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司简介 功能说明 财富论坛 增值广告 视频集锦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动态·信息 > 宏观经济 > 经济评论 > 美国持续施压人民币升值 或引发中美贸易战
[公告]热烈祝贺由武汉市环保局宣传教育中心主办 武汉市盛景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企业增值网协办的环保公益活动全面展开!
 
  栏目导航
 
 
经济评论
 

美国持续施压人民币升值 或引发中美贸易战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的贸易逆差扩大4.8%,至423亿美元。这是2008年11月以来最大规模的月度贸易逆差。其中美国从中国进口增加近12%,对华贸易逆差由此扩大逾15%,至223亿美元——这一规模是去年10月以来最大的。其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创年内新高。中国6月份的出口额同比飙升44%,月度贸易顺差由此扩大至200亿美元。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称,尽管中国上月决定终止实施近两年之久的人民币盯住美元政策,但中美间的这种不平衡仍令美国政界领袖们感到愤怒。

  《华尔街日报》称,美国国会威胁对中国进口产品强征保护性关税,以报复中国汇率政策在他们看来所产生的贸易效应。在过去,这种威胁只是威胁。现在,第一次有了实实在在的可能把威胁变为行动。

  有分析认为,如果中国不能满足美国提出的人民币升值幅度,美国仍可能威胁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

  目前,美国国会参议员舒默发起的惩罚性立法在华盛顿正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这位代表纽约州的民主党人士希望修改美国法律,以允许对中国进口产品额外征税,从而抵消所谓人民币低估形成的“补贴”。这类关税的规模每年可超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

  事实上,美国贸易逆差再度扩大的总体趋势,让奥巴马政府感到不安。分析认为,2010年的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对国会的继续控制将会面临严重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将难以否决这样一个颇得人心的法案。期间,奥巴马政府已集中精力扩大出口,力图在国内创造就业机会。奥巴马近期宣布了一项在五年内推动美国出口翻番的计划,还承诺要在三项长期陷于停顿的双边贸易协议上取得进展。

  国际金融服务集团董事会主席、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认为,强势的美元地位早已造就了美国靠贸易逆差输出美元的现实,因此,贸易不平衡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分工调整形成的结果,并人民币汇率所能左右。

  何世红指出,施压人民币升值是美国政客构筑的一种渴望,那就是依靠人民币升值解决美国所有重大经济问题。然而,人民币汇率变化不可能顺应美国意愿。

  中国政府也多次强调,中国并未刻意追求中美贸易顺差,而且将坚决反对任何将人民币问题政治化的做法。

  英国《金融时报》此前发表的一篇文章道出了美国的真实动因:“华盛顿极度沮丧地意识到,自己缺乏在现代经济环境中处理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文章认为,美国贸易政策的过时架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昔日那种敲铜打铁的经济。这种政策建立在美国制造商与中国企业正面竞争(特别是在美国市场)的基础上,对汇率的关注亦如此。

  文章同时指出,就算人民币如白宫所要求的那样大幅升值,在掌控与中国的贸易与投资关系方面,美国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因此,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暂时解决,并没有结束美中经贸关系中的摩擦。

  摩根士丹利公司亚洲区主席罗奇认为,用双边汇率方式来解决全球多边经济问题是一种错误的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蒙代尔甚至指出,人民币汇率平稳,是全球以及美国经济维持稳定的重要元素,太剧烈的变化可能导致灾难。

  无可争议的是,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起到了稳定全球金融市场的作用,成为阻挡金融风险蔓延的防火墙。中美一旦就此问题爆发冲突,会影响来之不易的全球经济复苏势头。

  《华尔街日报》认为,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伙伴陷入对各自都没有好处的贸易冲突之前,双方都必须行动起来,缓解这类紧张气氛。假如舒默法案生效,它将阻碍两国维持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以及在中美两国都实现更大繁荣方面正在做出的努力。无论政治上面临怎样的压力,美国最大的经济利益在于保持美国对中美不断增长、互惠互利的双向贸易的开放态度。

  然而,美国国内的舆论正在变化。本月早些时候,曾任英特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的格鲁夫说,美国应该对劳动力外包的产品额外征税;如果这样做的结果是一场贸易战,那就像对待其他贸易战那样对待它──去打并打赢。呼吁采取这种措施的远远不止他一个人。

  对于可能因此而引发的贸易战,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称,中国不希望打贸易战,而是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人民币汇率政策等棘手问题。

  何世红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机制,相互依存,以便共同应对危局。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多伦多就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达成共识,应该可以化解诸多矛盾。(作者:中国金融网首席记者 汗青 子凡)

浏览[233]
【首页】  【返回】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与我在线 ┋  管理 ┋  TOP

页面执行时间:<font class=red>31.250</font> 毫秒<font class=gray>(4次)</font><br>
本站当前有 <font class=red>1</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有 <font class=red title=>2</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发生在:2002-6-7 21:03:07<br>
本站总访问量:<font class=red>55</font> 人次<br>
本站统计时间:从 <font class=red>2003年6月</font> 至今<br>
  http://www.qyzzw.net/
mailto:qyzzw888@163.com
Copyright (c) 2005 www.qyz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