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研究
近几年来,中小企业对我国发展经济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是我国发展的一个特色的经济模式,它给我国创造了不少的财富和经验。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危机和问题,资金不足,信用低,管理落后,投资不科学,都成为了中小企业发展和完善的障碍;对此,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和对策,分散投资,建立信用,改变管理理念,加强财务管理和控制,着重培养财会人员等对策。
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它表明了企业从事财务活动、进行财务行为最终形成的结果。它是财务活动的导向,它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紧密相关,企业经营管理目标通过财务管理目标得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多种。如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这些目标都是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对象而形成的。中小企业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也是目前现代西方理论、财务、金融学界公认的企业目标。因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不仅可以实现与股东的利益一致,而且可以兼顾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种集团的利益。
企业价值最大化,其途径就是要提高报酬率和减少风险,这就决定了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股利决策。主要职能是要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然而中小企业由于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其在这些方面管理缺失,严重阻碍了其规模的扩大和经营的稳定性。本章仅就其在投融资、成本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由此带来的后果作详细论述。
2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2.1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表现在银行贷款方面,就是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风险状况缺乏有效的识别手段。在2004年10月29日中央银行取消贷款浮动的上限之后,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充分运用利率浮动手段对不同风险状况的中小企业进行贷款定价,同时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也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改善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但是各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考虑,即使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但还是普遍集中力量抓大客户而不愿向小企业放贷,导致大企业锦上添花有余、小企业雪中送炭不足。
(2)在直接融资方面,就是现有的资本市场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2004年5月2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的中小企业板块正式运作,对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创业投资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这无疑为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开辟了专门的市场。然而其定位为高成长型企业的上市融资需要。
(3)非正式金融部门仍是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解决创业和运作资金的重要渠道。基于民营中小企业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满足资金需求的现实,在一些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非正式金融活动便应运而生。尽管监管部门严格限制各种形式的民间融资活动,对民间“乱集资”活动严加取缔,但民间金融活动的客观存在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2内部因素影响
(1)中小企业较高的倒闭或歇业比率,是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估计,有近23.7%的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由于经营失败、倒闭和其他原因,有近52.7%的小企业在4年内退出市场。在我国,没有关于企业倒闭方面的统计资料,但一些银行管理人员估计,我国有近30%的私营中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近60%在4年内消失。中小企业高比率的倒闭情况,显然使银行向其发放贷款时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而贷款偿还的高违约率也是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
(2)缺少抵押和担保。IFC(2000)的抽样调查表明,许多企业认为,抵押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它们从银行获得贷款。理论上,有许多资产可作为贷款的抵押品,包括土地、建筑物、住宅、可变现的储蓄、机器设备、存货、应收账款、销售合同等。
(3)中小企业普遍经营时间短,缺乏历史的信用记录,存在着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不健全的现象。加上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愿露富、不愿泄露债务量、举债渠道等商业秘密,更有甚者为了规避税费或争取优惠政策而有意不真实反映经营和财务状况,以致企业无帐可查,一个企业两套帐、三套帐的现象相当普遍。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影响银行对其信用进行评估,从而使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求保持慎重的态度。
2.3外部因素影响
(1)银行体系不合理。随着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银行增强了自我约束,所有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都要以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为原则进行经营活动。中小企业的贷款特点为贷款额度小,资金需求频率高,一般为大企业的5倍左右。这使得银行业务成本高,管理费用高,监督成本加大而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
(2)保体系不完善。抵押和担保是金融机构对信息不透明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时保护自己利益的重要工具。为了解决信贷市场部分失效的问题,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1999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
(3)市场不健全,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小型资本市场。中小企业板块的建立,为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搭建了直接融资平台。但是其上市的“门槛”定得太高,使规模达不到上市要求的众多小企业只能是“望市兴叹”。国际经验表明,要使资本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市场就必须是多层次的。
(4)法律环境不健全。目前,我国有关中小企业信贷和信用担保方面的法制建设相对薄弱;面向中小企业的专业性担保机构的法律定位不够明确;《担保法》的执行有待落实。法律的执行环境也很差,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局部利益。默许甚至纵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法律对银行债权的保护能力低,加剧了金融机构的“恐贷”心理。
2.4中小企业投资现状及原因
(1)缩减投资,忽视长期发展。
很多中小企业在前期由于对市场等条件把握得好成长起来后,往往会发生短视行为,即只追求当前短期利润,而忽视企业长期发展,几乎是不投资或仅投资于风险小、技术含置低的一些项目,导致企业丧失了发展后劲,在几年后就会被淘汰。
