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的人生智慧
读书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如果没有读书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读书,有功利性的目的,获取知识,掌握技术,使得读者变得强有力。读书也有非功力性目的,培养情操,锻炼理解力,就不单纯属于功利性问题。读史,虽然有读史明智的名言,但是很难说读史是为了什么功利。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你对他们知道多少,能够对你的现实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呢?这显然是难以判断的。通过历史的阅读,你的思维空间获得拓展,你的历史意识获得强化,这虽然不等于功利,但也不能说没有意义。
但是,中国历史的文献记载浩如烟海,尤其是因为历史变迁,都在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设置了障碍。这个障碍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文字方面,阅读古文我们不太容易;第二,经常有文字虽然能够读懂,但是文意的理解方面又出现困难。其实,古文不是最主要的障碍,倒是后者的阻碍能力更大。高中毕业,阅读古文就没有什么问题,个别字词问题依靠工具书很容易解决。对我们真正造成影响的其实还是文意的问题。通过简单的记载文字,我们对于所记历史究竟能够理解多少呢?
近年,因为要给观众讲解唐初的历史,重新仔细阅读相关资料,尤其是编年体的史学名著《资治通鉴》,让我在阅读过程中颇有心得,介绍出来,也许有助于同类读物的阅读理解。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政变登上皇帝宝座。在玄武门政变和他正式登基之间,还有一段距离,但是自从玄武门政变成功以后,他就实际控制了政权。掌权以后的李世民如何对待过去的敌对势力,这在当时是一个头等大事,因为天下都在观望。李世民及时采取和解政策,对原来的敌对势力极尽拉拢,化敌为友。其中,收编魏征,意义重大,不仅充分显示了唐太宗的宽阔胸怀,更为后来的贞观之治埋下了重要伏笔,因为没有魏征贞观之治是难以想象的。但是,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资治通鉴》的记载却十分简单,不过如下一些文字而已:
初,洗马魏征常劝太子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败,世民召征谓曰:“汝何为离间我兄弟!”众为之危惧,征举止自若,对曰:“先太子早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世民素重其才,改容礼之,引为詹事主簿。
这样的一段文字,李世民与魏征两人的对话只有两句。李世民一句问话,魏征一句应答。李世民问话之前有一句铺垫,证明的是魏征回答是实话。魏征回答之前有一句铺垫,是描写当时气氛紧张,别人都替魏征担心而魏征举止自若。魏征回答之后,李世民改变了态度,前倨后恭,立刻任命魏征以新的职务。魏征显然也接受了,只是没有必要达。唐太宗态度的如此变化,也有一句解释,叫做“世民素重其才”。但是,如果素重其才,为什么开始的时候气势汹汹呢?
所以,真正理解李世民与魏征关系的转变,在这段文字记载中,我们还有必要认真分析。史书在叙事的时候,把多少历史信息隐藏在了文字的背后,如果我们不仔细分析,我们的阅读就很难通过这些简单的文字了解历史的真相。
要正确理解这段记载,需要了解一些基本背景。
魏征是东宫李建成手下的核心成员,他的官职是太子洗马。洗馬是東宮司经局的首脑,从五品,专门管理东宫的图书,经常要跟太子讨论学问文章。在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斗争的过程中,魏征看来是主张对李世民采取极端手段的人。在玄武门事变的时候,秦王府的人有一个东宫、齐王府左右百人名单,准备杀掉。后来因为尉迟敬德的坚持,没有实施。魏征应该在这个百人名单中。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召见魏征。对此记载最多的是《资治通鉴》,时间是六月十二日。李世民召见魏征,对他进行了指责,说: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听了李世民的问话,“众为之危惧”,大家都为魏征感到恐慌。没有想到,魏征“举止自若”,很坦然地回答说:先太子早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他没有辩白,而是说因为自己的计策没有被李建成采纳,所以李建成才有了今天的祸难。魏征竟然如此说话,我想,当场的众人一定更加吃惊。但是,李世民的举动却很反常,他不但没有继续追问,反而“改容礼之,引为詹事主簿”。为什么呢?《资治通鉴》说是因为李世民平素就看重魏征的才干。
这段记载,让人很费解。李世民为什么开始气势汹汹后来忽然改变了态度?魏征为什么态度有些傲慢但不回避他的责任?他凭什么敢于直言说自己劝前太子杀李世民?而为什么李世民又放过了他?
