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汶川八级地震发生之后,美国马上模拟汶川地震做了一个如果加利福尼亚也有八级地震,可能会带来的损失,这个模拟的地震,完成以后,我们现在看到的数据是,他如果在加利福尼亚也发生了一次八级地震,有可能死亡的人数是一千六百多,导致的损失的总额是两千亿美金,为什么他们有这么大的财产损失,但是有很少的生命的损失?
这在于他建筑的质量,和它整个的救灾系统,这一次我们在汶川地震之后,我想除了我们看到这次地震中,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高度的凝聚力,对生命的关注,和整个社会唤起的民族意识以外,我们是不是还要思考另外一个问题.
就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08年正好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一直延着一个速度发展模式在发展,当我们有足够的财富的时候,任何生命的损失给我们都是非常难以抗拒的心理上的承受和代价,为什么?
当我们大家的生活都渐渐的富裕起来的时候,我们希望我们的亲人能和我们在一起享受这种生活,我们更承受得起灾难,尤其是承受不起生命的损失,我们度过了三十年的速度发展之后,我们是不是该转向质量发展,质量提升.
如果我们的楼,建得比较结实,我们不仅在较少消耗资源的条件下,又满足了大家住房面积的要求,而且在有突然的天灾袭来的时候,有可能会大幅度的降低生命的损失,我们怎么才能把我们国家从速度发展之路像质量提升,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什么?
依赖于管理,企业的管理,我们到目前为止,企业的管理基本上是一个低水平的,缺乏精细化和高度化,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走在最前面的,拉动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是农民企业家,尽管MBA教育发展了这么多年,我们有大量的MBA毕业生毕业了,但是MBA毕业生现在的数量,融入整个的中国的千千万万个企业当中,实际上是微不足道的
对于改进中国企业管理质量,提升中国企业运作的水平,还没有起到最够的作用,如果我们希望下一步重视我们这次在灾难当中这种生命的代价,和这种心理上的损失和代价,我们开始关注质量,提升我们的结构的话,首先我们要关注的就是管理,当然提升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就是管理者队伍的培养,因此当我们更多的提到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有一个更深的思考,就是下一步给中国的管理者的培养和教育所提出的一个任务。
我们现在的这些管理者,当我们走进企业的时候,当我们担任起管理者的责任的时候,我们带领这个企业,我们做出的产品,不管是时间,还是楼房,我们能不能让中国人的迅速提升到一个有质量的这样一个程度,这是企业家的责任,也是管理者的责任,我们接到的会议的主题就是关于MBA教育的本土化的问题,之所以可能要讨论MBA教育的本土化,最主要还是源于MBA的教育模式是国际化的教育模式,是在欧美发展起来的.
近十年虽然东方国家也在开始采取这种教育模式,但是它相对于欧美已经发展比较成熟的MBA教育,东方国家的MBA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还处于摸索和比较生涩的阶段,实际上MBA在中国能不能有很强的生命力,我们能不能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取决于什么?
第一MBA的毕业生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上是什么价值;第二,中国的MBA教育在整个的中国企业管理类教育当中是什么地位。如果MBA毕业的学员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上不能够得到足够的认可,或者是中国的MBA教育在整个的管理类教育当中没有足够的影响和足够的地位的话.
我们不能说我们对国外的这种教育模式的移植是成功的,如果考虑MBA教育的本土化,我想可能有三个层面的问题需要我们一块儿来讨论,哪三个层面的问题呢,就是承担MBA教育的这个学校,它的整个教育体系,它的教师队伍和它的教学内容。
我们首先从MBA的教育体系来讨论,MBA的学位教育是一个专业的学位教育,这个专业学位教育强调的是什么呢?强调的是他培养的这些毕业生应该由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我经常在想,如果我们引入了MBA教育,他同时又和我们企业管理硕士学位,和包括研究生(Q吧) 的企业管理的学位相并列,它的意义是什么?
之所以MBA教育在欧美发展速度很快,而且很有规模,是因为他摆脱了课堂教育,我们看一般的理论性的,或者是学位类型的企业管理硕士学位,基本在课堂完成它的全部教育过程的,课堂的知识从哪来呢?
从一些学者对企业的实践和调查活动,这些时间和调查活动在大量的条件下形成了调查的管理理论,然后通过管理理论和管理理论之间的传递,就是他作为一个教育者.
首先是受教育者,他先在课堂上学了一套理论,然后他开始长当业管理专业的教师,他又把他学的这套理论传递给他将来要从实企业管理具体实践活动的这些学生,当理论在更多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传递的时候,获得了这种理论体系的人,真的面对实践工作的时候,他的这个理论体系,不具有很强的实践的还原性,因此有很多的学生,在理论上讨论起来构成了一套理论体系,但是实践操作能力很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差。
MBA的教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不是由理论教育者和理论教育者之间传递知识,而是有受教育者本身从千千万万个案例当中体验出自己应该由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感悟,这种自己从案例当中抽象出来的东西,它具有很好的还原性,所以MBA的教育如果我们把它抽象出一个高度的特点的话,它是一个仿真教育,是一种模拟教育.
我们让千千万万个受教育者,直接从案例当中得到自己的体验,得到自己的经验,如果它是一个仿真教育和模拟教育的话,那么直接把这些受教育者放在管理实践中让他们成长,是不是更好呢?当然可以,问题是什么?
成本太高,因为一旦实践操作的过程当中,有一个重大的投资收入和管理失误,损失程度很大,MBA教育好就好在第一方面我们降低了成本,第二个就是你自己直接在案例当中抽象出来的感悟和体验,这样在实践管理过程当中你的操作性、分析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可能会得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和较高的水平.
