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传文一释明明德
这一篇传文,主要在说明修己是管理的共同起点。
〔原文〕
康诰曰:"克明德。" 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主旨〕说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应该好好修治自己。
〔注释〕
(一)康诰,是书经中周书的篇名。
(二)克,是能的意思。
(三)明德,明指发扬光大,德为德行或德政。明德包含个人的彰明德行,和政府的弘扬政。
(四)太甲,是书经中商书的篇名。
(五)顾是看的意思。
(六)諟即是,和此的意思相同。
(七)明命指光明的使命。
(八)帝典即尧典,是书经中虞书的篇名。
(九)峻是大的意思。
(十)自明即自己彰明原本具有的德性。
〔今译〕书经康诰篇说:"能够彰显各人原本就拥有的良好品德"。太甲篇说:"常常看着上天
给我们的光明使命。"帝典篇说:"必须修明崇高宏大的德行。"这些启示,都在说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必须自己修明原有德性的道理。
〔引述〕做为一个管理者或被管理者,把自己原来就有的良好品德,发扬光大起来,是必须
具备的先决条件。无论书经中的康诰、太甲、帝典等篇,都有这样的提示,可见明明德的功能,在管理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修己便是修治自己,把自己原有的善良本性,发挥出来,也是一种潜能开发。修治自己,把自律的功夫做好,才能够依照不要人家管的需求,一方面管理者无为,一方面被管理者自己管好自己,不做不好的事情,以符合管理的要求。
管理者修己,做被管理者的模范。被管理者才会心悦诚服地自主,把自己管好。双方面都修己,自然容易彼此配合。人性不喜欢被管,人性化管理最好的写照,应该是"管理者无为,而被管理者却能够不为恶。" 不为恶有赖于明明德,是自己由自觉而自律。只有自己确实把自己管好,才有资格不受管。
无为的先决条件,是大家都能够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各人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才有把握实施无为的管理,而收到无不为的良好效果。这一篇传文的重点有三:
1. 明明德是管理的良好基础,人人都应该加以重视。
2. 管理者以身作则,首先表现出良好的态度和行为,做为被管理者的表率。
3. 被管理者也应该讲求明明德,在不喜欢受管的情况下,表现出不肯为恶的德行。
大学传文二释亲民这一篇传文,主要在说明管理应该以众人的需求为导向。
〔原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主旨〕说明管理应该采取民意导向,以众人的需求为依归。
〔注释〕
(一)汤指商朝的开国君王成汤,在位三十年。
(二)盘铭是刻在铜盘上面的铭辞,用来警示自己。
(三)苟即诚的意思。苟日新指真诚地要求天天有进步。
(四)作新民,指亲民的目的,在谆谆善诱,将百姓教化成为新时代的好人。
(五)诗曰,指诗经中有这样的文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两句诗出于诗经大雅文篇。
(六)旧邦,是历史久长的城邦。周朝建立,到文王时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所以算是旧邦。
(七)其命维新的命,指文王所受的天命。
(八)维新是改革旧法,实行新政的意思。
(九)君子指道德修养良好的人。
(十)极是最高的境地。
〔今译〕商汤的盛水铜盘上面,铭刻着这样的警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应该真诚地自我
要求,每天都有新的表现。如果这样的话,大家就能够天天有新的进步,每一日都不断。"书经中的康诰篇,告诉我们管理者亲近民众的目的,在促使百姓能够日新又新,成为现代化的人民。诗经文王篇说:"周朝的历史久远,是一个古旧的国家。但是传到文王,接受天命,要改革旧法实行新政。"由于这些启示,道德修养良好的人士,在修己安人的明明德和亲民方面,都应该尽力而为,务求达到最高的境地。
〔引述〕为政的道理,既然以亲民为重点,所有施政,当然要以民意为依归。但是民意是变
动的,必须透过管理者的谆谆善诱,发挥最大的教化力量以导正民意,使大家日新又新,随着时代的需要,成为现代化的人民。贤明的管理者,应该重视教育,获得百姓的拥戴,改革旧法,而实施新政。亲民和新民,其实是一体两面。亲民的目的,在促使百姓成为新民。新民的功能,有赖于亲民来达成。管理者一方面以大众的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则教化大众,使其需求合理化。只有合理的需求,才是正常的市场导向。完全采取市场导向,而不判断其合理与否,是缺乏社会责任的不良表现。
企业管理过分强调市场导向的弊端,现在已经十分明显。不断地创新,缩短产品的寿命周期,使得生产者紧张忙碌,也使得消费者永难满足。可见市场导向必须以合理为标准,而不是片面的求新求变。
这一篇传文,重点有三:
1. 亲民是管理的中心思想,因为以人为主,而不是以事为主,才是合乎人性的管理。
2. 尊重民意,而民意是变动的,所以管理必须日新又新,持续去除旧染,革故自新。
3. 亲民的目的,在顺应民意,以求导正民意,发挥政者正也的力量。管理者的每一种革新,
都应该求其合理,才能够达到至善的地步。
大学传文三释止于至善这一篇传文,主要在说明管理必须力求合理化。
〔原文〕
诗曰:"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
