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传文二释亲民这一篇传文,主要在说明管理应该以众人的需求为导向。
〔原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主旨〕说明管理应该采取民意导向,以众人的需求为依归。
〔注释〕
(一)汤指商朝的开国君王成汤,在位三十年。
(二)盘铭是刻在铜盘上面的铭辞,用来警示自己。
(三)苟即诚的意思。苟日新指真诚地要求天天有进步。
(四)作新民,指亲民的目的,在谆谆善诱,将百姓教化成为新时代的好人。
(五)诗曰,指诗经中有这样的文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两句诗出于诗经大雅文篇。
(六)旧邦,是历史久长的城邦。周朝建立,到文王时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所以算是旧邦。
(七)其命维新的命,指文王所受的天命。
(八)维新是改革旧法,实行新政的意思。
(九)君子指道德修养良好的人。
(十)极是最高的境地。
〔今译〕商汤的盛水铜盘上面,铭刻着这样的警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应该真诚地自我
要求,每天都有新的表现。如果这样的话,大家就能够天天有新的进步,每一日都不断。"书经中的康诰篇,告诉我们管理者亲近民众的目的,在促使百姓能够日新又新,成为现代化的人民。诗经文王篇说:"周朝的历史久远,是一个古旧的国家。但是传到文王,接受天命,要改革旧法实行新政。"由于这些启示,道德修养良好的人士,在修己安人的明明德和亲民方面,都应该尽力而为,务求达到最高的境地。
〔引述〕为政的道理,既然以亲民为重点,所有施政,当然要以民意为依归。但是民意是变
动的,必须透过管理者的谆谆善诱,发挥最大的教化力量以导正民意,使大家日新又新,随着时代的需要,成为现代化的人民。贤明的管理者,应该重视教育,获得百姓的拥戴,改革旧法,而实施新政。亲民和新民,其实是一体两面。亲民的目的,在促使百姓成为新民。新民的功能,有赖于亲民来达成。管理者一方面以大众的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则教化大众,使其需求合理化。只有合理的需求,才是正常的市场导向。完全采取市场导向,而不判断其合理与否,是缺乏社会责任的不良表现。
企业管理过分强调市场导向的弊端,现在已经十分明显。不断地创新,缩短产品的寿命周期,使得生产者紧张忙碌,也使得消费者永难满足。可见市场导向必须以合理为标准,而不是片面的求新求变。
这一篇传文,重点有三:
1. 亲民是管理的中心思想,因为以人为主,而不是以事为主,才是合乎人性的管理。
2. 尊重民意,而民意是变动的,所以管理必须日新又新,持续去除旧染,革故自新。
3. 亲民的目的,在顺应民意,以求导正民意,发挥政者正也的力量。管理者的每一种革新,
都应该求其合理,才能够达到至善的地步。
大学传文三释止于至善这一篇传文,主要在说明管理必须力求合理化。
〔原文〕
诗曰:"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
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
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主旨〕说明管理的目的在安人,安人的标准则为合理。
〔注释〕
(一)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商颂玄鸟篇。
(二)邦畿的意思,是国家的疆域。往昔将天子统治的地方,称为王畿。邦即国家,所以邦畿
指国家的领土。
(三)民所止的止,是居住的意思。人民所居住的地方,便是这一个国家的领土。
(四)缗蛮黄鸟,止于丘隅。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小雅绵蛮篇。
(五)缗蛮是鸟叫的声音。
(六)丘隅指山丘的角落,大多是草木茂密的地方。
(七)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篇。
