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基本核心理论与实践(2)
管理与管理者(1)
管理是什么?这是所有进入管理领域的人面临的头一个问题。
从认识发展的规律来看,总是先有实践才有认识。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一般来说,我们总是先认识外延,然后在经验感受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按照一定的逻辑,才能确定其内涵,管理学也不例外。人类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然后才从一系列的活动中逐渐发现了管理的内涵,明确了管理到底是什么。
管理是存在于组织当中的,所以,要明确管理的内涵,必须首先明确组织的概念。
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具有特定目标,拥有一定资源,并保持某种权责结构的群体。组织有以下特点:一是有一定的目标;二是拥有资源,主要是人、财、物、信息、时间;三是组织总是保持一定的责权结构,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人处于什么位置、谁该做什么、谁有什么权力、要承担什么责任;四是组织内部的成员之间存在互动,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也存在互动。这个相互影响和交换各种资源的过程贯穿于组织的整个发展当中,一旦这种互动停止,组织自身就会走向衰亡。
明确了组织的含义,管理的含义也就比较好理解了。第一讲管理与管理者管理概念
管理是组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六点:
1人本性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管理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因为组织是由人构成的,组织目标的达到离不开人的活动。一个组织要实现自身的目标,首先需要目标上的一致,确保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同时需要行为上的一致,每个人都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则而不是任意地行为。达到这两点,组织就能发展;如果无法达到,组织就会陷于停滞。管理过程中其他的矛盾都会通过人和人之间的矛盾表现出来。
2附着性
管理是不能脱离组织而独立存在的。没有独立于组织之外的管理。我们所研究的管理就包含在组织大量的日常活动中。
3广泛性
管理的实践是广泛的,它已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之内,同时管理原理的适用性也是广泛的,可以指导各个领域的实践。
4间接性
管理不是直接地为实现目标而从事一项作业活动,而是调动资源、推动各方去协同地进行一系列的作业活动,从而达成组织目标。
5实践性
管理的一切原则和方法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管理需要成为行动才能实现目标。
6科学性
管理有规律可循,它有自身固有的原理、技术和方法。通过对这些原理、技术和方法的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实践水平。第一节管理者能力
能力是个体完成某一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能力分为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和创造力。一般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智力,是人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的基础能力,包括感知力、记忆力、表达力、理解力、想像力、思维力。特殊能力是从事某一个具体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创造力是指个体产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能力作为一种心理品质的特性:(1)面向实践的特性,没有脱离“做事”的能力,能力是具体的;(2)习得性,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锻炼而培养出来的;(3)能力的层次结构性;(4)能力的内部相关性,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创造力之间存在联系、互相促进。
能力的具体内在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能力的结构需要指出的是,知识、经验的积累可以提高人的能力,但是知识、经验本身不是能力。能力是一种实践力,知识和经验都是实践的结果而不是实践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