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
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主旨〕说明管理的目的在安人,安人的标准则为合理。
〔注释〕
(一)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商颂玄鸟篇。
(二)邦畿的意思,是国家的疆域。往昔将天子统治的地方,称为王畿。邦即国家,所以邦畿
指国家的领土。
(三)民所止的止,是居住的意思。人民所居住的地方,便是这一个国家的领土。
(四)缗蛮黄鸟,止于丘隅。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小雅绵蛮篇。
(五)缗蛮是鸟叫的声音。
(六)丘隅指山丘的角落,大多是草木茂密的地方。
(七)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篇。
(八)穆穆是美得令人敬重的意思。庄敬而温和的样子,称为穆穆。
(九)于是赞美词。缉为继续的意思。熙是光明,敬止即恭敬地站在合理的立场。
(十)瞻彼淇澳这几句诗文,出自诗经卫风淇澳篇。
(十一)淇是水名。澳指天然港湾。淇澳即淇水岸边弯曲的地方。
(十二)猗猗是美盛的样子。
(十三)斐为文彩美丽的样子,有斐指斐然可观。
(十四)如切如磋指朋友之间的观摩,彼此切磋以求精进。
(十五)如琢如磨是精益求精的意思。
(十六)瑟为严密的样子。
(十七)僩是武毅的样子。
(十八)赫为明显盛大,喧指大声说话。
(十九)諠字通谖,是忘记的意思。
(二十)道学指研究学问的功夫。
(二十一)自修是自我修治的功夫。
(二十二)恂为忠厚老实的样子,栗是因为寒冷或恐惧而肢体抖动。恂栗指戒慎恐惧。
(二十三)威仪是仪容令人敬畏的意思。
(二十四)道是说的意思,盛德至善,指盛大的德性到达合理的地步。
(二十五)于戏!前王不忘。出自诗经周颂烈文篇。
(二十六)于戏是呜呼的意思,为感叹词。
(二十七)前王指周文王。
(二十八)君子和小人相对待,指道德修养良好的人。
(二十九)小人即修养较差的一般人民。
(三十)乐是安乐,利为福利。
〔今译〕诗经玄鸟篇说:"国家的领土,是国民居住的地方。"绵蛮篇说:"鸣声可爱的黄鸟,
栖息在山丘上草木茂密的地方。"孔子感叹地说:"小鸟尚知道栖息在合理的地方,难道人还赶不上小鸟那么聪明吗?" 诗经文王篇说:"温和而令人敬重的文王,持续不断地发出光明,教化大家恭敬地站在各自的合理立场。"做为高阶层的主管,应该站在仁慈的立场,来爱护部属。做为人家的部属,必须站在恭敬的立场,把工作做好。
做为子女,应该站在孝顺的立场,使父母安心。做为父母,必须站在慈爱的立场,把子女教导成人。和同胞、朋友来往,最好站在诚信的立场,互相信赖。诗经淇澳篇说:"观看淇水岸边的港口,绿色的竹子十分美丽茂盛。有一位文采斐然的君子,采用切磋、琢磨的方法,秉持严密、坚毅的态度,表现令人敬畏的仪表。
这样的君子,使人永远难以忘怀!"如切如磋,是他做学问的功夫。如琢如磨,是他自我修治的方式。严密坚毅,是他戒慎恐惧的态度。盛大的样子,衬托出他那令人敬畏的仪表。这样文彩美丽的君子,所以令人难以忘记,是因为他的道德修养,已经到达十分合理的地步。
诗经烈文篇说:"呜呼!文王的德行,我们永难忘怀!"后世的贤达,受到这样的教化,能够尊重贤人而亲近亲人。后世的一般人民,也都能够享受安乐和福利,所以不能忘记文王的教化。
〔引述〕止于至善,是站在合理的立场。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而修己、安人,都应该以
合理为标准。管理的目标,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够站在合理的立场,以求配合良好、产生预期的效果。世界万物,各有不同的立场。
人类社会,也应该用伦理来规范。上司、部属,各有不一样的立场,最好做到上司仁爱,而部属恭敬。同样的道理,父母慈爱而子女孝顺。同胞、朋友,那就应该彼此诚信互相协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应该彼此观摩,互相切磋。依照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把伦理和管理结合在一起,时时各守其份,站在合理的立场,大家密切配合。
管理首先讲求制度化,但是制度很容易僵化,不容易因应随时出现的变量,也不符合人性的需求。所以制度化之后,必须时时加以调整,使制度合理而减少例外,大家比较乐于接受。制度适时修订,以求合理,便成为合理化管理。合理化比制度化,更加合乎人性化。管理应该首先分辨是非,然后订定制度,再力求合理,才算是止于至善。
这一篇传文,重点有三:
1.修己、安人,都应该止于至善。修己修到合理的地步,安人也安到合理的程度,无过与不
及,便合乎管理的要求。
2.组织成员,由于立场不同,职责也不一样,应该彼此合理配合,才能良性互动,发挥有效
的组织力。
3.管理首先必须制度化,逐渐修正以求合理化。合理不合理?以人性的合理需求为衡量准, 所以制度化和人性化,实际上都要合理化,才是止于至善。
大学传文四释本末这一篇传文,主要在说明"本末"是管理的重要课题。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主旨〕管理有治本,也有治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毕竟不能根本治疗。
〔注释〕
(一)子指孔子,子曰便是孔子说。
(二)讼是诉讼,打官司。听讼是审理诉讼案件的意思。
(三)犹的意思是像,犹人便是和别人一样。
(四)无讼是不必诉讼,现代称为不打官司。
(五)情指真实,无情即没有真凭实据。
(六)辞为语言文字。
(七)大指在上位的人。大畏民志即在上位的人,其表现令一般人敬畏,使民众自然产生这样
的心意趋向。
