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流程因谁而变?——谈流程优化的驱动因素》中,提到开展流程优化工作常见的三个目的,即业务变革、规范管理、问题导向。在现实的企业环境中,这三种情况经常交叉,比如业务变革所导致的关键流程梳理,也经常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对某一个流程的效率提升进行具体分析。然而,避免了流程优化工作的盲目性之后,很多企业面临着更现实的问题:如何去优化一条条具体的流程?方法是什么?如何评判优化的效果?如何实施? 我们认为,流程优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大致可以分成这么几个步骤: 第一,流程的关键责任部门根据流程优化的一些原则,初步明确流程的优化方向,设定衡量该流程运作好坏的指标。 第二,仔细考虑流程优化的初步方案在本企业内实施,需要考虑的约束条件,对方案进行充分讨论。明确该流程的关键控制点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第三,建立流程持续优化和管理的制度。 在这个过程中,流程优化的工具和技术性问题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更值得关注的是几个简单而普遍的原则。把握这些原则,流程优化可以按照正确的方向持续进行。
共性:关注原则。
原则一:明确流程优化的方向 我们知道,流程六要素中有一个要素就是客户,换言之每条流程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有其服务的对象。流程存在的意义在于最大程度的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比如订单处理流程是满足客户对相应速度、质量的要求。 因此,流程的优化方向必须符合该流程的服务目标。有多种方法可以确定流程优化的方向: 1、 业务部门(流程的关键责任部门)自己谈流程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改进的方向。 2、 流程的服务对象(客户或相关部门)谈流程的问题,和希望改进的方向。 3、 标杆的借鉴。标杆企业里,相应流程是怎么做的,和我们在哪些地方有区别,可借鉴的是什么? 4、 不同类型流程优化的一般性原则。如审批类流程要考虑审批的分级分类,重在审批规则、审批要素和授权体系,减少审批层级;执行类流程要侧重于流程节点背后知识点的总结等等。 每个流程的优化都必须有明确方向。这是开展流程优化的第一步。此后,我们可以据此来设定流程的考核指标。也就是衡量流程最终输出结果好坏的指标。只有当明确了指标,流程优化的方案才有制定的依据。 我们以某公司的客户投诉处理流程为例说明。该公司为了更好的接收客户投诉,从而改进服务质量,专门成立了新的客户投诉中心。在接收投诉的环节,有两种可以替代的方案。 方案1:继续由原来的部门1和部门2接收投诉,再由这两个部门向投诉中心反馈。因为这两个部门常年面对客户办理作业手续。出了问题后,客户习惯于找这两个部门甚至是责任部门直接反映,出于种种顾虑很难直接向投诉中心反馈。另外,先向投诉中心投诉,再转向责任部门处理可能会降低投诉处理的速度,因为表面上看增加了一个环节。
方案2:由投诉中心统一接收投诉,主要通过多种渠道包括:部门1和部门2、投诉中心接收;业务部门反馈、客户巡访、满意度调查等等。目前允许责任部门先处理问题,但应该加强对客户的宣传教育,尽量向投诉中心投诉;同时加强随访工作,避免客户投诉被责任部门截留。
应该说这两种方案各有利弊。如何选择取决于企业对于该流程的衡量指标如何设定。如果为了高效处理客户意见,则无疑选择方案1,但投诉中心将逐渐失去意义;如果为了尽可能收集客户意见,并跟踪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并对责任部门备案考核,以切实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则牺牲一定的处理效率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