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注册
企业增值网 设为首页  
  管理    营销    品牌    案例  |  民营    团队    创业    趋势  |  女性    设备    安防    建材  |  房产    包装    项目    模具  |  教育    财经    资讯    新闻  |
  绩效    策略    人力    培训  |  专家    职场    企业    策略  |  文化    汽车    造纸    仪器  |  环保    印刷    物流    法律  |  云算    新华    军事    国际  |
首 页公司简介商品市场伯乐平台午间课堂视频集锦大型展览加盟代理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首页 分析决策
中美两国在争些什么?

[作者:郑永年    点击数:873    更新时间:2019年09月26日]

    中美贸易战从开始就注定是一场持久的拉锯战。中美两国基本上主导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数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很难想象,如果中国的邓小平没有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而美国没有发生里根革命,全球化在此后的数十年会如此迅猛。也正因为这样,中美两国的经济很快就发展出一种高度依赖关系,这种关系曾经被一些美国学者称为“中美国”(Chimerica),中国的一些人称之为“夫妻关系”。贸易战发生之后,很多人根本不相信关系如此紧密的两个经济体会脱钩。从经验来看,这种紧密的关系并不是没有脱钩的可能性,但脱钩的过程注定是漫长且痛苦的。

  所谓的贸易战,就是一些学者所说的把两国的经济互相依赖性“武器化”,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去打击对方的弱处。不过,正如夫妻关系,即使双方因为种种原因被迫离异,但可能谁也不会死。中美两国在脱钩过程中,短时期内,双方都会受到很大的伤害,但伤害程度对双方是不同的,一方相对多一些,另一方相对少一些。美国总统特朗普现在就是这种思维,认为美国在贸易战中占尽优势,中国会受到最大程度的伤害。不过,这种思维本身是有问题的。如果具有这种思维,动不动就利用自己的优势去伤害对方,双方何以能确立互利互惠互信关系?如果这样,两国关系的淡化甚至分离不仅必然,也是应当的。

  中美两国到底在争些什么?从现实主义来说,中美两国已经发展到谁也吃不了谁、谁也吃不下谁的程度。自中美两国开始交往以来,美国人对中国有两种截然不同、爱憎分明的态度,即要么是“朋友”,要么是“敌人”;也相应地发展出两种主要对华政策,一种是帮助中国,一种是围堵甚至打败中国。这两种态度和政策都是美国文化的反映,它们之间不仅不矛盾,反而是有机统一的。

  美国是宗教文明,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去改变这个世界,希望这个世界发展成如同美国人所想象的那样。因此,当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朝着美国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他们就高兴,就乐意帮助中国;相反,一旦美国认为中国的发展不是其所希望的时候,他们就很不高兴,甚至恼羞成怒,要以中国为敌,围堵中国,打败中国。这两种态度和政策不仅仅反映在今天的中美关系上,近代以来都是这样,只不过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中国学习但非变成美国

  问题在于,中美两国都具有文明性,代表着各自的文明。因此,自与美国接触以来,中国也发展出两种对美国的态度和政策,一是以美国为师,向美国学习;二是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避免和抵制被美国“消化”。中国自近代开始因为落后而挨打,美国是西方最先进的国家,这决定了中国必须向美国学习。近代以来,中国没有一代精英不向往美国,也乐意虚心向美国学习。

  不过,“学习”并不是说中国可以变成美国。即使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了不小的主张完全“西化”的政治力量,但客观上说,这些力量完全没有成功的希望。原因很简单,中国是一个基于文明之上的国家,有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逻辑。不过,尽管中国向美国学习,一旦美国感觉到中国这个学生“不听话”(即没有变成美国所希望的国家)时,美国就要惩罚这个学生了。这自然会导致中国强烈民族主义式的反应和抵制。

  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学习的,并且学得很快,也学到很多,以至于中美两国的一些学者说,中国的发展是“西化”的功劳。但很显然,中国不仅并没有像美国所希望的那样“西化”,反而变得越来越中国。这也促成了美国对中国态度的转变,把中国视为美国的“对立”和敌人。

  现实地说,诚如邓小平所说过的,美国帮助中国会使得中国的发展快一点,但即使没有美国的帮助,中国也会得到发展。新加坡的李光耀也说过类似的话,意思是美国围堵不了中国,美国围堵中国会拖慢中国的一些现代化,但阻止不了中国的崛起。不管如何,发展到今天,美国已经没有完全围堵和遏制中国发展的能力,中国也已经不再是一个可以被轻易围堵的大国。

  因此,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中美两国不得不“和平共存”,要么是“朋友”间的热和平,要么是“敌人”间的冷和平。即使是“朋友”,中美两国也不会“一体化”,因为两者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明。文明可以互鉴,但不可以互相取代。再者,中国不是日本,中国不可能像日本那样被美国整合进其安全体系。日本被美国整合是具有特殊力量条件的,即日本被打败。美国不可能把中国打败,无论是以热战还是冷战的形式。就热战来说,两国都是核武大国,热战控制不好就会互相毁灭。如果是冷战,最糟糕的就是形成当年美苏之间的“冷和平”。即使演变成美苏式冷战,只要中国不步苏联的后尘,就是说不自我击败,美国也很难打败中国。

  回到今天中美关系的现实面,双方似乎越来越对立,情绪越来越高涨。不过,如果撇开双方几乎高度情绪化到声嘶力竭的话语,回到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互动,人们或许不会对中美关系的未来感到如此的悲观。就内部发展来说,无论是特朗普的“使美国更加伟大”还是中国的“中华民族复兴”,至少在意图层面,它们的目标是一样的,用中国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更)好日子。同时,作为两个最大的国家,双方对区域或国际秩序都负有一定的责任。两国的竞争是必然的,但竞争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的竞争是需要的,是通往合作的基础,是互惠的;恶性的竞争则会导致两败俱伤。