(八)知本是明白根本的道理。
〔今译〕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和别人一样。最重要的,要能够让大家都没有必要打官
司。"那些没有真凭实据的人,不敢捏造虚假不实的语言文字,来控告他人,自然就不会打官司。平日在上位的人,能够修己安人,使民众敬畏,而产生这样的心情,便是明白根本道理的表现。
〔引述〕管理若是偏重于管人,就要订定严密的制度,实施法治。于是诉讼案件,必然增多。一旦进入诉讼,就应该听凭司法的审判,不得妨害司法的公正性。但是,管理如果能够由管人转化成理人,大家秉持敬人者人恒敬之(敬就是理,同样是看得起的意思)的原则,凡事将心比心,没有真凭实据,不应该玩弄文字游戏,捏造事实,诬告他人。在上位的人,宣导礼治,并不强调法治,才是抓住管理的根本,可以减少很多诉讼争端。
管理由管人着手,用意在建立共识,统一步伐,形成坚强的组织力。然后进入理人的阶段,彼此互相尊重,放手让组织成员去做事。于是逐渐达到安人的目标,使大家身安心乐,不但没有工作压力,而且乐在工作,天天都安宁,而工作绩效良好,使大家都安心。
要达到这样的地步,必须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以及本篇传文所说的本末搞清楚,弄明
白,真正付诸实践,才能够逐次完成。
这一篇传文,重点有三:
1.管理制度化是末,不是本。管理必须建立制度,但是制度化的管理,并不能治本,所以不
能称为良好的管理。
2.管理合理化才是本,无一事不合理,便是良好的管理。合理不合理,很难讲,并没有一定
的标准。我们以合乎人性的需求来作衡量,从人性的角度来判断合理与否?所以人性化理,也应该以合理为根本。
3.依人性来寻找合理,称为由情入理,务求合情合理。依制度来寻求合理,称为依法办理,
必须合理合法。知本的管理,是先由情入理,养成大家自律的良好习惯。不得已才依法办理,以减少不必要的诉讼案件。
大学传文五释格物致知这一篇传文,是朱子补撰的,用以解释格物致知的道理。原来的这一部份,已经找不到了。补撰的内容,主要在说明知识管理的要义。
〔原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主旨〕说明管理者要明辨是非,必须重视格物致知。
〔注释〕
(一)致知是把知识推展到极点的意思。
(二)格物即深研事物的道理。
(三)即物而穷其理,意思是就每一件事物,穷究其中的道理。
(四)豁然指开朗的样子,贯通是前后一致而不矛盾。豁然贯通,便是开朗得前后贯通的态。
(五)表里指外表和内里,精粗为性质的精细与粗糙。表里精粗是事物的形状和性质,内外巨细都包括在内。
(六)全体大用指整体的作用。
〔今译〕致知在格物的意思,是想要把知识推广到极点,就必须从每一件事的道理,都拿来
追根究底,找出真正的性理。因为我们人类的心灵,具有认知的能力,而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其自然运作的性理。只是我们对于事物的道理,并没有研究得十分透彻,所以我们的知识,就不能达到无所不尽的地步。大学之道告诉我们应该把所有的事物,都用已经知道的性理,当作基础,更进一步追根究底,以求推展到极点。这样用力研究,时间久了,自然豁然贯通,对于事物的内外形状和粗细性质,都无不了然。于是我们的心灵,必能发挥整体的巨大作用。这种过程,称为事物性理的穷究紧追,便是知识的极点。
〔引述〕管理的根本在于明辨是非。但是世间的是非,原本十分难明。必须做好格物致知的
功夫,就各种事物的道理,下一番穷追究底的钻研,务求形状、性质各方面,都能够彻底了解,才能够养成慎断是非的习惯,培养判断是非的能力。天下万事万物,怎么可能逐一加以深究?但是道理毕竟是相通的,只要用心专一,真正有所了悟,必能豁然贯通。那时候由通而专,再由专而通,便是抓住了物格而后知至的要领。
大学把格物致知,放在诚意正心的前面,主要用意在提醒我们,先分清楚是非,再来毋自欺,也就是以理智来指导情感,比较容易修治自己和实施德政。不欺骗自己,如果没有是非做基础,又怎么知道什么叫做欺骗自己呢?理智地分辨是非,然后以不欺骗自己的心情,来慎断是非。才不致说一些歪理,硬要自欺欺人。从传五到传十,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并且逐一加以说明。把管理的每一种功能,都依照程序,提示要点,供大家参考运用。
这一篇传文,重点有三:
1.管理是以明辨是非为根本,先做好是非化,再确立制度化,比较容易订定合乎是非要求的
制度,推行起来,自然顺利而有效。
2.要明辨是非,必须以理智指导感情。一般人用感情来分辨是非,喜欢的为是,不喜欢的即
为非,简直是没有是非。居于感情的好恶来订定制度,就是不合乎根本的要求,很难令人接受。
3.管理者先做好格物、致知的功夫,才能够以理智指导感情,表现出慎断是非的良好态度。
站在是非难明的立场,来格物、致知,然后再以所获得的知识,来实施管理,就成为大家所信任的知识管理。
大学传文六释诚意
这一篇传文,主要在说明情绪管理的要义。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主旨〕说明诚意的要点,在不欺骗自己。管理者要做到慎独,必须诚其意。
〔注释〕
(一)毋是禁止的意思。
(二)自欺即是自己欺骗自己。
(三)恶恶的第一个恶字,是动词,表示厌恶的意思。第二个恶字,是形容词,表示不良好的
事物。恶恶的意思,便是厌恶不好的事物。
(四)好好的上一个好字,是动词,表示爱好的意思。下一个好字,是形容词,表示美好的事
物。好好即爱好美好的事物。
(五)谦即满足的意思。自谦表示自我满足,不需要添加虚伪造作。
(六)独指独自一个人,并没有其它的人在场。
(七)闲居就是独处的意思。
(八)厌然是躲躲闪闪,好象见不得人的样子。
(九)揜即遮掩,与掩字相通。
(十)着其善的着字,意思是显明、显著。把好的地方彰显出来,称为着其善。
(十一)其严乎的严字,是敬畏的意思。其严乎,便是十分敬畏。
