和最不称职的总统。

  曾经“美国是一个熔炉”,但是,现在的美国呢?“美国是一盘沙拉”?“美国是一个马赛克拼图”?“美国是一碗八宝粥”?我个人觉得,美国越来越变成了一盘沙拉或者一碗八宝粥。

  2. 关于知识产权

  文晶女士:在本书中,教授指出:“我们难以判断今日的美国知识产权制度究竟是在鼓励创新还是扼杀创新”。

  教授还在书中多次提到巴菲特的护城河概念,认为现在的知识产权制度已经处于失衡状态,认为美国的大公司,或者按照书中的说法,市场势力在利用专利制度阻碍创新企业的进入,是在维护垄断的利益。这与我们传统认知的产权制度不太一样,我们需要一种怎样的专利制度才能更好地鼓励创新呢?

  赵向阳博士:我对于美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从来都不以为然。我认为,就知识产权而言,美国保护过度,而中国保护不足。

  我们尊重美国所建立的世界秩序,尊重知识产权,但是,并不意味着这种知识产权制度是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或者全世界利益最大化的。

  斯蒂格利茨在《美国真相》中列举了很多知识产权方面过度保护的例子:

  1)版权:作者死后再延长70年。米老鼠法案。

  2)药物专利权长青。某些药品专利到期之后,仅仅通过改换药物的部分化学成分,或者改换名字和包装,就再继续延长专利保护二三十年。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两难问题:面对生命权,我们到底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印度根本不认同美国在仿制药方面的过度的专利保护的作法。这一直是印度和西方发达国家在签署FTA或者其他国际合作时最大的障碍之一。

  3)西方的大公司建立了无孔不入的、严密的专利体系,构建专利陷阱和专利护城河。对于市场的后进入者,或者发展中国家,这是极其不公正的一种市场规则和世界秩序。但是,目前我们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只能选择遵从。

  最近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开发出来的疫苗是全球公共产品”。我认为这是对西方的专利保护的一次重要冲击,我估计某些西方药企会很不开心。当然,把疫苗当做全球公共产品,并不意味着专利是免费的。但是,我们可以比那些只关心利润,不关心人命的美国大药企做得更加良善,更加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

  知识产权的保护关键是一个度的问题。我猜想,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定是一个倒U形曲线。保护不足和保护过度都严重伤害创新。但是,这需要大尺度的历史经验数据,才能检验这个研究假设。

  上个世纪90年代,当软件从硬件中剥离了出来,变成了一种可以单独出售的商品的时候,美国在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就曾经反反复复,不断调整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拿捏这个分寸,这个度。既保护在位企业的既得利益,又鼓励新进入者的不断创新。

  3. 关于美国的医疗问题

  文晶女士:教授在书中提到:“美国是主要发达国家中唯一不承认医疗保健是一项基本人权的国家,美国的人均寿命比主要发达国家都要低”。从这次疫情爆发来看,美国的医疗制度出了很大的问题,这与全民医保不能完全覆盖,以及医疗资源分布不平等是否有直接的关系?这对中国有什么借鉴呢?

  赵向阳博士:此次疫情在美国泛滥与美国的医疗体系的不平衡之间是有关系,但是,疫情在美国的泛滥首先是因为:

  1)美国的领导力缺失,特朗普政府的失职。

  2)美国自我中心,不愿意向别人学习,受美国天下第一的观念束缚(例如,要不要带口罩问题,要不要进行社会管制的问题)。——从个人学习、组织学习、到社会学习。美国过去40年已经丧失了睁眼看世界,向世界学习的能力和动机。

  3)美国超过70%的医疗物资(口罩、呼吸机、药物)的生产都是在中国,严重远离消费市场,而当疫情突然爆发时,短时间内无法供给。这就是管理不善的、自由放任的全球化的恶果之一。大公司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根本不考虑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美国药品的采购成本过高。美国的医疗费用是同等发达国家的两到三倍左右。

  2004年,OECD有一个不同商品的国际价格比较研究。如果把同等的药品在澳大利亚的零售价当做1,那么,日本大约是1.2左右,英国大概是1.8左右,美国呢?3.2左右。在美国,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的医疗保险支出每年至少在5000元到8000美元之间。如果没有医疗保险,生了病在美国只能死扛。

  此次疫情中死掉的12万多人,绝大多数都是有色人种、低收入人群和老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或者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些观念本质上仍然渗透在美国文化之中。面对疫情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冲击,为了推动经济发展,“铁公鸡”等老基建仍然要继续搞,要适当地靠投资拉动经济。

  5G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基建也要上马,但是,短期内靠新基建解决不了就业问题。更重要是大力投入软基建,把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搞好,让大家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去年初,我因为滑雪断了曾经两根韧带,上个月又因为骑摩托车撞断两根掌骨,反复地进出医院,深刻体会到看病难,看病贵。真的是要为此要大声疾呼!

