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销售容易,做好销售难!
压倒销售的不是业绩,是三座大山,业绩只是结果,三座大山才是销售过程中要能够逾越的艰难。
第一座大山——销售的专业能力;
第二座大山——产品的专业能力;
第三座大山——客户行业的专业能力;
这三个专业能力就如同支撑起板凳的三条腿,只有具备了这三项能力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住销售机会,掌握住销售过程,依靠自己的实力支撑起板凳。
销售专业能力——能够快速的帮助你与客户建立起关系;
产品专业能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
客户行业专业能力——能够使你帮助客户发现问题,从而促进你的产品的销售。
这三个专业能力缺少任何一个,都会对销售过程产生障碍,甚至是极大地障碍。
1、如果只具备销售专业能力
■到客户那里只会拉关系、套近乎,套完近乎了只能苍白的问一句:您看看,您这有什么我能做的?或者是苍白的背诵产品介绍,特别是客户说介绍介绍你的产品的时候。你可算等到机会了。
■销售们经常会对支持他们的售前支持颇多抱怨,为啥——你不懂产品,他不懂销售。
■很多时候,销售们面临着低价竞争,恶性价格竞争的局面,为什么——因为你不了解客户,不能为客户提供价值,只能在产品层面上形成竞争,在产品差异化趋同的今天,唯一不同的就是价格了。
2、如果只具备产品专业能力
■非常容易孤芳自赏,自己家孩子怎么看怎么好,面对客户的需求的时候,总觉得你这不对,应该是什么样子,总是从产品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缺少用户思维。这是很多技术出身的销售们刚刚出道时候的状态。
■没有任何一个客户是为了购买产品而购买产品的,就像你不会单纯的为了买鞋子而买鞋子的,都是为了舒适和美丽,你看看跑马拉松的赤脚大仙们,没人琢磨啥跑鞋好。如果不能从客户视角链接产品,你的产品再好也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只懂产品,不懂得销售,自然会是一幅愿买不买的嘴脸面对客户,总是抱怨客户不专业,不懂你。
3、如果只具备客户行业专业能力
■那么你可能是公司的叛徒,因为你总是站在客户一边,总是觉得公司的产品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不能够系统的满足客户的需求,需要大量的支持。
如果让一个销售人员完全掌握三个专业能力,对于销售人而言是很大的挑战,如上图所示,我们至少能够上图示意的程度,你不需要时产品专家,不需要使客户行业专业,但是至少要能够听得懂,说得明。
所以,卸掉三座大山要做到:
从客户角度出发,不是从产品角度出发;时刻意识到三个专业的存在;发挥好团队合作的效用,获取售前支持、行业专家的帮助。
胡杨:六种打动消费者营销方法
做好营销关键的是打动消费者,促成交易,达到营销的目的。要学会运用一切方法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弱点,从而达到售卖商品的目的。
1.互惠原理
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要是我们拿了人家的好处,自然会尽量回报给别人。很多店铺都有试吃活动,但经常有人买的并不是他们试吃的产品,因为大部分人在试吃之后都不好意思直接出门走人,象征性的买点商品。
就像街边拿着吉他唱歌的流浪歌手,比毫无付出的乞讨者获得更多的捐款一样,都是互惠原来发挥潜在的影响力。
2.言行一致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些话在说出去之后更想去完成。一旦对别人说你要做到什么事,也许说的时候你并不在意,别人也很快就忘了,但是在说过之后,你会突然有了想不惜一切完成它的想法,因为你不想让别人觉得你在说大话。
如果你向朋友推荐一个不错的品牌,可能会变得更忠于这个品牌,因为在你心里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想证明此前的决策时正确的。市场营销者可以恰当利用这种心理,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3.群体认同
我们都知道,根据大众的经验去做一些事往往可以让我们少犯很多错误。如果大家都用相同的方式去思考的时候,没有人会想的太认真。比如,在网店买衣服的时候,总是先看看别人的评论,如果很多人都说这个衣服不好,你很可能就不会买了。
这对市场营销者而言,也提供了一个完成营销任务的突破口。所以在各种网购平台刷好评的数不胜数,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品质,如果品质不好消费者依然不会买账。
4.个人喜好
人们总是愿意答应自己认识和喜爱的人提出的要求,这就是喜好的原理。也就是中国古语所说的“投其所好”。如果遇到一个和你有相同见解和相同爱好的陌生人,你会更容易对他心生认同感,更愿意跟他多聊几句,并给予他少许的信任。
如果你的文案能匹配消费者的喜好,或者说出他们想说而没有说的话,更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很多消费者购买产品并不是因为产品能带给他多少价值,而是你说出了他想说的话。比如说很多人购买耐克并不是因为耐克的产品比别的产品好,而是喜欢它“just do it”的精神。
5.崇拜权威
佳洁士的广告里总是有牙医的形象,因为相比于普通人,人们更愿意相信权威的医生。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尊重权威无处不在,虽然尊重是应该的,但是盲目认同权威性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些品牌请产品代言人也是权威原理的一种,利用粉丝对偶像的盲目崇拜,认为偶像代言的产品一定不错,从而引发购买。但是仅仅用权威来吸引消费者是不够的,比如之前的“霸王洗发水”,就算请了大牌明星代言,产品不好也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营销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真实性。
6.害怕失去
如果在营销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让消费者意识到不这么做将会失去什么,比告诉消费者这样做可以得到什么,营销效果可能会更好。人的心理弱点有无数种,营销人要做的就是消费者心理洞察,能准确的洞察消费者心理,就知道用什么方式把产品卖给消费者。
来源:胡杨观点,欢迎分享,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