(十二)润是不干枯,有光彩的意思。润屋指装饰房屋,润身即修养自身。
(十三)广是宽大的意思。
(十四)胖是安适的意思。
〔今译〕诚其意的意思,主要在不要欺骗自己。好比我们不喜欢腐坏的臭味,那样地厌恶不
好的事物;好比我们喜欢美色,那样地爱好美好的事物。没有丝毫的矫饰、造作,便是自我的满足。所以管理者的自我修养,应该特别重视独自一个人,并没有其它人在场的情况,能够不自欺。修养不够的人,独处时以为他人没有看到,便做出不良的事情,甚至不必有什么限制。看见修养良好的人士时,便躲躲闪闪,好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样子。企图掩饰自己的不是,彰显自己的好处。殊不知别人看起来,如同看见肺腑一般,企图掩饰,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好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心诚实,别人可以从外表看得出来的道理。所以管理者的自我修持,必须特别注意独处的时候。
曾子说过:"一个人以为自己独处,并没有他人在场,实际上,周遭随时都有许多人在注视着;很多人在指指点点,十分令人敬畏,丝毫也马虎不得。" 有钱人想要装饰自己的住屋,有德性的人,则想修养自己的身心,做到心胸广大,身体安适的安宁地步。君子想要达到这种期望的境地,必须诚意地不欺骗自己。
〔引述〕格物致知使我们获得知识,但是有知识的人,不能保证不欺骗自己,做出一些违背良知的决策。所以格物致知之后,必须毋自欺,使自己的情感,接受知识的理性指导,才不致知行相违背。有知识的人,却做出没有知识的行为,这和没有知识是一样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够以理智指导自己的情感,做到自律而不违法纪,政府便可以无为而治。
不自欺的要点,在慎独。决策者拥有最后的决定权,有如独处一般,必须提高警觉,随时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员工,对自己监督得十分严苛。不要以为自己的决策,员工必须遵守,而且无可置疑。实际上员工的反应,甚至于社会大众的感受,力量都十分强大。所以管理者一定要慎独,随时诚实地面对自己,丝毫不敢欺骗自己。
这一篇传文,重点有三:
1.法律只能够要求大家不要欺骗别人,凡是诈欺事件,都要受到取缔。但是诈欺的对象,很
明显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2.毋自欺的对象,是我们自己,成为法律所不足的部分。在日常生活当中,人难免欺骗己,
譬如吃饱了、觉得有寒意、很美、对方不友善等等,实际上却未必真实。但是在管理上,特别是做决策的时候,一定不能欺骗自己,才能够站在慎断是非的立场,来明辨是非。
3.有旁人在场的时候,我们往往提高警觉,为的是做给别人看。单独一个人,并没有他人在
场,常常会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做出一些有旁人在场时不敢做的事情,以致产生不合理的行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应该慎独。要求自己,即使没有别人看见,也要提高警觉,因为天知、地知,终究会被他人察觉,所以不能自欺。大学传文七释正心修身这一篇传文,主要在说明正心和修身的关系。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
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主旨〕说明修身的基础在正心。
〔注释〕
(一)忿是愤、恨的意思。懥是愤怒的意思。由于愤恨或愤怒,大多由身体的姿态表现出来,
所以说身有所忿懥。
(二)正即端正。不得其正就是不够端正的意思。
(三)好是喜好,乐是喜欢。
(四)忧患是患难的忧愁思虑。
〔今译〕"修身在正其心"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心里,如果有了愤怒或忿恨,内心就不能够端
正。一个人的心里,如果有了恐惧,内心就不能够端正。一个人的心里,如果有了爱好和喜欢,内心就不能够端正。一个人的心里如果有了忧愁思虑,内心就不能够端正。心中有了上述的愤怒、恐惧、喜爱、忧虑,就会产生眼睛看着,却好象没有看见一样;耳朵听着,却好象没有听见一样;嘴巴吃着,却不知道是什么味道。所以说修身的基础,在于端正自己的心念。
〔引述〕身心是合一的,心中有什么样的意念,身体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姿势、体态。心平
才能气和,一旦有了愤怒、恐惧、喜爱、忧虑,内心就不能维持端正的意念,因此影响到五官的判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要修己,首先必须端正自己的心思。所以观念正确,实在是修身的先决条件。人是观念的动物,具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管理者要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必须先端正自己的观念。观念正确,才能够表现出合理的态度、行为。合理的行为态度,才能够产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含有伦理的人际关系)。有了这样的关系,自然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
这一篇传文,重点有三:
1.正心是修身的基础。端正自己的心思,成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的要求。大家立公心,
