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司简介 功能说明 财富论坛 增值广告 视频集锦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动态·信息 > 企业参考 > 技术研发 > 2050国民最低月薪超1300美元
[公告]热烈祝贺由武汉市环保局宣传教育中心主办 武汉市盛景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企业增值网协办的环保公益活动全面展开!
 
  栏目导航
 
 
技术研发
 

2050国民最低月薪超1300美元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本报综合报道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在未来50年里,中国社会现代化需要完成两次社会转型,一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二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城市社会向城乡动态平衡社会转型。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完成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7日发布,这份以社会现代化研究为主题的报告说,这两次转型,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五千年形成的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社会利益和社会角色的重新洗牌。

     专家们在报告中提出,与两次社会转型相适应,中国社会现代化在推进新型城市化、推进社会信息化、推进社会知识化等三个方面,未来50年均需完成两次转变。

     推进新型城市化方面,中国人口空间结构将先后有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和从城市社会向信息化、知识化的城乡动态平衡社会两次转变,基本任务是到2050年,城市化率提高至80%左右,郊区化率提高至50%左右。

     推进社会信息化方面是中国人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要先后发生两次转变,一是从农村生活方式向现代城市生活方式转变,二是从城市生活方式向信息化、知识化、国际化生活方式转变,基本任务包括:到2050年,信息化率达80%左右;出国旅游率达50%左右;汽车普及率达50%左右;预期受教育年数超过17年。

     推进社会知识化需加速中国劳动结构的两次转变,一是工业劳动力比重超过农业劳动力,实现就业结构工业化(非农业化),二是知识性职业比重超过生产性职业,实现职业结构知识化(非物质化),基本任务是在未来50年,农业劳动力、生产性职业比重分别年下降5%和2%左右,知识性职业比重年上升3%左右。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描绘的前景是:2050年的中国将是一个中等发达社会,人均预期寿命逾八十岁,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率达百分之百,人们可以自由合理流动,按2002年价格最低月薪超过1300美元,绝对贫困和童工率下降到零。

报告解读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对于21世纪中国社会做出蓝图规划。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两次现代化在中国可同时进行

     报告摘要:中国社会现代化路径图基本思路是采用综合社会现代化原理,协调推进两次社会现代化,加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转型。

     解读:中国到底应该走何种现代化的模式,我们先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说起。这条道路的第一个阶段是城市化,第二个阶段是郊区化、信息化、绿色化、理性化等。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老路,但是,过去的经验证明,欠发达国家走发达国家的老路,追赶发达国家的实现概率只有0.2%到1%,可以说是小概率事件。联系到中国拥有13亿人口这个因素,如果还是沿着发达国家的老路去建设现代化,成功的几率基本等于零。因此,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必须走一条新路。1997年,前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在香山会议上提出中国应该走一条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之路,通过8年的研究,我们证明了这个判断是成立的。

     我们在发布的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运河路径(目标已明确,路径可选择,模式和方法可随时间变化)图,按照这个路径图,我们要在21世纪末成为社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如果我们还是走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的老路,那么这个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只有6%,在过去的40年中,全球从欠发达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的也只有三到四个国家。

     因此,我们提出的现代化运河路径图是借鉴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也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在我们的理论中,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之路不同,在中国,第一次现代化与第二次现代化可以同时进行,这样可以大大节省现代化建设的时间,同时可以开辟新的现代化路径。
 
     新型城市化战略2010年启动

     报告摘要:2010年起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实现人口、空间结构的两次转变,建设城乡平衡社会。

     解读:我们的报告只是政策建议,而非具体的操作方案。我们的观点是应从2010年起实施新型的城市化战略。因为我们再也不能走传统城市化的老路子。如果再按传统的城市化模式,代价巨大。因为,在未来的五年,我们将有5亿农民进入城市,然后又有6亿城市居民进入郊区。

     根据我们的建议,新型的城市化战略将实现10个协调发展,目标是使人口与空间实现两次转变,即第一次转变是从农业人口变成城市人口,第二次转变是城市人口变为郊区人口,实现城乡平衡。我们认为,理想的新型城市化的模式是以郊区化为主,即郊区人口占50%,中心城区人口占30%,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20%,人口在三个区域之间可以自由流动,取消户籍限制,建立信用社会。

     本报记者郭晓军

     中国社会现代化10条建议

     组织研制和实施中国社会现代化路径图

     持续推动社会发展模式的两次转变,建设信用管理社会

     推进国家反贫困战略,建设没有“绝对贫困”的国家

     实施社会福利化战略,建设和谐高效的新型福利国家

     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建设城乡平衡社会

     实施社会信息化战略,建设信息化社会

     实施社会知识化战略,建设知识化社会

     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推进卫生体系现代化,建设健康长寿型国家

     消灭信息鸿沟,提倡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

     专家访谈

     “经济现代化只是手段”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昨日接受了本报采访。

     新京报:这次的报告完全不同于去年的报告,与经济现代化相比,社会现代化对百姓的影响和关系到底有多大?

     何传启:社会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是完全不同的,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比经济现代化更复杂。

     社会现代化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解释,一是社会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迁;二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过程;三是一种持续的国际竞赛;四是从国内和国际两种视角看,这种现代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新京报:缩小社会现代化的差距是否要比缩小经济现代化的差距艰巨得多?

     何传启:是的。我们在去年的报告中提出,在本世纪末,我们的经济现代化水平将进入世界前十,而在今年的报告中,我们提出,社会现代化水平尽管综合水平比美、英、德、法等国差距超过80年,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社会现代化水平在世界前列,这个目标确实要比经济现代化困难一些。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只是手段。

     新京报: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地区排名中,一些经济不太发达的省份也进入前十名,这是什么原因?

     何传启:这个排名是按照每年的统计年鉴和国际通行的指标进行排列的。的确,社会现代化程度高的一些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不算很高,但是,经济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是完全不同的,出现这种结果很正常。

     新京报:报告认为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具有后发效应,如何解释这个后发效应?

     何传启:这是与发达国家的先发优势相比较而言的。在过去的全球的300年现代化历史中,有先发型现代化国家和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先发型国家就是发达国家,他们具有竞争优势,可以制定游戏规则,而后发国家可以借鉴先发国家的经验,可以减少走不必要的弯路,这就是后发效应。但是,我们也不能对后发效应过高估计。

浏览[284]
【首页】  【返回】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与我在线 ┋  管理 ┋  TOP

页面执行时间:<font class=red>31.250</font> 毫秒<font class=gray>(4次)</font><br>
本站当前有 <font class=red>1</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有 <font class=red title=>2</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发生在:2002-6-7 21:03:07<br>
本站总访问量:<font class=red>55</font> 人次<br>
本站统计时间:从 <font class=red>2003年6月</font> 至今<br>
  http://www.qyzzw.net/
mailto:qyzzw888@163.com
Copyright (c) 2005 www.qyz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