  4. 关于新自由主义

  文晶女士:这本书中,教授用了大篇幅批判了新自由主义,我想反对新自由主义与华盛顿共识是教授的一贯立场,甚至也有人认为,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不对称信息理论”本身就是研究“市场失灵”的问题,是对新自由主义的一次理论批判。真的像本书所说的市场万能理论是美国经济与制度问题的根源吗,应该如何认识新自由主义对中国人的影响?我们该如何破解市场万能的迷信呢?

  赵向阳博士: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的确是美国最近四十年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我最近开始怀疑我们原来信奉的关于美国强盛的基本逻辑(主要归因到政治体制的优势)是否正确。

  我觉得我们很有可能是颠倒因果关系,错误归因。事实上,美国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优势、赶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技术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发财机会、没有历史路径依赖和包袱、其他国家的相对衰落等导致的人才流入,以及这些领先优势因素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强化,所产生的滚雪球效应和领先者优势,才可能是更加根本的原因。

  当然,美国政治体制的优势也很明显,这一点无可否认。经过此次疫情,我感觉到风向要变了。越来越多的人从华盛顿共识要转到“北京共识”(当然目前没有这样一个共识,这只是一个比喻而已)。最近福山也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不再谈“历史的终结”,而是更多地强调国家能力、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等的重要性。

  过去四十年里,美国商学院和经济学院的教科书里充斥着新自由主义的价值主张,很多美国学者和中国学者盲目跟风,缺乏清楚的觉知和反省。中国经济学者中,尤其是50-70岁这一代中迷信新自由主义的学者很多,他们言必称市场,言必称亚当·斯密、弗里德曼和哈耶克。

  事实上,马克思和凯恩斯都是重要的思想资源。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在经济学里仍然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因素。前者严重被意识形态化,而后者则进一步被引申到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

  明兹伯格是管理学家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宏大眼光的学者,他的《社会再平衡》一书从宏观视角谈论政府-企业-社群之间的平衡,深刻分析了美式资本主义的弊端。但是,他号召学习的榜样选择错误(竟然是巴西!!!而不是德日和北欧)。

  为什么德鲁克很伟大?德鲁克虽然被很多人认为是管理学大师,但是,他自称社会生态学家。他一生写了39本书,其中与商业管理有关的书也就是五六本左右。德鲁克坚持认为,没有一个健康的社会,就没有健康的企业。我们思考问题的大逻辑一定要正确,大图像一定不能扭曲,不要仅仅专注于组织管理上的局部优化和效率提升。

  最后再强调一点:平衡,平衡,平衡。不管是明兹伯格、还是德鲁克,抑或斯蒂格利茨所提倡的进步的资本主义(Progressive capitalism),一言以蔽之,其精髓就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或者社群、民众)三者之间的平衡和再平衡。我们千万不要非此即彼。


 
  • 上一篇: 美国的5个面孔

  • 下一篇: 美国不是“逆全球化”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加盟企业 更多
    欧泰克门窗有限公司
    龙卷风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群胜科技
    博达自动焊接设备
    技缘智能--有限公司
    鑫民生遮阳帘
    奥邦表面技术....
    深圳秋田科技汉办
    维安宁科技有限公司
    一舟电子科技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思浪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中基恒润(LED)
    高特装饰
    恋晴集成吊顶
    康王橱柜集成家居
    丽邦地板
    益骏建材有限公司
    欧雅美橱柜
    响美商贸有限公司
    东方超宇装饰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华斯瓦德有限公司
    唐城商贸有限公司
    科海消防安全工程
    欧亿橱柜
    名鼎集成组合吊顶
    贵州省九阡九公司
    上海百益橱柜
    武汉国冠九鼎装饰
    瑾良喜慕乐整体家居
    世纪明珠酒店
    联系我们网站留言友情链接与我在线管理 ┊ TOP
    鄂ICP备11009518号
    联系我们:qyzzw888@163.com
    Copyright(c)2005 企业增值网.All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