凡事站在公的立场上来思虑。不可以因私害公,以私心来掩盖公心,便能够做好修身的功夫。
2.心平才能气和。心里没有忿怒、恐惧、贪图和愁虑,才能够耳聪目明,加上慎重的态度,
比较容易平心静气,理智地慎断是非,避免成见、歧见、偏见的困扰。
3.有智识的人,如果意不诚而心不正,就会利用智识来推卸责任,作为掩盖私心的借口,反
而误用了知识。一方面以理智指导感情,一方面用正心诚意来妥善运用知识,才是知识管理的正途。大学传文八释修身齐家这一篇传文,主要在说明修身和齐家的关系。
〔原文〕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主旨〕说明站在齐家的立场来修身的要领。
〔注释〕
(一)人指众人,也就是一般人的意思。
(二)之是于的意思。于其所亲爱,便是对于自己所亲爱的人。
(三)辟和僻相通,是邪、偏的意思。
(四)贱是价值不高的意思,恶是厌恶的意思。贱恶即由于价值不高而产生厌恶。
(五)哀矜指悲哀、怜惜。
(六)敖与傲相通,是倨慢的意思。
(七)惰即懈怠。
(八)好是爱好,恶为憎恶。
(九)鲜是少的意思。
(十)硕是大的意思。
〔今译〕"齐其家在修其身"的意思,是说一般人对于自己所亲爱的人,存有偏见。对于自己
所轻视、厌恶的人,存有偏见。对于自己所敬畏的人,存有偏见。对于自己所悲哀、怜惜的人,也存有偏见。对于自己所倨慢、懈怠的人,同样存有偏见。所以,爱好一个人而又知道这个人的坏处;憎恶一个人而又知道这个人的好处,实在是太难得了。谚语所说:"一般人都不明白自己子女的缺失,都不满足于自己所种的禾苗,已经十分茁壮。"这样我们才认为,修身的功夫做得不好,就不能够整治自己的家族。
〔引述〕齐家的家,并不是指现代常见的这种小家庭。大学所说的家,是指家族。管理者对
于组织规模,必须加以重视。有了经济规模,才能够了解管理的真谛。家族中包含若干家庭,这些家人当中,难免有一些是自己所亲爱的、所厌恶的、所敬畏的、所怜悯的、所鄙视的,如果有了这样的成见,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产生偏差的行为。
一个人的修身,并不能修到小家庭接受的程度,以免由于溺爱而产生偏见。最好修到大家族的成员,都能够和谐相处。喜爱一个人而又知道这个人的缺失,厌恶一个人,也能够同时了解这一个人的优点,这才是情绪稳定的公正态度。但是大多数人都由于亲疏有别,受到情感的左右,对人存有某种偏见。这样的人,修身的功夫还没有做好,所以并不能做好齐家的事务。
修身的结果,若是修得与家族的人格格不入,成为家族中不受欢迎的人,势必觉得委屈,甚至于离家出走。不如站在齐家的立场,重视自己的家风,做一个良好的家族成员,先求了解,次求适应,等待实力充足,时机成熟,再求改善,应该是修己的渐进次序。
这一篇传文,重点有三:
1.齐家有成就的人,才可以礼聘出来担任治国的工作。可见齐家的对象,并不是现代这种小
家庭。在家族当中,陶冶领导的才能,累积管理的经验,表现出良好的绩效,当然有本事来治国。
2.齐家的基础在修身,表示所修的身,必须符合齐家的要求。不能齐家,顶多做到独善身。
这种人尚未具备治国的条件,不能够贸然晋用,以免祸国殃民。
3.齐家的合理标准,最好扩大到治国的层次。站在治国的立场来齐家,才能够培养出治国的
能才。使家族中的优秀成员,能够为国所用,而光宗耀祖。所以优良的家风,表现齐家的成果,也是治国时大家能够安心的指针。大学传文九释齐家治国这一篇传文,主要在说明齐家和治国的关系。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主旨〕说明齐家必须站在治国的立场,才能够供国人效法。
〔注释〕
(一)不出家的意思,是不必走出自己的家门。这个家仍然不是现代的这种小家庭,而是整个
的家族。
(二)成教于国,便是将教化推广到全国。家族治理得好,已经有施政的经验,声名远播,自
然能够成教于国。
(三)弟同悌,是兄弟友爱的意思。在这里特指弟妹敬爱兄长。
(四)事长的意思,是和长上相处的道理。
(五)赤子指婴儿。像婴儿那样天真无邪,称为赤子。
(六)不中的中,读去声,是命中不命中的意思。不中表示不能命中射箭目标的红心。
(七)一人贪戾的一人,特指领袖,在这里指的是国王。国王一个人贪心、暴戾,这一个国家
就不太平了。
(八)机是事情发动的枢纽,也就是活动的能力。
(九)偾是毁坏、失败的意思,偾事指把事情弄糟了。
(十)帅的意思是统率。
(十一)恕是推己及人的意思。
(十二)夭夭形容草木美丽茂盛的样子。
(十三)蓁蓁是茂盛的样子。
(十四)桃之夭夭这句诗文,出自诗经周南桃夭篇。
(十五)宜兄宜弟这一句诗文,出自诗经小雅蓼萧篇。
(十六)其仪不忒,正是四国,这两句诗文,出自诗经曹风鸣鸠篇。
(十七)仪指举止行为。
(十八)忒指过份,不忒便是合理而不过份。
(十九)正是四国的意思,是匡正天下,所有东、南、西、北四方面的国家。
(二十)法的意思,是取法、效法。
〔今译〕治国必先齐其家的意思,是说自己的家族都教不好,而能够教好他人,实在是不可
能的事情。所以君子不必跑到自己家族外面,在那里宣扬吹嘘,便能够把教化扩广到全国。因为,孝顺的子女,就是能够让君王信靠的忠臣。和兄长处得好,自然懂得和长上相处的道理。而慈爱子女,也就知道如何和部属相对待,使众人乐于接受指使,并且尽心尽力。
书经康诰篇说:"为政的人,爱护百姓,有如爱护婴儿那样。"具有这种诚恳的心态,来实施德政。虽然不一定命中目标,切合民意的需求,相信也相去不远了。因为没有人先学好教养子女,然后才出嫁的。
国君这一个家族仁爱相处,全国人民群起仿效,这一个国家就会兴起仁爱的风气。国君这一个家族彼此谦让,全国人民学得很快,这一个国家也就普遍谦让。国君这一个人既贪心又暴虐,百姓跟着有样学样,这一个国家就风气败坏,大家胡作非为了。这种事情转化的活动枢纽,是这样的明显重大。所以说错一句话,便可能把事情弄糟了。而一个领导者好好施政,也可以使国家在安定中求发展。