  就经济竞争来说,美国早期也经历了重商主义阶段,强大之后走向世界,成为世界领袖。今天的中国也差不多已经走过这个阶段,有需要和能力变得更加开放。很容易理解,这些年来,当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在西方盛行的时候,中国一直在坚持全球化、更广和更深的开放。再者,中国也通过“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银行等机制建设走向世界,承担国际责任。尽管美国因为外部的过度扩张和内部问题,现在要往回走一点,注重内部事务,但相信美国也不会完全关上大门。实际上,只要美国仍然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一个完全封闭的美国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资本的逻辑便是开放。由此看来,尽管中美两个经济体有可能成为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但完全脱钩是很难想象的。

  就各自内部发展来说,中美两国也各具优势。美国的技术确实较中国的先进,但中国的技术发展也已经积累到一个较快发展的阶段,并且在一些领域已经和美国持平,甚至超越。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消费市场并不比美国的小。尽管美国中产阶级的比率较中国高,但中国中产的绝对规模已经赶上美国,并且很快会超过美国。市场规模是中美两国各自经济力量的象征。在开放状态下,这两个市场谁也缺不了谁,合作便是互利,冲突便是互损。

  西方担心中国体制的潜在吸引力

  就经济体制来说,美国是典型的自由资本主义,过去曾经创造辉煌,但在进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以来,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经济制度也给美国制造了不小的代价,包括中产阶级缩小、财富高度集中、收入分配越来越不公、社会越来越分化等等。如果美国过度新自由主义的经济体制不能得到改革和调整,更深刻的危机将不可避免。今天美国政府所采纳的“贸易战”方法,肯定解决不了如此深刻的内部问题。

  中国已经形成自己的经济模式,即混合经济模式。西方把中国称为“国家资本主义”,但这显然并不符合事实。根据中国自己的说法,民营企业代表着中国的“五、六、七、八、九”,即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GDP)、70%以上的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个模式的一些部门(主要是国有企业)尽管经济效率不如美国,但也具有自身的优势。国有企业负责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避免资本主义经济所固有的周期性危机、应付各种经济危机、平准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等,而其他类型的企业则如美国企业那样充满创新能力。中国称自己的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的是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均衡。尽管这个模式仍然具有巨大的改革和改进空间,但其优势和生命力不可忽视。

  在政治上也如此。近代以来到今天,很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向往西方式民主政治和宪政,但遭到政治人物的拒绝。当然,中国拒绝西方形式的民主并不是为了拒绝而拒绝,而是因为西方体制很难在中国生存和发展。近代的诸多西方式政治实践的失败,使得政治精英不得不选择自己的模式。西方模式不可行,后来苏联的模式也不可行,最后回归到基于中国自身文明之上的模式。1949年之后,经过70年的实践、改革和调整,发展出内部三权分工合作的机制,即决策权、执行权和监察权。传统上,三权体制从汉朝到清朝存在了2000多年。现在的三权体制并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在传统之上的创新。

  就政治过程来说,尽管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即西方所说的一党制,但这个党是开放的,向所有社会群体开放。究其精神,它并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政党,而更类似于传统“士大夫”阶层,即统治精英集团。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统治精英集团并非如西方那样由一些政治家族(即传统上的贵族)组成,而是向整个社会开放,所以是开放的一党制。开放的一党制一方面避免中国演变成西方类型的政党,另一方面和整个社会关联起来。因此,在中国,很难出现像西方那样的“国家—社会”二分法,而体现为国家—社会的一体化。或者说,从国家到社会或者从社会到国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两个对立的制度实体。

  从这个角度来说,尽管中国还是会面对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压力,但基本政治体制构架不会变,所能做的,也应当做的不是革命,而是不断改革和完善这个体制。这个体制能够与时俱进,人们也不能低估这个体制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在国际层面,尽管中国不会输出这个体制,但这个体制可能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具有参照作用。西方担忧中国的政治体制并不是因为中国体制会取代西方体制,而是因为中国体制对其他国家的潜在吸引力。西方本来对自己的体制具有无限的信心,但近年来民粹主义崛起所造成的治理危机,甚至宪政危机(尤其是在英美两国),使得西方对自己的体制变得不是那么有信心。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对中国政治体制可能的外在影响力更感恐惧。

  由此看来,中美之间的良性竞争不仅不可避免,也是为世界所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最近表示,中美两国是在技术、政治经验和历史方面最有能力影响世界进步与和平的国家,所以希望中美两国能够以合作方式来解决问题。这话说得很到位。的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中美对世界和平与进步负有共同的责任。


 
  • 上一篇: 日本启示录 大国以谁为师?

  • 下一篇: 美国重要吗?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加盟企业 更多
    欧泰克门窗有限公司
    龙卷风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群胜科技
    博达自动焊接设备
    技缘智能--有限公司
    鑫民生遮阳帘
    奥邦表面技术....
    深圳秋田科技汉办
    维安宁科技有限公司
    一舟电子科技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思浪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中基恒润(LED)
    高特装饰
    恋晴集成吊顶
    康王橱柜集成家居
    丽邦地板
    益骏建材有限公司
    欧雅美橱柜
    响美商贸有限公司
    东方超宇装饰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华斯瓦德有限公司
    唐城商贸有限公司
    科海消防安全工程
    欧亿橱柜
    名鼎集成组合吊顶
    贵州省九阡九公司
    上海百益橱柜
    武汉国冠九鼎装饰
    瑾良喜慕乐整体家居
    世纪明珠酒店
    联系我们网站留言友情链接与我在线管理 ┊ TOP
    鄂ICP备11009518号
    联系我们:qyzzw888@163.com
    Copyright(c)2005 企业增值网.All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