要想了解这个简短对话的玄机,首先必须明白李建成与李世民斗争的两个根本问题:第一,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斗争,本质上是对最高权力的争夺,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所以他们两人才是关键,其他人都是附庸而已。追究属下的责任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样的斗争,不是别人可以挑拨就能发生的。这是斗争的性质。第二,这场斗争的胜败决定于手段,简单地说最后的结局决定于谁先下手。先下手为强,是基本原理。李世民先下手,结果胜利。李建成没有先下手,所以失败。这是斗争的手段。
我们再来分析李世民与魏征的对话。
李世民上来气势汹汹,让大家很害怕。“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关系?”
魏征呢?根本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让李世民的凶猛态度落了空。为什么魏征不回答这个问题呢?因为这场斗争的本质是最高权力的斗争,实际上与别人无关。李世民的这个问话是要搅浑水,是要探魏征的底线。比如,如果魏征回答没有离间,或者说你们的关系我离间不了。那都会围绕第一个问题展开,而那是很危险的一个问题。所以,魏征不回答李世民的问题,直接进入第二个问题,就是这场斗争的手段问题,那就是谁先动手谁胜利的问题。魏征说,我也曾建议采用同样的手段,但是前太子没有听我的话,所以有今天这个结局。
魏征这么说,表达了两个态度十分重要。第一,我对这场斗争有清醒的认识,第二,我对秦王殿下很钦佩。魏征直接进入关于斗争手段的问题上,表达魏征在这个问题上,甚至比秦王还有先见之明,比秦王更早认识到采取绝对手段的必要性。就此而言,李世民是占下风的。因为同样的手段,魏征先李世民已经想到了。作为谋臣,这其实就是最重要的才干。
但是,魏征没有因此骄傲,而是用这条资料表示对李世民的钦佩。为什么?魏征说自己的正确意见没有被前太子采纳,也有另外一种暗示:我这个人在前太子那里其实也不是很受重用。正确意见,现在已经被事实证明。不被采纳,当然是怀才不遇的表现。如果不是前太子,而是秦王殿下呢?我的正确意见当然会采纳,因为事实上你就是采纳了和我一样的政策。我如果在您的手下,当然就不会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了。
魏征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才干,一方面表达了对李世民的臣服。明显的信号是“先太子”这个词汇的使用,表明魏征对于时局转变——先太子已经被废为庶人,秦王李世民已经成为新太子——的承认,这就是对李世民统治的承认。为什么李世民忽然改变了态度?就是因为他听出了魏征的心声。很多人当场还在为魏征担心呢,哪里想到魏征和李世民已经什么事情都谈妥了。魏征用不屈不挠的态度表达了心悦诚服,李世民能够透过魏征的态度看到魏征的心曲,当然也是高人。这是两个武功高手的对话,观众还没有看清招式,两人已经握手言和、谈笑风生了。
这番历史的会话,绝对堪称一景。但是,如果不认真分析,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很可能轻易滑过。这么一分析,大家可不要因此小看了魏征。魏征用不卑不亢的态度赢得君主的尊重,因为魏征富有智慧,深懂李世民心理,所以后来魏征总是比别人更能劝解李世民。两人是真正的高手,他们两人能沟通的别人甚至无法理解。
在《资治通鉴》中,叙述魏征不杀之后,就是李世民公布广开言路和杜绝天下贡献、释放鹰犬的新政。没有人说是谁出的主意。我很怀疑,这就是魏征献给李世民的第一道礼品。天下和解,重在争取人心和官僚队伍的支持。魏征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这样的主意完全可以出自他的思考。
现在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资治通鉴》只选择了两句话来叙述李世民与魏征关系的转变,因为这两句话最能体现两人关系转变的关键。魏征在胜利者的面前没有卑躬屈膝的表现,他的臣服表现很有气度,不卑不亢。李世民看到了魏征臣服的心曲,对于魏征的态度也很欣赏,于是愉快地接纳了魏征。
古代的历史著作,从来讲究的是言简意赅。深入文字背后,尽量多地掌握有限文字背后的历史信息,不仅对于专业人士研究历史意义重大,即使是爱好者,对于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也是很有益的。尽可能回到现场,感受现场气氛,了解背景和问题的核心,不放过文字表现出来的微言大义,如此这般,可以看作是提高史书阅读力的重要途径。当隐藏的历史真相在你的阅读面前渐渐显露的时候,作为读者我们是很有成功快感的,就如同一个案件在我们手中告破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