古代尧帝和舜帝,用仁爱来领导,老百姓都乐于遵从仁爱的互动方式。桀王和纣王,以暴虐来统治,老百姓也彼此残暴。就算施政者发出和自己作风相反的诉求,老百姓也不会服从。可见管理者必须自己先具有善行,然后才能够要求被管理者行善;必须自己先没有不良的行为,然后才能够要求被管理者不能作恶。如果管理者并未具备推己及人的恕道,却能够晓喻被管理者听从要求,实在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事情。所以治国的基础,是先把自己的家族管理好。
诗经桃夭篇说:"美丽的桃树,枝叶十分茂盛,美好的女子嫁到夫家,同样会和家人和睦相处。" 诗经蓼萧篇说:"和睦地和兄弟姊妹相处。"在家族内与家人和睦相处,然后可以推己及人,来教化同胞。
诗经鸣鸠篇说:"自己的举止行为,合理而不过份,然后才能够影响到邻近的国家,并进而匡正天下。"由于自己在扮演父、子、兄、弟这些角色时,都正当而合理,值得大家效法学习,所以民众都能够群起效法。这样说起来,治国的基础,就在于把自己的家族治理好。
〔引述〕家族都治理不好的人,当然不能够把国家治理得好,这是十分简浅的道理。我们说父时,包含母在内;说子时,包含女在内;说兄时,包含姊在内;而说弟时,也包含妹内。家族中有父、子、兄、弟等不同角色,相当于社会上不同的阶层。一个人一定要先扮演父、子、兄、弟的角色,然后担任管理者,才能够和上、下、左、右都相处和睦,分工合作。
没有人先学会教养子女,然后才结婚生子,扮演父母的角色。同样的道理,没有人先学会施政,然后才担任国君。我们只要从家族中的表现,便可以推选出合适的领导者。孝顺父母,大多能够侍奉长辈。恭敬兄长,大多能够尊敬上司。慈爱子女,大多能够爱护部属。能够诚心诚意对待民众,和爱护婴儿那样,大多是仁爱的国君。
要治理国家,先在家族中好好体会领导的道理。这是从事政治工作的人,应该好好体会的道理。齐家的结果,若是家族的人,与他人格格不入,表示并不了解自己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于是闹革命、搞风潮,弄得社会和家族都不得安宁。所以站在国家的立场来齐家,使家族的成员,乐于配合国家的政策,成为守法的良民,受到国家的保护,才称得上长治安。家族在现代可以解释为社区。把齐家的道理,应用在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对社区的正常展,一定很有帮助。
这一篇,重点有三:
1.一个国家,如果把自己治理得成为世界独强,势必引起其它国家的不安,对于世界大同,
形成很大的阻力。所以治国必须站在平天下的立场,使其它国家,不致由于恐惧而造成不安。
2.治国的良才, 最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以世界大同为治国的总目标,而不是强迫其它国家, 一定要接受我们的价值观和管理方式。因为世界大同并非世界一同,大同之下必须包容小异,不能够过分强调一致性。
3.齐家有成就的人才,赋予治国的重任。家族成员若是提出异议,表示必有重大过失,最好
不要试着用来担当治国的工作。修身、齐家表现良好,而又具有宏大长远的世界观,才足以治理国家的政事。
大学传文十释治国平天下这一篇传文,主要在说明治国和平天下的关系。
〔原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严严;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
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蓄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主旨〕说明治国必须站在平天下的立场,才能够安天下人的心。
〔注释〕
(一)上老老的意思,是居上位的人,能够尊敬老者,做好敬老的模范。第一个老字,是动词,
第二个老字,则是名词。
(二)民兴孝的意思,是老百姓受到感染,而兴起孝顺父母的心理。兴即兴起,孝为孝顺。
(三)上长长的意思,是居上位的人,能够敬重长者,做好敬重长辈的模范。第一个长字,是
动词,第二个长字,则是名词。
(四)上恤孤的恤,意思是怜悯、救助。孤指孤儿,幼年失去父亲的,叫孤。上恤孤,表示居
上位的人,能够怜悯,救助孤儿。
(五)倍和背相通,是相反的意思。
(六)絜矩之道的絜字,意思是审度。絜矩即审度事理,以便推此及彼。这种审度事物的道理,藉以将心比心,使大家能够合乎规矩的方式,叫做絜矩之道。
(七)恶是厌恶的意思。
(八)毋指不可以,和不能相通。
(九)先后的先,读去声,是不应该在前而在前的意思。
(十)从前的从,意思是采取某种原则。从前便是依照(后面)的原则来对待前面的人。
(十一)乐只君子,民之父母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篇。
(十二)所好指所爱好的事物,好之是同样爱好的意思。
(十三)节彼南山,维石严严这四句诗文,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篇。
(十四)节是高大的样子。
(十五)严严指高山的样子。
(十六)赫赫指明显盛大的样子。
(十七)师尹是周太师尹氏。
(十八)具和俱相通,意思是都、全。
(十九)瞻指仰视,有尊敬的意思。
(二十)辟与避通,是偏的意思。
(二十一)僇与戮相同,是用东西的尖端刺伤的意思。
(二十二)殷之未丧师这几句诗文,出自诗经大雅文王篇。
(二十三)殷指殷商,是朝代的名称。
(二十四)丧是失去的意思。
(二十五)师指军队。
(二十六)克是能的意思。配即匹配。克配指能够有资格配合。
(二十七)仪即宜,监为鉴。仪监的意思,是应该以此为鉴。仪监于殷,便是拿殷朝的例子,
当作警戒的镜子。
(二十八)峻是大的样子,峻命指天命。峻命不易,便是天命不容易改变的意思。
(二十九)道是说的意思。
