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司简介 功能说明 财富论坛 增值广告 视频集锦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动态·信息 > 企业参考 > 案例分析 > 联邦快递:“鲶鱼”效应搅活市场
[公告]热烈祝贺由武汉市环保局宣传教育中心主办 武汉市盛景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企业增值网协办的环保公益活动全面展开!
 
  栏目导航
 
 
案例分析
 

联邦快递:“鲶鱼”效应搅活市场

  作为国际四大快递巨头之一的联邦快递,在其他三大快递公司TNT、DHL、UPS之后,也正式进入国内快递业务。同时一举推出限时业务包括“次早达”、“次日达”和“隔日达”服务。

  其实,早在联邦快递进入快递业之前,TNT曾经试水国内快递业务,但因成本高昂而退出。DHL、UPS尽管较早开通国内快递市场,同样由于货量有限导致高成本,大多处于亏损状态。联邦快递称,他们就是想用“鲶鱼”效应搅活国内快递市场。

  国内快递大蛋糕

  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陈嘉良在接受《华夏时报》专访时表示:“国内限时服务的推出,对于联邦快递在中国以及全球市场的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市场,90%的现有客户表示需要可靠的国内限时服务。在中国市场,许多高附加值的行业正在向二线、三线城市转移,这也是各快递公司看好的潜在市场。”

  中国国际货代协会快递工委秘书长刘建新则预测:国内日益兴起的B2B、B2C电子商务、个人网购和邮购等正在成为我国快递业新的增长点。2006年市场总规模超过450亿元的快递业,今年市场增长速度有望超过25%。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国内航空货运市场,我们不在乎短期利益,要从长远发展着手,先搭建好平台,把中国网络铺开。”陈嘉良坦言。

  据了解,联邦快递在中国国内网络沿用其美国始创的转运中心及航线系统运输模式。位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联邦快递中国区转运中心,运营初期每小时最高可以分拣9000个包裹。此外,与奥凯航空签署了排他性协议,每日启用三架波音737货机,通过运营专用的国内航空货运网络为联邦快递的国内限时服务提供支持。

  今年3月,联邦快递收购大田国内业务部,以4亿美元掌控了这张拥有89个地区的快递网络。到目前为止,联邦快递在全国拥有的分公司数量超过了100个,几乎是其主要竞争对手DHL的一倍。

  “快递网络通过收购已经有了,服务质量及效率摆在那里,对我们民营企业来说,竞争会更加吃力。”上海一位民营快递公司负责人表示了担忧。

  “鲶鱼”效应搅活市场

  联邦快递服务价格表显示,其价格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快递企业,如“次早达”服务上海到北京2公斤起价135元,“次日达”为90元。而民营快递顺风和天天快的收费分别为每公斤20元和15元;邮政EMS每公斤26元。世界经理人电子商务网讯

  与四大快递在国际快递市场近乎垄断的竞争优势相比,其在国内市场却面临着申通、顺丰等民营快递强有力的竞争。后者以低廉的价格和灵活的服务,已经在国内快递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陈嘉良坦言,联邦快递在中国国内快递业务的前期肯定需要一定的投入。联邦快递此次瞄准了对时效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的客户群。

  联邦快递中国区国内限时业务副总裁陈信孝介绍,对于“次早达”和“次日达”服务,如果货物晚到1分钟,联邦快递将退还全部运费。此外,联邦快递将为所有客户提供货物保价,一旦货物丢失,将全额赔偿。显然,此次联邦快递祭出“次早达”等限时服务,瞄准的就是以时效性和可靠性挑战低价格。

  “5年后国内快递业将充满变数,民营快递的劳务成本优势将会消失,安全性将成为制约民营快递企业未来发展的一大隐患。”观察人士指出,“而国际巨头进军国内快递业务是迟早的事。”国内快递业也如是,联邦快递的加入,恰如在相对静止的快递水池中放入鲶鱼,通过中途介入竞争者,可以增加群体的活力,强化内部竞争,从而实现最优的市场配置效果。

  对于联邦快递来说,在能够支撑的亏损时间内,如何迅速扩大市场将成为主要目标;对于民营快递,如何提高快递速度和业务安全性,则是其今后主要的任务。

浏览[275]
【首页】  【返回】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与我在线 ┋  管理 ┋  TOP

页面执行时间:<font class=red>31.250</font> 毫秒<font class=gray>(4次)</font><br>
本站当前有 <font class=red>1</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有 <font class=red title=>2</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发生在:2002-6-7 21:03:07<br>
本站总访问量:<font class=red>55</font> 人次<br>
本站统计时间:从 <font class=red>2003年6月</font> 至今<br>
  http://www.qyzzw.net/
mailto:qyzzw888@163.com
Copyright (c) 2005 www.qyz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