(2)盲目投资,缺乏投资规划。
①是将大量营运资金用作固定资产投资。一些中小企业在实现较丰厚的利润积累后,往往会对营运资金周转不甚关注。而是为过去取得的经营上的成功所迷惑,急于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导致营运资金周转上的新的紧张。
②投资决策缺乏控制和分析。中小企业在投资时,缺乏必要的投资决策分析,经常是企业领导一人说了算,官僚主义,独断专行,缺乏风险成本意识,这种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必然带来极大的危害性和负效应。据调查,50%以上的投资决策失误都是由此造成。
(3)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原因。
①个别企业领导成本意识不强,财务人员素质偏低。具体表现在分解产品成本时,不是认真按产品设计要求,按零部件工艺流程的成本形成逐个计算。也不是自下而上逐级填报、汇总,只凭主观印象算大帐,按产品成本切成工时、材料消耗、管理费用等大块分摊;有的认为成本统计只是鸡毛蒜皮之小事,很少过问;还有的认为企业产品结构简单,生产周期短、工序少,不值得搞成本统计。凡此种种,自然难以发现成本形成中的问题。
②未能及时收集原始成本数据。大多数中小企业尚未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或未将系统末端延伸至生产班组,即不是由班组直接将原始数据输入系统,仍然采用填写报表,再由专业人员将报表数据统一汇总或输入微机。
③统计表格不够科学合理。有的企业印制的统计表格,要么名目繁多,要么容易产生歧义,且不能适应不同产品、不同工序的特点,填报费力,汇总困难,严重者能引起生产人员厌烦甚至反感,产生应付心理,自然影响填报质量。
④各项费用支出总经理一人说了算,毫无控制可言,造成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可有可无;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可增可减,导致事中、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
⑤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是企业的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人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意味着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我国许多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成本的构成并核算产品成本,通过大幅度提高产量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
2.5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原因
(1)表现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根据内控制度的原理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相容职务应当分离,建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既密切配合,又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但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点,在授权批准、业务经办、财产保管、会计记录等环节上有分工不明、相互脱节和失控现象,甚至有会计兼出纳,出纳兼稽核的情况;有的中小企业没有内审机构或虽有机构却附属于其它职能部门。这种经济业务由一人承办又缺乏制约的情况,不仅不利于经济业务正常开展,而且容易产生舞弊行为。
(2)表现在会计核算上。中小企业大多数由于在业务上发展迅速,使企业老板经理更多地关注于业务的拓展和销售业绩好坏,而忽略了对企业内部自身管理的完善和提高,特别在会计控制上投入不足,没有制定统一会计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行为不规范,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如货币资金支付、应收应付账款管理等环节,在审批、复核、支付和账务处理上,纰漏百出;凭证和记录的控制不规范,如凭证编号编写不规范、记录核对无索引等。
(3)表现在财物管理上。中小企业大多为了节约人力成本,让一个员工身兼数职,造成分工不明,职责不清。企业财物管理很混乱。物资的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各个环节缺乏监控,错弊丛生,有的单位财产长期不进行清点。财产不实,账实不符,特别是闲置资产风吹雨淋。无人问津。
(4)表现在往来账款上。供销业务及其贷款的结算,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出现纰漏的薄弱环节。中小企业在采购、审批、签约、采购、验收及结算等环节上,缺乏协调和监控,一些不良或违规行为频频发生。
3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完善
(1)面向市场投资和融资,加快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先要以服务为企业的首先宗旨,再接着谈企业的利益问题,不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建立中小企业基金,实行单体的基金帐户,集中管理的方法,建立保障系统。
(2)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①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改变中小企业产品的单一、落后;②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提高效率;③人力资源的投资,注重人才的培养。应特别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拥有一定的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型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3)改变财务管理观念,引进新型:合适的管理理念。在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是自身或是本家亲戚,存在着很强的狭隘意识,在财务上无法相信外人的管理,我们要发宽财务管理,提升对财务管理人才;而且,在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大多的知识素质都不是很高,财务管理模型的变化,也要求管理者或决策者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财务意识,以便增强决策和管理能力。
(4)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提高企业员工的管理素质。①加强对内控制制度的认识,提高对内控制的意识,财务管理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每一项经济活动中,应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规章制度。通过这些内控制度的建设,才能防止和避免生产经营中的偏差及制止营私舞弊行为;②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准,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把好用人关,是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I③建立和加强监督机构,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的检查考核要从细微处起,应建立健全分析核算制度,以达到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4结语
通过以上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相关问题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欠缺,是制约中小企业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固然有中小企业无法抗拒的外部影响。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小企业自身。作为中小企业政策的制定者,应努力为中小企业改善外部经营环境。加强外部管理,强化外部监督职能。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组织结构,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预算和控制监督的职能,构建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加强财务控制,提高资金利用水平;加强对会计信息的分析;稳健理财,避免盲目扩张或多元化经营等措施手段的实施来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文/郦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