(三十)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这种上天的命令,是不轻易改变的。
(三十一)先慎乎德,意思是先谨慎地重视自己的修德。
(三十二)人即众人,有人便是获得民心的意思。
(三十三)外本内末,即重财轻德。因为财是外,而德为内。以外为本而内为末,便是重财轻德的表现。
(三十四)争民是与民争利的意思。
(三十五)施夺即教导民众互相抢夺。
(三十六)悖是违背情理。悖入指不正当的收入,悖出即不正当的支出。悖入悖出,意思是有不正当的收入,一定会带来不正当的损失。
(三十七)惟命不于常,这一句诗文,出自书经周书康诰篇。惟命不于常即天命是不常在的、不固定的。把它和峻命不易相对照来看,不常在的对象是人,不一定锁定或固定于某人。不易的对象,则是道理、原则,是不变的。
(三十八)楚书即楚国的文书。善以为宝的善,指的是善人。
(三十九)断断兮,指诚恳、忠实、专一的样子。
(四十)休休焉,指美善喜乐的状态。
(四十一)彦即才德兼备的人士,彦圣指才德兼备的贤明高士。
(四十二)啻即止,不啻便是不止的意思。
(四十三)黎民即百姓。
(四十四)尚即更,尚亦有利是更加有利的意思。
(四十五)媢嫉是妒恨的意思。
(四十六)违即不遵从、不听话。
(四十七)殆是危险的意思。
(四十八)放流就是放逐的意思。
(四十九)迸是裂开、散开的意思。迸诸四夷,便是放逐到东夷、西戎、南蛮、
北狄这些文化落后的边疆地带。
(五十)举即推举、举荐。
(五十一)命也的意思是怠慢。
(五十二)过即过失。
(五十三)拂是违的意思。菑是灾难,逮为及。逆而不顺人性,这个人必有灾难。
(五十四)忠信,即忠实而值得信赖。
(五十五)骄泰,便是自大而且放肆的意思。
(五十六)孟献子,指鲁国大夫仲孙蔑,为当时的贤人。
(五十七)蓄即养的意思。
(五十八)乘即车,一车由四匹马来拉动,称为一乘。蓄马乘,指有车乘的士大夫。
(五十九)伐是凿的意思,伐冰之家,指用冰祭丧的卿大夫。
(六十)百乘之家,指封有食邑的卿大夫,可以抽取租税。
(六十一)敛是收集的意思,聚敛即搜括财物。
(六十二)盗臣指偷窃公物的部属。
(六十三)长国家是位居国家首长的意思。
(六十四)务财用即专门致力于搜括财物,当做私用的意思。
(六十五)自小人便是自己使自己变成小人。
(六十六)小人之使为国家,是使小人有机会为国家服务的意思。
〔今译〕平天下在治国的意思,是说居上位的人,如果能够尊敬老者,做好敬老的模范,人
民也就群起效法,孝顺父母了。居上位的人,如果能够敬重老者,做好敬重长辈的模范,人民就会大家效法,善待兄长了。居上位的人,如果能够怜悯,救助孤儿,人民也就群起学习,不敢有所违背了。这种推己及人的将心比心,便是君子的絜矩之道。居上位的人,审度事物的道理,运用絜矩之道来管理,应该是管理者以身作则的表现。
凡是长上那些令人不满的不良态度,不可以用来对待部属。凡是部属那些令人不满的不良态度,不可以用来对待长上。凡是在前面的人,那些令人不满的不良态度,不可以用来对待后面的人。凡是在后面的人,那些令人不满的不良态度,不可以用来对待前面的人。凡是在右边的人,那些令人不满的不良态度,不可以用来对待左边的人。凡是在左边的人,那些令人不满的不良态度,不可以用来对待右边的人。这种将心比心,并且己所不欲,不可以施于别人的道理,便叫做絜矩之道。
诗经南山有台篇说:"悦乐的君子,是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所喜爱的事情,为政者也会乐于去做。老百姓所厌恶的事情,为政者也不会去做,这才是为民父母的良好政治家。
诗经节南山篇说:"看那高大的南山,严石高耸的样子,和权位显赫的尹太师,都是老百姓共同敬仰的对象。"治理国家的人,不能够不特别谨慎,若是心有所偏,违反民意,那就要为老百姓所唾弃。
诗经文王篇说:"殷商在尚未丧失军队的实力时,表示民心归向当时的朝廷,所以还可以匹配上天的要求,有资格称为国王。后来失去民心,军队溃败,国家也就亡掉了。拿殷商的例子当作警戒的镜子,应该了解天命是不容改变的。"这就是说,得民心的人,能够获得治理国家的权柄;失去民心,得不到民众的拥护,也将丧失治理国家的政权。
所以君子必须先重视德行,依品德来甄选,才能获得真正的人才;有了真正的人才,才能够扩大国土的领域;领域扩大,自然就有更多的财货;而这些财货,也才能够发挥有效的用途。德行是管理者的根本,而财富不过是末节。管理者如果以外显而看得见的财富,当做根本,却把内蕴而看不见的德行,当做末节。那就会重财轻德,于是与民争利,等于教导民众彼此互相争夺不休。
所以领导者把财富集中在国库,则民众生活困苦,就会四处迁徙、移民,因而流离四散。若是把财富分散在民间,则民众生活富裕,就会万众来归,心悦诚服地聚集起来。
因此,管理者说出违背情理的话,被管理者照样会响应一些违背情理的说法。有不正当的收
入,必将有不正当的损失。
书经康诰篇说:"只有天命是不常在的。"这句话和前面所说天命是不容易改变的,并不矛盾。天命不常在,是对人而言。天命不会固定给某一个人,所以君王如果勤政爱民,便可以保有天命;若是不能,就要失去天命。这种道理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针对道理、原则来看,天命是不容易改变的。
楚书说:"楚国人不会把金银财富当做宝贝,只有将品德修养良好的善人,当做宝贝。"
晋文公的舅父,名狐偃,字子犯,大家称之为舅犯。由于长期随着晋文公流亡在外,所以认
定:"流亡的人没有什么宝贝的东西,只有仁爱和亲人是宝贝。"
书经秦誓篇说:"假使有一个部属,诚恳、忠实而且专一,就算没有其它的技能,只要心胸广阔,充满美善喜乐。看到别人各有专长,就好象自己拥有一样,让各人得以充分发挥。看到才德兼备的贤明高士,就会衷心喜爱,加以推崇。不止是嘴巴说说而已,并且真心诚意地包容接纳。
