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内忧外患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延伸,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迅速延伸,中国经济在内外交困的压力下举步唯艰.
现从以下几方面做讨论:
1.轮胎
美国轮胎特保案的争端刚起,阿根廷又雪上添霜。阿根廷将参照巴西的做法,对原产于中国的汽车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这一做法蔓延,中国轮胎出口南美洲的大门或将关闭。巴西此前决定,自9月9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65、70两个系列的13寸、14寸,型号为165、175、185的小汽车用轮胎征收每公斤0.75美元的附加税,实施期限为5年。为了刺激巴西的国内消费需求,巴西暂缓对中国产65、70两个系列的13寸(型号为165、175、185的)客车用轮胎实施反倾销措施,暂缓期为6个月。多家轮胎企业对此担心,巴西、阿根廷等南美洲国家相继对中国轮胎发难,将导致进入这些新兴市场的盈利空间大为缩小。以轮胎特保案为例,仅此一项争端,就将造成我国近10万工人的失业,后果之严重,令人十分担心。
2.彩电业
在出口欧美市场遇挫的情况下,国内彩电厂商应积极开拓俄罗斯、东欧、非洲等新兴市场,避免出口低价恶性竞销的现象,维护正常出口秩序。
康佳国际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何小华表示,国内企业应扩大品牌投入,迅速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强化品牌竞争力,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
最根本的是中国彩电企业始终不能建立独立的技术开发能力,这是相当致命的。没有技术的结果是,中国企业不得不依赖于别人的施舍,不得不做别人的追随者和模仿者。而用人家的技术是要付出代价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它们总是幻想在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上抄近路、走捷径
3.纺织服装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实现本世纪前20年发展目标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我国纺织业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不足。纺织业整体形态呈现“老化”趋势。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品牌少。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3%~5%。此外,我国纺织品出口多以定牌、贴牌为主,加工贸易占比近30%,自主品牌只占10%左右,企业只赚取10%的加工费。出口市场集中。近年来,欧盟、美国、日本一直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占我国纺织品出口额的40%以上。在日本,纺织品市场份额一直维持在70%以上,已经饱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构成我国纺织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但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这种优势正在减弱。
据统计,中国沿海地区劳动成本不断扩大,快速接近每小时1美元的门槛。而据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国和印尼等国家的官方统计,其国内纺织业劳动力成本分别为每小时0.29美元、0.36美元、0.22美元和0.36美元。这说明发展中国家正逐渐成为中国在低附加值大众化产品上最强劲的对手。纺织服装行业是低利润的行业,大部分都是出口企业,以往也大多采用美元来结算,人民币升值和美元贬值对这个行业的出口企业影响很大。
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已经使很多出口纺织企业面临巨大挑战。据海关统计,2007年全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增幅为18.9%,但今年前两个月,纺织服装出口仅有164.4亿美元,增长5.7%,其中2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更是同比减少11%。纺织业长期努力占据的国际市场份额正在“拱手让人”。作为全国纺织服装出口最大的省,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额同比减少了11.3%,尤其是对美出口严重下滑,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消费大国,也是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最大的市场之一。今年前两个月对美国出口额分别同比大幅下降了27.9%和41.9%。
我国大多数中小纺织企业以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本不高,溢价能力很低,对于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承受能力很脆弱。对于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纺织服装业的销售利润率就会下降2%至6%。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件加工出口毛衣大约可赚到30元,而目前大约只有1元左右的利润,一些订单甚至会出现亏损。此外,美元贬值、原油价格上涨等也都影响着纺织品出口。在内外多重夹击之下,纺织业正处于一种内忧外患的关头。一个容纳约2000万工人的民生行业,正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存困境。
近几年来,通过加速国际化布局和跨国生产配置来规避贸易壁垒和降低生产成本。据了解,目前到柬埔寨投资设厂的中国纺织企业已超400家,到孟加拉国的也近百家。到东南亚建厂,当地劳动力价格虽然比较低,但配套设施、产业链都远不及中国。不会成为大趋势。
目前抵抗反倾销打破贸易壁垒的唯一办法就是改变发展模式“走出去”,与国外的企业合作,或收购一些外国效益不佳的纺织服装厂,这样就可以少遭遇很多反倾销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