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司简介 功能说明 财富论坛 增值广告 视频集锦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动态·信息 > 企业参考 > 参考消息 > 中国创造就业仍有大空间
[公告]热烈祝贺由武汉市环保局宣传教育中心主办 武汉市盛景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企业增值网协办的环保公益活动全面展开!
 
  栏目导航
 
 
参考消息
 

      中国创造就业仍有大空间

     人人都乐于与2009年告别,但2010年的中国经济可能更加艰难。为摆脱全球衰退,中国政府制造了一轮房地产泡沫,其标志是商业地产供给过剩,以及住宅价格不可持续的上涨。后果将在新的一年里显现。

为消化这种过剩并使之显得合理,中国领导层正在努力提振需求,具体途径是加快业已宏大的城镇化进程,减少移民与城镇户籍限制。领导层同时也在寄望于加速城镇化与消费之间的关联。2008年,43%的中国人口属于城镇人口,相比之下,拉丁美洲平均城镇化率为79%,欧元区为73%,美国为82%;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大力推进城镇化,近期内中国将会推动铁矿石和铝等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建筑市场也会一片繁忙。但很多人担心,中国城镇几乎所有行业的工厂都已充斥过剩产能,而加快向城镇移民只会加重生产过剩,并溢出到世界市场。

如果中国各方面都出现了产能过剩,那么大幅提高城镇人口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但情况并不是这样。事实上,中国市场中还存在大量经济活动与就业的空白带。如果出台政策解决这些问题,将可以在未来几年在传统和新兴行业创造数千万新的工作岗位,提高国内消费,并让这个国家避免与它的贸易伙伴发生冲撞。

看看这三个行业:医疗、制造业白领和教育。

医疗:中国每千人拥有医生1.6名;美国超过23名。并不是中国要照搬美国医疗模式,而是考虑到婴儿潮一代老龄化、饮食、生活方式、寿命和环境污染等改变带来的病死率的不断提高,填补这一空缺至关重要。要想达到美国的比例,中国需要增加接近3,000万名医生,更不用说相配合的护士、疗养专业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和组成现代医疗行业的其他数百种细分专业,他们的数量还要从目前很低的水平增加好多倍。

制造业白领:中国的制造业能力广为人知,但它的制造商在研发、质量控制、品牌管理、财务规划、环境健康安全和几乎各种其他白领岗位上投入极少。而正是这些岗位能让一般的产成品变为品牌产品,并为公司带来无形价值,而无形价值占据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多数企业资产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虽然中国的流水线产能可能已经过剩,但要把中国工厂生产的一个10美元的无品牌烤面包机变为在欧美零售价75美元的博朗(Braun)牌烤面包机,相关业务职能的产能仍然极度缺乏。

中国要在这方面与美国比肩,至少需要增加6,000万白领工人。考虑到发展水平不同,我们可以将这个数字减半,但3,000万白领工人的缺口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教育:教育部门的岗位空缺也是相当巨大。中国每千人有10位教师,美国有22位。要避免城镇化加速在带来更多繁荣的同时加剧收入失衡、社会紧张和犯罪与下层社会等发展问题,向城镇移民工人子女提供基础教育就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中国目前需要增加1,600万名教师,才能达到美国的比例,另外也需要增加指导老师、咨询顾问、学校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岗位。

这些岗位为何空缺,当然是有原因的。

就医疗和教育而言,中国政府选择节省资源或将其转移给国有企业,而不是投入足够多的公共资金,与此同时又不允许民营企业赢利性地投资于这些领域。中国已经有一些廉价民营医院和诊所,但资源和市场份额有限。而在制造业方面,民营与中小企业投资设立白领工人岗位的资金成本,一般是体量更为庞大的国有企业所享受低名义利率的两到五倍。而当它们能够树立品牌和并积累自有知识产权的时候,法规执行与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到位,又削弱了它们收回投资成本的能力。

这三个行业仅仅反映了岗位创建潜力的冰山一角;中国绝对不是各行各业都产能过剩。问题在于产能过剩的行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并不多。

      在7.8亿劳动人口中,钢铁、铝业、水泥、平板玻璃和上游石化行业创造的工作岗位一共才1,400万个,抵不上广东一个省服务业的岗位数量。

中国消费-城镇化的政策思路是一个正确方向,但必须同时为金融行业纠偏,让它不再让创造就业岗位的行业穷得饿死,而继续为其他资金充足的行业注资。中国如果要让它的城镇化战略成为一种解决方案,而不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泡沫机器。

浏览[282]
【首页】  【返回】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与我在线 ┋  管理 ┋  TOP

页面执行时间:<font class=red>31.250</font> 毫秒<font class=gray>(4次)</font><br>
本站当前有 <font class=red>1</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有 <font class=red title=>2</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发生在:2002-6-7 21:03:07<br>
本站总访问量:<font class=red>55</font> 人次<br>
本站统计时间:从 <font class=red>2003年6月</font> 至今<br>
  http://www.qyzzw.net/
mailto:qyzzw888@163.com
Copyright (c) 2005 www.qyz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