请这种人来保护我们的子孙百姓,更加有利。若是看见别人各有专长,便要妒恨而表示厌恶。看到才德兼备的贤明高士,就要不表示遵从他们所说的道理,设法使他们的道理行不通,根本不能够包容接纳。用这种人来保护我们的子孙、百姓,可以说十分危险。只有仁爱的人,知道把这种妒才嫉贤的人,想办法放逐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些文化落后的边疆地带,不让这些人留在中原境内,希望能够早日反省,及时改变。这种措施表示只有仁爱的人,能够真正地爱家人,也能够厌恶那些可恶的人。这种举动,并不是出于个人的好恶,
而是大公无私,为全体民众设想。
见到贤明人士,却不能举荐。就算举荐,也要摆在自己的亲友后边,这就是怠慢贤明的态度。看见品德不良好的人,也不能赶快保持距离,就算保持距离,也不够远,这是自己的罪过。凡是爱好大家所厌恶的坏人,却厌恶大家所喜爱的好人,便是逆着人性的原则,简直违反人性,灾难必定降临。
因此,居上位的管理者,有一条受到大家欢迎的法则,那就是忠实而值得信赖,必定能够获得众人的拥戴。若是骄傲自大而且随便放肆,就会失去民心,也失掉一切。同样地,要想增加财富,必须做到:从事生产的人数众多,而减少只消费不生产的人。实际工作的人尽心用力,各种支出能够合理节省,国库自然充裕,财政长久正常了。
仁爱的领导者,能够散财。促使民众富裕,因而获得自身良好的声望。残暴的当政者,搜刮民间的财物,必然用自己的身体来换取,因而招致杀身之祸。我们还没有看过,居上位的人爱好仁德,而部属却不能忠诚的。还没有看过,部属忠诚,而事情处理得不妥善的。还没有听过,国库的财富,当政者不能够合理加以运用的。
鲁国的贤人,仲孙蔑大夫,曾经说过:"有一乘车的大夫,不必要计较饲养鸡猪的小利。可以用冰祭丧的大夫,不必要畜养牛羊,来贩卖图利。有百乘车的大夫,可以收取租税,不应该雇用喜欢搜刮财物的家臣。与其放纵敛财的家臣,不如干脆雇用偷盗公物的部属,反正一样是窃盗的行径。这样我们才明白,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却必须以仁义为利。
掌领国政,做为国家的首长,若是专门致力于搜刮财物,做为私人的用途,便是把自己降格
成为小人。就算这些部属做得十分努力,使小人有机会为国家服务,也必然天灾人祸接着不断发生。这时候才想起贤明的善良人士,把他们聘请出来,也将无能为力了。这样我们才明白,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却必须以仁义为利。
〔引述〕从种种迹象看来,宇宙一体,而人类一家,应该是毫无问题的。世界大同,愈来愈可能实现,而且也必须实现。平天下的理想,正是完成世界大同的最有效方式。
世界各国,无论从那一方面来看,都有相当的差异,不可能彼此完全相同。所以我们只追求
大同,并不敢奢求一同。
世界一同,非但不可能,而且也不必要。完全一同,失去差异性,世界就会减少很多变化,不再多彩多姿,生活也将因而乏味,对人类而言,并没有好处。世界大同,表示仍将维持彼此之间的小异。大同即全球化,小异则是本土化。如何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找出合理的平衡点,应该从大学的道理当中,有所领悟。
首先,我们必须站在平天下的立场来治国,才不致把自己的国家,变成世界上的超强,而又得不到其它国家的心悦诚服,弄得情势十分紧张,时时有爆发战争的危机。制造人类的不安宁,与安人的管理目标相去甚远。若是站在平天下的立场来治国,必然要走上王道而舍弃霸道的行为。平时要扶助不如自己的弱小国家,但是不强制这些国家,必须接受自己的那一套意识型态或生活方式。
扶倾济弱,加上自己的国家,在各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而且尊重各国的本土文化,让大家自然调整,逐渐实现大同的理想。这样的平天下,才能达成真正互相尊重,彼此共同勉励,追求共存共荣的世界大同。要治理好具有平天下潜力和理想的国家,必须慎选人才,以德本才末为原则,从齐家的表现,礼聘或推举获得家族拥戴的齐家良才,来为国服务。
这篇传文,提出絜矩之道,是管理最要紧的态度。凡事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立场来体会,以便找出合理的管理态度,产生有效的管理行为。以德服人,是最合理有效的管理态度。以仁义治国,便是以德服人的具体作为。仁是能爱人也能恶人,却不是爱之欲其生,而恶之欲其死的法治。义是见贤能举,而且唯恐不能先;见不贤能退,而且唯恐不够远。仁义的管理者,善于使用金钱财货,所以声誉卓著。不仁不义的管理者,把自己的生命,包括身体和声誉,都用来交换财富,弄得身败名裂,祸及后代子孙。
管理的总原则,居于修己安人的立场,应该是不以利为利,却必须以义为利。
凡事求合理,包括利润、利益、利己在内。只有坚持这样的总原则,才能够藉由治国的良好
表现,达成世界大同的理想。
这一篇传文,重点有三:
1. 从修身、齐家、治国到平天下,有一个一以贯之的道理,那就是彼此之间的层次性。由平
天下往下推,每一层都包在上一层之内。站在平天下的立场来治国,站在治国的立场来齐家,站在齐家的立场来修身。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则是修身的四大要目,缺一不可,而且环环相扣。换句话说,同样要站在修身的立场来做好格致诚正的功夫。如果再向上推,那就要以平天下的立场来格致诚正了!
2. 德本才末, 是选用人才的可靠标准。先看品德修养的表现,再就合乎标准的人选当中,量才而用。务求忠诚可靠而又人尽其才,由个人而社区,由社区而国家,再由国家而世界,逐次向上提升,应该是合理的途径。
3. 絜矩之道, 是管理者将心比心的最佳原则。被管理者往往十分客气,不方便直接说出自己的心声。于是管理者的作为,经常引起被管理者的反感,而失去效用。所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成为管理者做决策时的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