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平:以小胜大的三大经典战役
根据地战略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持续的影响着国人的思维,主要是根据地战略一直在不断的为国人上演着一幕、又一幕以小胜大的经典战役,其中要数小米加步枪的革命战役、经济腾飞的特区战役、娃哈哈农村包围城市的合围战役等三大战役最为激动人心和最为壮观,同时也是传诵最广的。
这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都是在最为艰难的情况下取得的,都是以小胜大的真实写照,想想毛泽东时代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国民党和帝国主义的飞机大炮,至今还彻夜难眠,想想当年举全国之力建设特区的情形,至今还记忆优新,看着宗庆后凭借娃哈哈坐上大陆首富的宝座,我们不得不一次次为根据地战略的伟大指导思想而欢呼雀跃。
可能很多人认为这三大经典而且辉煌的战役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各自领域的成功,接下来,请各位看官跟随笔者的思维来重现这一幕幕辉煌战役激动人心的场面,更重要的是来寻找其根据地战略思想的精神脉络。
第一大战役:小米加步枪的革命战役
中国军事革命的崛起而胜利,没有一种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没有重要的战略指导作为参,从革命失利来看,苏联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在中国根本行不通。因为中国的工人数量和工业进程远没有苏联发达。
那么在没有强大力量可以依靠,在一没钱、二没人、三没强大武器装备、四没高涨士气情况下,中国革命路在何方呢?中国革命要依靠什么战略才能挽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呢?
1、艰难的革命环境
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回到井冈山后,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做了缜密细致的分析和判断,以及对中国革命的未来发展做了战略性规划。
首先中国革命的敌人力量异常强大,在城市里面的统治早已经根深蒂固。那个时期,共产主义革命还处于萌芽状态,力量非常的弱小,而国民党和帝国主义的力量无论是从装备、人员、经济都强大过共产党的数百、甚至是数千倍。而且在城市的力量和影响力已经根深蒂固,短时间内难以动摇。
其次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有限,不足以像俄国那样进行以城市为中心的斗争和取得胜利。20年代的中国,还是典型的超级农业大国,还是处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工业就象伟大的中国革命一样,还处于萌芽状态,所以工人阶级的力量还非常有限、非常弱小,还不足以撼动统治阶级的地位。
从以上看出,当时中国革命的环境面临了诸多困难,如果单纯从力量悬殊对比上看,很难取得胜利,甚至会不堪一击,这从国民党后来对共产党轻蔑的战术中可以看出来,但谁也想不到就是这样一支弱小的军事力量,后来在中国大地上畅行无阻,把看似强大的国民党逼到台湾一角。
3、寻找新的希望——农村
认清现状,就一定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只是要依靠什么方法和手段而已。毛泽东同志经过对中国革命过去、现在、未来的反复分析,寻找到了新的革命希望,就是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虽然广大农村地区,一直比较贫穷落后,但这里也是反动力量统治的薄弱点。
因为强大的国民党和帝国主义一直盘踞在中心城市,对广袤的农村地区没有放在心上,主观认为农民是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的,更谈不上进行革命和推翻政权。
其次就是中国广大的农民一向是革命的重要力量,只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力量,以先进的理论来发动广大农民,就有可能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最后考虑到中国革命需要武装力量进行斗争,而反动敌人的力量又过于强大,红色武装在短时间内是很难与之正面交锋的。这就需要避开城市,利用中国各地军阀割据的有利形势,建立农村的革命根据地来进行武装斗争和发展。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相对城市而言,农村是中国共产党生长的最佳土壤,只要用心经营,策略得当,广阔的农村和广大的农民将是一支伟大而且是不可战胜的力量。从最终的形势可以看出,中国革命的建立和发展一直没有离开过农村,一直是以农村这个敌人不予重视的市场为中心,步步为赢,最终战胜强大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