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司简介 功能说明 财富论坛 增值广告 视频集锦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动态·信息 > 政策法规 > 行业信息 > 低碳经济:金融业的历史性机遇
[公告]热烈祝贺由武汉市环保局宣传教育中心主办 武汉市盛景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企业增值网协办的环保公益活动全面展开!
 
  栏目导航
 
 
行业信息
 

低碳经济:金融业的历史性机遇

      2010年冬奥会,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奖牌将会被颁发给获奖选手。据称,制作这种奖牌的原料是“电子垃圾”。

  低碳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尽管全球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并未如人们所愿达成共识,但不能改变低碳经济到来的坚定步伐。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低碳经济,不管是对于全球经济发展,还是对于金融业的未来,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是历史性的机遇。

  面对如此历史性的机遇,国际金融机构已在厉兵秣马,中国的金融机构能否抓住机遇,在其中扮演好重要角色?专家指出,无论是在提高能效领域,还是在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金融领域的支持都不可或缺,金融部门需要也能够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为金融业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空间和巨大机遇。

  历史性的机遇

  “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相对缓慢的阶段,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动力已基本结束,全球经济有待新技术的出现,引领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增长,低碳经济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方向。”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向本报记者表示。

  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低碳经济被认为是未来国家和企业竞争力之所在。国际能源署(IEA)认为,21世纪正在发生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称做能源革命和环境革命。

  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确实值得期待。有研究表明,低碳产品及其相关服务行业创造的收入,已经超过了航天业和国防业收入的总和,低碳行业正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

  低碳经济的巨大前景对金融业而言,同样意味着历史性机遇的到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依靠实体经济发展产生效益,有什么样的经济模式就应该有什么样的金融,通过二者之间的关系,金融业能从低碳经济中找到新的盈利空间。”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王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

  “在人类经济史中,重大技术创新的出现和经济转型的背后,总少不了金融因素的支持。低碳技术的开发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自然也不会例外。”曾刚表示,从过去一段时间的实践来看,已有很多金融机构开始涉足低碳技术开发领域,此外,排放权市场的发展,也为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激励,并吸引相当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其中。

  就在低碳经济为全球各国愈加重视之时,我们也认识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字眼——碳金融。一般认为,碳金融是指与碳排放交易有关的一切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历史很短的碳金融,被认为是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一项重要金融创新。随着全球碳减排需求和碳交易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碳金融也逐渐成为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这将对危机后的全球经济与金融格局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早在1997年,由近200个国家签订的《京都议定书》,被认为是催生低碳经济的制度框架和运行规则。这一议定书于2005年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全球碳交易总额2008年已达到1260亿美元,为2005年的10倍多。而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曾在2009年6月发表报告,预测全球碳交易市场2020年将达到3.5万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另据估计,在2020年,全球银行业仅从碳交易、基础设施融资和咨询业务中一小部分业务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就可能高达150亿美元。

  国内金融业大有可为

  就在全球碳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而中国政府做出的“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承诺,更让国际金融业对中国碳金融未来的前景充满期待。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碳配额交易和减排融资与货币政策有一定关系,碳配额和减排融资是将来很重要的话题,也将是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第五届中国金融论坛上也指出,银行业要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并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要扮演好两个角色,即成为低碳理念推广的“践行者”和成为低碳金融服务的“创新者”。

  “低碳经济发展孕育着无限的空间,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许多商机和业务。包括低碳项目开发,如CDM,需要融资支持,银行就会从这个新兴产业中赚到钱;还有就是理财,以及绿色信贷,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赤道银行的建立。”王勇告诉记者。

  赤道银行原则是由国际金融公司(IFC)与荷兰银行联合发起,参照IFC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指南建立的一套金融行业基准,其宗旨是帮助借款人和金融机构解决项目融资中可能遇到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目前“赤道原则”已逐渐成为国际项目融资中的行业标准和国际惯例。自2003年花旗、荷兰银行等全球十大著名银行宣布实行“赤道原则”以来,截至2009年6月30日,全球已有包括汇丰、花旗以及中国的兴业银行在内的,共计69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纳“赤道原则”。

