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年前出任戴尔亚太区总裁以来,史蒂夫?菲里斯(Steve Felice)一直面临着一些管理难题。最令菲里斯头痛的是,联想挖走了他身边的多位高管,其中包括曾和他一起执掌亚太区的威廉?阿梅里奥(William Amelio)。去年12月,阿梅里奥从戴尔跳槽联想,并出任CEO一职。
成为联想掌门人之后,阿梅里奥随即同戴尔打响了全方位的人才争夺战。今年以来,又有五位戴尔高管加盟联想,其中包括原戴尔副总裁加里?史密斯(Gerry Smith)、原戴尔中国区总裁麦大伟(David Miller)、以及原戴尔日本家用及商用销售业务总监索塔罗?阿马诺(Sotaro Amano)。
大和研究所香港分析师约瑟夫?霍(Joseph Ho)表示:“对于同一地区的同一批人来说,联想显然比戴尔更具竞争力。”
亚洲第三大PC厂商
多位高管跳槽联想无疑令菲里斯感到吃惊,他说:“我们并没有料到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不过,在近期加盟联想的这些戴尔高管中,没有谁不可或缺。”他同时称,得益于戴尔人才队伍的“板凳深度”,他很快就可以在公司内部找到离职人员的继任者。当然,菲里斯没有忘记攻击竞争对手联想,他说:“从联想对戴尔的大规模挖角来看,该公司明显缺乏人才。令我感到吃惊的是,联想竟然有那么多空缺职位。”
菲里斯今年49岁,深受戴尔董事会主席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的信任。不过,作为全球第一大PC厂商戴尔的高管,菲里斯在亚太市场只能屈居人后。在美国市场,戴尔保持着明显的领先优势,将联想远远甩在后面。但在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联想却以20%的市场份额稳居首位。
联想之所以能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大PC厂商,主要得益于在中国的垄断性优势,该公司在中国PC市场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份额。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公布的数据,戴尔在亚太地区占有的市场份额为9.5%,排在占有12%市场份额的惠普之后位列第三位。一年之前,联想在亚太区占有的市场份额为18.4%,惠普为12%,戴尔为 8.8%。
差距正在缩小
从数据来看,戴尔在亚太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这对身处困境的戴尔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今年以来,戴尔遭遇了各种问题,其中包括:在全球召回410万块笔记本电池、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51%、以及因会计问题而遭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等等。
菲里斯表示,今年第二季度,戴尔亚太区营收同比增长17%,在公司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4%,高于去年同期的12%。戴尔预计2006年来自亚太区的营收将达到80亿美元,比2003年的不足40亿美元增长一倍以上。
目前,戴尔已经成为日本第二大PC厂商,仅次于本土厂商富士通。菲里斯表示:“不管在日本、中国、东南亚、印度、澳大利亚还是新西兰,我们都在缩小同市场领先者的差距。我们的成功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国家。我们在整个亚太区都实现了盈利,这同联想有很大区别,因为仅有中国市场能为联想产生利润。”
走出中国市场
从戴尔挖来的高管目前在联想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讲,联想在亚太区的领先优势几乎全部源于中国市场。根据IDC公布的数据,如果把中国排除在外,联想在亚太地区占有的市场份额仅有6.2%,在所有PC厂商中排名第四位。也许正是基于这一原因,联想才开始挖角戴尔亚太区高管,希望增强自己的管理团队,力争在亚太区有更出色的表现。
联想已经在新加坡开设了一家研究中心,并计划大举进军印度市场。IDC新加坡分析师布莱恩?马(Bryan Ma)表示:“联想已经意识到不能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中国这一个篮子里。联想近期的大部分举措都可以看作是长期投资,目标是在中国之外的亚洲市场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与此同时,戴尔正在中国市场发起反击。菲里斯坚称,尽管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戴尔的直销模式在中国运转良好。戴尔不久前还在中国东南部城市厦门开设了第二家工厂,将产能增加了一倍。
争夺战刚刚开始
去年5月底,戴尔一名销售人员在发给客户的邮件中称,购买新联想的产品就等于是支持中国政府。消息一经传出,在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直接导致戴尔来自中国的销售额出现下滑。这就是著名的戴尔“邮件门”事件。不过,戴尔很快就从这次打击中恢复过来。菲里斯表示,戴尔堪称是优秀的企业公民,将价值超过160亿美元的设备外包给中国供应商。他说:“同联想相比,我们为中国经济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联想则遇到了一些麻烦。9月11日,联想被从恒生指数成份股中除名,取而代之的是鸿海精密旗下的富士康。同一天,彭博社援引联想董事会主席杨元庆的说法称,联想计划在中国下调产品价格,以应对来自戴尔等竞争对手的压力。联想发言人吉恩?蔡(音译,Jean Cai)没有确认这一消息,但她表示:“联想每天都要面对价格压力。业界的确流传着价格战的说法,我们的竞争对手也更具侵略性。”由此可以看出,联想和戴尔在亚洲市场的争夺战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