这是这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如果这种教育模式的特点,我们能够迅速的把它移植到中国,而且和中国的文化、以及中国的企业制度相融合到一起的话,首先我们应该关注的就是一个学校的整体的教育体系。
人民大学发展的管理教育是比较早的,我们几乎从五十年代开始就有工厂管理专业,不过当时是在前苏联的专家的扶持下开展的这个教育,因此基本是从苏联引入,但是当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使命就是为了当时新中国建立大量的国有企业之后,急需一批管理者,所以可以说人民大学的管理教育一开始就是本土化的,就是面向实践的,就是解决中国具体的企业管理问题。
经过我们过去在管理上的基垫,因此在有了之后的管理教育模式之后,很快人民大学的MBA教育就是本土化,除了我们过去积累的管理基础为实践性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以外,人民大学还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尤其是在人文方面我们有非常深厚的基垫,比如说人民大学可能是少数大学当中有博学院的高校,人民大学的哲学以及相关文化专业的发展.
当然人民大学的项目,经济学类和MBA教育有密切关联的项目也是居于国内前列的,所以我们各个院系可以为人民大学的MBA学员提供可选项目,因此MBA同学在人民大学受教育的时候,首先他有一个特别好的文化的背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了解,这种文化背景,他必然可能会成为中国企业管理者的一种经营理念,一种经营风格,一种和现实的企业管理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的,需要这样的一个文化背景和文化基础,这是人民大学在实践本土化方面所特有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具有实践性和本土化特点的这样一个教育体系和文化背景.
第二个就是教师队伍,显然本土化需要一直有经验的,而且可以灵活掌握各种教学方式的教师队伍如果这支教师队伍基本上是从校门到校门,自己缺乏企业实践,有可能构成现在很多高校存在的困惑,人民大学再教育方面有非常好的客观条件,就是我们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最早就承担起了恢复管理类教育的重任.
因此现在中国的各个高校当中不仅几乎都有从人民大学管理类专业毕业的教师,而且我们现在的教师队伍当中,有相当数量的老师是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他们在各个著名的企业当中承担顾问,独立董事,而且大量的老师在教学当中提供管理咨询和各种各样的管理的解决问题的实践工作的任务,把自己的案例的感悟,把自己抽象出来的管理有效的模式,通过课堂、通过案例讨论传递给学生的时候,他可能给MBA学员带来的提升就可能是很容易让他在这种教学当中转化成自己的实际管理能力,而且迅速和中国的企业相融合,这是人民大学MBA教育的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就是MBA的教育方式,我们之所以从国外引入,是用案例的教学方式完成的,当然MBA教育发展到今天,这个教育模式已经加了很多新的内容,比如说情景教学,现在我们在MBA教育上像沙滩推延,软件模拟,所有的教学方法我们都在采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的普及的应用,就给MBA的学院们提供了一种自己亲自感悟、亲自体验,当他们自己亲自感悟和亲自体验的时候,他们的体验是有差异的,但是他的体验本身和他自己的能力的提升之间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
因为现在各个企业都在广泛的应用ERP的项目,所以我们就专门的采用了一个ERP的教学项目,就是微软赠给人民大学商学院一套价值400万的ERP的教学项目,基本可以通过这套软件的教学了解ERP怎么构建起来的,比如一个大协调进入企业之后,企业的工资是怎么变化的,一个大学生进来了以后,最后所有的相关的成本都跟着推导下去,一直到最后整个企业的产成。
ERP这套软件我们放到教学环节当中以后,学生的亲自操作,就是他们真的走入企业当中,对于企业引入ERP管理模式,对于他们怎么选择ERP的软件有一个非常好的奠定的基础,有很强的能力,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有些企业就是为了自己上ERP需要人民大学培养的MBA的学员.
我们在这些教学方式中采取了一个非常开放的特点,就是和一些国际的想法结合起来,比如说我们现在和意大利的一个基金会做一个合作,他这个基金会可能下述有很多的企业想进入中国,利用中国的市场来开展自己的事业.
我们跟他的合作项目,具体的说起来就是他提供了一批企业,我们提供了一批MBA的学员,由MBA学员为这些准备进入中国的企业进行策划,帮他们撰写商业计划书,这种中国的MBA的学生和国外的准备进入中国的企业密切合作之后,一方面这些企业可以了解MBA学员的能力,当他进入中国以后,他肯定愿意选择这些学生做他将来在这方面本土化的职员.
另外一方面我们MBA学员也通过一些实际案例的策划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提升自己的实际管理能力,所以人民大学的商学院在MBA教育上打造本土化特点,也是从教学模式的改进和不断完善来实现的。
人民大学的MBA的教育发展比较早,我们从90年就开始MBA的教育了,93年我们就有第一批MBA的学员,毕业人数三十人,现在在校有八百多人,已经毕业的四千多人们,当然我们在本土化教育的实践过程当中,还面对着一些新的问题.
我们一定会坚持不断的探索下去,不断的提升在这方面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达到更高质量本土化的教育水平,使MBA教育真的能在中国扎下根来,而且有很好的生命力,能够提升整个MBA教育的质量和他的市场价值.
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教育的时间和教育的投入,能使整个的中国经济在完成了高速发展之后真的走像质量发展,能让我们的企业生产出更多让人们放心的吃的东西,住的房子和穿的衣服,使中国人的生活也可以从我们快速提升的水平的层面转向质量提升的层面,谢谢今天的会议主持者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