(八)穆穆是美得令人敬重的意思。庄敬而温和的样子,称为穆穆。
(九)于是赞美词。缉为继续的意思。熙是光明,敬止即恭敬地站在合理的立场。
(十)瞻彼淇澳这几句诗文,出自诗经卫风淇澳篇。
(十一)淇是水名。澳指天然港湾。淇澳即淇水岸边弯曲的地方。
(十二)猗猗是美盛的样子。
(十三)斐为文彩美丽的样子,有斐指斐然可观。
(十四)如切如磋指朋友之间的观摩,彼此切磋以求精进。
(十五)如琢如磨是精益求精的意思。
(十六)瑟为严密的样子。
(十七)僩是武毅的样子。
(十八)赫为明显盛大,喧指大声说话。
(十九)諠字通谖,是忘记的意思。
(二十)道学指研究学问的功夫。
(二十一)自修是自我修治的功夫。
(二十二)恂为忠厚老实的样子,栗是因为寒冷或恐惧而肢体抖动。恂栗指戒慎恐惧。
(二十三)威仪是仪容令人敬畏的意思。
(二十四)道是说的意思,盛德至善,指盛大的德性到达合理的地步。
(二十五)于戏!前王不忘。出自诗经周颂烈文篇。
(二十六)于戏是呜呼的意思,为感叹词。
(二十七)前王指周文王。
(二十八)君子和小人相对待,指道德修养良好的人。
(二十九)小人即修养较差的一般人民。
(三十)乐是安乐,利为福利。
〔今译〕诗经玄鸟篇说:"国家的领土,是国民居住的地方。"绵蛮篇说:"鸣声可爱的黄鸟,
栖息在山丘上草木茂密的地方。"孔子感叹地说:"小鸟尚知道栖息在合理的地方,难道人还赶不上小鸟那么聪明吗?" 诗经文王篇说:"温和而令人敬重的文王,持续不断地发出光明,教化大家恭敬地站在各自的合理立场。"做为高阶层的主管,应该站在仁慈的立场,来爱护部属。做为人家的部属,必须站在恭敬的立场,把工作做好。
做为子女,应该站在孝顺的立场,使父母安心。做为父母,必须站在慈爱的立场,把子女教导成人。和同胞、朋友来往,最好站在诚信的立场,互相信赖。诗经淇澳篇说:"观看淇水岸边的港口,绿色的竹子十分美丽茂盛。有一位文采斐然的君子,采用切磋、琢磨的方法,秉持严密、坚毅的态度,表现令人敬畏的仪表。
这样的君子,使人永远难以忘怀!"如切如磋,是他做学问的功夫。如琢如磨,是他自我修治的方式。严密坚毅,是他戒慎恐惧的态度。盛大的样子,衬托出他那令人敬畏的仪表。这样文彩美丽的君子,所以令人难以忘记,是因为他的道德修养,已经到达十分合理的地步。
诗经烈文篇说:"呜呼!文王的德行,我们永难忘怀!"后世的贤达,受到这样的教化,能够尊重贤人而亲近亲人。后世的一般人民,也都能够享受安乐和福利,所以不能忘记文王的教化。
〔引述〕止于至善,是站在合理的立场。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而修己、安人,都应该以
合理为标准。管理的目标,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够站在合理的立场,以求配合良好、产生预期的效果。世界万物,各有不同的立场。
人类社会,也应该用伦理来规范。上司、部属,各有不一样的立场,最好做到上司仁爱,而部属恭敬。同样的道理,父母慈爱而子女孝顺。同胞、朋友,那就应该彼此诚信互相协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应该彼此观摩,互相切磋。依照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把伦理和管理结合在一起,时时各守其份,站在合理的立场,大家密切配合。
管理首先讲求制度化,但是制度很容易僵化,不容易因应随时出现的变量,也不符合人性的需求。所以制度化之后,必须时时加以调整,使制度合理而减少例外,大家比较乐于接受。制度适时修订,以求合理,便成为合理化管理。合理化比制度化,更加合乎人性化。管理应该首先分辨是非,然后订定制度,再力求合理,才算是止于至善。
这一篇传文,重点有三:
1.修己、安人,都应该止于至善。修己修到合理的地步,安人也安到合理的程度,无过与不
及,便合乎管理的要求。
2.组织成员,由于立场不同,职责也不一样,应该彼此合理配合,才能良性互动,发挥有效
的组织力。
3.管理首先必须制度化,逐渐修正以求合理化。合理不合理?以人性的合理需求为衡量准, 所以制度化和人性化,实际上都要合理化,才是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