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和能力与职业生涯
关于能力和魅力这两个词,我是从半年度的营销会议上孙总的讲话里听来的。总是喜欢琢磨点东西,仔细琢磨这两个词的关系,其实感触颇深。记得大学时代,管理学教授告诉我们:“管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当然,有人说科学性多一些,有人说艺术性更强,到底哪一项的比例更大一些姑且不谈,但是我深深地感觉到:管理确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光有理论不行,光有实践也不行,必须理论联系实践,才会有深刻的理解。 曾经与总监讨教过,自己也看了很多关于管理的培训光盘,如余世维、曾仕强等,关于管理,我自己最大的感受是:要做好管理工作,必须深入研究人性,包括人性的优点和弱点。好像内容与题目没有什么关系,其实我想说的是——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和个人魅力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关系及重要性。这也是我写本篇文章的初衷。 其实,我觉得个人能力和魅力都属于领导力的范畴。个人能力在这里主要指专业能力;个人魅力则包括品德、个性、修养,还有表现在工作中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和判断能力等。作为一个管理者,拥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是基础,否则就不能把工作做好,也不能服众,这也是为什么总是选择能力强的人做领导者的原因;如果能力不是最强也不要紧,那就一定要有能吸引别人的个人魅力,让能力更强的人愿意跟着你干。如果两者都不占,试问:你靠什么来让别人愿意给你卖命呢?换句通俗的话概括就是——能力成就个人,魅力成就团队!依靠较强的工作能力成就个人的例子就太多了,远的不说,看看现在公司的高层领导,哪个不是从业务员或基层管理出身,依靠自身突出的个人能力一步一步从基层脱颖而出,做到今天的成绩呢?如果他们的能力一般或不如我们,大家现在也就不会这么佩服和认同他们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职业生涯初期,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最重要的,那时,我们处于“为学”的阶段,大多数人是单兵作战,还不需要具备太多的个人魅力素质,个人能力强就可以把大部分事情搞定。但是,随着个人能力的不断提高和职位的逐步提升,我们进入“为道”的境界,这时我们往往是带领一个团队在“战斗”,那么此刻对个人魅力的要求逐渐超越个人能力,成为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因为你需要它把整个团队牢牢凝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纵观历史,所有的统治管理者都不一定是各方面能力最强的,但是,为了巩固政权,他需要各方面能力比他强的人来帮他治理国家或组织,组织越大,“能人”就要越多。那这么多“能人”为什么会听从管理者的领导呢?国家靠政权,组织靠的就是管理者强有力的个人魅力。这样的案例就太多了,我们知道,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的时代。作为一代枭雄的刘备,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很平庸的人,只不过是诸葛亮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然而,在刘备“仁”、“愚”的背后,表现出来的却是他杰出的领导才能。刘备的过人之处是得人心,得将相之心,得民心,这也是他能成就帝王霸业的关键所在,从这一点来讲,曹操和诸葛亮也难望其项背。其实,这种“得人心”靠的就是他的强烈的个人魅力,使很多能人心甘情愿的投靠他,为他卖命。所以,虽然他武功一般,智谋也不超群,但是,文有诸葛亮、庞统等为其运筹帷幄,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为他转战沙场,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他浓浓的一笔。 具体到营销工作中,我认为,一个有能力的业务人员不一定能成为一个有个人魅力的管理者,而一个拥有个人魅力的管理者首先肯定是一个有能力的业务员。因此,我想与在销售工 作上取得一定成绩的同仁们探讨一个问题:在把自己销售工作做的很出色以后,我们下一步该做些什么呢?没错,如果你想继续在职业目标上有所发展,有意识的提高个人领导力才是关键。那什么是领导力?定义太死板生硬,姑且不说。管理学的创始人彼得·德鲁克曾经这样说过:“领导力是怎样做人的艺术,而不是怎样做事的艺术,最后决定领导者能力的是个人的品质和个性。”所以,正如从两个人中选择一个管理者,一个人能力一般但人品很好,另一个人能力相对较强些但人品一般,你会选择那一个人呢?我想企业一般会选择前者,因为毕竟,职位越高,企业对人品的要求就越高。记得蒙牛总裁牛根生曾经在《赢在中国》中说过一句话:“小事靠智,大事靠德。”我想,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他肯定是深有感触的。 因此,我认为,除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外,注重个人修养,完善自己的德行,提升个人魅力,克服自己人性的弱点,那么,你必将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因为,我始终相信一句话: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