  “国外金融机构围绕低碳经济的发展大概可归结于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融资支持,即通过成立各种”低碳“基金或环保基金,或直接贷款支持相关的产业;二是围绕现行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进行的各种融资、产品创新以及其他金融服务,在过去几年中,随着碳交易市场的迅速发展,围绕该市场的金融创新也在不断涌现。”曾刚告诉记者,国内金融机构目前还主要集中在对低碳项目的融资支持方面,以各类绿色贷款、环保贷款为主。在此过程中,通过与国际机构或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来控制有关风险和发展对低碳项目的资金支持。“这些尝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目前,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机构、风险投资、基金等纷纷涉足碳金融领域,国际领先的商业银行已经成为碳交易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业务范围已经渗透到该市场的各个交易环节。如在原始碳排放权的生产中,商业银行向项目开发企业提供贷款;在二级市场上充当做市商,为碳交易提供必要的流动性;开发各种创新金融产品,为碳排放权的最终使用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等。

  国内银行业中,兴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开展上走在了前列。从2005年进入碳金融,兴业银行于2008年10月在北京正式公开承诺采用“赤道原则”,并于2009年1月成立可持续金融的专门业务经营机构——可持续金融中心,负责全行能效金融、碳金融、环境金融等领域的业务经营和产品营销。碳金融产品创新方面,部分金融机构推出了CDM项目融资和挂钩碳交易的结构性产品等业务和产品,比如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则先后推出了收益率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品等。

  尚需配套政策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中国来讲,尽管我们有极其丰富和极具有潜力的碳减排资源和碳减排市场,但是碳资本与碳金融的发展落后,目前仅在“绿色信贷”方面有所进展,不仅缺乏成熟的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场所和碳交易平台,更没有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产品以及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使中国面临着全球碳金融及其定价权缺失带来的严峻挑战。

  实际上,尽管各大商业银行在信贷投放上积极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但一系列的风险与困难成为阻碍商业创新步伐的因素。建设银行副行长胡哲一近日即表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开展低碳经济相关金融服务还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和困难,需要努力防范和克服。一是政策风险,哥本哈根会议后,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仍前景难料,各国政策还有很大不确定性,碳交易市场前景不明朗;二是项目审批风险;三是安全性和盈利性风险;四是价格和汇率风险等。

  “从根本上讲,碳金融的创新与发展,必须要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否则极易形成误导或新的金融泡沫。”曾刚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服务行业,金融业需要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先导。因此,低碳金融的创新和发展,将有赖于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规划的日渐明晰,在此基础上,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当局才有可能根据这些规划,来制定相应的政策。

  除了期待相关产业规划、税收、投资以及信贷规模导向等配套政策外,业内专家对商业银行如何更好抓住低碳经济机遇提出了一些建议。王勇建议,商业银行首先要树立为低碳经济服务新理念,使更多的资金能够流入到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各个行业中去,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尝试低碳信贷创新业务;积极开办CDM项目金融服务;努力开展低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

  “由于低碳经济属于一种新兴产业,所以对银行来说开展新的业务困难也是很大的,总要经过一个痛苦的成长过程。”王勇表示,关键是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低碳经济,尽快建立我国的碳金融制度,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更是大国金融发展的需要。

浏览[172]
【首页】  【返回】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与我在线 ┋  管理 ┋  TOP

页面执行时间:<font class=red>31.250</font> 毫秒<font class=gray>(4次)</font><br>
本站当前有 <font class=red>1</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有 <font class=red title=>2</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发生在:2002-6-7 21:03:07<br>
本站总访问量:<font class=red>55</font> 人次<br>
本站统计时间:从 <font class=red>2003年6月</font> 至今<br>
  http://www.qyzzw.net/
mailto:qyzzw888@163.com
Copyright (c) 2005 www.qyz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