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面粉企业主的尴尬
“唉!到现在只拉回来300吨小麦。”包兴文告诉记者。 包兴文是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一家面粉厂的老板,他的面粉厂每天要消耗20万公斤小麦。他还告诉记者,要是再拉不回去这些小麦,他的面粉厂就只能停产了。
包所说的面粉是他于11月25日在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下称“郑州市场”)竞拍的,是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粮”)以最低收购价收购并进入市场拍卖的小麦,共有2255吨。按照协议,双方约定10天之内提货,但是直到12月1日,郑州市场的提货单一直没有送达中储粮,直到12月6日才开始提货。
11月25日,包兴文竞得的小麦存放在3个不同地点,其中桥北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下称“桥北公司”)890吨、宫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1158吨和原武粮食购销有限公司207吨。
一个面粉企业主的竞拍经历
据了解,11月3日,郑州市场和合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下称“合肥市场”)分别拍卖中储粮以最低收购价收购的50万吨小麦。
包兴文也到了11月3日的交易现场,但没有参加竞拍。因为当时的价格有些偏高,超越了他的预期。
这也是本年度中储粮第一次公开拍卖其以最低价收购的粮食。
“这次拍卖很不理想,郑州市场的成交率不足10%,原因在于不少用粮企业还在观望。”郑州市场总经理助理邱清龙说。
邱清龙认为,包兴文错估了这一次竞拍,但是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市场上流通的粮食已经越来越少了。
11月25日,中储粮120万吨最低收购价收购的小麦在安徽、郑州两个市场开始拍卖,安徽市场70万吨,郑州市场50万吨,其中安徽市场还在河北省粮油批发交易中心设立了分会场。国家粮食局的数据显示这次拍卖成绩斐然:拍出108万吨。
鉴于上次的经验和面粉厂即将面临的“断炊”,包兴文没有再犹豫,竞得其中的2255吨,其中二级小麦最低收购价为每公斤1.42元。
11月30日,安徽市场和郑州市场共拍卖了总量为100万吨的粮食。由于仓储地距离面粉厂过远,考虑到运输成本,包兴文没有参加竞拍。
12月7日,郑州市场(第四次)拍卖中储粮最低价格收购的30万吨小麦,包兴文再次拍到了其中的4200吨,价格为每公斤1.50元。
一路走高的粮价
“桥北公司的小麦起拍价是每公斤1.48元(含仓储成本),我是1.50元拍到的。提货的时候,还要给委托库(原阳储备库)每公斤3分钱的‘车前费’。”包兴文告诉记者,“这样一来实际提货的价格就是每公斤1.53元,再加上运输费用,面粉怎么不涨价呢?”
包兴文告诉记者,他们厂的面粉价格已经从每公斤1.68元涨到了每公斤2元。
另外,包还表示,由于现在全国粮食市场实际上是一盘棋,面粉和粮油副产品涨价全国几乎是同步的。
11月21日,据郑州当地一家媒体报道:往年这个时候郑州的小麦收购价为每公斤1.36元,而这两天却涨到了1.80元。郑州市纬四路农贸市场的一位刘姓店主告诉记者:“(由此导致)3天前(11月18日)10公斤的(面粉)卖22元,现在已卖到28元。”3天内,每公斤面粉涨了0.6元。
中储粮收购行动
与包兴文可怜的小麦库存相对应,今年中储粮执行最低收购价收购的粮食“盛况空前”。
据了解,2004年国家正式出台最低收购价政策,不过当年没有执行。2005年,国家开始对水稻实行最低收购价收购,2006年将这一政策扩展到小麦市场。
实行最低收购价后,农民更愿意将粮食卖给国家,而不是放在自己家里。记者从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粮食局得到了一个数据:这个产粮县今年生产了3.4亿公斤小麦,卖到中储粮委托粮库的就有3亿公斤。
河南历来就是我国的产粮大省,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粮食产量占1/10。每年6月中旬麦收完毕,7月中旬农民着手栽种秋作物,期间所需的追肥等农资开销,大都依赖卖麦子所得。
邱清龙告诉记者:“2006年前三季度,中储粮收购粮食900亿斤左右,其中小麦825亿斤,稻谷75亿斤。”
“825亿斤”与中储粮自己公布的约4000万吨(折合800亿斤)的数字基本一致。
邱清龙介绍,“按照规律,市场流通量一般占到粮食总产量的40%,而中储粮的正常收购量则占到市场流通总量的40%至60%,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预测今年中国的小麦产量大约在1.03亿至1.05亿吨(约1000亿公斤)之间。如果按照一般规律计算,中储粮的收购量基本上与整个市场流通量相当,这只能说明农民向中储粮卖出了比往年更多的粮食,导致中储粮大量存粮,而在市场流通日趋减少,面粉企业当然撑不住了。”邱清龙说。
以小麦举例,按照这个数据理解,中储粮在河南收购的小麦占了半壁江山。
粮食竞拍背后的利益格局
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办公室一位人士介绍,目前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已确定委托收储企业301家,收购库点1590个,实现了全省布点,不留空白。
“粮食收到了仓库,就是中储粮的了,拍卖的底价不会低于最低收购价和仓储成本,再加上农发行的兜底埋单,中储粮收购粮食当然是多多益善。”李赏说。
目前拥有国家级粮食交易市场的有3地:郑州、合肥和武汉(目前正在建设中)。记者调查发现,执行国家最低收购价格粮食拍卖的郑州市场和合肥市场具有不同的利益格局。
河南粮食系统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郑州市场拍卖信息通过中华粮网发布,并通过中华粮网进行网上竞拍。中华粮网向会员收费。中华粮网的实际控制者是郑州华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储粮控股该公司,郑州市场有32.8%的股权。”
郑州市场的网站上显示:“有交易意向的企业须按照投标意向预缴50元/吨的交易资格保证金和5元/吨的交易手续费。”而安徽市场的收费保准与之一样。
上述知情人士称:“交易手续费收益自然留到了郑州市场,而企业交易的资金也会在郑州市场沉淀若干时间。至于高出底价的拍卖所得,郑州市场和中储粮有一个五五分账的分成比例。”(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粮食流通环节中的成本消耗(延伸阅读)
早在今年9月下旬,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原国家粮食局局长、原中储粮总经理高铁生就曾在大连举办的一个学术论坛上表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农民因粮价下跌产生的损失,目前其弊端也显现出来。
“最低收购价定得较高,并没有很好考虑实际供求关系,其结果是市场价格长期运行在最低收购价之下,使最低收购价变形成了定购价格,取代市场价格。较高的最低收购价很可能刺激农民进一步增加种植面积,为明年带来更大的压力。”高铁生认为。
他还认为:“根据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规定,收购产生的费用、亏损由国家财政负担,最低收购价粮食的仓储费用也由国家负担。粮库收购积极,并且不希望最低收购价粮食出库,因为只要粮食在库,就能不断地为企业产生利润。国有粮食企业最低收购价收购的粮食产生的费用和亏损由国家财政收入承担,这使得大批的企业不愿意参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